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這地曾經“富得流油” 現在28元/㎡的房價 快成“鬼城”了(組圖)

這地曾經“富得流油” 現在28元/㎡的房價 快成“鬼城”了

文章來源: AI財經社 於 2019-07-19 22:16:5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中國房地產會崩盤嗎?”專題頁麵
事實上在當地,千元乃至百元的房價並不罕見。在安居客上,即使在相隔不遠的酒泉新城,也有2萬元買下200平方米的低價房源,折合每平方米100元。

文 | AI財經社 牛耕

編 | 明萱

甘肅老城的28元/平方米房價,會不會發生在自己城市?這一話題再登上微博熱搜。

7月19日,甘肅玉門老城區以28元/平方米的房價,再次吸引全國人民注意。在安居客平台上,這套房雖開價1萬元,但標題寫明“玉門老城區荒廢房兩千元左右”,尚可通水通電通暖氣。房源發布時間是2017年7月,至今無人問津。

這套房的中介王先生一聽到“玉門房產”,馬上掛斷了AI財經社電話,不堪其擾。

事實上在當地,千元乃至百元的房價並不罕見。在安居客上,即使在相隔不遠的酒泉新城,也有2萬元買下200平方米的低價房源,折合每平方米100元。

玉門曾名副其實“富得流油”,憑第一口油井貢獻了當地人不錯的收入。但伴隨石油資源耗竭,當地政府移址,9成企業遷出。玉門成了真正的“鬼城”,像切爾諾貝利一樣活在網紅視頻裏。收廢品和看守空樓成了人們職業。《一座沒有人類的"鬼城"》《這裏沒有旅遊業,還說著聽不懂的方言!》風行各視頻網站。

在2019年,國家發改委首提“收縮型城市”。不僅是玉門這樣資源枯竭之地,東北、東南沿海,甚至富饒的廣東、江浙一帶,都伴隨製造企業逃亡正遭受人口流失,有房價下跌風險。全國風行一時的棚改、過度建商品房,也麵臨本地人飽和、外地人不買的境地。

一個企業一座城

玉門依礦而建,因油而生,也被石油掏空了生命力。

在西晉初年中國人就發現了玉門的石油,但直到民國時期,“一滴石油一滴血”的油荒才將玉門油田開發提上日程。1938年,玉門油田因抗戰需要開始建設,1939年玉門老君廟第一口油田出油,居民區因此開始發展起來。

人們都知道,大慶是新中國第一座石油城,但玉門石油開采要早20年。《石油觀察》評價說,這裏孕育了大慶、勝利、克拉瑪依油田,也是中國現代工業的起點。中國“無油國”的帽子由此摘下。

1955年玉門油田所在地設立玉門市(地級市),1959年玉門石油管理局成立。當時,玉門市政府和石油管理局“市局合一”,充分保證油田建設。“一座城隻有一個企業,其餘所有企業都為其服務。在玉門隻有兩種身份,石油管理局的和不是石油管理局的。女孩子嫁人就要嫁石油管理局的。”有玉門人這樣形容。

但玉門油田有天然不足。從1939年到1949年,累計生產原油52.4萬噸,雖占中國石油總產量90%以上,但隻相當於大慶油田在1970年代日產量的一半。經過60多年開采,儲量僅400萬噸的玉門油田枯竭,玉門煉油廠甚至要外購原油維持生產。

玉門市政府與石油管理局的矛盾深化,最終分道揚鑣。2003年,經中油總公司和國家民政部批準,玉門油田生活基地東遷至酒泉市肅州區,帶走了醫院、學校和大部分第三產業機構;玉門市政府則遷至原玉門縣政府駐地玉門鎮。

昔日輝煌時,石油企業稅收能占到當地財政收入9成。如今沒了油也沒了政府,玉門老城的人口從13.5萬下降到1.5萬,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殘和下崗失業人員。“恐慌和不安的情緒籠罩著整個城市,大部分的公共設施被廢棄,居民樓也正在被整棟整棟地拆除。”有探訪媒體這樣說。

