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安樂死"過山車一圈僅3分鍾 回來人已成冰冷屍體

"安樂死"過山車一圈僅3分鍾 回來人已成冰冷屍體

文章來源: 文化長河論 於 2020-10-22 01:40:2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死亡是一種幸福,是非常深邃的幸福··是在痛苦不堪的徘徊後踏上歸途,是嚴重錯誤的糾正,是從難以忍受的枷鎖桎梏中得到解放。——(德)托馬斯.曼

  人從出生開始就在走向死亡,但是死亡對很多人來說那是被動接受的,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慢慢的渴望能夠主動選擇,尤其是對於那些經受病痛折磨的人來說,這樣低質量的生活還不如選擇高質量的死亡,而安樂死是在這樣的背景需求下,慢慢的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英國安樂死過山車:轉一圈僅需3分鍾,回來時人已變成冰冷屍體。

  安樂死顧名思義就是在平靜中迎接死亡,這個死亡過程是沒有痛苦的,到目前很多執行安樂死的例子中都是選擇服用含有氰化鉀或者氰化鈉這類劇毒化學品,可以說是死亡很快,快到沒有任何感覺,其實安樂死一直在業界有著非常大的爭議,因為在飽受折磨的人看來,這讓他們能夠擺脫病痛,可以更好的迎接死亡,但是在很多人看來這並不值得支持。

其中最為主要就是安樂死存在很多的盲區與漏洞,那就是很容易出現被執行者可能是不願意安樂死的,而在執行的過程中一旦合法化之後,就可能讓其他人鑽空子,比如在曾經的德國,希特勒就曾經收到過一個父親的來信,因為自己的孩子是一個畸形,給這位父親帶來了很大的痛苦,因此寫信請求殺掉孩子,隨後他就乘機建立了一個安樂死的組織,借口安樂死將很多生理或者身體有缺陷的人進行強製安樂死。

  在後期他還變本加厲將一些被他判定為精神不正常的人,也被執行安樂死,而他也借用這個組織殺死了許多無辜的人,而這個事件在當時的影響十分的惡劣,這也讓安樂死給當時許多的人留下了十分不好的印象,畢竟這個例子中對生命是完全沒有敬畏的,而且還用這樣的名頭做壞事,這其中摻雜了太多的利益和陰謀,這也讓安樂死蒙上了一層灰色的麵紗,這不是給病痛的人們帶去解脫,而是在破壞社會的秩序,是一些道德敗壞的人在以此牟利。

當然在這些反對的聲音中也有著支持,因為安樂死對那些飽受折磨的病人來說,真的太及時了,尤其是很多病人可以說是長期的保持痛苦,不僅他們自己痛苦,在他治療的期間也是給家人帶去無限的痛苦與金錢的壓力,有錢一點的家庭還能夠負擔,對於一般的家庭就很難了,但是不管再有錢,隨著病情的加重,他們慢慢的都會喪失表達的能力,就隻剩下一點自我求生的本能意識,這本身對一個人來說就是心理上的折磨,和尊嚴的喪失。

  因此很多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安樂死可以說是他們最後的尊嚴,同時是麵對死亡的自我選擇與解脫,加上很多人也在這樣的治療過程中除了花費很多金錢之外,也會占用大量的醫療資源,而這些資源放在注定走向死亡的人麵前,不如分配給更需要的人,或許還能夠挽救更多的生命。

在安樂死各種爭議性的討論中,英國出現了一種叫“過山車安樂死”的死亡方式出現了,過山車對現在的人來說一點都不陌生,但是過山車安樂死卻是很多人不了解了,畢竟過山車作為一個非常驚險刺激的項目,更多是用於玩樂了,但是用於安樂死就非常挑戰人們的認知了。

  根據這項安樂死設計者說,這個安樂死執行總耗時是3分鍾,前兩分鍾和一般的過山車一樣,會有一個緩慢移動蓄勢的過程,一直上升到大概487米的高空的時候,就會出現飛速的下落,並且這個下落的過程和一般的過山車不一樣的是,它會有7個連續的回環構成,想想就十分的眩暈了,而這個設計的理念也是在下墜的過程中由於飛速,會讓他們喪失聽覺和視覺,同時內心還伴隨著迷失、焦慮、困惑等感覺,這種體驗被稱為“GLOC”,即重力引起的意識喪失。

