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陰謀論,為什麽有很多人深信不疑?
2月21日,日本朝日電視台發布了一條“爆炸性新聞”,引用了2月14日美國疾控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驚人的發表”,懷疑美國當下這個流感季14000多的流感死亡人數中,有一部分死於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並表示檢查體製有漏洞,呼籲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狀的患者重新檢查。
此“新聞”先是在日本流傳,然後在中文媒體圈中迅速傳播,許多不明究裏的吃瓜群眾,看的這條消息第一反應,都是“美國是新型冠狀病毒源頭”——按之前權威媒體的報道,美國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肺炎患者都是輸入型或被輸入感染,現在有這麽本土原生感染者,還死了好多,說明美國原先就有這病毒啊!
這下“美國放毒”似乎有了實錘,再加上個別無良自媒體進行了有聲有色,腦補加工的渲染,一時“生化武器”陰謀論又沉渣泛起。
軍武菌許久之前已經把這種陰謀論批判了一番(朋友圈智商鑒定,冠狀病毒是美國投的毒?),現在看來,這波日本的假新聞,又可以幫大家篩出朋友圈裏麵的傻子了。
▲騰訊較真新聞對此進行了辟謠
先來說這個“新聞”,雖然言之鑿鑿,但仔細對比原始信息,就會發現有許多錯誤和歪曲。美國的確有疾控中心這個機構,在2月14日也確實舉辦了一場媒體電話報告會,疾控中心主任南希·梅索尼耶(Nancy Messonnier)作為主講人,介紹了美國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認識和防疫策略,篇幅約有一萬字。
▲CDC主任南希·梅索尼耶
在原始消息中,隻有一處出現了14000這個數字,原話為“so far this season, we estimate that there have been at least 26million flu illnesses, 250,000 hospitalizations, and 14,000 deaths from flu,some of those among children. ”翻譯過來就是:“截止目前,我們估計本季度至少有2600萬例流感疾病,25萬住院治療病例和14000例流感死亡,其中有一些是兒童”,完全沒有提到“懷疑14000多流感死者中有一部分死於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
在這段話之前,南希還說:“當我們談到這種新病毒的潛在威脅時,我想提醒大家季節性流感的真正威脅。流感樣病例和流感檢測的報告在過去幾周有所增加……兒童的住院率很高,大約和我們在2017-18流感季看到的一樣高,那是一個嚴重的流感季。”
綜合以上不難看出,CDC在這裏要表達的意思是“最大的威脅是流感”,至於朝日電視台為什麽要添油加醋,可能是因為這是一家民營電視台,要故作驚人之語來吸引眼球,但不管什麽原因,這個“新聞”本身仍然是一條謠言。
回顧疫情發生以來,各種謠言滿天飛,像什麽抽煙可以防病毒、魚腥草可以防病毒、貓狗等寵物會感染病毒、新型冠狀病毒將造成“6500萬死亡”……等等,可謂多不勝數。但流傳最廣,許多人至今深信不疑的,還是“新型冠狀病毒是美國投放的生化武器”這種陰謀論,因為這最能挑動民族情緒,讓人熱血上湧,喪失理智——原來是“帝國主義”搗鬼,妄圖用病毒來消滅中國人啊!這還了得?打倒帝國主義!打倒洋鬼子!
▲2019第七屆武漢軍運會,美國隊0金牌成績反常?
其實美國參加7屆軍運會,總共才拿了20塊金牌
美國隊表現本來就很差
某些無良媒體或個人,正是看中了這一點,不惜捕風捉影,違背常識,賣力造謠陰謀論,煽動渲染盲目排外的情緒,甚至連軍運會美國隊成績不好都成了“證據”,然後網上一發布,就大量圈粉,贏得打賞無數,一篇文章能賺好幾千塊,狠狠地收割了一把智商稅。
▲這種文章一般幾天後就被係統刪除
但是也讓作者忽悠了一大批讀者
謠言混淆視聽,會製造混亂,模糊焦點,有百害而無一利。許多謠言製造出的恐慌情緒,會成為病毒的助推器,比如某地馬上就要“封城”之類的消息,一經傳播,就會出現紮堆搶購的現象,大大加劇了感染風險。某些“防疫措施”,比如什麽吃大蒜、滴香油、喝白酒……要是真信了,要麽風險更大,要麽搞出其它病來,無端增加醫療資源的消耗。
▲網絡不是非法之地,國家已經出手打擊!
