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香港遊行:兩日三場大型抗議 傳媒界大規模加入(圖)

香港遊行:兩日三場大型抗議 傳媒界大規模加入

文章來源: BBC 於 2019-07-14 13:34:4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梁警官事件”專題頁麵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占中專題”專題頁麵

Just in: #Hongkong: ‘At least 1,000’ join media march against ‘police mistreatment’ during #antiELAB protests https://t.co/YYgwEwpZgz via @scmpnews #extraditionbill

— Jeffie Lam (@jeffielam) July 14, 2019
香港政府擱置修訂《逃犯條例》,但圍繞警方執法及中港矛盾的抗議活動仍未停止。香港抗議者周末分別在上水、金鍾和沙田發起遊行。

香港7個傳媒工會和組織周日(7月14日)上午發起新聞界靜默遊行,要求警方配合工作,尊重新聞自由。

6月起,抗議《逃犯條例》修訂的香港示威者發起的遊行集會活動中,一些記者在采訪時與警方發生衝突。多名記者指警方粗暴阻礙采訪。

遊行由香港記者協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香港電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七個團體發起,遊行隊伍從金鍾的夏慤花園出發,途徑警察總部,最後到達特首辦。不少參與者身著黑衣和反光衣,舉著“停止警暴 捍衛新聞自由”的標語。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楊健興在到達特首辦後宣讀遊行宣言稱,最近一連串示威活動中,記者多次成為警方驅趕、辱罵和打擊的目標。自6月9日以來,記協收到29宗具名投訴,指證警方涉嫌針對記者使用過度武力及阻撓記者采訪,其中27宗已交監警會調查。

宣言還指,警方一再以視頻的方式公布消息,行政長官多次出席活動沒有通知傳媒,懷疑這些做法是為了回避記者,試圖將記者變成傳聲筒。

宣言要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以及警隊高層正視警方阻撓甚至攻擊記者的行為,由獨立人士徹查警方對傳媒的幹預。

香港記者協會稱,超過1500名現職及前新聞工作者參與遊行。香港警方則表示,最高峰時有1100人。

根據6月17日香港記者協會的公告,有26名新聞工作者指證部分警務人員作出危害記者安全及損害新聞自由的行為。記者指控的濫權個案包括近距離向記者發射催淚物品、以警棍追打記者、用強光電筒照射鏡頭等。

6月13日,香港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舉行記者會交代前一日清場行動時,一些記者穿上黃背心,戴上頭盔,抗議警方不尊重新聞工作者。

How Hong Kong's protesters keep the frontline supplied and secure https://t.co/QGYSjKIwNI pic.twitter.com/nMqD9pqaVt

— Reuters Top News (@Reuters) July 14, 2019
香港抗議者周日下午發起沙田反修例遊行,遊行隊伍在周日下午3時半從大圍翠田街足球場出發,前往港鐵沙田站巴士交匯處。示威者們高呼“撤回送中惡法”、“香港人加油”等口號。

下午5時左右,部分示威者與警方發生短暫衝突,警方施放胡椒噴霧,隨後雙方在沙田源禾路對峙。遊行組織者晚上宣布,沙田遊行有11.5萬人參與。

周六(13日),一批示威者在上水發起反水貨客遊行。代表示威者通知警方遊行路線的梁金成稱,今日有3萬人參加遊行。警方說,按原計劃路線參與人數最高峰有4000人。

遊行隊伍於下午3點半起步,現場大致平和。傍晚6時許,有示威者聚集在上水廣場門外的天橋位置,與警方發生衝突。晚上八時許,大批手持盾牌和警棍的防暴警察采取清場行動。

示威者稱,許多水貨客占據街邊人行道等公共空間,拖著大型行李箱在人群中穿行,影響當地居民生活。

抗議者羅先生兩歲時隨父母搬來與上水一站之隔的粉嶺。他稱自己是北區人,遊行的訴求之一是希望政府關注水貨客破壞社區環境。

一位陳姓示威者告訴BBC中文,今日出來抗爭,是為了北區人的利益。“我喜歡這個地方,以前這裏就是以耕種為主。但自從有了水貨客,租金急速上漲,很多農田被大財團和地產商收購,改變土地用途,建立商場和高樓,自然環境和周圍設施都變化很大。”