而且根據設計師講解為了防止在前兩次的回環中,有人會幸運的活著,後麵的幾個回環就是確保完成“安樂死”的任務,也就是說7個回環基本上是確保無一生還了,不過這個設計對於一些因為四肢癱瘓的殘疾人可能會存在“失效”的可能,但是對於正常人來說是完全無法承受的,可以說隻要是一個人坐上去,基本上出來就是屍體了。

  並且在設計中的2分鍾緩慢上升也是給安樂死的人一個緩衝的過程,他們可在這兩分鍾裏考慮是否真的要選擇死亡,如果一旦中途後悔了可以按下特定的按鈕,安全的返回地麵。這樣的死亡方式和我們對傳統的安樂死相比,可以說是一個全新的體驗和認知,而這個項目也曾經有人去體驗過,而這位體驗者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被相機記錄下來,從他最後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離去的十分安詳。

而這樣新的安樂死方式也獲得一部分的支持,一方麵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方式,另一方麵就是這種方式讓接受安樂死的人,在生命的最後似乎再一次體驗到了速度與激情,讓自己在即將麵對生命的最後一刻,也還是能夠體驗到一般病人無法想象的刺激,因為一般飽受病痛的病人常常隻能安居在一方小床上,最多能夠透過病房的窗口看看窗外的景色,而過山車讓他們在接受死亡的同時,似乎自己也再一次回到了健康的時刻,能夠隨心所欲的參加各種驚險的項目。

  而且在他迎接死亡前的兩分鍾,如果在過山車緩慢上升的過程中,回顧到曾經的生活,再一次喚醒他對生的期待,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當然一件事物的誕生有好的一麵也有被質疑的一麵,那就是一些頂級的大腦專家認為這種死亡方式可能會產生不適,因為在這種驚險的項目中可能死亡的並安樂,反而會存在一定的痛苦,如果是這樣的話也可以說是脫離了安樂死的初衷。

我們無法無考證過山車安樂死與傳統的安樂死究竟哪一個更好,因為生命隻有一次,沒有人在體驗過之後還能夠活過來告訴人們,是什麽感覺,更多的隻是人們所預想的,這也是安樂死飽受質疑的原因之一了,加上安樂死目前的製度也不完善,在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鑽空子,成為一種犯罪的行為,因此到目前安樂死這項其實在很多國家是不被承認的,一直也可以說是遊走在灰色的地帶,而生命之重,並不是簡單的一個藥物或者是製度就能夠承擔的。

  結論 生命生命,那是自然會給人類去雕琢的寶石

  生命永遠都隻有一次,不管安樂死究竟哪一種更好,我們作為旁觀者能夠看到的,就是希望所有的病人能夠遠離病痛的折磨,安樂死對於部分特殊的病人來說或許真的是一種解脫,但是也從安樂死這種方式上,可以看出還有一些人可以說是一點不尊重生命,這一些人非常輕易的都放棄了自己的生命,然而有一句話說的很正確,如果死都不怕,還怕活著嗎?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4)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我32歲,海歸碩士,現已流浪街頭”
裁員的HR,當場把自己搞崩潰了
起底翟欣欣:大學“院花”、北交大碩士,兩次閃婚
香港黃金大劫案:警方將5900萬港元的贓物全數追回
高校集體漲學費,我的大學還有“性價比”嗎