“生化武器”陰謀論好像沒有什麽實際危害,但它所製造的無腦仇外情緒,會無形中讓大眾心智被毒化,把注意力轉到完全無關的方麵,如果任其流傳,甚至操縱了輿論,不僅會讓防疫這個眼下真正的重點被忽視(都去恨美國了嘛),就算疫情結束了也長期存在惡劣影響,甚至給國家決策造成壓力。
實際上,很多陰謀論都經不起推敲,漏洞很多,可偏偏還就是有那麽多人,就是願意去相信,這又是為什麽呢?
▲控製病毒比控製核武器不知道難到哪裏去了
首先是缺乏常識,比如在非典和本次疫情期間流行的“病毒專殺中國人(黃種人)”陰謀論,甚至都用不著更多的證明,隻需用“人類沒有亞種”和“病毒變異極難控製”兩條最基本的常識即可駁倒。但很多人要麽不知道,要麽知道也不願相信,那就隻能落入陰謀論的圈套了。
▲人多力量大,但也很有可能更蠢
其次是從眾心理,這可能是一個更重要的原因!著名心理著作《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一書中曾說道:一個本來還算理智的人,一旦被裹挾進了群體,智商就會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而拋棄是非,換取那份讓人感到安全的歸屬感,原本獨立的理性就會被群體的無知和瘋狂所淹沒——“是中國人就轉”,“不轉不是中國人”之類,用的就是這個套路。
另外,一旦被從眾裹挾,會因為人多而膽大,不僅喪失理智,連良知和道德水平也會大幅下降,甚至法律也不放在眼裏,從而喪心病狂——多年前的反日大潮中,打砸同胞的汽車財產,用U形鎖把同胞的腦袋砸穿,就是被這種心理驅使的惡果。如果多數人都相信荒唐的陰謀論,盲目仇外,勢必會重演“U形鎖”的悲劇,還會使政府的外交和經貿受到不應有的壓力和衝擊。
如果你看過《烏合之眾》,書中的這些內容在當下看來,毫無誇張。
群眾沒有真正渴求過真理,麵對那些不合口味的證據,他們會充耳不聞…凡是能向他們提供幻覺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凡是讓他們幻滅的,都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精選自《烏合之眾》
謠言止於智者,陰謀論也止於智者。我們如何才能不受蠱惑,當一個智者?答案其實也不複雜——隻要跟謠言生成的要素反著來就行了,也就是兩條:
首先是盡可能的多具備常識。多讀書,多學習,多了解世界,多了解科學,活到老學到老,常識多了,自然不會輕信謠言。
▲疫情當前,我們需要醫生
需要物資,需要英雄,唯獨不需要陰謀論
其次是心智要獨立,不要隨波逐流,對簡單粗暴的極端言論保持警惕。
世界上的知識,我們單個人不可能窮盡,常識再豐富,總會遇到盲區。這時候,我們要做的是相信科學,多看權威報道,遇到不懂的事情,要養成先看出處的習慣。對國家媒體和機構、權威科技部門發出(包括境內外)的資訊大可放心,對於自媒體、朋友圈等出現的資訊,就要有所警惕了,最好多查一查看一看,把不同信息放在一起對比,不要著急下結論,讓子彈飛一會兒,就會更加接近真相——多聽一些聲音,兼聽則明!而這一切的基礎,是堅持獨立思考,不盲目從眾。
經濟學家汪丁丁曾說過:“一個社會,如果長期宣傳陰謀論,人心叵測,眼神裏透著詭異,甚至在家庭內部,坦誠也不再是美德,一代複一代,沉積在深層心理結構中,成為一種‘民族性格’,那就太糟糕了。因為,在心理學視角下,這意味著整個民族患了‘迫害妄想症’。”
希望我們都不要這樣。
最後用《烏合之眾》中經典的一段話,作為結語送給大家。
不要輕易地成為集體狂歡的一份子,這樣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即使你以為自己隻不過是隨聲附和了一下而已,實際上你已經成了幫凶。
遠離你身邊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