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譚德塞:著名學者?聲名狼籍?被政治野心吞噬的秘書長

譚德塞:著名學者?聲名狼籍?被政治野心吞噬的秘書長

文章來源: 上報 於 2020-03-12 15:25:4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尚國強

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 The Ethiopian at the heart of the coronavirus fight https://t.co/1TEoqwv9rJ

— BBC News Africa (@BBCAfrica) March 4, 2020
WHO秘書長譚德塞處理武漢肺炎疫情屢遭狠批。

這數年是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相當繁忙的時期,2018年剛果爆發的伊波拉疫情,2019年末出現的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這位2017起上任,首位非籍的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可謂挑戰甚大。

作為首位以成員國一國一票的選出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取代了由歐美等國透過私下協議選出的領導人,開創了世衛秘書長不再是歐美俱樂部的產物。然而與此同時,他亦被質疑受中國政府的背書,從而讓他在前任秘書長香港籍陳馮富珍手上接棒,以延續中國控製WHO的局麵。

這位在學術界以研究瘧疾著名學者,是怎樣由一位衛生學者,繼而進入國家擔任官員,再成為全球衛生事務領導人,再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被質疑媚中親共,被社會罵得聲名狼籍?

留學英國改善母國落後衛生環境

現年55歲的譚德塞,1965年出生在衣索比亞現任分離獨立的厄利垂亞,年輕時加入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成為反對馬裡亞姆(Mengistu Haile Mariam)獨裁者統治的軍政府之一份子。1986年當地大學獲取生物學學士後,便進入政府衛生部工作。

馬裡亞姆1991年遭到推翻後,譚德塞遠赴英國倫敦大學攻讀免疫及傳染病學碩士,並在2000年在英國諾丁漢大學獲得社區衛生博士,而他對在非洲地區十分普遍的瘧疾深感興趣。他的博士論文,更是研究水壩如何對衣索比亞北部提格裡地區瘧疾傳播的影響,以及該實行什麽控製措施。

2001年譚德塞回國後,被任命為提格雷地區衛生局局長,上任後積極提高當地醫療情況,加強培訓衛生人員,爭取資源購買儀器,更甚幫助大部分衛生所鋪設網路。在譚德塞在任期間,令該區的愛滋病患病率降低了22.3%,腦膜炎帶例降低了68%,並為初生小孩接種麻疹疫苗,令98%兒童對麻疹免疫。

因弟弟之死而啟發

譚德塞成為了一個為社區衛生勞心勞力的人,原因與他小時經曆有關。2019年11月譚接受《時代周刊》(The Times)受訪時,曾透露不為人知的一麵。

「我成為一個衛生工作者,是源自我的弟弟的關係,他在4歲時便去世,對我來說我真的不能接受,直到現在我也不能接受」,譚德塞長大後選擇攻讀生物學,開始懷疑弟弟當時是否就是死於麻疹。「因為他出生在錯誤的地方,明明麻疹是一種已可預防的疾病,這真的很不公平」。

當上衛生部長推向國際化

由於譚德塞在提格雷表現傑出,2年後便獲提拔至國家衛生部副部長,2005年更被時任總理,在任內令衣索比亞經濟大幅發展的澤納維(Meles Zenawi Asres)任命為衛生部部長。作為一國衛生的領導人,譚德塞繼續開展他的改革之路,在全國大量興建保健所,並培訓3萬名保建人員,積極改善全國衛生環境。

2010年,衣索比亞獲美國國務院選為全球健康倡議+(US Global Health Initiative Plus)國家之一,全力支持衣國改善公共衛生。

他在任期間,積極與國際社會接軌,與其他國家及組織簽署多份衛生倡議,加強與國家與國際組織交流。作為僅次於奈及利亞非洲第二大人口的國家,經他領導下,衣索比亞衛生製度得到躍進,讓國民獲得應有保建服務,廣受世界好評。2012年,譚德塞更上一層樓成為外交部長。