全城一個紅綠燈

2017年有媒體發現,玉門老城僅剩一個紅綠燈還在閃爍。全城最紅火的兩個職業,是收廢品和替人看管空房間。

據《南方網》報道,在搬遷後的2010年,全城就遭到盜賊湧入:無人的樓宇中,暖氣片、防盜門和樓梯上的鐵條無一不偷,甚至井蓋也不放過。全城新建起46個廢品收購站,直到“無樓可偷”。政府為阻止偷盜,將樓道用水泥封死,雇人看守。

全城搬遷伴隨的是停水停電。當地政府被迫施行“收縮周邊,繁榮中心”政策,將留守者集中在北坪區一帶,剩下60%區域成為空城。北坪區的房屋以每套20到50元,由當地政府以“廉租模式”租給留守居民。

據報道,當地居民曾希望置換房屋,但大量空置房屋的產權其實是在石油管理局,居民和政府僅有使用權。產權複雜也是當地空城難賣的一大原因。

2008年,甘肅省發改委發出申請,將玉門列入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文件指出:當時玉門市下崗失業人員已達3.5萬人,其中生活特困群眾1.4萬人,城市低保人員6000餘人。玉門市財政赤字1400萬元,各項債務已達10億元,每年財政支出缺口都超過3000萬元。

2009年玉門市申請被國務院批準,開始享受中央、省政府財政資金和優惠政策。時至2018年,玉門市GDP總量141億元,增速4.5%,排在全國10個石油老城之末。

全國白菜樓價名單

無獨有偶,曾因煤炭聞名的黑龍江城市鶴崗,也在國務院“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之列。目前鶴崗樓市均價1240元/平方米,市中心毛坯房均價3700元/平方米,二手房則在1500元/平方米左右。

造成鶴崗樓市“白菜價”的不隻是人口外流、產業凋敝,過量住房供應難逃其咎。據鶴崗市政府工作報告,從2013年大力推行棚改後,六年裏鶴崗共建16.6萬套保障性住房。而鶴崗2017年人口近100.95萬人,其中就業人口僅10萬人,相當於10年前的1/3。據《新京報》報道,在當地人手兩三套房已是常態。

除鶴崗外,因1800元/平方米海景房火遍全國的山東乳山,也吞下過量建房的苦果。從2000年到2005年,乳山房地產投資總額從8800萬元猛增到7.53億元,北京、天津、青島市民紛紛來自購置房產。中介組織“看房團”忽悠外地買家,也成為當地產業之一。

到2010年後乳山房地產熄火,2013年房地產竣工麵積僅為2010年的一半,購房者房價折半卻無人接盤,開始向媒體叫苦不迭,引發全國關注。

截至2019年,全國經認可的資源枯竭型城市共69個。也是在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在《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首提“收縮型城市”,範圍比資源枯竭型城市更廣。有專家指出,人口外流是判定收縮型城市的最主要指標。

據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吳康統計,全國660個城市約有80個是“收縮型城市”,占比12.1%。而清華大學教授龍瀛稱,全國有180個城市在遭受人口流失,即全國1/3國土麵積的人口在減少。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吳康教授稱:“東北、東南沿海、廣東、江浙一帶,過去很多製造業發達的城市,吸納了大量中西部勞動力。近10年由於產業升級,汙染大、能耗大的企業遷出,人口明顯下降。”盡管收縮型城市不能等同於“房價白菜價”,但房價大跌更可能在這些城市出現。

查看評論(5)

24小時熱點排行

從天才巨星淪為“流浪漢”,愛情也救不了他
9歲冠軍少年跳樓身亡 死因就藏在他爸爸的朋友圈裏
朝鮮軍艦發生重大事故,到底是怎麽回事?
特朗普羞辱南非總統 馬斯克扮演關鍵角色
川普再拋震撼彈!下令哈佛大學“禁止招國際學生”

