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女教師疑被前夫毆打致死,如此悲劇本可以避免(圖)

女教師疑被前夫毆打致死,如此悲劇本可以避免

文章來源: 紅星新聞 於 2019-10-18 09:38:3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近日,據紅星新聞報道,2019年5月17日,因家庭暴力、情感糾紛,周曉玲與肖某離婚,但肖某仍不斷騷擾她和她身邊的人。6月11日15時許,周曉玲到肖某工作的供電局談話。肖某的住所,位於供電局對麵幾百米遠的單位大院;周曉玲上樓拿東西。此後,她的電話無人接聽;周曉玲的朋友和親人多次致電供電局和警方,請求派人到肖某住處,看看周曉玲是否安全。當日17時40分許,肖某報警。民警趕到現場,發現周曉玲被打倒在地,呼喊不應。案發後,肖某報警稱,他因爭吵將周曉玲打倒在地;案發當日,警方便立案,並將肖某刑拘,周曉玲經搶救無效身亡。

[新聞鏈接]

中學女教師疑被前夫毆打致死 當天曾說:4點半沒回複就報警

又一個悲劇在現實中上演,一個年輕的女教師生命,就這麽沒了,而且還是因為暴力殞沒的。據了解,當事女教師去肖某家前曾對朋友表示,如果四點半沒有回複,就讓朋友幫忙報警。時間到後,果然沒有聯係上當事女教師,報警後,警察敲門,無人應答,最後肖某自己報警,但一切已經來不及了。但不得不說的是,如此悲劇本可以避免,不僅可以在事發當場避免,也可以在之前的任何一個時候,將危險徹底掐斷。

肖某和周曉玲的婚紗照

怎麽說呢?因在案發之前,女教師和肖某經曆過一段婚姻,最後離婚了,但在婚姻中,女教師一直遭受肖某的家庭暴力,這便是悲劇最初的警示信號,但遺憾的是,這一信號並沒有在現實中掀起什麽波瀾,反而為悲劇的發生,充當了前奏。

周曉玲生活照

女教師疑被前夫毆打致死這一案例,當了解到女教師離婚前受到家庭暴力,以及離婚後仍會受到牛皮癬式的騷擾和暴力威脅時,可能很多人會疑問,這個女教師為什麽不依法保護自己呢?其實,從現實情況來看,當事女教師一直在尋求正當途徑保護自己,隻不過沒有迎來希望。

據紅星新聞的報道,當事女教師生前曾寫下一封《求助信》稱,離婚的原因是因為肖某存在嚴重的家庭暴力,離婚後前夫仍通過多種渠道對她個人名譽進行誹謗和人身攻擊,到她的工作單位多次騷擾領導,淩晨兩三點騷擾她的家人,她和她的家人再也無法忍受,希望得到幫助。據這位女教師朋友說法,其曾陪著女教師去信訪部門,婦女聯合會和派出所求助,婦女聯合會建議她們通過法律手段保護自身,而派出所則建議找各自單位協商處理。

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規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單位投訴、反映或者求助。有關單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訴、反映或者求助後,應當給予幫助、處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麵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顯然,無論是婦女聯合會,還是派出所,對於此事的處理都是輕飄飄的,與法律的意誌也很難達成一致。試想,如果當事人求助的每一方,能認真對待當事人的訴求,依法進行更有力的介入,當自身無力保護當事人時,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但事實卻是,這些都沒有。

可以說,相關機構和部門的敷衍懈怠,也是造成後來悲劇發生的原因之一。至於他們對暴力懈怠的原因,一個是思想意識層麵對這種求助不重視,另一個便是法律和監督層麵,對他們的懈怠行為,缺乏有力約束和懲戒。從法律層麵講,此事應該追求相關機構和部門的責任,希望後續能夠跟進,莫讓公眾失望。

此事最可悲的地方,其實不在於悲劇本身,而在於現實中明明有無數條阻隔悲劇發生的路徑,但卻依舊無法避免悲劇的發生。不否認,雖然法律依據有了,但當下社會,對於家庭暴力以及雙方離婚後的暴力行徑,仍相對不重視,並對其缺乏有效具體的約束手段,這是最需要反思的方麵。