2017年,在非洲聯盟的支持下,譚德塞宣布角逐WHO秘書長。

疑阻記者報導霍亂疫情

然而就在競選期間,他當時的主要對手(由歐美等國背書)長期在聯合國任職的衛生專家納巴羅(David Nabarro)指控譚德塞,指他任衛生部長期間,三度阻止記者報導衣國內的霍亂疫情。

「如果一個WHO被一個隱瞞疫情的人掌權,WHO將會失去公信力」,又指譚德塞可能是一個很好的衛生官員,但是亦要向當權者如實報告疫情。

不過,譚德塞最後仍以133票對50票,擊敗納巴羅成為秘書長。

譚德塞當選後向台下世界各國代表矢言,「我們所有目標也要為全民健康而奮鬥,隻要一日我們達不到目標,我們也不會言休」。

武漢肺炎爆發迅速到中國「麵聖」

2018年,剛果伊波拉疫情爆發,譚德塞先後到了剛果數次與並領導人會麵相談對策,並很快將伊波拉設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然而麵對2020年武漢肺炎疫情爆發,譚卻在疫情初期中與專家們討論是否作相同定義時,卻擺出了舉棋不定的姿態。

法國《世界報》(Le Monde)報導,當時委員會經過激辯,而席間中方代表不斷施壓,稱中國有能力獨自處理疫情。

最後譚德塞妥協暫緩發布,隨後更前往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麵,然而卻不是關注疫情情況,而是大讚習近平「親自指揮部署,展示出卓越的領導力」,又稱中國為疫情爆發樹立嶄新的榜樣,被中國媒體大量引用,然而隨著疫情擴散,多國開始出現病例,WHO最終對事件發報PHEIC。

稱打疫情假新聞疑封殺不利言論

然而在2月初的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譚德塞再度稱讚中國為世界「買下了時間」,令各國有足夠時間應付疫情,言論譁然。

在會上更與中國外長王毅見麵,指WHO會加強打擊疫情「假新聞」,並與Google負責人會麵。

隨後,大量台港Youtuber反映,隻要在Google所屬Youtube發布包含「武漢肺炎」字眼的影片,便一律標記「黃標」,除令Youtuber賺取極低收入外,並同時降低影片的收看率,被質疑是政治審查。

最終香港Youtuber們忍無可忍聯合發起行動交涉否則向美國提告後,Youtube最終致歉,並稱是AI程式錯誤標記所致。

同時,該由什麽名字稱呼疫情事件的如此簡單的定義,卻引發了巨大爭議,由於WHO稱不能對武漢帶有歧視之意,最後在一遍爭議聲下將武漢肺炎命名為COVID-19,遭人批評是雙重標準,「那日本腦炎、西班牙流感是什麽?」

麵對媒體對他所作的親中批評,譚德塞花長篇大論在記者會上否認,但言辭間卻不忘讚揚中國防疫成功,然而對當日最先揭發疫情,一度被中國警察拘捕的吹哨者李文亮之逝去,僅表達哀悼之意,卻未有絲毫向中國說出「不好聽」的話。

美國公共衛生法律專家戈斯坦(Lawrence O. Gostin)直言,譚的策略是誘使中國實現透明度和國際合作,而不是對中國作出批評。「我的確非常擔心,他對中國的讚揚將損害WHO長久以來建立『說真話、信科學』的信譽」。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4)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川普關稅一波波,為何美股不跌反漲?專家揭背後"心理戰"
譚秦東:命運的玩笑
川普重課30%關稅!歐盟警告反製,馮德萊恩:仍盼8/1前達協議
簡評人民日報呼籲“同誌”稱呼重歸主流
川普嗆開征30%關稅,墨西哥怒批:不公平協議

