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趙樂際出席部署會 透露中紀委下一步反腐大動作(圖)

趙樂際出席部署會 透露中紀委下一步反腐大動作

文章來源: 政知道 於 2018-11-03 08:25:0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中紀委打虎記”專題頁麵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反腐風暴”專題頁麵
說個紀委層麵的大動作。

11月2日,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出席了一個部署會——深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派駐機構改革動員部署會。

在這個會議上,透露了中央紀委下一步的大動作——向中管金融企業派駐紀檢監察組。

十八大後中管金融企業不斷有人落馬,其中包括兩個大老虎——國開行原監事長姚中民和人保集團原總裁王銀成。

變化

在說重點前,先大致梳理一下上一輪派駐機構改革的情況。

2014年1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加強中央紀委派駐機構建設的意見》,明確將通過新設、調整等方式,設置派駐機構,實現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機構全覆蓋。

按照陳文清(時任中紀委副書記)的說法是,當時在140多個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中,中紀委監察部隻在52個單位設置了派駐機構,其餘的80多個沒有派駐。

2015年3月,中紀委新設7家派駐紀檢組組長,分別赴中辦、中組部、中宣部、中央統戰部、全國人大機關、國辦、全國政協機關任職報到,這在黨的曆史上尚屬首次。

2015年11月,中辦印發《關於全麵落實中央紀委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的方案》,明確中紀委共設置47家派駐機構(綜合派駐27家、單獨派駐20家),實現對139家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全覆蓋。

但今年以來,發生了不少大事,比如監察法施行,比如國家監察委成立,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紀委監委的監督對象已經不僅僅是黨員幹部了。

△監察法

在外界看來,監督對象的擴展意味著派駐機構的擴權,這也體現在了10月30日的文件中:

“賦予派駐機構監察權,派駐機構既要依照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又要依照憲法和監察法履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對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實行監察全覆蓋”。

換句話說,被監督者將成倍增長。

將向中管金融企業派駐

中央文件中還有這麽一句話,“分類施策推進中管企業、中管金融企業、黨委書記和校長列入中央管理的高校紀檢監察體製改革。”

據《人民日報》,此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主要是對中央和國家機關派駐了紀檢監察機構,中管企業、中管金融企業、黨委書記和校長列入中央管理的高校的紀檢組(紀委)是內設機構而非派駐管理。

如何“分類施策”尚不得知,但2日的部署會上,趙樂際的說法是——

“有序開展向中管金融企業派駐紀檢監察組的各項工作,穩步推進中管企業、黨委書記和校長列入中央管理的高校紀檢監察體製改革。”

劃重點,“向中管金融企業派駐紀檢監察組”,這可是個重大調整。

按照趙樂際的說法,除了中央和國家機關,這十幾家中管金融企業將要被安上“探頭”。

問題

金融係統的反腐一直備受高層關注。

在2015年時,中央就實現了對15家中管金融企業巡視全覆蓋——

2013年8月,中央巡視組進駐中國進出口銀行開展巡視,之後的巡視反饋提到“有的貸款發放不規範,存在廉政風險,有利用信貸權謀取私利的情形”。

2015年11月,中央巡視組對31家單位黨組織進行專項巡視,那次專項巡視的“重頭戲”之一,便是14家中管金融企業。

後來反饋的情況表明,問題也不少。

如中投公司存在“公款打高爾夫球不收手不知止,公款出國(境)旅遊屢禁不止,營銷領域費用失控,違紀違法問題頻發”“利益輸送問題嚴重”。

中國工商行“‘近親繁殖’比較突出,一些單位領導違規提拔調整幹部”“一些基層機構存在以貸謀私問題,一些部門和分支機構利用創新型業務謀取私利”等。

國開行存在“鋪張浪費、享樂奢靡問題突出,辦公用房嚴重超標,在多地建高檔豪華賓館,閑置浪費嚴重”“存在因人設崗、‘帶病提拔’;信貸、采購、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存在廉潔風險和道德風險”等。

金融反腐

伴隨著巡視工作展開的,是中管金融企業一批官員漸次被查。

2013年12月,中國信保原副總戴春寧落馬,2年後(2015年11月),中國信保原首席審計官馬侖被查,馬侖被查同月,公司黨委辦公室原主任胡正明因在中央巡視組進駐公司期間,幹擾中央巡視組工作被嚴重警告並調離崗位。

2016年6月和2017年2月,國開行和中國人保先後被揪出兩個大“老虎”——國開行原監事長姚中民和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總裁王銀成。

在王銀成落馬同月,中央紀委發布通報,交通銀行原首席風險官楊東平被雙開,通報稱他“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為私營企業主獲取貸款提供幫助”。

一些分行一把手也在落馬名單中——

2017年4月,中國進出口銀行北京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李昌軍落馬

2017年12月,中國建設銀行山東省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薛峰落馬

中國紀檢監察報提到:

改革明確,派駐機構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直接領導、統一管理,首要任務是監督駐在部門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和司局級幹部。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28條太炸裂 川普出了一道終極難題 把世界帶回19世紀
原來如此!川普昔日死忠粉葛林辭職背後大有玄機
明星路演跳短視頻尬舞,粉絲都看不下去了
大泄露!歐洲三國“重寫”28條 改到認不出來了
紐時觀點:是美國而不是中國正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24小時討論排行