24小時討論排行

黃仁勳:幾乎無法追蹤也無法證明AI芯片走私到大陸
川普如何伏擊南非總統:播白人滅絕片 氣氛瞬間凝重
馬斯克:中國實力不一般,大多數人並不了解
美國會議員要求三大飯店CEO停用“中國台灣”表述
記者質問收受飛機 遭川普人身攻擊“請你滾出去!”
美媒爆川普改口!私下認"普丁不打算停戰"原因曝
俘虜指揮官 其餘不留 俄軍接獲高層命令槍殺戰俘
“特朗普想全盤贏中國,唯獨這個戰場主動認輸”
美參院推翻加州禁售燃油車計劃 通用汽車表歡迎
柴靜沒有沉默,她在地球的另一邊繼續發問
美將推"川普金卡":隻要付500萬,即可獲在美永居資格
中國多地爆發討薪潮,村莊強收"衛生費"引發民怨
李翊雲:“我永遠都不想擺脫思念孩子的痛苦”
法院判川普無權解散和平研究所 白宮罵“惡棍法官”
比特幣價格漲破11萬美元,為何再創曆史新高?
加沙戰爭:以色列民眾遊行反戰,民意是否開始逆轉?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這地曾經“富得流油” 現在28元/㎡的房價 快成“鬼城”了

AI財經社 2019-07-19 22:16:59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中國房地產會崩盤嗎?”專題頁麵
事實上在當地,千元乃至百元的房價並不罕見。在安居客上,即使在相隔不遠的酒泉新城,也有2萬元買下200平方米的低價房源,折合每平方米100元。

文 | AI財經社 牛耕

編 | 明萱

甘肅老城的28元/平方米房價,會不會發生在自己城市?這一話題再登上微博熱搜。

7月19日,甘肅玉門老城區以28元/平方米的房價,再次吸引全國人民注意。在安居客平台上,這套房雖開價1萬元,但標題寫明“玉門老城區荒廢房兩千元左右”,尚可通水通電通暖氣。房源發布時間是2017年7月,至今無人問津。

這套房的中介王先生一聽到“玉門房產”,馬上掛斷了AI財經社電話,不堪其擾。

事實上在當地,千元乃至百元的房價並不罕見。在安居客上,即使在相隔不遠的酒泉新城,也有2萬元買下200平方米的低價房源,折合每平方米100元。

玉門曾名副其實“富得流油”,憑第一口油井貢獻了當地人不錯的收入。但伴隨石油資源耗竭,當地政府移址,9成企業遷出。玉門成了真正的“鬼城”,像切爾諾貝利一樣活在網紅視頻裏。收廢品和看守空樓成了人們職業。《一座沒有人類的"鬼城"》《這裏沒有旅遊業,還說著聽不懂的方言!》風行各視頻網站。

在2019年,國家發改委首提“收縮型城市”。不僅是玉門這樣資源枯竭之地,東北、東南沿海,甚至富饒的廣東、江浙一帶,都伴隨製造企業逃亡正遭受人口流失,有房價下跌風險。全國風行一時的棚改、過度建商品房,也麵臨本地人飽和、外地人不買的境地。

一個企業一座城

玉門依礦而建,因油而生,也被石油掏空了生命力。

在西晉初年中國人就發現了玉門的石油,但直到民國時期,“一滴石油一滴血”的油荒才將玉門油田開發提上日程。1938年,玉門油田因抗戰需要開始建設,1939年玉門老君廟第一口油田出油,居民區因此開始發展起來。

人們都知道,大慶是新中國第一座石油城,但玉門石油開采要早20年。《石油觀察》評價說,這裏孕育了大慶、勝利、克拉瑪依油田,也是中國現代工業的起點。中國“無油國”的帽子由此摘下。

1955年玉門油田所在地設立玉門市(地級市),1959年玉門石油管理局成立。當時,玉門市政府和石油管理局“市局合一”,充分保證油田建設。“一座城隻有一個企業,其餘所有企業都為其服務。在玉門隻有兩種身份,石油管理局的和不是石油管理局的。女孩子嫁人就要嫁石油管理局的。”有玉門人這樣形容。

但玉門油田有天然不足。從1939年到1949年,累計生產原油52.4萬噸,雖占中國石油總產量90%以上,但隻相當於大慶油田在1970年代日產量的一半。經過60多年開采,儲量僅400萬噸的玉門油田枯竭,玉門煉油廠甚至要外購原油維持生產。

