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教授貶低“四大發明”就遭停課處分,是不是太過分?(組圖)

教授貶低“四大發明”就遭停課處分,是不是太過分?

文章來源: 俠客島 於 2019-08-23 19:50:2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討論“四大發明”的相關問題,應該屬於學術論爭;學術話題可以爭對錯,但不宜對當事人打板子,上綱上線就更不對;大學教育貴在啟發,貴在碰撞,應該營造、保護爭鳴的局麵。

這兩天,又一“有生之年係列”問題榮登知乎熱搜榜單:

“一高校老師因稱‘四大發明’在世界上都不領先、遭停課兩年,你怎麽看?”

論爭?

事情尚要從6月中旬說起。

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鄭文鋒,在課程QQ群“創新的本質2019”和學生討論論文選題時稱,“‘四大發明’在世界上都不領先,也沒形成事實上的生產力或協作”“中國古代沒有實質上的創新”。

隨後,有學生在群聊中“回擊”鄭文鋒侮辱“四大發明”,並質疑其學術水平;聊天記錄截圖稍晚則被曝光於網絡,引得網友紛紛就此事“引經據典、著書立說”。

7月16日,電子科技大學發表聲明,依據《電子科技大學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辦法(試行)》相關規定,認定鄭文鋒有師德失範行為,取消其評獎評優、職務晉升、職稱評定資格,停止教學工作、停止研究生招生資格,期限為24個月。

網友找出《電子科技大學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辦法(試行)》相關條例

8月21日下午,鄭文鋒表示同意學校的處理流程和結果,不希望再有人追究與跟蹤此事——“我要好好做科研了,這事就過去了”。

鑒於事情已經成了高熱不退的公共話題,不管鄭教授怎麽覺得,島叔覺得還是要說兩句,不對,是三句:

討論“四大發明”的相關問題,應該屬於學術論爭;學術話題可以爭對錯,但不宜對當事人打板子,上綱上線就更不對;大學教育貴在啟發,貴在碰撞,應該營造、保護爭鳴的局麵。

課程QQ群聊天記錄截圖

失範?

“四大發明”已經成為我們的一個文化常識了,是中國智慧給世界做出的傑出貢獻。

而對於它的質疑,也老早就有。比如2006年,餘秋雨在一檔電視節目中就認為“四大發明”的地位被高估,“中國人在古代最重要的發明一定不在於那四項”。在他看來,中國古代的第一發明應該是天文曆法。

當年的餘先生沒有因這番言談受到什麽處分,為啥鄭文鋒就要停止教學?

校方的理由是,有師德失範行為。

什麽是師德失範行為?島叔為此特地去翻看了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逐條對照下來,能套上的大概隻有這句:樹立優良學風教風,以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和學識風範教育感染學生。

看網上的QQ聊天截圖,感覺鄭老師的話實在是硬邦邦的,不僅與“委婉”毫不沾邊,還近乎全是“都聽我的”、“不要你覺得”。至少可以說是因為缺乏“人格魅力”、學生沒被他感染,才會落得個被舉報的結局。

好吧,島叔實在編排不下去了……相較之下,校方的說法其實是更難以服人心的。

《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裏有這麽一句:維護學術自由和學術尊嚴。鄭老師的做法如果不算是維護學術尊嚴,那算不算學術自由呢?

“四大發明”的提出,是學術史上的一件大事。自從李約瑟把它總結出來後,叫好的、反駁的、解釋的、拔高的論文或文章,數不勝數。在這種學術討論、相互詰難中,中國古代科技文明的相關問題越辯越深、越辯越明。

鄭老師在與學生談論該話題時,完全可以、也應該暢所欲言。學生同意也好,反對也罷,都是正常的。

而此次事件中,有當事班級學生反映,聊天記錄係由未能按要求完成課程作業的部分學生設計曝光、舉報,截至發稿,此說法尚未被確實。

其實,正確的發展路徑應該是,同意的找證據證明,反對的找證據反駁,哪裏有上綱上線、說老師侮辱“四大發明”的道理?

把聊天記錄四處散播、經營輿論,究竟是何居心?

島叔想起了前段時間島友群裏近乎“同款”的聊天截圖外傳事件,有些人將群聊內容隨意公之於眾、再大扣帽子。且不說其觀點是否正確,這種做法至少在道德上是有瑕疵的,會讓人在公共空間討論時產生“寒蟬效應”。

何況是在難得一片淨土的“學術圈”——做學問的話,絕對不該是這個做法。

電子科技大學

輿情

人文學科的一大特點,即是其價值評判機製的“複雜”。

唐詩誰不會背上一二十首?康熙乾隆的故事誰不能講上幾個?孔子孟子韓非子誰不曉得?但要想深入就難了,而且要命的是,標準並不劃一——數學上,一加一就是等於二,但李商隱的《無題》到底是什麽意思?人言言殊。

