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康涅狄格州的一名藥劑師展示一瓶莫德納疫苗。(2021年2月17日)
韜聞/《環球時報》 “研究證實新冠病毒是美國公司製造。” 出處: 《環球時報》
社交媒體上聲稱美國製藥商莫德納(Moderna)製造導致COVID-19的病毒的帖子已一再被揭穿為虛假信息,但圍繞該話題的帖子至今仍在中國新浪微博上不斷湧現。
例如,#研究證實新冠病毒是美國公司製造#的話題標簽在3月24日登上微博熱搜榜榜首,一天內瀏覽量達到近12億次。到3月31日,該話題標簽仍有單日550萬閱讀量。
A hashtag claiming that a U.S. company created Covid19 was top trending on Weibo. The topic and related media reports are triggering anti-Americanism online, although there are also many who blame Chinese official media for publishing misinformation. Read: https://t.co/9VQkE7x6pR pic.twitter.com/JNX7p2NGAU
— What's on Weibo (@WhatsOnWeibo) March 25, 2022
在《環球時報》和《中國日報》等中國官方媒體轉載微信公眾號博主韜聞的微信文章後,該話題在微博上開始熱傳。
韜聞的微信文章一開首便亮出“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發現了大量的證據,可以充足的證實美國在烏克蘭設立的36個生物實驗室在製造生物武器”的聳人聽聞的虛假信息。美國之音“揭謊頻道”和其他媒體均已經揭穿過克裏姆林宮製造的這一陰謀論。
該文緊接著援引俄羅斯官媒近日散播的另一虛假信息,稱俄軍還發現美國在這些生物實驗室中“利用蝙蝠研究冠狀病毒,並已經製造出生物武器的部件”。
做完上述鋪墊後,該文爆出“重磅炸彈”——
“英國媒體在昨天披露出一條足以震驚全球的特大新聞,” 該文寫道。“就在俄羅斯在烏克蘭發現大量美國生化實驗室利用蝙蝠研究冠狀病毒的證據之後,英國媒體又透露出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新冠病毒就是美國製造。”
文章稱這家“英國媒體”是《每日郵報》(Daily Mail)。然而,聲稱COVID-19病毒是由美國製造的消息來源其實是英國陰謀論網站“揭露”(The Exposé)。該網站曾散播已被多個事實核查平台揭穿為不準確且毫無根據的反疫苗類信息。
在“揭露”網站在3月14日發表題為《當你被烏克蘭之戰分散注意力的時候,公布的文件證實莫德納製造了COVID-19病毒》的文章後,這一虛假信息開始流傳開。
This is nuts. Somehow the UK conspiracy site The Exposé has become "British media" in a Chinese blog article that calls Moderna the Covid inventor, and that has been republished by a subsidiary of Global Times, China Daily, etc. A relevant Weibo hashtag has been read 200M times. pic.twitter.com/QGStCybA9B“揭露”網站的那篇文章確實引用了2月23日《每日郵報》的一篇文章,該文章引用了發表在學術期刊《病毒學前沿》(Frontiers in Virology )上的一項研究。該研究稱,導致COVID-19的SARS-CoV-2病毒的刺突蛋白中含有“一小段DNA”,與“疫情開始前三年”由莫德納公司申請專利的一個基因序列相匹配。
— Yaling Jiang (@yaling_jiang) March 24, 2022
“刺突蛋白”是冠狀病毒的一種特殊特征,冠狀病毒通過這一結構穿透宿主細胞並導致疾病。其他病毒也有刺突蛋白。
這項研究發表在《病毒學前沿》雜誌上,該雜誌評審小組的一位專家對該研究進行了同行評審。《每日郵報》承認,基因序列匹配可能隻是一個巧合,而不是證明病毒來自實驗室的確鑿證據。盡管有證據顯示SARS-CoV-2來自動物,但該病毒來自實驗室的假設也一直存在。
#一周熱門 新研究:新冠疫情始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https://t.co/C5BwjaOicb英國華威大學的病毒學家勞倫斯·揚(Lawrence Young)教授在接受《每日郵報》采訪時表示,該研究的這一發現有點意思,但“還不足以表示(病毒是經過)實驗室的操縱。”
— 紐約時報中文網 (@nytchinese) March 5, 2022
“我們談論的是一個由19個核苷酸(DNA等核酸的基本結構單位)組成的非常、非常、非常小的片段,”他告訴《每日郵報》。“所以坦率地說,這並不意味著什麽,如果你進行這種類型的搜索,你總能找到匹配的。”
然而,“揭露”網站則對《每日郵報》的上述報道進行誇張和扭曲,直接聲稱這一發現已經“毫無疑問地證明…就是莫德納造了COVID-19。”
雖然莫德納未對“揭露”網站的這一說法置評,其它事實核查平台紛紛對此作出回應。
PolitiFact聯係了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俄勒岡大學眼科醫生兼研究教授巴拉·安巴蒂(Bala Ambati)。
安巴蒂對PolitiFact表示,他無法支持“揭露”網站得出的這一“籠統”且“錯誤”的結論。
Referencing statements by scientists who responded to a recent study matching COVID-19 virus code and a gene sequence patented by Moderna, fact-checkers noted that the matching code sequence "isn’t unique" to the gene patented by Moderna. https://t.co/7dPvXhJ9Pb“我們從一開始就明白,這種匹配可能是隨機的機會,並在論文中非常突出地指明了這一點,” 他說。當被問及這篇文章是否提供了確鑿證據證明“莫德納製造了COVID-19病毒”時,安巴蒂表示,這篇論文的目的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後續研究。
— PolitiFact (@PolitiFact) March 28, 2022
“我們的同行評議文章是作為一種觀點發表的,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激發討論,”他說。
