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無處不在的人臉識別引發中國民眾擔憂

無處不在的人臉識別引發中國民眾擔憂

文章來源: 金融時報 於 2019-12-07 20:02:3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從機場安全線、超市結賬台到街道攝像頭,人臉識別無形中已滲透到中國民眾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本周生效的一項中共法規,更是引發民眾對該技術所帶來的隱私泄露的擔憂。

中共的新法規要求,自12月1日起,中國手機用戶在注冊新的手機服務時必須進行麵部掃描。一些民眾認為,這種要求實在太過分了。

據報導,23歲的北京上班族王俊霞(Wang Junxia)說,“人臉信息泄露的後果是嚴重的。”“我關心的是,這種注冊是否真的恰當,是否該程序能夠保護人臉數據。”

王女士並非是唯一對人臉識別技術擔心的中國民眾,上個月中共官媒《中國日報》的一項調查顯示,6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反對在公共場合使用臉部識別。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人工智能倫理課題組本周發布的《2019人臉識別落地場景觀察報告》顯示,約74%的受訪者稱,希望能自主選擇使用人臉識別或是傳統識別方式。在受訪的6154人中,他們最擔憂係統運營者安全能力的欠缺,導致人臉信息被泄露。

“日經”報導,北京的王敏(Wang Min,音譯)說,“我隻是希望,這一技術是成熟的,規則是明確的,數據不會被泄露。”

報導稱,隨著中共在人臉識別和其它監控技術的使用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一種日益增加的國內不安情緒也隨之而來。

公眾對人臉識別的擔憂是合理的

“日經”報導,北京誌霖律師事務所專門從事網絡安全的律師趙占玲(Zhao Zhanling,音譯)說,公眾對臉部識別的擔憂是“合理的”。

“中國的許多公司在個人數據保護方麵的跟蹤紀錄都很差,有些甚至主動泄露客戶的信息,”趙說。

中共央視近日的一篇報導自曝,在互聯網平台“轉轉”上,10元(人民幣)可買5000多張(人臉相關算法數據集)人臉照片;在百度“快眼”貼吧上,也有人在兜售人臉數據,姓名、身份證照片、銀行卡和手機號都有的,4元錢一份。這個問題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有網友表示,“我的臉也太不值錢了吧!”“國民還有私隱麽?”“每天對著釘釘打卡(考勤軟件)的我心裏充滿了恐懼!!!”

BBC稱,另一份研究顯示,中國用戶有充分的理由擔憂。

科技資訊網站Comparitech曾進行一項生物識別和監控係統使用範圍和深度的研究,中國在50個被調查國家中情況最差,對人們生物特征數據隱私缺乏關注。

調查指,在中國,沒有保護公民生物特征的法律,並強調“工作場所中員工缺乏保障”。

今年10月,中國發生首起有關人臉識別技術的民事案件。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郭兵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告上了法庭,引發了關於全國大量收集其公民數據的辯論。

該動物園使用人臉識別技術來完成入園檢票程序。這位教授指稱,這種做法違反了消費者權益。

郭兵在4月份購買了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的年卡,在一年有效期內可以通過驗證年卡及指紋,不限次數入園。今年10月,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在未與郭兵進行任何協商亦未征得同意的情況下,通過短信告知郭兵,原指紋識別已經取消,年卡升級為人臉識別,未注冊人臉識別的用戶將無法正常入園。郭兵認為,該類信息屬於個人敏感信息,一旦泄露、非法提供或者濫用,將極易危害消費者人身和財產安全。

本周生效的手機用戶在注冊新的手機服務時要進行人臉掃描,更是引發人們擔憂。新浪微博的一名用戶稱:“人們受到越來越嚴格的監控”,“它們(中共政府)在害怕什麽?”

中共利用科技公司踐踏人權引發美國關注

今年10月,美國將海康威視、商湯科技、浙江大華、科大訊飛等中國科技公司列入出口管製黑名單,這些公司被指與中共政府在國內實行鎮壓、大規模任意拘留和使用高科技手段監控行動中涉及侵犯和踐踏人權的行為有關。

中共試圖為這一行業設定國際標準,這使得爭議進一步加劇。《金融時報》近日報導,中興通訊、大華技術和中國電信等公司,都向聯合國的國際電信聯盟(ITU)提出新的國際標準,意在創造普世一致的技術規範,用於人臉辨識、影像監控、城市和車輛監控。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4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我今天被開除了”,小哥在地鐵“發泄式演講”的三分鍾
500萬青少年中招,這病已成第三大健康威脅
“天堂島”總統來中國尋根,在族譜裏看到自己名字
“金陵第一景”荒廢9年現狀如何?記者再次探訪
Meta從蘋果重金挖角華人AI大牛,薪酬超庫克

