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名為《不要我了》的歌曲最近幾天開始在網上廣泛傳播。這首歌曲對比了中國隊滑雪選手穀愛淩和徐州鎖鏈女的遭遇,引起了許多網友的共鳴。本台記者孫誠2月
17日對這首歌曲的創作者進行了訪談,了解到了這首歌的創作過程。
“我們都號稱在一個國度,一個掛著金牌一個被鐵鏈鎖住。你在鮮花鋪就的路途,我在絕望的深淵裏求助,這是誰的諷刺誰的荒蕪。”
以上內容,是歌曲《不要我了》的第一段歌詞。近日,這首名為《不要我了》的歌曲在中文網絡世界走紅,描繪了北京冬奧會中國隊滑雪選手穀愛淩和徐州八孩鎖鏈女的遭遇的對比。這首歌曲的詞曲創作者、旅美漫畫家大雄在2月
17日接受記者采訪,講述了他創作這首歌曲的經過。
大雄告訴記者,旅美時政評論員江峰2月10日找到他,表示想請他創作一首放在江峰時政評論節目中的歌曲。他說:“然後我大約用了一中午的時間,結合了當時發生的兩件熱點事件,一個是穀愛淩在中國被捧上天了,一個是鐵鏈女。我就把這兩個女性做對比來寫,同樣是女人在一個國家。這就是(我的)初衷。”
《不要我了》這首歌的名字,源自徐州八孩鎖鏈女事件受害者的一段言論。此前,曾有網友前往鎖鏈女所在的徐州豐縣董集村探望她。麵對網友的鏡頭,她說道:“這個世界不要、不要俺了。”目前,雖然鎖鏈女的所謂“丈夫”董誌民已被警方拘留,但當局關於鎖鏈女事件的通報卻仍在引起輿論的廣泛質疑。
這首歌的一段內容這樣唱道:“他們都對你趨之若鶩,剪掉我的舌頭和牙齒不讓我哭。其實我也想為你歡呼,也想原諒世界的辜負,歲月靜好的底牌是殘酷。”
大雄告訴記者,他創作這首歌曲時並沒有不尊重穀愛淩的意思。他表示,在這幾句歌詞當中:“我隻是慨歎社會底層的悲慘遭遇。”
2月10日這天,江峰在他的時政評論節目中公布了這首歌的部分內容。他表示,他在2月10日當天對大雄講了這首歌曲的創作思路:“一個是穀愛淩的風光,一個是中國農村八孩母親的悲催。這兩點說起來,作為藝術創作來說增加了很多的靈感。咱們不是想幫中國社會做點什麽嗎?這是很好的切入點。我跟大雄說了這個思路,大概幾小時後他就把歌詞寫出來了,曲子也弄出來了,再過幾小時唱出來了,配曲也出來了。”
江峰表示,當時他感到徐州鎖鏈女的事件已經引起中國社會底層、中產和部分精英的憤怒與反應:“看到這個情況我覺得是時候了,咱們出來助力吧,我就出來找到大雄。因為我覺得藝術的傳播力量,比任何說教更有力量,他也很讚同。他一直對時政、對人民疾苦有關注。除了他有天賦,還有他對中國民間疾苦的悲憫,這種悲憫在他心中一直醞釀。”
大雄說,他隻用了一兩小時就完成了詞曲的創作。接下來,他請了他的合作夥伴JoJo進行伴奏編曲,女性朋友那魯米(Nalumi)進行演唱,因為這首歌曲更適合女性演唱。他說:“她用了大約兩小時時間,把這首歌表演、潤色好。她唱了大概四五遍,一遍比一遍好,到了最後一遍我們覺得可以了。因為我們覺得她的情緒、哀傷、慨歎感已經出來了,恰到好處。我們的整個製作過程大約四五個小時,小樣就出來了。”
在美國加州出生成長的中國隊滑雪女性運動員穀愛淩,目前已經在北京冬奧會中為中國隊獲得了一枚金牌和一枚銀牌。大雄認為,事實上穀愛淩也是一名中共體製的受害者:“穀愛淩也是一個受害者,她是被金牌鎖住的人。運動員得金牌的很多,但是穀愛淩無形中被中共利用去站台,粉飾中共的這種‘太平盛世’。其實穀愛淩也是同樣的悲劇命運,我也不相信在中共治下穀愛淩在未來能有什麽好處,能有什麽好的下場。”
江峰表示,在大雄創作的歌詞中被進行對比的穀愛淩和徐州鎖鏈女,實際上都是被鎖住的人:“一邊是金牌鎖住了靈魂,一邊是鐵鏈鎖住了身軀。”
2月13日,這首歌曲的MV在大雄的油管頻道“大雄畫裏話外”公布,目前已經得到了六萬多次觀看、近六千個點讚和近六百條評論。有評論表示,這首歌讓人“聽了幾句就流淚了”。也有人對音樂的製作者為中國社會的底層發聲表示了感謝。此外,這首歌曲也在不少中文網絡群組中得到了傳播。
現居加州灣區的音樂人餘波表示,他在聽了這首歌曲之後,能夠感受到穀愛淩與徐州鎖鏈女處境的鮮明對比。他憤怒地說:“兩個人的遭遇卻是這樣不同,這是多麽令人難受、多麽令人無法接受的現實。這是怎樣的一種黑暗,怎樣的一種殘酷!”
近日,一批中國藝術家展開了聲援徐州鎖鏈女的“斷鏈”行動,創作了不少相關的藝術作品,包括詩歌、繪畫、雕塑等。大雄說,他希望《不要我了》能夠在中國境內傳播開來,並表示:“我看到國內很多藝術家也行動起來了。我們用藝術的力量來改變這個社會、來溫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