因此,文科教育重在啟發,重在碰撞,至於碰撞出什麽奇思妙想、古靈精怪都沒關係,隻要言之成理就是收獲。

照本宣科的老師,組織的考試容易通過,但學生學不到新東西;喜歡在課上討論,給學生提供新思路、新想法的老師,往往能讓學生的大腦真正動起來。對於當下的情形而言,後者無疑是少的;也正因其少,更應該大加鼓勵。

古史辨派的領頭人顧頡剛,上課時就怕學生沒有想法,特別喜歡學生跟自己辯難。一有這樣的學生,他就鼓勵其把想法落在筆端,找材料去寫成文章。尤其有一點,顧頡剛會把自己和某個學生的私下討論印成講義,發給班上所有同學,大家一起討論,集思廣益。

這就相當於顧頡剛把和學生的聊天記錄公之於眾。如果哪個學生對其不滿,完全可以把這白紙黑字拿出去宣揚他是學閥。但如是挾私報複之下,恐怕不是師德有虧,而是要歎一句學生“太過聰明”。

話說回來,這次的事情究竟為啥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輿情不斷?

一方麵,四大發明是否是根本上的創新,我們不急於下學術定論;但能背著“四大發明”的筏子、處處施壓,倒確實是一種創新應用,“小題大做”之下,還亂了尊師重道的畫風。

另一方麵,如島上所曆,類似輿情紅線早已不在少數、也引人人自危——現在有一個趨勢,就是不少單位、機構對輿情避之唯恐不及,一旦網上有風吹草動就馬上息事寧人,或是趕緊處理當事人,或是停掉課業,造成真正不可逆的傷害。

然而,如果處理得太草率,不能服眾人之口,不是會形成更多更不利的輿情嗎?揣著指南針卻誤入了歧途,憑著來曆不明的火藥把“學界太平”轟上天,最後眾人皆以沉默來自保,耽誤的又是誰的前程?

不管輿情鬧出了什麽動靜,實事求是

才是最好的指導思想。有了實事求是,就什麽都不怕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6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我今天被開除了”,小哥在地鐵“發泄式演講”的三分鍾
500萬青少年中招,這病已成第三大健康威脅
“天堂島”總統來中國尋根,在族譜裏看到自己名字
“金陵第一景”荒廢9年現狀如何?記者再次探訪
Meta從蘋果重金挖角華人AI大牛,薪酬超庫克

24小時討論排行

針對台積電美國廠的集體訴訟升級,原告增加至30多人
中國看不下去了! 胡塞接連擊沉2貨輪 耿爽點名停手
馬克龍宣布法英擬擴組5萬人軍隊 或部署烏前線作戰
胡錫進:大國悲歌,俄羅斯遭新一輪“眾叛親離”
歐洲熱死人了,但還是開不起空調
高溫,熱射病死人,一個拒用衛生巾的女孩
華人接管矽穀!Grok4發布會上馬斯克旁邊華人是誰?
萬字對話王成錄:替代安卓,隻是鴻蒙價值的不到5%
王毅會見魯比奧:希望美方客觀、理性、務實
“天堂島”總統來中國尋根,在族譜裏看到自己名字
俄羅斯國防部可能放棄修複海軍目前唯一的航母
WHO呼籲開征“健康稅” 煙酒、含糖飲料一次調漲50%
湘潭大學投毒案二審開庭:現場過道坐滿人
白宮發川普超人照讚正義化身 迷因爆紅網友評價兩極
特朗普要征50%關稅,巴西回懟:我們扛得住
甘肅血鉛這事又被網友們發現了第二組疑點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教授貶低“四大發明”就遭停課處分,是不是太過分?

俠客島 2019-08-23 19:50:24

討論“四大發明”的相關問題,應該屬於學術論爭;學術話題可以爭對錯,但不宜對當事人打板子,上綱上線就更不對;大學教育貴在啟發,貴在碰撞,應該營造、保護爭鳴的局麵。

這兩天,又一“有生之年係列”問題榮登知乎熱搜榜單:

“一高校老師因稱‘四大發明’在世界上都不領先、遭停課兩年,你怎麽看?”

論爭?

事情尚要從6月中旬說起。

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鄭文鋒,在課程QQ群“創新的本質2019”和學生討論論文選題時稱,“‘四大發明’在世界上都不領先,也沒形成事實上的生產力或協作”“中國古代沒有實質上的創新”。

隨後,有學生在群聊中“回擊”鄭文鋒侮辱“四大發明”,並質疑其學術水平;聊天記錄截圖稍晚則被曝光於網絡,引得網友紛紛就此事“引經據典、著書立說”。

7月16日,電子科技大學發表聲明,依據《電子科技大學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辦法(試行)》相關規定,認定鄭文鋒有師德失範行為,取消其評獎評優、職務晉升、職稱評定資格,停止教學工作、停止研究生招生資格,期限為24個月。

網友找出《電子科技大學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辦法(試行)》相關條例

8月21日下午,鄭文鋒表示同意學校的處理流程和結果,不希望再有人追究與跟蹤此事——“我要好好做科研了,這事就過去了”。

鑒於事情已經成了高熱不退的公共話題,不管鄭教授怎麽覺得,島叔覺得還是要說兩句,不對,是三句:

討論“四大發明”的相關問題,應該屬於學術論爭;學術話題可以爭對錯,但不宜對當事人打板子,上綱上線就更不對;大學教育貴在啟發,貴在碰撞,應該營造、保護爭鳴的局麵。

課程QQ群聊天記錄截圖

失範?