24小時討論排行

印度航空墜機事件:為何駕駛艙錄音讓事情更加撲朔迷離
加薩平民領物資"當場遭以軍爆頭"!醫院淚訴:24人被擊斃
約炮外國電競手曝不雅片 中國女生遭退學 挨批有損國格
劉曉波去世八周年:重溫他留給中國人的精神遺產
美6月關稅年增3倍! 聯邦收入由虧轉盈270億美元
中國女數學家英語演說 意外成“小粉紅”攻擊目標
如想取得美國簽證 國務院:社媒帳號必須“公開”
律師談“出軌Zeus女生被學校開除”,提出三大爭議點
川普擬首度批準烏克蘭金援!美媒曝「2筆資金來源」
愛潑斯坦案致MAGA分裂?川普籲團結 馬斯克再發難
一美公民在以色列占領的約旦河西岸被定居者毆打致死
全美關注!總統有無權剝奪在美國出生公民的國籍?
吳瑛教授兒女起訴:NIH和西北大學聯手迫害她自殺
豪砸13億美元!美軍"愛國者飛彈"采購量擬增至4倍
突襲大麻農場掀爭議:孩子摘草莓?與兒童性侵犯同住?
中國學者:寄望“二次西安事變”統一台灣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譚德塞:著名學者?聲名狼籍?被政治野心吞噬的秘書長

上報 2020-03-12 15:25:47

尚國強

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 The Ethiopian at the heart of the coronavirus fight https://t.co/1TEoqwv9rJ

— BBC News Africa (@BBCAfrica) March 4, 2020
WHO秘書長譚德塞處理武漢肺炎疫情屢遭狠批。

這數年是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相當繁忙的時期,2018年剛果爆發的伊波拉疫情,2019年末出現的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這位2017起上任,首位非籍的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可謂挑戰甚大。

作為首位以成員國一國一票的選出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取代了由歐美等國透過私下協議選出的領導人,開創了世衛秘書長不再是歐美俱樂部的產物。然而與此同時,他亦被質疑受中國政府的背書,從而讓他在前任秘書長香港籍陳馮富珍手上接棒,以延續中國控製WHO的局麵。

這位在學術界以研究瘧疾著名學者,是怎樣由一位衛生學者,繼而進入國家擔任官員,再成為全球衛生事務領導人,再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被質疑媚中親共,被社會罵得聲名狼籍?

留學英國改善母國落後衛生環境

現年55歲的譚德塞,1965年出生在衣索比亞現任分離獨立的厄利垂亞,年輕時加入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成為反對馬裡亞姆(Mengistu Haile Mariam)獨裁者統治的軍政府之一份子。1986年當地大學獲取生物學學士後,便進入政府衛生部工作。

馬裡亞姆1991年遭到推翻後,譚德塞遠赴英國倫敦大學攻讀免疫及傳染病學碩士,並在2000年在英國諾丁漢大學獲得社區衛生博士,而他對在非洲地區十分普遍的瘧疾深感興趣。他的博士論文,更是研究水壩如何對衣索比亞北部提格裡地區瘧疾傳播的影響,以及該實行什麽控製措施。

2001年譚德塞回國後,被任命為提格雷地區衛生局局長,上任後積極提高當地醫療情況,加強培訓衛生人員,爭取資源購買儀器,更甚幫助大部分衛生所鋪設網路。在譚德塞在任期間,令該區的愛滋病患病率降低了22.3%,腦膜炎帶例降低了68%,並為初生小孩接種麻疹疫苗,令98%兒童對麻疹免疫。

因弟弟之死而啟發

譚德塞成為了一個為社區衛生勞心勞力的人,原因與他小時經曆有關。2019年11月譚接受《時代周刊》(The Times)受訪時,曾透露不為人知的一麵。

「我成為一個衛生工作者,是源自我的弟弟的關係,他在4歲時便去世,對我來說我真的不能接受,直到現在我也不能接受」,譚德塞長大後選擇攻讀生物學,開始懷疑弟弟當時是否就是死於麻疹。「因為他出生在錯誤的地方,明明麻疹是一種已可預防的疾病,這真的很不公平」。

當上衛生部長推向國際化

由於譚德塞在提格雷表現傑出,2年後便獲提拔至國家衛生部副部長,2005年更被時任總理,在任內令衣索比亞經濟大幅發展的澤納維(Meles Zenawi Asres)任命為衛生部部長。作為一國衛生的領導人,譚德塞繼續開展他的改革之路,在全國大量興建保健所,並培訓3萬名保建人員,積極改善全國衛生環境。

