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和醫療體係的不斷完善,人們的平均壽命不斷增長。
但是與之相對的是,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卻呈現出下降的勢頭。這種現象伴隨的結果是,很多國家的老齡化變得越來越嚴重。
而最近關於老齡化的一個衍生問題,激發人們的熱議和擔憂,那就是“孤獨死”。
“孤獨死”是指獨自生活的人(尤其是獨居老人)在沒有任何照顧的情況下,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因突發疾病等原因而死亡的事件。
通常情況下孤獨死的人往往去世很久都沒人發現。
最近在法國,就報道了一位獨居老人在出租房內去世後11年才被發現,被發現時屍體早已風幹的悲傷新聞。
發現老人死亡之後報案的是該出租房的房東。該名房東在上周前往自己位於法國南特的出租房,因為懷疑租房的老人出現問題而特意上門查看。
但沒想到一開門就見到一具幹屍在出租房內,房東馬上報警處理。
當警方到達現場查看時,發現老人居住的出租房中所有食物、雜誌、生活用品上門標注的日期都非常久遠。
所以警方推測老人早在2008年就已經去世,但是一直都沒人發現。
得知老人死了11年都沒被發現,很多人心裏無數個問號。
難道老人的家人在11年內都沒有聯係過他嗎?
房東11年內都沒見過租客嗎?11年的租金怎麽辦?
死了11年都沒被鄰居發現,這個老人在死前是有多孤獨?
在後來的調查中,房東表示自己這麽多年來都沒見到這名獨居老人。因為每次當繳房租的時間一到,他的銀行賬戶就收到老人的房租。因此他也並沒察覺到任何異樣。
但是後來房東才得知,原來是老人生前設定了自動匯款,所以在老人死後的11年內,老人的銀行賬號還不斷自動繳房租。
警方推測這位老人是自然死亡,屋內沒有任何打鬥、入屋盜竊等痕跡。而老人的遺體已經送至法醫處進行檢驗,確定死亡日期。
這位老人一直以來都是處於獨居的狀態,身邊並沒有任何家人、朋友。目前警方還在努力尋找這位老人的親屬,讓他們來認領老人的遺體。
孤獨死的案例在歐洲國家也似乎變得越來越多,很多獨居老人去世多年都沒人發現,
比如英國之前一個72歲的退休記者Kenneth Jobson的屍體在今年6月底被發現在他意大利的新家中,距離他死亡時間已經過去了3個多月。他的屍體被發現時也已經被風幹。
而這些孤獨死案例向世人揭示的現實,是歐洲的老齡化問題越發嚴重,獨居老人的養老和孤獨問題嚴重性已經變得刻不容緩。
歐盟統計局稱,到2050年,歐盟總人口的28.5%將由超過65歲的老人組成,也就是說,歐盟國家中每10個人就有3個超過65歲的老人。
而歐盟國家的家庭組成情況中,有14.1%的65歲以上的老人在獨自生活。
“由於預期壽命延長和出生率下降,歐洲正在迅速老齡化。”人口統計學家勞倫特·查拉德表示,如果沒有移民,歐洲人口到2060年可能會下降16%。
在法國,由益普索集團發起的一項調查中,近三分之一的老年受訪者表示,排在“身體惡化”之後,他們的第二大恐懼是“社會孤立和失去親人”。
更可怕的是,年齡達到75歲及以上的老人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沒有朋友,而52%的人與鄰居沒有聯係,41%的人被孩子忽視。
不僅僅是老齡化的問題,家庭意識的淡漠,社會關係的淡薄還有不斷增加的經濟壓力,都孕育出容易發生“孤獨死”的環境。
而在日本,“孤獨死”已成為社會的普遍現象。而“孤獨死”最先也是在日本提出來的,作為發明這個詞匯的國家,現今也成為了“孤獨死大國”。