“四大發明”已經成為我們的一個文化常識了,是中國智慧給世界做出的傑出貢獻。

而對於它的質疑,也老早就有。比如2006年,餘秋雨在一檔電視節目中就認為“四大發明”的地位被高估,“中國人在古代最重要的發明一定不在於那四項”。在他看來,中國古代的第一發明應該是天文曆法。

當年的餘先生沒有因這番言談受到什麽處分,為啥鄭文鋒就要停止教學?

校方的理由是,有師德失範行為。

什麽是師德失範行為?島叔為此特地去翻看了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逐條對照下來,能套上的大概隻有這句:樹立優良學風教風,以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和學識風範教育感染學生。

看網上的QQ聊天截圖,感覺鄭老師的話實在是硬邦邦的,不僅與“委婉”毫不沾邊,還近乎全是“都聽我的”、“不要你覺得”。至少可以說是因為缺乏“人格魅力”、學生沒被他感染,才會落得個被舉報的結局。

好吧,島叔實在編排不下去了……相較之下,校方的說法其實是更難以服人心的。

《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裏有這麽一句:維護學術自由和學術尊嚴。鄭老師的做法如果不算是維護學術尊嚴,那算不算學術自由呢?

“四大發明”的提出,是學術史上的一件大事。自從李約瑟把它總結出來後,叫好的、反駁的、解釋的、拔高的論文或文章,數不勝數。在這種學術討論、相互詰難中,中國古代科技文明的相關問題越辯越深、越辯越明。

鄭老師在與學生談論該話題時,完全可以、也應該暢所欲言。學生同意也好,反對也罷,都是正常的。

而此次事件中,有當事班級學生反映,聊天記錄係由未能按要求完成課程作業的部分學生設計曝光、舉報,截至發稿,此說法尚未被確實。

其實,正確的發展路徑應該是,同意的找證據證明,反對的找證據反駁,哪裏有上綱上線、說老師侮辱“四大發明”的道理?

把聊天記錄四處散播、經營輿論,究竟是何居心?

島叔想起了前段時間島友群裏近乎“同款”的聊天截圖外傳事件,有些人將群聊內容隨意公之於眾、再大扣帽子。且不說其觀點是否正確,這種做法至少在道德上是有瑕疵的,會讓人在公共空間討論時產生“寒蟬效應”。

何況是在難得一片淨土的“學術圈”——做學問的話,絕對不該是這個做法。

電子科技大學

輿情

人文學科的一大特點,即是其價值評判機製的“複雜”。

唐詩誰不會背上一二十首?康熙乾隆的故事誰不能講上幾個?孔子孟子韓非子誰不曉得?但要想深入就難了,而且要命的是,標準並不劃一——數學上,一加一就是等於二,但李商隱的《無題》到底是什麽意思?人言言殊。

因此,文科教育重在啟發,重在碰撞,至於碰撞出什麽奇思妙想、古靈精怪都沒關係,隻要言之成理就是收獲。

照本宣科的老師,組織的考試容易通過,但學生學不到新東西;喜歡在課上討論,給學生提供新思路、新想法的老師,往往能讓學生的大腦真正動起來。對於當下的情形而言,後者無疑是少的;也正因其少,更應該大加鼓勵。

古史辨派的領頭人顧頡剛,上課時就怕學生沒有想法,特別喜歡學生跟自己辯難。一有這樣的學生,他就鼓勵其把想法落在筆端,找材料去寫成文章。尤其有一點,顧頡剛會把自己和某個學生的私下討論印成講義,發給班上所有同學,大家一起討論,集思廣益。

這就相當於顧頡剛把和學生的聊天記錄公之於眾。如果哪個學生對其不滿,完全可以把這白紙黑字拿出去宣揚他是學閥。但如是挾私報複之下,恐怕不是師德有虧,而是要歎一句學生“太過聰明”。

話說回來,這次的事情究竟為啥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輿情不斷?

一方麵,四大發明是否是根本上的創新,我們不急於下學術定論;但能背著“四大發明”的筏子、處處施壓,倒確實是一種創新應用,“小題大做”之下,還亂了尊師重道的畫風。

另一方麵,如島上所曆,類似輿情紅線早已不在少數、也引人人自危——現在有一個趨勢,就是不少單位、機構對輿情避之唯恐不及,一旦網上有風吹草動就馬上息事寧人,或是趕緊處理當事人,或是停掉課業,造成真正不可逆的傷害。

然而,如果處理得太草率,不能服眾人之口,不是會形成更多更不利的輿情嗎?揣著指南針卻誤入了歧途,憑著來曆不明的火藥把“學界太平”轟上天,最後眾人皆以沉默來自保,耽誤的又是誰的前程?

不管輿情鬧出了什麽動靜,實事求是

才是最好的指導思想。有了實事求是,就什麽都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