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之春八年後,埃及依然在為重振旅遊業而努力著。日前,埃及文物部宣布,將把南部城市盧克索兩座擁有3300年曆史的古墓,正式向遊客開放。
開放當日,一名女子在古墓內拍照 圖源:新華網 下同
據新華社9月10日消息,當地時間8日,埃及文物部在盧克索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秘書長穆斯塔法瓦齊裏介紹,這兩座古墓擁有3300年曆史,位於尼羅河西岸。3年前,他們便開始對古墓內破損牆壁和部分壁畫進行修複,如今剛剛完成。
古墓裏的各種壁畫
這些壁畫描繪了當年的日常生活,為了方便遊客參觀,工作人員還在古墓內安裝了木質地板和台階。
遊客們在古墓內拍照
埃及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則說,這兩座古墓的開放是埃及文物部開發更多景點計劃的一部分,它們的修複和開放不僅幫助埃及培訓了300多名文物修複人員,而且有助於吸引更多遊客。
遊客們在古墓內自拍
盧克索古稱底比斯,位於埃及南部,是古埃及法老時期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城內神廟林立,宏偉壯觀,陵墓數量眾多,是埃及重要的考古發掘地和旅遊勝地之一,但由於曆經兵亂,多已破壞湮沒。現在保存較完好的是著名的盧克索神廟,其中尤以卡爾納克神廟最完整,規模最大。該建築物修建於4000多年前,完成於新王朝的拉姆西斯二世和拉姆西斯三世。
保存完好的盧克索神廟 圖源:推特
旅遊業是埃及的支柱產業。阿拉伯之春曾給業內帶去重創,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的數據,埃及遊客數量曾從2010年的1400萬,降到2016年的530萬,不過這一數字在2017及2018年大幅回升,重破千萬大關。
世界旅遊業理事會(WTTC)數據顯示,2018年,旅遊業為埃及提供了約250萬個工作機會,占全國就業崗位的9.5%,為埃及當年GDP貢獻了11.9%之多。預計今年,貢獻值將進一步增加。
為了招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埃及文物部這兩年也費了不少心思。去年9月初,他們還開放了首都開羅以南塞加拉地區的一座有4000多年曆史的古墓。這是該古墓自1939年被發現,以來首次對公眾開放。但當時遭到很多外國網友調侃,裏麵可能有詛咒,還是別去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