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去上學的孩子,什麽時候成了給老師拍流量視頻的“你的兵”?
各位好,本來說這兩天不談烏克蘭局勢了,但昨天朋友給我分享了一個視頻,看得我肺都快氣炸了,不得不拿來說一說。
這裏先把一個微信視頻號轉帖的抖音視頻貼在下麵。
類似的視頻其實網上還有很多,有網友還做了對比剪輯版。這裏我就不貼了,因為看了以後,會更加讓人感覺渾身不舒服。
怎麽吐槽這事兒呢?
首先,這種拿著幾乎完全雷同的腳本,拍雷同視頻的方式,就讓我想起了去年“三句話,讓男人為我花了十八萬”和“就在剛才,發生了一件讓我這一輩子都難忘的事”。
如果說去年“精通人性的女講師”和“通告愛國者”們,錄那種視頻還是一種個體抄襲。那麽這次一群群小學生整齊劃一的“國際局勢、風雲突變”,就是一種集體抄襲了。
所以我不知道拍這些視頻的老師們,今後還有什麽臉麵批評自己的學生互相抄作業,因為她們自己拍的這些視頻的時候,已經組織學生進行了像素級別的精準抄襲——你們連個詞兒都不知道改改嗎?
其次,我特不明白,為什麽所有此類視頻的開頭都是空前雷同的:
“xx班”“到!”“誰的兵?”“你的兵!”“誰的團?”“你的團!”
視頻裏那些才上小學的孩子好像被訓練成了必須聽老師指揮的兒童兵,而錄視頻的老師,更似乎真的把自己當成了軍隊司令,心安理得的指揮著“她的兵”說她命令他們說的話。
我在這裏必須給這些老師們,普及一個她們上崗之前按說早應該明白的常識:你對你的學生來說,隻是他們的老師,而不是他們的長官。你的學生對你而言,是你教育的對象、服務的對象,而不是命令對象。他們不是你的私兵,視頻中那種學生對老師個人極致服從甚至效忠的感覺,是讓人很不舒服的。身為一個老師,有什麽權力這樣做呢?
一支軍隊與一個班級是不同的,軍隊為了保衛祖國,為了完成軍事任務,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長官可以命令士兵去完成嚴重威脅其生命安全,甚至是“送死”的任務。
但在學校裏,任何老師沒有權力命令自己的學生這樣做!
因為學校的任務就是教書育人,尤其是中小學這種義務教育期間,嗬護、扶助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更是老師的法定義務。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而不是其他。
所以師生關係不可以套用為官兵關係,尤其是對三觀正在形成的孩子來說,更不能給他們這樣灌輸。
我想,不會有任何一個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學校,是為了讓孩子被訓練成某個老師的“兵”。他們希望的是自己的孩子在校期間能獨立、自由、幸福的接受教育服務。
看到那些在學校裏被迫正襟危坐,一遍遍向老師宣誓自己是“你的團!你的兵!”的孩子們,我不知他們的父母看到這些視頻作何感想。敢不敢質問拍視頻的老師:
我把孩子送去學校是讀書的,什麽時候成了你的免費群演、“你的兵”了?!
再者,**你排演這種視頻,講點真正對的、有用的知識也行。可視頻裏這些老師拿著網上營銷號爽文“通稿”所講的,全都是些似是而非、誤人子弟的說法。**
“國際局勢,風雲突變,烏克蘭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烏克蘭作為二十世紀末全球最土豪的國家……”
打住,老師您第二句話就說錯了。
烏克蘭什麽時候當過“全球最土豪的國家”?
是的,沒錯,在1991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確實分到了僅次於俄羅斯的蘇聯工業遺產,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和前十名的工業國。但請注意,
烏克蘭所分到的大部分所謂“蘇聯遺產”都是軍用重工業。
事實是,由於蘇聯所奉行的計劃經濟體製,獨立時的烏克蘭雖然重工業尤其是軍工產業密集,但民用輕工業嚴重欠缺。飛機、大炮、坦克你生產再多,也不能當飯吃——要不然蘇聯也就不用解體了。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為什麽鬧到最後大家都要分家,不就是窮的麽?
如果說,解體前那些龐大的重工業體係和大量的軍火對蘇聯的對美博弈還有點用處。那蘇聯解體後,留在烏克蘭的龐大軍火和軍用重工業,就隻是累贅而不是財富。
九十年代初,烏克蘭自己就算過一筆賬,結果發現光核武器的保養維護費用就能花掉其GDP的三分之一,更不用說還有大量常規武器的維護費,上百萬已經停產的軍工企業員工的工資……所以烏克蘭當時每年都是收入好幾十倍的財政赤字,根本過不了日子。
這真的是“土豪”嗎?
這就好比說,一個人,家裏窮得叮當亂響,到處拉著饑荒,飯都吃不起了。你說沒關係啊,他家存的炸藥能把整個小區炸上天呢!還藏了好幾把AK47,上萬發子彈呢。甭說上街收個保護費、搶銀行都沒問題,所以他是土豪啊!