玉門市政府與石油管理局的矛盾深化,最終分道揚鑣。2003年,經中油總公司和國家民政部批準,玉門油田生活基地東遷至酒泉市肅州區,帶走了醫院、學校和大部分第三產業機構;玉門市政府則遷至原玉門縣政府駐地玉門鎮。

昔日輝煌時,石油企業稅收能占到當地財政收入9成。如今沒了油也沒了政府,玉門老城的人口從13.5萬下降到1.5萬,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殘和下崗失業人員。“恐慌和不安的情緒籠罩著整個城市,大部分的公共設施被廢棄,居民樓也正在被整棟整棟地拆除。”有探訪媒體這樣說。

全城一個紅綠燈

2017年有媒體發現,玉門老城僅剩一個紅綠燈還在閃爍。全城最紅火的兩個職業,是收廢品和替人看管空房間。

據《南方網》報道,在搬遷後的2010年,全城就遭到盜賊湧入:無人的樓宇中,暖氣片、防盜門和樓梯上的鐵條無一不偷,甚至井蓋也不放過。全城新建起46個廢品收購站,直到“無樓可偷”。政府為阻止偷盜,將樓道用水泥封死,雇人看守。

全城搬遷伴隨的是停水停電。當地政府被迫施行“收縮周邊,繁榮中心”政策,將留守者集中在北坪區一帶,剩下60%區域成為空城。北坪區的房屋以每套20到50元,由當地政府以“廉租模式”租給留守居民。

據報道,當地居民曾希望置換房屋,但大量空置房屋的產權其實是在石油管理局,居民和政府僅有使用權。產權複雜也是當地空城難賣的一大原因。

2008年,甘肅省發改委發出申請,將玉門列入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文件指出:當時玉門市下崗失業人員已達3.5萬人,其中生活特困群眾1.4萬人,城市低保人員6000餘人。玉門市財政赤字1400萬元,各項債務已達10億元,每年財政支出缺口都超過3000萬元。

2009年玉門市申請被國務院批準,開始享受中央、省政府財政資金和優惠政策。時至2018年,玉門市GDP總量141億元,增速4.5%,排在全國10個石油老城之末。

全國白菜樓價名單

無獨有偶,曾因煤炭聞名的黑龍江城市鶴崗,也在國務院“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之列。目前鶴崗樓市均價1240元/平方米,市中心毛坯房均價3700元/平方米,二手房則在1500元/平方米左右。

造成鶴崗樓市“白菜價”的不隻是人口外流、產業凋敝,過量住房供應難逃其咎。據鶴崗市政府工作報告,從2013年大力推行棚改後,六年裏鶴崗共建16.6萬套保障性住房。而鶴崗2017年人口近100.95萬人,其中就業人口僅10萬人,相當於10年前的1/3。據《新京報》報道,在當地人手兩三套房已是常態。

除鶴崗外,因1800元/平方米海景房火遍全國的山東乳山,也吞下過量建房的苦果。從2000年到2005年,乳山房地產投資總額從8800萬元猛增到7.53億元,北京、天津、青島市民紛紛來自購置房產。中介組織“看房團”忽悠外地買家,也成為當地產業之一。

到2010年後乳山房地產熄火,2013年房地產竣工麵積僅為2010年的一半,購房者房價折半卻無人接盤,開始向媒體叫苦不迭,引發全國關注。

截至2019年,全國經認可的資源枯竭型城市共69個。也是在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在《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首提“收縮型城市”,範圍比資源枯竭型城市更廣。有專家指出,人口外流是判定收縮型城市的最主要指標。

據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吳康統計,全國660個城市約有80個是“收縮型城市”,占比12.1%。而清華大學教授龍瀛稱,全國有180個城市在遭受人口流失,即全國1/3國土麵積的人口在減少。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吳康教授稱:“東北、東南沿海、廣東、江浙一帶,過去很多製造業發達的城市,吸納了大量中西部勞動力。近10年由於產業升級,汙染大、能耗大的企業遷出,人口明顯下降。”盡管收縮型城市不能等同於“房價白菜價”,但房價大跌更可能在這些城市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