How Hong Kong's protesters keep the frontline supplied and secure https://t.co/QGYSjKIwNI pic.twitter.com/nMqD9pqaVt

— Reuters Top News (@Reuters) July 14, 2019

HK Police getting out of hand.

A peaceful protest in Shatin turned chaotic when police appeared out of nowhere with batons and pepper spray.

People backed into a shopping mall, with police chasing and beating them up, despite having families and children inside.#HongKong pic.twitter.com/G7w422215i

— Denise Ho (HOCC) (@hoccgoomusic) July 14, 2019

'Don't mess with us': the spirit of rebellion spreads in Hong Kong https://t.co/EF1O1UC8Xl

— Aureliano Buendía (@Aureliano_no_24) July 14, 2019

Hong Kong protests expand in geography and goals https://t.co/uKNP1k9W6U

— The Washington Post (@washingtonpost) July 14, 2019
查看評論(41)

24小時熱點排行

特朗普與哈佛大學激戰正酣,世界多地開始"搶人"
中國三屆奧運金牌得主因興奮劑檢測呈陽性被禁賽
直擊特朗普時代白宮大裁員 場麵混亂 有人當場哭了
高中生與教授父親共同署名發表3篇SCI論文 多方回應
全紅嬋退賽,陳芋汐攜手新搭檔出戰雙人10米跳台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交通部長簽令:卡車司機不會說英語立刻停職!
哈佛以色列籍猶太學生:感覺我們被當做棋子了
悉尼華女”被少年圍毆案 警逮7人稱無證據與種族有關
美國的股市,日本的債市,中國的樓市
維吾爾族人被迫加工漁產品,全球海鮮供應鏈遭汙染
政府效率部迎變局 馬斯克是“功成身退”還是被“清君側”?
哈佛是如何得罪的特朗普:七年怨恨,終得清算!
印度反對派發動逼宮莫迪,重提1962年中印之戰
興奮劑"自由"?特朗普兒子投資,美將舉辦"鼓勵嗑藥"運動會
台灣國防部長:相信美國對中國犯台企圖仍具威懾
川普突威脅重課歐盟50%關稅,導火線曝光
特朗普支持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公司
法新社:特朗普在削弱美國“軟實力”
看不起印度,是危險的誤判
2起737Max空難346死!波音與美司法部達協議"免刑事起訴"
拔官傳言不斷!董軍現身 “高調會晤”泰軍最高司令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香港遊行:兩日三場大型抗議 傳媒界大規模加入

BBC 2019-07-14 13:34:44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梁警官事件”專題頁麵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占中專題”專題頁麵

Just in: #Hongkong: ‘At least 1,000’ join media march against ‘police mistreatment’ during #antiELAB protests https://t.co/YYgwEwpZgz via @scmpnews #extraditionbill

— Jeffie Lam (@jeffielam) July 14, 2019
香港政府擱置修訂《逃犯條例》,但圍繞警方執法及中港矛盾的抗議活動仍未停止。香港抗議者周末分別在上水、金鍾和沙田發起遊行。

香港7個傳媒工會和組織周日(7月14日)上午發起新聞界靜默遊行,要求警方配合工作,尊重新聞自由。

6月起,抗議《逃犯條例》修訂的香港示威者發起的遊行集會活動中,一些記者在采訪時與警方發生衝突。多名記者指警方粗暴阻礙采訪。

遊行由香港記者協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香港電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七個團體發起,遊行隊伍從金鍾的夏慤花園出發,途徑警察總部,最後到達特首辦。不少參與者身著黑衣和反光衣,舉著“停止警暴 捍衛新聞自由”的標語。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楊健興在到達特首辦後宣讀遊行宣言稱,最近一連串示威活動中,記者多次成為警方驅趕、辱罵和打擊的目標。自6月9日以來,記協收到29宗具名投訴,指證警方涉嫌針對記者使用過度武力及阻撓記者采訪,其中27宗已交監警會調查。

