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在2021年9月稱中國製手機含有內建審查,建議國民不要使用中國手機,若正在使用中國手機則呼籲丟棄。德國聯邦網絡安全監督機構BSI經過數月調查公布結果。
德國聯邦網絡安全監督機構BSI周四 (1月13日)表示,在經過數月調查之後,沒有發現中國小米公司生產的手機有任何審查功能的證據。
此調查源於立陶宛國家網絡安全機構在2021年9月說,小米手機有一種內建功能,可以檢測和審查 “自由西藏”、“台灣獨立萬歲 ”或“民主運動”等詞匯。
BSI發言人說:“結果,BSI無法確定任何需要進一步調查或其他措施的異常情況。”
小米駁斥內建審查
針對立陶宛指控小米手機內建審查,小米2021年9月22日透過聲明稿向路透社表示,其設備“不會審查用戶發出或收到的通信”,並稱:“小米從來沒有,也不會限製或阻止智能手機用戶的任何個人行為,如搜索丶通話丶網絡瀏覽或使用第三方通信軟件。”並強調,小米充分尊重和保護所有用戶的合法權利。
立陶宛國防部網路安全中心21日表示,中國手機小米在歐洲銷售的旗艦手機具有內置檢測和審查“自由西藏”丶“台灣獨立萬歲”或 “民主運動”等詞匯的功能,建議國民不要使用中國製手機,若持有則丟棄。
國家網路安全中心在報告中稱,小米10T 5G手機軟體中的功能在歐盟地區已經關閉,但可以隨時遠程開啟。立陶宛國防部副部長艾布克維斯(Margiris Abukevicius)表示:“我們建議不要購買新的中國手機,並盡快丟棄已經購買的手機。”
不過,立陶宛國家網路中心的報告還指出,小米手機正向新加坡的一個服務器發送加密的手機使用數據。報告稱,中國華為P40 5G手機也發現安全漏洞,但另一家中國製造商OnePlus的手機則沒有安全漏洞。
華為公司位於波羅的海的代表告訴波羅的海通訊社(BNS),他們的手機不會向外部發送用戶數據。報道稱,小米手機的係統應用(包括預設的互聯網瀏覽器)可能被審查的詞匯清單目前包括449個中文詞匯,而且不斷持續更新。
立陶宛國家網路中心在報告中稱:“這不僅是對立陶宛,而是對所有使用小米設備的國家都很重要。”
立陶宛和中國之間的關係最近惡化。立陶宛在7月同意讓台灣以自己的名義開設代表處,引發中國不滿,8月時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同時要求立陶宛召回駐中國大使米克維西恩(Diana Mickevičienė),並在貿易上對立陶宛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