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在國會接受 " 撤軍拷問 ",議員拿《環球時報》報道追問:美國會不會拋棄台灣?
美國倉皇從阿富汗撤軍是不是一場災難?這場災難到底是誰的錯?美國會像對待阿富汗加尼政府那樣拋棄其他盟友嗎?9 月 13 日和 14
日,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分別舉行有關阿富汗撤軍行動的聽證會,國務卿布林肯接受兩黨議員連番 " 拷問
"。有議員拿《環球時報》" 批評美國拋棄盟友 "
的報道質疑布林肯,未來美國是否會同樣拋棄台灣和烏克蘭?多名議員甚至直接要求他辭職。從議員們的質詢來看,他們覺得這場
" 最長的戰爭 " 沒有進行根本的反思。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聽證會已經變成了一場 " 政治姿態秀 "。
布林肯 13 日以視頻方式參加聽證會(圖片來源:台灣 " 中央社 ")
" 絕對的失敗 "" 非凡的努力 "
" 美國倉皇從阿富汗撤軍的行動完全是一場崩潰。"" 這是對美國軍人和盟友的背叛。"13
日,在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舉行的阿富汗撤軍問題聽證會上,議員們的質疑異常尖銳。盡管這場聽證會隻是視頻會議,但麵對兩黨議員長達 6
個多小時的激烈批評和拷問,當天唯一的被質詢者布林肯不得不左支右絀,為拜登政府在阿富汗的撤離行動辯護。
" 絕對的失敗 " 和 " 非凡的努力 ",CNN
用這樣兩個小標題來概括議員的批評和布林肯的辯解。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首席共和黨眾議員麥考爾稱撤軍和戰爭的結束是
" 一場史詩級的災難 "," 一場潰敗 " 和 " 一次背叛 "。他稱:"
加尼政府本不該垮台,但是拜登一直拒絕聽取國防部的將軍和情報機構的意見。他們曾準確預測過我們撤出的後果。""
我從未想過在有生之年會看到美國向塔利班‘無條件投降’。"
民主黨議員也不遑多讓,他們質問布林肯為什麽拜登政府一開始就放棄了巴格拉姆空軍基地,這個基地原本可以用來幫助美國撤軍。
拜登資料圖
布林肯在聽證會上為美國撤離阿富汗辯護稱:" 我們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不會再派遣新一代美國人前往阿富汗送死。"
他還稱,即使對阿富汗局勢 " 最悲觀的評估 ",也沒有預測到 " 在美軍依然存在的情況下,喀布爾的政府軍會崩潰 "。" 如果 20
年數千億美元的支持、裝備和訓練還不夠的話,那美軍再待 5 年或 10 年能產生不同的效果?"
布林肯還試圖把在阿富汗的失敗甩鍋給特朗普政府,他稱 " 特朗普政府除了撤軍的最後期限外,什麽都沒有留給拜登
"。之後,他稱拜登政府執行美國軍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空運—— " 這項非凡的努力讓幾乎所有美國公民和想離開的阿富汗人都離開了這個國家
"。
特朗普資料圖
盡管布林肯極力為拜登政府和自己辯解,但仍有多名議員斥責布林肯在美軍撤離阿富汗問題上處理不當,應該引咎辭職。俄亥俄州議員查博特稱,撤軍計劃
" 被糟糕執行 "," 這是一種恥辱,這是致命的缺陷,就是你們執行不力
",布林肯應該辭職。南卡羅來納州議員威爾森、紐約州議員澤爾丁和田納西州議員伯切特也都要求布林肯辭職。
佛羅裏達州共和黨眾議員馬斯特在阿富汗服役期間失去了雙腿,他與布林肯在聽證會上發生了激烈的爭吵。馬斯特展示了在喀布爾機場恐襲中喪生的
13 名美軍士兵的照片,並訴說軍人家屬的不滿。對於布林肯的辯解,馬斯特說他對布林肯的講話 " 一個字也不相信 "。他稱:"
我不想聽到國務卿的聲音,他出現在我們麵前時,仍然在對我們撒謊。"
在聽證會上,多名議員對美國撤軍行動可能引發盟友對美國承諾的疑慮向布林肯提出質疑。眾議員史密斯拿《環球時報》批評
" 美國拋棄盟友 " 的報道提問,美國今後會不會也拋棄台灣和烏克蘭?布林肯顧左右而言他:"
北京這樣大肆宣傳,最希望的不過是美國繼續深陷阿富汗戰爭。" 眾議員菲茨帕特裏克稱,他剛從烏克蘭回來,接下來還將到台灣訪問,"
那裏的人都怕得要死,他們都怕死了 ……
國務卿先生,政府能否承諾,將不惜一切代價地支持我們在烏克蘭和台灣的朋友,抵禦俄羅斯和中國的侵略?" 布林肯稱,美國會信守依據 "
台灣關係法 " 所做的承諾,也會信守對烏克蘭的承諾。
" 拜登政府最大的麻煩 "
" 阿富汗成了拜登政府的最大麻煩。"
最新民調顯示,隻有約 25% 的美國人支持拜登在阿富汗的行動。根據美國 NPR、PBS 的民意調查,拜登支持率降至
43%。41%
的美國人對拜登政府的政策和行動持極為負麵看法。即使在民主黨人中,拜登的聲望也因這一事件而大幅下降。報道稱,拜登政府仍未止住支持率快速下跌的趨勢,近兩天美國媒體揭露出美軍撤離時轟炸造成包括多名兒童在內的阿平民死亡,又成為一則新的壞消息。
13 日,聯合國證實《紐約時報》等美國媒體報道的信息:8 月 29
日,美軍在阿富汗喀布爾機場恐襲事件發生後,在喀布爾實施了一次無人機打擊,聲稱炸死兩名恐怖分子。然而,《紐約時報》等美國媒體做了大量現場調查後發現,無人機殺死的不是恐怖分子,而是
10 名無辜平民,其中 7 人是兒童。這完全是一次情報錯誤。國際輿論呼籲對美方罪行進行追責。
盡管如此,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 13 日仍稱,無法確認在空襲中喪生人員的身份," 空襲是為了防止對機場迫在眉睫的襲擊 "。
對此,俄羅斯駐阿富汗大使日爾諾夫表示,他並不感到驚訝,美國在阿富汗存在 20
年期間,已經造成了許多平民傷亡。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 14
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麵對國際社會的廣泛質疑和一致譴責,美方不能企圖蒙混過關,一走了之,必須徹查真相,給阿富汗人民和國際社會一個負責任的交代。
" 美國混亂的撤軍行動,讓海灣國家對美國未來 20 年安全承諾產生了嚴重質疑。" 英國《衛報》13
日引述某海灣國家一名高級官員的話稱,阿富汗事件對海灣國家和整個中東都是一場震撼性的地震。中東國家感到的最大意外是 "
美國行動的完全無能 "," 在未來 20 年裏,我們真的能依靠美國的安全保護傘嗎?"
這名官員稱,考慮到世界對石油依賴的下降和美國的孤立主義,許多海灣國家已經開始調整外交政策。他稱,預計海灣地區一些曆史對手未來可能建立更加務實的關係。另外,沙特和俄羅斯不久前簽署的防務協議表明,海灣國家希望將其安全來源多樣化,以遠離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