這樣的血的教訓,何時能不再上演?這拷問著社會的道德法律,也拷問著每一個個體的人性。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全美瘋傳 特朗普和克林頓有私情?愛潑斯坦弟弟否認
中國對日本報複行動升級,意圖起到震懾作用
“中國發布旅行警告後,有些人不聽話!”
取消日韓學曆,這不是在報複日本
高市早苗致中日外交風波:旅遊警示會給日本帶來甚麽?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日會晤:中方官員雙手插兜送客 日方低頭聽訓…
華裔80後女競選洛杉磯市長:免費公交+全民住房+消除貧困
武嚇日本!中自今起於黃海8天實彈射擊 距九州僅900公裏
日本71歲女兒殺死102歲母親震驚全國 稱“我太累了”
前財長辭職:向愛潑斯坦請教追求中國美女教授
解放軍發片:來吧!槍已上膛 劍已出鞘 時刻準備打勝仗
AI泡沫破裂"所有公司"都難逃一劫!Google執行長示警
中國房價10月再崩 民眾:房子變錢難如登天
粉川普卻被逼到關門?華人老字號的“美國夢噩夢”
美退將:中國反常行為,逼日本說出真心話
俞敏洪連發10條南極遊視頻 郵輪曝光 約148萬/人
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楊振寧先生想說什麽?
427-1!眾院壓倒性通過 要求公布愛潑斯坦文件
關於愛潑斯坦文件 美媒揭川普態度突然反轉幕後
首度證實!史瓦帝尼收美國510萬,接收"墮落怪物"
川普“像豬叫”?怒罵某國“犯蠢、重談貿易協議”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女教師疑被前夫毆打致死,如此悲劇本可以避免

紅星新聞 2019-10-18 09:38:38

近日,據紅星新聞報道,2019年5月17日,因家庭暴力、情感糾紛,周曉玲與肖某離婚,但肖某仍不斷騷擾她和她身邊的人。6月11日15時許,周曉玲到肖某工作的供電局談話。肖某的住所,位於供電局對麵幾百米遠的單位大院;周曉玲上樓拿東西。此後,她的電話無人接聽;周曉玲的朋友和親人多次致電供電局和警方,請求派人到肖某住處,看看周曉玲是否安全。當日17時40分許,肖某報警。民警趕到現場,發現周曉玲被打倒在地,呼喊不應。案發後,肖某報警稱,他因爭吵將周曉玲打倒在地;案發當日,警方便立案,並將肖某刑拘,周曉玲經搶救無效身亡。

[新聞鏈接]

中學女教師疑被前夫毆打致死 當天曾說:4點半沒回複就報警

又一個悲劇在現實中上演,一個年輕的女教師生命,就這麽沒了,而且還是因為暴力殞沒的。據了解,當事女教師去肖某家前曾對朋友表示,如果四點半沒有回複,就讓朋友幫忙報警。時間到後,果然沒有聯係上當事女教師,報警後,警察敲門,無人應答,最後肖某自己報警,但一切已經來不及了。但不得不說的是,如此悲劇本可以避免,不僅可以在事發當場避免,也可以在之前的任何一個時候,將危險徹底掐斷。

肖某和周曉玲的婚紗照

怎麽說呢?因在案發之前,女教師和肖某經曆過一段婚姻,最後離婚了,但在婚姻中,女教師一直遭受肖某的家庭暴力,這便是悲劇最初的警示信號,但遺憾的是,這一信號並沒有在現實中掀起什麽波瀾,反而為悲劇的發生,充當了前奏。

周曉玲生活照

女教師疑被前夫毆打致死這一案例,當了解到女教師離婚前受到家庭暴力,以及離婚後仍會受到牛皮癬式的騷擾和暴力威脅時,可能很多人會疑問,這個女教師為什麽不依法保護自己呢?其實,從現實情況來看,當事女教師一直在尋求正當途徑保護自己,隻不過沒有迎來希望。

據紅星新聞的報道,當事女教師生前曾寫下一封《求助信》稱,離婚的原因是因為肖某存在嚴重的家庭暴力,離婚後前夫仍通過多種渠道對她個人名譽進行誹謗和人身攻擊,到她的工作單位多次騷擾領導,淩晨兩三點騷擾她的家人,她和她的家人再也無法忍受,希望得到幫助。據這位女教師朋友說法,其曾陪著女教師去信訪部門,婦女聯合會和派出所求助,婦女聯合會建議她們通過法律手段保護自身,而派出所則建議找各自單位協商處理。

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規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單位投訴、反映或者求助。有關單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訴、反映或者求助後,應當給予幫助、處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麵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顯然,無論是婦女聯合會,還是派出所,對於此事的處理都是輕飄飄的,與法律的意誌也很難達成一致。試想,如果當事人求助的每一方,能認真對待當事人的訴求,依法進行更有力的介入,當自身無力保護當事人時,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但事實卻是,這些都沒有。

可以說,相關機構和部門的敷衍懈怠,也是造成後來悲劇發生的原因之一。至於他們對暴力懈怠的原因,一個是思想意識層麵對這種求助不重視,另一個便是法律和監督層麵,對他們的懈怠行為,缺乏有力約束和懲戒。從法律層麵講,此事應該追求相關機構和部門的責任,希望後續能夠跟進,莫讓公眾失望。

此事最可悲的地方,其實不在於悲劇本身,而在於現實中明明有無數條阻隔悲劇發生的路徑,但卻依舊無法避免悲劇的發生。不否認,雖然法律依據有了,但當下社會,對於家庭暴力以及雙方離婚後的暴力行徑,仍相對不重視,並對其缺乏有效具體的約束手段,這是最需要反思的方麵。

這樣的血的教訓,何時能不再上演?這拷問著社會的道德法律,也拷問著每一個個體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