24小時討論排行

針對台積電美國廠的集體訴訟升級,原告增加至30多人
中國看不下去了! 胡塞接連擊沉2貨輪 耿爽點名停手
馬克龍宣布法英擬擴組5萬人軍隊 或部署烏前線作戰
胡錫進:大國悲歌,俄羅斯遭新一輪“眾叛親離”
歐洲熱死人了,但還是開不起空調
高溫,熱射病死人,一個拒用衛生巾的女孩
華人接管矽穀!Grok4發布會上馬斯克旁邊華人是誰?
萬字對話王成錄:替代安卓,隻是鴻蒙價值的不到5%
王毅會見魯比奧:希望美方客觀、理性、務實
“天堂島”總統來中國尋根,在族譜裏看到自己名字
俄羅斯國防部可能放棄修複海軍目前唯一的航母
WHO呼籲開征“健康稅” 煙酒、含糖飲料一次調漲50%
湘潭大學投毒案二審開庭:現場過道坐滿人
白宮發川普超人照讚正義化身 迷因爆紅網友評價兩極
特朗普要征50%關稅,巴西回懟:我們扛得住
甘肅血鉛這事又被網友們發現了第二組疑點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無處不在的人臉識別引發中國民眾擔憂

金融時報 2019-12-07 20:02:32

從機場安全線、超市結賬台到街道攝像頭,人臉識別無形中已滲透到中國民眾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本周生效的一項中共法規,更是引發民眾對該技術所帶來的隱私泄露的擔憂。

中共的新法規要求,自12月1日起,中國手機用戶在注冊新的手機服務時必須進行麵部掃描。一些民眾認為,這種要求實在太過分了。

據報導,23歲的北京上班族王俊霞(Wang Junxia)說,“人臉信息泄露的後果是嚴重的。”“我關心的是,這種注冊是否真的恰當,是否該程序能夠保護人臉數據。”

王女士並非是唯一對人臉識別技術擔心的中國民眾,上個月中共官媒《中國日報》的一項調查顯示,6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反對在公共場合使用臉部識別。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人工智能倫理課題組本周發布的《2019人臉識別落地場景觀察報告》顯示,約74%的受訪者稱,希望能自主選擇使用人臉識別或是傳統識別方式。在受訪的6154人中,他們最擔憂係統運營者安全能力的欠缺,導致人臉信息被泄露。

“日經”報導,北京的王敏(Wang Min,音譯)說,“我隻是希望,這一技術是成熟的,規則是明確的,數據不會被泄露。”

報導稱,隨著中共在人臉識別和其它監控技術的使用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一種日益增加的國內不安情緒也隨之而來。

公眾對人臉識別的擔憂是合理的

“日經”報導,北京誌霖律師事務所專門從事網絡安全的律師趙占玲(Zhao Zhanling,音譯)說,公眾對臉部識別的擔憂是“合理的”。

“中國的許多公司在個人數據保護方麵的跟蹤紀錄都很差,有些甚至主動泄露客戶的信息,”趙說。

中共央視近日的一篇報導自曝,在互聯網平台“轉轉”上,10元(人民幣)可買5000多張(人臉相關算法數據集)人臉照片;在百度“快眼”貼吧上,也有人在兜售人臉數據,姓名、身份證照片、銀行卡和手機號都有的,4元錢一份。這個問題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有網友表示,“我的臉也太不值錢了吧!”“國民還有私隱麽?”“每天對著釘釘打卡(考勤軟件)的我心裏充滿了恐懼!!!”

BBC稱,另一份研究顯示,中國用戶有充分的理由擔憂。

科技資訊網站Comparitech曾進行一項生物識別和監控係統使用範圍和深度的研究,中國在50個被調查國家中情況最差,對人們生物特征數據隱私缺乏關注。

調查指,在中國,沒有保護公民生物特征的法律,並強調“工作場所中員工缺乏保障”。

今年10月,中國發生首起有關人臉識別技術的民事案件。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郭兵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告上了法庭,引發了關於全國大量收集其公民數據的辯論。

該動物園使用人臉識別技術來完成入園檢票程序。這位教授指稱,這種做法違反了消費者權益。

郭兵在4月份購買了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的年卡,在一年有效期內可以通過驗證年卡及指紋,不限次數入園。今年10月,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在未與郭兵進行任何協商亦未征得同意的情況下,通過短信告知郭兵,原指紋識別已經取消,年卡升級為人臉識別,未注冊人臉識別的用戶將無法正常入園。郭兵認為,該類信息屬於個人敏感信息,一旦泄露、非法提供或者濫用,將極易危害消費者人身和財產安全。

本周生效的手機用戶在注冊新的手機服務時要進行人臉掃描,更是引發人們擔憂。新浪微博的一名用戶稱:“人們受到越來越嚴格的監控”,“它們(中共政府)在害怕什麽?”

中共利用科技公司踐踏人權引發美國關注

今年10月,美國將海康威視、商湯科技、浙江大華、科大訊飛等中國科技公司列入出口管製黑名單,這些公司被指與中共政府在國內實行鎮壓、大規模任意拘留和使用高科技手段監控行動中涉及侵犯和踐踏人權的行為有關。

中共試圖為這一行業設定國際標準,這使得爭議進一步加劇。《金融時報》近日報導,中興通訊、大華技術和中國電信等公司,都向聯合國的國際電信聯盟(ITU)提出新的國際標準,意在創造普世一致的技術規範,用於人臉辨識、影像監控、城市和車輛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