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1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華為事件背後:美國真正懼怕中國的,其實是這個…(圖)

華為事件背後:美國真正懼怕中國的,其實是這個…

文章來源: 正和島 於 2019-05-26 13:07:2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作 者:水木然



曆史上的危機,從來不是沒有意義的。

近日,華為事件連續發酵,各種聲援不斷湧現,當我們奮起反抗之後,現在更應該徹底認清一個事實:美國真正懼怕的,盯著的,其實是中國的實業。

華為今天的遭遇說明,一些國家對於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崛起,絕不會持歡迎態度,當中國真正超過他們的時候,他們會用一切手段對付你。

這其實不是華為一個企業的遭遇,而是在中國成為創新經濟體的過程中,必須要爬過去的一道坎。

美國為什麽那麽仇視華為呢?

首先,未來一定是5G的時代,而華為早已提前布局完畢:截至3月底,華為已和全球領先運營商簽訂了40個5G商用合同,在這40個合同中,23個合同來自歐洲。

另外,華為還有70000多個5G基站已發往世界各地。根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將有650萬個5G基站,28億5G用戶,覆蓋全球58%的地區。

這個5G的布局簡直就是一張天羅地網,將世界用嶄新的方式鏈接起來,重新解放生產關係,形成嶄新的生產力,對世界進步的貢獻巨大。

而且華為還是一家100%的中國人的公司,而且是唯一一家沒有上市圈錢的500強企業。

這次也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世界正在進入一個拚“硬核”的時代。

什麽叫硬核?就是核心競爭力,就是掌握核心科技

。

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了一個非常悲情的事實:在虎視眈眈的美國麵前,華為最悲壯的不是被反複圍剿,而是放眼四望,周圍一個並肩作戰的戰友都沒有。

來看一個獲得高讚的網友評論:

就像網友所說:阿裏巴巴/騰訊也好,萬科/恒大/碧桂園也好,這些互聯網企業和房地產企業很多也都是500強,但是這些企業不足以讓美國感到威脅。

過去四十年裏,大國經濟一路向上。每一次遇到必須進行結構性調整的關鍵節點,選用了最輕巧的方式——大放水,搞基建和房地產。股市也跟在背後,亦步亦趨,共享繁榮。

回溯世界經濟史,哪一個曾經引領世界經濟的大國,不是由科技類企業充當排頭兵

?

如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不是資源的競爭,也不是商業模式的競爭,而是“硬核”的競爭!

而我們現在,很多人普遍不會把精力放在“硬核”上,而是以最短時間獲取回報為目的,盡可能的去撈一把就走。

以剛剛上升的瑞幸咖啡為例,成立不到2年就順利上市,刷新了拚多多、趣頭條的最快上市速度,成為全球最快IPO的公司,也是今年在納斯達克IPO融資規模最大的亞洲公司,它根本不需要有“硬核”,然而這在很多人看來,就是最佳成功案例。

一個國家的真正核心競爭力,不隻看這個國家的上市公司有多少,“鋼筋混泥土”有多少,街頭的單車有多少,在路上的送餐員和快遞員有多少,拿著手機玩直播和打遊戲的人有多少……更要看:我們掌握了多少“硬核”。

其實人也是一樣,接下來就是一個拚“硬核”的時代,如果你沒有核心競爭力,什麽都是靠整合,靠關係,靠資源,那麽你一定會被淘汰。

未來的競爭不再是誰滅掉了誰,而是誰一旦掌握核心科技,所有人都必須從屬於他。一旦科技產業被封鎖了,就像一個無論多麽有力氣的人被卡住了脖子,完全受製於人。

記得2016年的時候,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任正非當時就提出了華為進入到無人區的概念:

“華為已前進在迷航中。重大創新是無人區的生存法則,沒有理論突破,沒有技術突破,沒有大量的技術積累,是不可能產生爆發性創新的。華為跟著人跑的機會主義高速度,會逐步慢下來,創立引導理論的責任已經到來。”

為這個“無人區”的到來,華為一直在做準備。3年前,公司明確規定,每年研發投入的30%左右,要投入到基礎研究。今天,在華為遍布全球的1500個實驗室中,有很多是從事麵向未來的探索。

這是一個足以和世界上很多科技公司相媲美的數字,這種投入現在看來是多麽的睿智,當麵臨極限生死考驗的時候,這種投入讓華為仍然可以應對。

所以,當下的中國,特別需要有“硬核”的公司。因為我們的很多企業都在做著資源整合的事情,很少有人能耐下心來做研發和掌握核心科技,都在朝著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努力,輕資產的方式才是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但是利益最大化,往往是沒有“硬核”的,因為我們隻要采購就可以了。

就像前段時間任正非說過一句話:

“這與我們這些年的經濟上的泡沫化有很大關係,P2P、互聯網、金融、房地產、山寨商品……等等泡沫,使得人們的學術思想也泡沫化了。一個基礎理論形成,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如果大家都不認真去做理論,都去喊口號,幾十年以後我們不會更加強大。所以,我們還是要踏踏實實做學問。”