24小時討論排行

拜登“寒酸日常”:坐經濟艙 百歲背房貸 演講無人問津…
華裔女生讚毛澤東:全美嘩然 校方切割 本人道歉
中國抗戰電影“731”票房破紀錄 恐加劇中日緊張
上海的變化令外國記者撰文直呼意外:驚人的進步!
蘇享茂哥哥:8年來總算有結果 隻想安安靜靜的 累了
美議員出餿主意:不給稀土,就不讓中國航班落地
翟欣欣犯敲詐勒索罪一審獲刑12年,蘇享茂哥哥回應
電影《731》首日票房3.45億 預測總票房將超15億
希臘船王女繼承人香消玉殞,戰勝癌症死於蟲咬
律師談翟欣欣獲刑12年:屬較高量刑 體現司法嚴懲
美農業州共和黨人:好好和中國談吧 我們需要協議
釋永信案又有多人被帶走協查 全力偵查多名私生子女
500強中企竟是空殼 上海均和千億騙貸 老板卷款潛逃
女教師在三人微信群聊天因誹謗被行拘,這合理嗎?
俄外長在聯合國大樓吸煙 被提醒後反嗆安南指手畫腳
伊朗將軍坦言:我們曾在與以色列的衝突中陷入震驚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安樂死"過山車一圈僅3分鍾 回來人已成冰冷屍體

文化長河論 2020-10-22 01:40:24

死亡是一種幸福,是非常深邃的幸福··是在痛苦不堪的徘徊後踏上歸途,是嚴重錯誤的糾正,是從難以忍受的枷鎖桎梏中得到解放。——(德)托馬斯.曼

  人從出生開始就在走向死亡,但是死亡對很多人來說那是被動接受的,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慢慢的渴望能夠主動選擇,尤其是對於那些經受病痛折磨的人來說,這樣低質量的生活還不如選擇高質量的死亡,而安樂死是在這樣的背景需求下,慢慢的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英國安樂死過山車:轉一圈僅需3分鍾,回來時人已變成冰冷屍體。

  安樂死顧名思義就是在平靜中迎接死亡,這個死亡過程是沒有痛苦的,到目前很多執行安樂死的例子中都是選擇服用含有氰化鉀或者氰化鈉這類劇毒化學品,可以說是死亡很快,快到沒有任何感覺,其實安樂死一直在業界有著非常大的爭議,因為在飽受折磨的人看來,這讓他們能夠擺脫病痛,可以更好的迎接死亡,但是在很多人看來這並不值得支持。

其中最為主要就是安樂死存在很多的盲區與漏洞,那就是很容易出現被執行者可能是不願意安樂死的,而在執行的過程中一旦合法化之後,就可能讓其他人鑽空子,比如在曾經的德國,希特勒就曾經收到過一個父親的來信,因為自己的孩子是一個畸形,給這位父親帶來了很大的痛苦,因此寫信請求殺掉孩子,隨後他就乘機建立了一個安樂死的組織,借口安樂死將很多生理或者身體有缺陷的人進行強製安樂死。

  在後期他還變本加厲將一些被他判定為精神不正常的人,也被執行安樂死,而他也借用這個組織殺死了許多無辜的人,而這個事件在當時的影響十分的惡劣,這也讓安樂死給當時許多的人留下了十分不好的印象,畢竟這個例子中對生命是完全沒有敬畏的,而且還用這樣的名頭做壞事,這其中摻雜了太多的利益和陰謀,這也讓安樂死蒙上了一層灰色的麵紗,這不是給病痛的人們帶去解脫,而是在破壞社會的秩序,是一些道德敗壞的人在以此牟利。

當然在這些反對的聲音中也有著支持,因為安樂死對那些飽受折磨的病人來說,真的太及時了,尤其是很多病人可以說是長期的保持痛苦,不僅他們自己痛苦,在他治療的期間也是給家人帶去無限的痛苦與金錢的壓力,有錢一點的家庭還能夠負擔,對於一般的家庭就很難了,但是不管再有錢,隨著病情的加重,他們慢慢的都會喪失表達的能力,就隻剩下一點自我求生的本能意識,這本身對一個人來說就是心理上的折磨,和尊嚴的喪失。

  因此很多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安樂死可以說是他們最後的尊嚴,同時是麵對死亡的自我選擇與解脫,加上很多人也在這樣的治療過程中除了花費很多金錢之外,也會占用大量的醫療資源,而這些資源放在注定走向死亡的人麵前,不如分配給更需要的人,或許還能夠挽救更多的生命。