2010年,衣索比亞獲美國國務院選為全球健康倡議+(US Global Health Initiative Plus)國家之一,全力支持衣國改善公共衛生。

他在任期間,積極與國際社會接軌,與其他國家及組織簽署多份衛生倡議,加強與國家與國際組織交流。作為僅次於奈及利亞非洲第二大人口的國家,經他領導下,衣索比亞衛生製度得到躍進,讓國民獲得應有保建服務,廣受世界好評。2012年,譚德塞更上一層樓成為外交部長。

2017年,在非洲聯盟的支持下,譚德塞宣布角逐WHO秘書長。

疑阻記者報導霍亂疫情

然而就在競選期間,他當時的主要對手(由歐美等國背書)長期在聯合國任職的衛生專家納巴羅(David Nabarro)指控譚德塞,指他任衛生部長期間,三度阻止記者報導衣國內的霍亂疫情。

「如果一個WHO被一個隱瞞疫情的人掌權,WHO將會失去公信力」,又指譚德塞可能是一個很好的衛生官員,但是亦要向當權者如實報告疫情。

不過,譚德塞最後仍以133票對50票,擊敗納巴羅成為秘書長。

譚德塞當選後向台下世界各國代表矢言,「我們所有目標也要為全民健康而奮鬥,隻要一日我們達不到目標,我們也不會言休」。

武漢肺炎爆發迅速到中國「麵聖」

2018年,剛果伊波拉疫情爆發,譚德塞先後到了剛果數次與並領導人會麵相談對策,並很快將伊波拉設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然而麵對2020年武漢肺炎疫情爆發,譚卻在疫情初期中與專家們討論是否作相同定義時,卻擺出了舉棋不定的姿態。

法國《世界報》(Le Monde)報導,當時委員會經過激辯,而席間中方代表不斷施壓,稱中國有能力獨自處理疫情。

最後譚德塞妥協暫緩發布,隨後更前往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麵,然而卻不是關注疫情情況,而是大讚習近平「親自指揮部署,展示出卓越的領導力」,又稱中國為疫情爆發樹立嶄新的榜樣,被中國媒體大量引用,然而隨著疫情擴散,多國開始出現病例,WHO最終對事件發報PHEIC。

稱打疫情假新聞疑封殺不利言論

然而在2月初的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譚德塞再度稱讚中國為世界「買下了時間」,令各國有足夠時間應付疫情,言論譁然。

在會上更與中國外長王毅見麵,指WHO會加強打擊疫情「假新聞」,並與Google負責人會麵。

隨後,大量台港Youtuber反映,隻要在Google所屬Youtube發布包含「武漢肺炎」字眼的影片,便一律標記「黃標」,除令Youtuber賺取極低收入外,並同時降低影片的收看率,被質疑是政治審查。

最終香港Youtuber們忍無可忍聯合發起行動交涉否則向美國提告後,Youtube最終致歉,並稱是AI程式錯誤標記所致。

同時,該由什麽名字稱呼疫情事件的如此簡單的定義,卻引發了巨大爭議,由於WHO稱不能對武漢帶有歧視之意,最後在一遍爭議聲下將武漢肺炎命名為COVID-19,遭人批評是雙重標準,「那日本腦炎、西班牙流感是什麽?」

麵對媒體對他所作的親中批評,譚德塞花長篇大論在記者會上否認,但言辭間卻不忘讚揚中國防疫成功,然而對當日最先揭發疫情,一度被中國警察拘捕的吹哨者李文亮之逝去,僅表達哀悼之意,卻未有絲毫向中國說出「不好聽」的話。

美國公共衛生法律專家戈斯坦(Lawrence O. Gostin)直言,譚的策略是誘使中國實現透明度和國際合作,而不是對中國作出批評。「我的確非常擔心,他對中國的讚揚將損害WHO長久以來建立『說真話、信科學』的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