對於中國來說,我們更需要的是實幹型企業家的精神,而非汲汲於食利的資本家。

再來分享一段曆史:19世紀,英法兩國一直在較勁,但是兩國的經濟結構朝著不同方向演化,英國充盈著實幹的企業家,而法國則充斥著食利的資本家。英國強在工業,法國強在資本。

最後的結果,當時是曆史選擇了英國,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法國敗下陣來,工業精神戰勝了資本精神。

因此,科技才是曆史變動的杠杆,是世界霸權更迭的根源,是大國崛起的支點。

或許,隻有逆境才能讓人奮起直追。想想建國初期,中國在飯還吃不飽的時代,都還要一門心思紮頭搞核彈,這才能在六十年代同美蘇都鬧翻的時候存活下來。

所謂:成長在逆境,醒悟在絕境。

越是在這樣關鍵又危險的時刻,我們越能發現最有價值的東西,什麽才是我們最重要的東西。任正非先生,讓機會主義盛行的社會,看清了本質主義的價值。

真正關係到國家前途的,還是中國的實體(科技)產業。製造業崛起,理應是中國下一步的方向。

唯有這樣,以華為為代表的硬科技,才能成為大國的標配。

唯有這樣,所有人才能看到命運向上的轉折點。

牢記八個字:科技立業,實體興邦。

參考資料:


1.馬光遠:為任正非點讚(光遠看經濟)
2.華為任正非落淚,茅台袁仁國遭捕,中國兩大巨頭公司接連震蕩的不同指向(智穀趨勢)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5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從中國冒險逃離後,他的麻煩才真正開始
川普又贏了!加拿大宣布"撤回數位服務稅"
伊朗下令追殺川普!宗教領袖召集穆斯林"將他斷肢極刑"
劉國梁女兒在美國奪得高爾夫冠軍 全英文致謝父母
姐弟戀?鄧文迪布雷迪結伴出席老貝婚禮 網上炸鍋

24小時討論排行

習近平發重要文章:麵對圍堵打壓 應理直氣壯鬥爭
BBC:特朗普預算案或令近1200萬人喪失醫保
雷根中心民調:70%美受訪者「挺出兵」協防台灣
“三巨頭”史無前例同框?習邀川普普京看9.3大閱兵
被川普罵“共產主義者” 曼達尼:世上不該有億萬富豪
遊本昌入黨 申請書寫了21頁 回應“92歲為何還入黨”
中國眼下的失業潮,遠比想象中的嚴重
共同社:中國擬邀川普出席9/3北京天安門閱兵
陸配網紅被驅逐回大陸 遇水浸維權接恐嚇電話嚇得發抖
華裔教授自殺 家屬控告西北大學歧視並導致悲劇發生
關稅又一次讓步 川普不得不對中國低頭的四點原因
以色列軍方預告"加強攻勢"直逼市中心!加薩數萬人急撤
再批“大而美”法案,馬斯克又提建新政黨
中國共產黨人數突破1億 比伊朗土耳其德國人口都多
伊朗"永不停止濃縮鈾",駐聯大使轟川普:對我們發號施令
傳播淫穢?中國拘捕數十名小說作家 許多是年輕女性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華為事件背後:美國真正懼怕中國的,其實是這個…

正和島 2019-05-26 13:07:25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作 者:水木然



曆史上的危機,從來不是沒有意義的。

近日,華為事件連續發酵,各種聲援不斷湧現,當我們奮起反抗之後,現在更應該徹底認清一個事實:美國真正懼怕的,盯著的,其實是中國的實業。

華為今天的遭遇說明,一些國家對於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崛起,絕不會持歡迎態度,當中國真正超過他們的時候,他們會用一切手段對付你。

這其實不是華為一個企業的遭遇,而是在中國成為創新經濟體的過程中,必須要爬過去的一道坎。

美國為什麽那麽仇視華為呢?

首先,未來一定是5G的時代,而華為早已提前布局完畢:截至3月底,華為已和全球領先運營商簽訂了40個5G商用合同,在這40個合同中,23個合同來自歐洲。

另外,華為還有70000多個5G基站已發往世界各地。根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將有650萬個5G基站,28億5G用戶,覆蓋全球58%的地區。

這個5G的布局簡直就是一張天羅地網,將世界用嶄新的方式鏈接起來,重新解放生產關係,形成嶄新的生產力,對世界進步的貢獻巨大。

而且華為還是一家100%的中國人的公司,而且是唯一一家沒有上市圈錢的500強企業。

這次也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世界正在進入一個拚“硬核”的時代。

什麽叫硬核?就是核心競爭力,就是掌握核心科技

。

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了一個非常悲情的事實:在虎視眈眈的美國麵前,華為最悲壯的不是被反複圍剿,而是放眼四望,周圍一個並肩作戰的戰友都沒有。

來看一個獲得高讚的網友評論:

就像網友所說:阿裏巴巴/騰訊也好,萬科/恒大/碧桂園也好,這些互聯網企業和房地產企業很多也都是500強,但是這些企業不足以讓美國感到威脅。

過去四十年裏,大國經濟一路向上。每一次遇到必須進行結構性調整的關鍵節點,選用了最輕巧的方式——大放水,搞基建和房地產。股市也跟在背後,亦步亦趨,共享繁榮。

回溯世界經濟史,哪一個曾經引領世界經濟的大國,不是由科技類企業充當排頭兵

?