在安樂死各種爭議性的討論中,英國出現了一種叫“過山車安樂死”的死亡方式出現了,過山車對現在的人來說一點都不陌生,但是過山車安樂死卻是很多人不了解了,畢竟過山車作為一個非常驚險刺激的項目,更多是用於玩樂了,但是用於安樂死就非常挑戰人們的認知了。

  根據這項安樂死設計者說,這個安樂死執行總耗時是3分鍾,前兩分鍾和一般的過山車一樣,會有一個緩慢移動蓄勢的過程,一直上升到大概487米的高空的時候,就會出現飛速的下落,並且這個下落的過程和一般的過山車不一樣的是,它會有7個連續的回環構成,想想就十分的眩暈了,而這個設計的理念也是在下墜的過程中由於飛速,會讓他們喪失聽覺和視覺,同時內心還伴隨著迷失、焦慮、困惑等感覺,這種體驗被稱為“GLOC”,即重力引起的意識喪失。

而且根據設計師講解為了防止在前兩次的回環中,有人會幸運的活著,後麵的幾個回環就是確保完成“安樂死”的任務,也就是說7個回環基本上是確保無一生還了,不過這個設計對於一些因為四肢癱瘓的殘疾人可能會存在“失效”的可能,但是對於正常人來說是完全無法承受的,可以說隻要是一個人坐上去,基本上出來就是屍體了。

  並且在設計中的2分鍾緩慢上升也是給安樂死的人一個緩衝的過程,他們可在這兩分鍾裏考慮是否真的要選擇死亡,如果一旦中途後悔了可以按下特定的按鈕,安全的返回地麵。這樣的死亡方式和我們對傳統的安樂死相比,可以說是一個全新的體驗和認知,而這個項目也曾經有人去體驗過,而這位體驗者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被相機記錄下來,從他最後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離去的十分安詳。

而這樣新的安樂死方式也獲得一部分的支持,一方麵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方式,另一方麵就是這種方式讓接受安樂死的人,在生命的最後似乎再一次體驗到了速度與激情,讓自己在即將麵對生命的最後一刻,也還是能夠體驗到一般病人無法想象的刺激,因為一般飽受病痛的病人常常隻能安居在一方小床上,最多能夠透過病房的窗口看看窗外的景色,而過山車讓他們在接受死亡的同時,似乎自己也再一次回到了健康的時刻,能夠隨心所欲的參加各種驚險的項目。

  而且在他迎接死亡前的兩分鍾,如果在過山車緩慢上升的過程中,回顧到曾經的生活,再一次喚醒他對生的期待,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當然一件事物的誕生有好的一麵也有被質疑的一麵,那就是一些頂級的大腦專家認為這種死亡方式可能會產生不適,因為在這種驚險的項目中可能死亡的並安樂,反而會存在一定的痛苦,如果是這樣的話也可以說是脫離了安樂死的初衷。

我們無法無考證過山車安樂死與傳統的安樂死究竟哪一個更好,因為生命隻有一次,沒有人在體驗過之後還能夠活過來告訴人們,是什麽感覺,更多的隻是人們所預想的,這也是安樂死飽受質疑的原因之一了,加上安樂死目前的製度也不完善,在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鑽空子,成為一種犯罪的行為,因此到目前安樂死這項其實在很多國家是不被承認的,一直也可以說是遊走在灰色的地帶,而生命之重,並不是簡單的一個藥物或者是製度就能夠承擔的。

  結論 生命生命,那是自然會給人類去雕琢的寶石

  生命永遠都隻有一次,不管安樂死究竟哪一種更好,我們作為旁觀者能夠看到的,就是希望所有的病人能夠遠離病痛的折磨,安樂死對於部分特殊的病人來說或許真的是一種解脫,但是也從安樂死這種方式上,可以看出還有一些人可以說是一點不尊重生命,這一些人非常輕易的都放棄了自己的生命,然而有一句話說的很正確,如果死都不怕,還怕活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