“我們不是在抨擊任何人、公司或國家,而是提出一種假說,即實驗室泄漏的病毒在人類細胞係中的重組有可能是SARS-CoV-2的起源,”法新社(AFP)援引他的話說。
Scientific paper does not prove Moderna 'created' coronavirus https://t.co/oPbmLq2dwZ by @c_thesavage安巴蒂堅稱,SARS-CoV-2實驗室泄漏論和自然起源論仍然是均有可能。
— AFP Fact Check (@AFPFactCheck) March 25, 2022
盡管如此,PolitiFact引用了健康信息核查網站“健康回饋”(Health Feedback)的信息,該網站的信息核查人員表示,論文中提到的長度為19個核苷酸的片段既非獨一無二,也非“人造序列所特有”。
“它(即該基因序列)可以在其它生物中找到,這表明序列是自然產生的。一段短短的相同基因序列的存在並不能證明病毒是經過改造的,”“健康回饋”網站表示。
艾奧瓦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斯坦利·珀爾曼(Stanley Perlman)的實驗室研究冠狀病毒感染,他告訴PolitiFact,“揭露”網站的說法沒有“任何可信的數據”支持。
耶魯大學醫學院的免疫生物學教授克雷格·威倫(Craig Wilen)也同樣沒有把發表在《病毒學前沿》上的這項研究當一回事。
“這種‘研究’和‘假說’完全是垃圾,與其說是證據或研究,不如說是陰謀論,”他對法新社說。
他說,SARS-CoV-2基因組的長度大約是三萬個核苷酸。他補充道,“僅僅19個核苷酸序列重疊就覺得這能證明任何事情了,這完全是無稽之談式的想法。”
“揭露”網站在發表COVID-19相關謠言上已非新手。
2022年1月,該網站散布陰謀論,稱大多數全麵接種COVID-19疫苗的德國人“將在2022年1月底前患上由COVID-19疫苗引發的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艾滋病)。”
2021年7月,該網站聲稱,在接受COVID-19疫苗接種後,“現實是,每5名孕婦中就有4人小產。”
這兩種陰謀論都已被事實核查平台揭穿。
This table is going around, it claims that a scientist has examined vials of Covid vaccines and found all sorts of things inside… pic.twitter.com/NmBIocdYqy麵對國際社會對其COVID-19疫情處理的批評以及新冠病毒有可能源自武漢實驗室的說法,中國政府散布了疫情和病毒相關的虛假信息以試圖轉移國際批評的視線。
— Bad Vaccine Takes (@BadVaccineTakes) September 1, 2021
2021年2月,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和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的數字法醫研究實驗室(Digital Forensic Research Lab)發布了一項為期九個月的研究結果,發現中國在傳播關於COVID-19起源的虛假信息方麵起了領頭作用。
Anatomy of a conspiracy: With COVID, #China took leading role導致COVID-19的SARS-CoV-2病毒是否是在實驗室經人工改造後意外泄漏的?這一問題一直是至今爭議仍存的問題。
As the world battled the coronavirus last year, China was waging another struggle online: pushing the idea that the virus was a #US made bioweaponhttps://t.co/ANlm0JSoJc
— Indo-Pacific News - Watching the CCP-China Threat (@IndoPac_Info) February 15, 2021
2019年12月,中國武漢首次發現COVID-19病例。部分人認為病毒可能是從那裏的一個實驗室泄露出來的。中國官方不僅駁斥病毒有可能自武漢實驗室泄露的說法,甚至拒絕認可新冠病毒是在中國自然產生的觀點,並試圖把病毒起源的疑點引向其他來源,包括歐洲或美軍實驗室。
請同時參閱:
揭謊頻道: 新謊新辟謠——詳解中國如何扭曲事實以栽贓美國大學冠狀病毒實驗室
例如,“揭露”網站提出的陰謀論受中國官方媒體力捧。《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新聞網站報道,除《環球時報》外,其他還有45家中國媒體轉載了韜聞轉述該陰謀論的微信文章。此外,在這類陰謀論在中國互聯網不脛而走的同時,對陰謀論進行事實核查的文章卻遭審查人員的刪除。
微信公眾號“有據”在3月24日針對此陰謀論發表一篇核查文章,當中指出,這項研究經《每日郵報》報道後,“揭露”網站對之進行扭曲和改造。
The spread of false and misleading information has now become an issue of global urgency. But what is being done -- and what not done -- in China to deal with this challenge? Fang Kecheng interviews Wei Xing, the founder of China Fact Check (有據). https://t.co/QueT0pprj4 pic.twitter.com/HlWEW69OOp例如,“有據”指出,安巴蒂也曾向《中國日報》駐紐約記者衡偉力(音譯,Heng Weili)做過澄清,內容與他對PoliticFact所做的澄清一致。衡偉力之後在《中國日報》英文網站上發表一篇題為《莫德納專利中的代碼引發疑問》的文章,當中引用了安巴蒂的這些話。
— China Media Project (@cnmediaproject) September 30, 2021
中國生命科學公司華大集團首席執行官尹燁也在其微信公眾號“尹哥聊基因”上發表文章,以揭穿針對莫德納的這一陰謀論。
遺傳學科學家出身的尹燁在美國專利商標局的網站上查閱了莫德納這一DNA序列的專利號。他發現,該公司在2016年注冊的這一專利是“有關腫瘤治療的專利,和病毒或者疫苗沒什麽關係。”
“這個專利共包含了33915條序列,上麵的文章挑選了其中的第11652條專門進行描述,而這條序列共有三千多個核苷酸,作者又專門從其中拿出來19個核苷酸進行比對……” 他寫道。
這兩篇事實核查文章均已被微信的內容審查人員刪除。
(同時請參閱美國之音《揭謊頻道》本篇文章的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