日本是全球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日本65歲以上的人口約占日本總人口的27%,而每4戶家庭中,就有一戶是獨居老人。
而每年有近3萬的老人在孤獨中死去,而無人知曉。直到他們的屍體腐爛發出陣陣惡臭,才逼得鄰居報案才發現他們早已死去。
有的老人獨死家中,而遺體還遭到愛犬的啃食。有的老人看著看著電視就去世了,近一周都沒人發現,家中電視還24小時不斷地播放。
甚至很多去世的老人被發現時,屍體已經腐爛,蒼蠅在屍體周邊飛個不停,而由於獨居太久,也有集物癖,所以整個房間看起來一片狼藉,像一個遭廢棄的小型垃圾場。
而這樣的孤獨死現象在日本甚至催生了一個新型且獨有的行業——特殊清掃業。
他們的業務內容是受托於區縣政府,專門幫孤獨死的老人整理遺物。這是最近幾年出現的新行業,現在已增加到了三十幾家公司。
而受雇於這些公司的清潔人員也有一個新的名字——“孤獨死現場清潔員”。
一家特殊清掃公司說他們一年能收到三百多個清掃委托。在收到委托後,清潔員就帶著特別的工具趕往死者的住處。
清潔員在進屋之前要先合掌祈福。
清潔員來到一個85歲老人的住所,他去世1個多月後才被發現,所以家裏布滿蒼蠅。
房屋充滿著屍臭味,如果沒有戴著專業的設備,是無法在這房間裏待超過3秒。
堆滿垃圾的房屋裏吸引來不少蟲子,清潔員在用殺蟲劑殺蟲。看到照片,我們很難想象到這是獨居老人居住的地方,更確切地說,這地方恐怕無法住人。
有時候3,4個清潔員同時在工作,也需要好幾個小時或者一天時間來完成清潔工作。而唯一不用他們處理的就是老人的屍體,因為警方會把老人的屍體運走,然後找到親屬來認領老人的屍體。
而比獨孤死更可怕的是,這些人死後,身份還無法確定。沒有人來認領屍體,也難以聯係到他們的親朋好友,好像這個人不曾活在這個世界上一樣。
如果屍體無人認領,隻能葬到公共墳地,而很多人在墓碑上甚至連名字都沒有,他們唯一死後得到的供奉是,清潔員清掃完房間之後為他們供花點香祈福。
為什麽這些人活著活著就變得“舉目無親”,跟社會失去聯係而“孤獨死”了呢?
日本NHK的記者開始對這些人進行追蹤調查,後來還製作了一個紀錄片。這部紀錄片的文字結集還出成了一本書,名為《無緣社會》。
無緣指的是什麽?
因為經過多年的走訪調查,記者總結出人們有三種重要的人際關係,簡稱為三緣,分別是“地緣”、“血緣”和“職場緣”。
而如果一個人割裂了“地緣”、“血緣”、和“職場緣”這三種最重要的人際關係,他就會跟這個社會完全“失聯”。
所謂“地緣”指的是地域聯係,很多日本的年輕人背井離鄉,從小鎮來到大中型城市打拚生活,隻是逢年過節回老家看望下親人。
那他們跟親戚之間的紐帶和往來很可能會直接割斷,小時候一起長大的玩伴也會因為距離原因而逐漸生疏。
而說到血緣,因為日本人的家庭觀念逐漸淡薄,很多孤獨死的人最後連家人都拒絕認領屍體,因為已經很久沒聯係了,關係也淡薄了,加上日本人覺得死亡比較晦氣,因此都拒絕認領屍體,更別說是幫辦喪事了。
最後,職場關係的結束也會造成孤獨死的發生。
日本人工作非常勤奮,早出晚歸,除了工作,很少有時間參加其他的社交活動。很多人在一個企業工作了大半輩子,同事就是朋友,朋友就是同事。但是當一旦退休,彼此就很少聯係。
日本官方研究顯示,約15%的日本老年人獨自生活,每周隻與人進行一次談話。
這也導致很多老人不願意退休,因為一旦退休,可能意味著他們的社交活動就隻剩下去超市買菜,和檔口的老板聊幾句...
孤獨活著,同時也在孤獨地死去,
這是最孤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