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因為支持烏克蘭 西歐與英美分歧加深

因為支持烏克蘭 西歐與英美分歧加深

文章來源: 法廣 於 2022-05-13 19:41:4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西方支持烏克蘭的立場在西歐人與盎格魯-薩克遜人之間分歧越來越大,後者繼續其削弱俄羅斯的戰略目標,其潛在後果讓前者擔心。



法新社評論說:拜登與馬克龍兩人就概括了這一不和諧的情形。美國總統3月26日聲明,普京不能繼續執掌政權;而馬克龍5月9日則稱,和平不能在“羞辱”俄羅斯的境況下完成。

在這些口頭話語之外,美國和英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規模遠遠超過法德。一些從未證實卻不斷出現的信息稱, 美國情報機構幫助烏克蘭作戰,包括消滅了十餘位俄羅斯將軍。

華盛頓與倫敦在製裁莫斯科方麵比巴黎和柏林走得更遠,他們似乎已絕不相信歐洲人繼續抱著希望的外交斡旋。

布魯塞爾的馬滕斯歐洲研究中心研究員、愛爾蘭人德裏亞(DrEoin Drea)譏諷說:“英語國家拯救烏克蘭,而歐盟在拯救自己”,這位先生在美國『政客』撰文批評說,“歐盟還在拐彎抹角。”

盡管在拜登上述聲言之後,白宮隨即修正說,美國無意改變俄羅斯政權,然而正如美國防長奧斯仃所示,美國希望看到俄羅斯“被持久地削弱”。

對華盛頓而言,長遠戰略仍然是與中國對抗。法國前駐美國與聯合國大使阿羅德(Gerard Araud)稱:對美國“這是難得的機會,他們正在削弱俄羅斯強權,且不出一兵一卒。“”烏克蘭人打得如此之好,俄國人如此指糟,美國人認為現在是削弱俄羅斯的時機,假如普京倒台,更好。” 而"英國人是美國人的領航魚,自從脫歐後,他們沒有其他可能的政策"。

但在歐盟一方,意大利前外交官馬可·卡內洛斯(Marco Carnelos)承認,“內部存在分歧”,歐洲東部國家由於曆史原因非常敵視俄羅斯,而西歐國家雖然堅定支持遭俄侵略的烏克蘭,但程度要溫和的多,且比起華盛頓,承受的戰爭後果要嚴重的多。

卡內洛斯的問題是,歐洲人願意為莫斯科或然的改變政權付出多大代價?除了戰爭升級的危險,“歐洲為實現美國要達到的目標付出的經濟代價將是一個巨大的天文數字。”

法國國立工藝技術學院經濟學教授塞巴斯蒂安·約翰(Sébastien Jean)認為,從經濟角度看,在盎格魯-薩克遜與歐洲人之間存在著明顯的不對稱。德國承受的更重。“美國,英國,即使後者程度更輕,都出產能源,他們依賴進口的程度比較有限。”

戰爭的幹擾 "主要影響到原材料或加工材料,包括工業的重要投入",如鈀、鉀、釹、鎳等。然而,"德國的工業雖然非常強大,同時也是非常能源密集型的,非常容易受到這種衝擊。他分析說,"英國受到的衝擊較少,因為英國的工業沒有那麽強大,"美國離得比較遠,可以有其他供應渠道。

在西歐富國陣營與英美陣營以及親近後者的東歐國家之間,看待問題的方式很不相同。這是否意味著,歐盟內部會再次冒著撕裂的風險嗎?

美國軍事曆史學家愛德華.盧特瓦克在推上如此評論:"從波蘭的巨大慷慨(......)到德國交付的非常緩慢和微弱,以及處於中間的意大利,泛歐國家對烏克蘭的口頭支持遮蓋著物質支持的巨大差異。 "