宣言還指,警方一再以視頻的方式公布消息,行政長官多次出席活動沒有通知傳媒,懷疑這些做法是為了回避記者,試圖將記者變成傳聲筒。

宣言要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以及警隊高層正視警方阻撓甚至攻擊記者的行為,由獨立人士徹查警方對傳媒的幹預。

香港記者協會稱,超過1500名現職及前新聞工作者參與遊行。香港警方則表示,最高峰時有1100人。

根據6月17日香港記者協會的公告,有26名新聞工作者指證部分警務人員作出危害記者安全及損害新聞自由的行為。記者指控的濫權個案包括近距離向記者發射催淚物品、以警棍追打記者、用強光電筒照射鏡頭等。

6月13日,香港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舉行記者會交代前一日清場行動時,一些記者穿上黃背心,戴上頭盔,抗議警方不尊重新聞工作者。

How Hong Kong's protesters keep the frontline supplied and secure https://t.co/QGYSjKIwNI pic.twitter.com/nMqD9pqaVt

— Reuters Top News (@Reuters) July 14, 2019
香港抗議者周日下午發起沙田反修例遊行,遊行隊伍在周日下午3時半從大圍翠田街足球場出發,前往港鐵沙田站巴士交匯處。示威者們高呼“撤回送中惡法”、“香港人加油”等口號。

下午5時左右,部分示威者與警方發生短暫衝突,警方施放胡椒噴霧,隨後雙方在沙田源禾路對峙。遊行組織者晚上宣布,沙田遊行有11.5萬人參與。

周六(13日),一批示威者在上水發起反水貨客遊行。代表示威者通知警方遊行路線的梁金成稱,今日有3萬人參加遊行。警方說,按原計劃路線參與人數最高峰有4000人。

遊行隊伍於下午3點半起步,現場大致平和。傍晚6時許,有示威者聚集在上水廣場門外的天橋位置,與警方發生衝突。晚上八時許,大批手持盾牌和警棍的防暴警察采取清場行動。

示威者稱,許多水貨客占據街邊人行道等公共空間,拖著大型行李箱在人群中穿行,影響當地居民生活。

抗議者羅先生兩歲時隨父母搬來與上水一站之隔的粉嶺。他稱自己是北區人,遊行的訴求之一是希望政府關注水貨客破壞社區環境。

一位陳姓示威者告訴BBC中文,今日出來抗爭,是為了北區人的利益。“我喜歡這個地方,以前這裏就是以耕種為主。但自從有了水貨客,租金急速上漲,很多農田被大財團和地產商收購,改變土地用途,建立商場和高樓,自然環境和周圍設施都變化很大。”

How Hong Kong's protesters keep the frontline supplied and secure https://t.co/QGYSjKIwNI pic.twitter.com/nMqD9pqaVt

— Reuters Top News (@Reuters) July 14, 2019

HK Police getting out of hand.

A peaceful protest in Shatin turned chaotic when police appeared out of nowhere with batons and pepper spray.

People backed into a shopping mall, with police chasing and beating them up, despite having families and children inside.#HongKong pic.twitter.com/G7w422215i

— Denise Ho (HOCC) (@hoccgoomusic) July 14, 2019

'Don't mess with us': the spirit of rebellion spreads in Hong Kong https://t.co/EF1O1UC8Xl

— Aureliano Buendía (@Aureliano_no_24) July 14, 2019

Hong Kong protests expand in geography and goals https://t.co/uKNP1k9W6U

— The Washington Post (@washingtonpost) July 14,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