……
哥們兒,你說的這個不叫土豪,這叫窮橫。
何況當時,烏克蘭就算真想窮橫,也窮橫不起來。
因為烏克蘭分家時的軍工體係和軍備體係,是整體接入蘇聯舊體係中的。就拿視頻中那位同學喊的霸氣側漏的“核武器庫!撒旦導彈!”來說吧……
是,好多營銷號都會告訴你蘇聯給烏克蘭留下了多少多少核武器,但他們卻沒告訴你這些核武器的發射控製權、發射密鑰等等都不在烏克蘭自己手中——導彈是在烏克蘭境內,但控製權和密碼都是由莫斯科保管的。
分家之後的俄羅斯當然不會傻到“倒持太阿,授人以柄”。把這些機密都告訴烏克蘭人。而烏克蘭自己搞技術攻關、想破解也是天方夜譚——八成以上在烏核專家都是俄羅斯人,家一分人家直接撤走了。軍工是一個體係,缺了這麽多人,整個體係根本就是癱瘓的。烏克蘭甭說破解技術了,一度連怎麽保證這些核武器正常維護,不出事故都做的特別勉強。當時的周邊國家成天都跟著提心吊膽,生怕烏克蘭一個操作不當,把自己或把別人炸了。
烏克蘭首任總統克拉夫丘克,當年說過一句特別無奈而辛酸的俏皮話,他說:“
我們是有核武器,但我們就像拿著手榴彈的猴子一樣,根本不知道怎麽樣使用它。”
所以在美俄的聯合壓力和五大常任理事國對其共同的安全保證下,烏克蘭最終選擇銷毀核武器,根本不是很多營銷號所謂的“敗家”、“投降主義”、“聖母病發作”。而實在是出於本國利益考量的無奈之舉。
核武器如此,常規武器其實也一樣,如果說分家後拿到蘇聯大部分遺產的俄羅斯還能努把力,補齊被分出去的軍工體係,隻得到體係中一小部分的烏克蘭人根本就沒錢、沒時間、也沒有戰略空間這樣做。
所以,說分家之後的烏克蘭是“土豪”,你相當於說一個拿著四分之一張麵值一千億的冥幣的人是身家250億的億萬富翁——你是250嗎?
當然,烏克蘭的這些背景知識,我們不指望一個小學老師能夠明明白白的講給她的學生們聽(事實上,我看很多成年人都未必理解)。這種知識對小學生來說本身就是超綱的。
但你講不明白可以不講麽!哪怕讓孩子回家去看看新聞聯播,了解一下我國官方報道和立場不就得了嗎?何必這樣看了兩篇營銷號上的爽文,就概念先行,給人家扣上一頂“敗家子”的大帽子,組織自己的學生像開批鬥會一樣嘲笑一個與我們關係還不錯的國家呢?
算了,這篇文章我不打算寫太長,最後我隻想問三個問題。
第一,視頻裏所呈現的那種簡單、粗暴、武斷的“烏克蘭這個敗家子!”的總結,顯然不是我國官方的態度,那麽它是誰的觀點呢?
如果這僅僅是拍視頻的老師從網絡上自己道聽途說並認同的說法。那她有什麽權力在義務教育課堂上給孩子灌輸這種知識?又如何保證這些野路子來的知識不會誤人子弟呢?
第二,如果僅僅是一個老師在課上偶爾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我們也還可以寬容——畢竟在三尺講台上日吐萬言,誰也不能要求老師們在講授知識時完全不摻雜個人的傾向與觀點。
可你專門挑出一個時間、讓“你的兵”來擺拍這種“節目”,還錄下視頻來傳到網上。這真的合適嗎?
但凡在中國上過小學的人都應該清楚,一群小學的孩子,想要擺拍這樣一組視頻,把動作做得這麽齊整,口號喊得這麽整齊劃一,沒有長時間的練習肯定是做不到。這耽誤了多少正常授課的時間,占用了鏡頭中那些孩子們多少寶貴的精力?
時間孩子們花,台詞孩子們記,拍出來的視頻給老師自己掙流量、博名氣、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是不是太過分了一點?
第三,中小學是孩子們三觀形成的階段,尤其是對老師教給他們的知識,他們沒有成年人那樣的分辨而後接受的能力,可老師給他們灌輸給他們那個價值觀真的是正常的嗎?
哦,有飛機大炮核導彈就是“土豪”?兩國開戰,被侵略的那一方反而可恥、要被嘲笑?……
這都什麽奇葩邏輯和鬼三觀?!
前兩天,某音上這樣的視頻一度挺多的,刷一個就給你再推一個,讓我感覺好像時下到處都有老師這樣自作主張地教孩子。這兩天好像被清理了不少。我真心希望以後不要再有老師拍這種視頻了。
敬告拍視頻的這些老師:
父母們送去學校,托付給你們的孩子,不是“你的團,你的兵”,您這麽想當司令官,幹嘛不趁早辭職回家玩紅警去?
一個國家,若隻有飛機、大炮、坦克、核武器,絕對不是“土豪”。
本該傳授正經知識,教書育人的小學課堂,不是你們擺拍這種視頻,給自己發某音、賺流量的名利場!
請正經講課,少誤人子弟,教孩子點有用的東西吧!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