不過,阿德羅指出,這一切到目前為止並未阻止歐盟采取統一的決定。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夏令營遭衝毀前開心合照曝光 怕遭捲走身上寫名字
中國女星巴黎驚險遇劫 高速公路被攔 爆窗搶包…
陳立人案再次提審:不認罪 曝正麵照 律師曝諸多內幕
中國大學生沒冷氣中暑送醫 留學生蓋棉吹空調片瘋傳!
南京偽娘阿紅,為什麽能吸引這麽多男的睡覺?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自爆曾向習普放話:若攻台,攻烏則"炸爛"北京,莫斯科
紐約時報:為什麽美國人買不到世界上最好的電動汽車
若被排除於供應鏈外 中國威脅報複與美達成協議國家
青島大學熱死的宿管大爺,現代奴工製度的現實案例
莫迪政府:印度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國家之一
特朗普政府計劃:全麵禁止中國購買美國農地
鄧聿文:習近平權力被削弱?我沒看見
與馬斯克組黨 楊安澤:樂見任何人打破兩黨壟斷
馬斯克:曝光“愛潑斯坦案”將成為“美國黨”優先事項
洪災死傷慘重 得州災區市長哭訴:“沒收到任何預警”
貝森特:美國今年以來已從關稅措施中獲得約1000億收入
納瓦羅狠批蘋果:遷廠出中國太慢 “矽穀最長壽肥皂劇”
日自民黨高官:特朗普用一封信打發我們,極其無禮
美國得州洪災已致109死161失蹤,其中包括12名兒童
川普首波關稅函瞄準亞洲國家 意在打擊中國
川普又飆粗口:普京扔過來一堆“屁話” 結果啥用沒有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因為支持烏克蘭 西歐與英美分歧加深

法廣 2022-05-13 19:41:47

西方支持烏克蘭的立場在西歐人與盎格魯-薩克遜人之間分歧越來越大,後者繼續其削弱俄羅斯的戰略目標,其潛在後果讓前者擔心。



法新社評論說:拜登與馬克龍兩人就概括了這一不和諧的情形。美國總統3月26日聲明,普京不能繼續執掌政權;而馬克龍5月9日則稱,和平不能在“羞辱”俄羅斯的境況下完成。

在這些口頭話語之外,美國和英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規模遠遠超過法德。一些從未證實卻不斷出現的信息稱, 美國情報機構幫助烏克蘭作戰,包括消滅了十餘位俄羅斯將軍。

華盛頓與倫敦在製裁莫斯科方麵比巴黎和柏林走得更遠,他們似乎已絕不相信歐洲人繼續抱著希望的外交斡旋。

布魯塞爾的馬滕斯歐洲研究中心研究員、愛爾蘭人德裏亞(DrEoin Drea)譏諷說:“英語國家拯救烏克蘭,而歐盟在拯救自己”,這位先生在美國『政客』撰文批評說,“歐盟還在拐彎抹角。”

盡管在拜登上述聲言之後,白宮隨即修正說,美國無意改變俄羅斯政權,然而正如美國防長奧斯仃所示,美國希望看到俄羅斯“被持久地削弱”。

對華盛頓而言,長遠戰略仍然是與中國對抗。法國前駐美國與聯合國大使阿羅德(Gerard Araud)稱:對美國“這是難得的機會,他們正在削弱俄羅斯強權,且不出一兵一卒。“”烏克蘭人打得如此之好,俄國人如此指糟,美國人認為現在是削弱俄羅斯的時機,假如普京倒台,更好。” 而"英國人是美國人的領航魚,自從脫歐後,他們沒有其他可能的政策"。

但在歐盟一方,意大利前外交官馬可·卡內洛斯(Marco Carnelos)承認,“內部存在分歧”,歐洲東部國家由於曆史原因非常敵視俄羅斯,而西歐國家雖然堅定支持遭俄侵略的烏克蘭,但程度要溫和的多,且比起華盛頓,承受的戰爭後果要嚴重的多。

卡內洛斯的問題是,歐洲人願意為莫斯科或然的改變政權付出多大代價?除了戰爭升級的危險,“歐洲為實現美國要達到的目標付出的經濟代價將是一個巨大的天文數字。”

法國國立工藝技術學院經濟學教授塞巴斯蒂安·約翰(Sébastien Jean)認為,從經濟角度看,在盎格魯-薩克遜與歐洲人之間存在著明顯的不對稱。德國承受的更重。“美國,英國,即使後者程度更輕,都出產能源,他們依賴進口的程度比較有限。”

戰爭的幹擾 "主要影響到原材料或加工材料,包括工業的重要投入",如鈀、鉀、釹、鎳等。然而,"德國的工業雖然非常強大,同時也是非常能源密集型的,非常容易受到這種衝擊。他分析說,"英國受到的衝擊較少,因為英國的工業沒有那麽強大,"美國離得比較遠,可以有其他供應渠道。

在西歐富國陣營與英美陣營以及親近後者的東歐國家之間,看待問題的方式很不相同。這是否意味著,歐盟內部會再次冒著撕裂的風險嗎?

美國軍事曆史學家愛德華.盧特瓦克在推上如此評論:"從波蘭的巨大慷慨(......)到德國交付的非常緩慢和微弱,以及處於中間的意大利,泛歐國家對烏克蘭的口頭支持遮蓋著物質支持的巨大差異。 "

不過,阿德羅指出,這一切到目前為止並未阻止歐盟采取統一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