如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不是資源的競爭,也不是商業模式的競爭,而是“硬核”的競爭!

而我們現在,很多人普遍不會把精力放在“硬核”上,而是以最短時間獲取回報為目的,盡可能的去撈一把就走。

以剛剛上升的瑞幸咖啡為例,成立不到2年就順利上市,刷新了拚多多、趣頭條的最快上市速度,成為全球最快IPO的公司,也是今年在納斯達克IPO融資規模最大的亞洲公司,它根本不需要有“硬核”,然而這在很多人看來,就是最佳成功案例。

一個國家的真正核心競爭力,不隻看這個國家的上市公司有多少,“鋼筋混泥土”有多少,街頭的單車有多少,在路上的送餐員和快遞員有多少,拿著手機玩直播和打遊戲的人有多少……更要看:我們掌握了多少“硬核”。

其實人也是一樣,接下來就是一個拚“硬核”的時代,如果你沒有核心競爭力,什麽都是靠整合,靠關係,靠資源,那麽你一定會被淘汰。

未來的競爭不再是誰滅掉了誰,而是誰一旦掌握核心科技,所有人都必須從屬於他。一旦科技產業被封鎖了,就像一個無論多麽有力氣的人被卡住了脖子,完全受製於人。

記得2016年的時候,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任正非當時就提出了華為進入到無人區的概念:

“華為已前進在迷航中。重大創新是無人區的生存法則,沒有理論突破,沒有技術突破,沒有大量的技術積累,是不可能產生爆發性創新的。華為跟著人跑的機會主義高速度,會逐步慢下來,創立引導理論的責任已經到來。”

為這個“無人區”的到來,華為一直在做準備。3年前,公司明確規定,每年研發投入的30%左右,要投入到基礎研究。今天,在華為遍布全球的1500個實驗室中,有很多是從事麵向未來的探索。

這是一個足以和世界上很多科技公司相媲美的數字,這種投入現在看來是多麽的睿智,當麵臨極限生死考驗的時候,這種投入讓華為仍然可以應對。

所以,當下的中國,特別需要有“硬核”的公司。因為我們的很多企業都在做著資源整合的事情,很少有人能耐下心來做研發和掌握核心科技,都在朝著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努力,輕資產的方式才是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但是利益最大化,往往是沒有“硬核”的,因為我們隻要采購就可以了。

就像前段時間任正非說過一句話:

“這與我們這些年的經濟上的泡沫化有很大關係,P2P、互聯網、金融、房地產、山寨商品……等等泡沫,使得人們的學術思想也泡沫化了。一個基礎理論形成,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如果大家都不認真去做理論,都去喊口號,幾十年以後我們不會更加強大。所以,我們還是要踏踏實實做學問。”

對於中國來說,我們更需要的是實幹型企業家的精神,而非汲汲於食利的資本家。

再來分享一段曆史:19世紀,英法兩國一直在較勁,但是兩國的經濟結構朝著不同方向演化,英國充盈著實幹的企業家,而法國則充斥著食利的資本家。英國強在工業,法國強在資本。

最後的結果,當時是曆史選擇了英國,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法國敗下陣來,工業精神戰勝了資本精神。

因此,科技才是曆史變動的杠杆,是世界霸權更迭的根源,是大國崛起的支點。

或許,隻有逆境才能讓人奮起直追。想想建國初期,中國在飯還吃不飽的時代,都還要一門心思紮頭搞核彈,這才能在六十年代同美蘇都鬧翻的時候存活下來。

所謂:成長在逆境,醒悟在絕境。

越是在這樣關鍵又危險的時刻,我們越能發現最有價值的東西,什麽才是我們最重要的東西。任正非先生,讓機會主義盛行的社會,看清了本質主義的價值。

真正關係到國家前途的,還是中國的實體(科技)產業。製造業崛起,理應是中國下一步的方向。

唯有這樣,以華為為代表的硬科技,才能成為大國的標配。

唯有這樣,所有人才能看到命運向上的轉折點。

牢記八個字:科技立業,實體興邦。

參考資料:


1.馬光遠:為任正非點讚(光遠看經濟)
2.華為任正非落淚,茅台袁仁國遭捕,中國兩大巨頭公司接連震蕩的不同指向(智穀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