高市內閣支持率75%,6成日人認同"台灣有事"發言
高市早苗不甩中國報複 最新民調支持率高達72%
高市早苗最新民調飆至72% 讀賣揭高人氣主因
突然通話!習近平闡明台灣回歸重要性 川普:理解
中日爭端無緩和跡象,高市早苗麵臨考驗
敏感時刻 日本南端島鏈大幅擴軍 小泉親自督戰
"台灣有事"高市早苗無須退讓!美學者揭北京真正目的
英媒評選:全球“最令人向往國家”出爐 地表最酷
麵對特朗普和平方案,澤連斯基能否再次力挽狂瀾?
高市早苗上任滿月 川普讚“最偉大” 習近平卻氣瘋
又吵起來!北京亮出“敵國條款” 日本:早失效了 你當年也…
X一“新功能”讓小粉紅蒸發 網軍“如同裸奔”
熱情相擁!高市早苗國際舞台化身“打招呼魔人”
跟進中國反製措施!香港政府"暫停"與日本總領事館交流
不到一年,美國政府效率部已提前解散
美證實:川普正權衡 讓英偉達先進AI芯片銷中國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趙樂際出席部署會 透露中紀委下一步反腐大動作

政知道 2018-11-03 08:25:04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中紀委打虎記”專題頁麵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反腐風暴”專題頁麵
說個紀委層麵的大動作。

11月2日,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出席了一個部署會——深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派駐機構改革動員部署會。

在這個會議上,透露了中央紀委下一步的大動作——向中管金融企業派駐紀檢監察組。

十八大後中管金融企業不斷有人落馬,其中包括兩個大老虎——國開行原監事長姚中民和人保集團原總裁王銀成。

變化

在說重點前,先大致梳理一下上一輪派駐機構改革的情況。

2014年1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加強中央紀委派駐機構建設的意見》,明確將通過新設、調整等方式,設置派駐機構,實現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機構全覆蓋。

按照陳文清(時任中紀委副書記)的說法是,當時在140多個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中,中紀委監察部隻在52個單位設置了派駐機構,其餘的80多個沒有派駐。

2015年3月,中紀委新設7家派駐紀檢組組長,分別赴中辦、中組部、中宣部、中央統戰部、全國人大機關、國辦、全國政協機關任職報到,這在黨的曆史上尚屬首次。

2015年11月,中辦印發《關於全麵落實中央紀委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的方案》,明確中紀委共設置47家派駐機構(綜合派駐27家、單獨派駐20家),實現對139家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全覆蓋。

但今年以來,發生了不少大事,比如監察法施行,比如國家監察委成立,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紀委監委的監督對象已經不僅僅是黨員幹部了。

△監察法

在外界看來,監督對象的擴展意味著派駐機構的擴權,這也體現在了10月30日的文件中:

“賦予派駐機構監察權,派駐機構既要依照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又要依照憲法和監察法履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對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實行監察全覆蓋”。

換句話說,被監督者將成倍增長。

將向中管金融企業派駐

中央文件中還有這麽一句話,“分類施策推進中管企業、中管金融企業、黨委書記和校長列入中央管理的高校紀檢監察體製改革。”

據《人民日報》,此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主要是對中央和國家機關派駐了紀檢監察機構,中管企業、中管金融企業、黨委書記和校長列入中央管理的高校的紀檢組(紀委)是內設機構而非派駐管理。

如何“分類施策”尚不得知,但2日的部署會上,趙樂際的說法是——

“有序開展向中管金融企業派駐紀檢監察組的各項工作,穩步推進中管企業、黨委書記和校長列入中央管理的高校紀檢監察體製改革。”

劃重點,“向中管金融企業派駐紀檢監察組”,這可是個重大調整。

按照趙樂際的說法,除了中央和國家機關,這十幾家中管金融企業將要被安上“探頭”。

問題

金融係統的反腐一直備受高層關注。

在2015年時,中央就實現了對15家中管金融企業巡視全覆蓋——

2013年8月,中央巡視組進駐中國進出口銀行開展巡視,之後的巡視反饋提到“有的貸款發放不規範,存在廉政風險,有利用信貸權謀取私利的情形”。

2015年11月,中央巡視組對31家單位黨組織進行專項巡視,那次專項巡視的“重頭戲”之一,便是14家中管金融企業。

後來反饋的情況表明,問題也不少。

如中投公司存在“公款打高爾夫球不收手不知止,公款出國(境)旅遊屢禁不止,營銷領域費用失控,違紀違法問題頻發”“利益輸送問題嚴重”。

中國工商行“‘近親繁殖’比較突出,一些單位領導違規提拔調整幹部”“一些基層機構存在以貸謀私問題,一些部門和分支機構利用創新型業務謀取私利”等。

國開行存在“鋪張浪費、享樂奢靡問題突出,辦公用房嚴重超標,在多地建高檔豪華賓館,閑置浪費嚴重”“存在因人設崗、‘帶病提拔’;信貸、采購、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存在廉潔風險和道德風險”等。

金融反腐

伴隨著巡視工作展開的,是中管金融企業一批官員漸次被查。

2013年12月,中國信保原副總戴春寧落馬,2年後(2015年11月),中國信保原首席審計官馬侖被查,馬侖被查同月,公司黨委辦公室原主任胡正明因在中央巡視組進駐公司期間,幹擾中央巡視組工作被嚴重警告並調離崗位。

2016年6月和2017年2月,國開行和中國人保先後被揪出兩個大“老虎”——國開行原監事長姚中民和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總裁王銀成。

在王銀成落馬同月,中央紀委發布通報,交通銀行原首席風險官楊東平被雙開,通報稱他“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為私營企業主獲取貸款提供幫助”。

一些分行一把手也在落馬名單中——

2017年4月,中國進出口銀行北京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李昌軍落馬

2017年12月,中國建設銀行山東省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薛峰落馬

中國紀檢監察報提到:

改革明確,派駐機構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直接領導、統一管理,首要任務是監督駐在部門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和司局級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