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給中國人一個爐子,可以烤了這個世界!(圖/視頻)

給中國人一個爐子,可以烤了這個世界!

文章來源: 環球人物 於 2018-07-19 13:27:1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最近有一部關於燒烤的紀錄片火了!

不知道你們看過沒?反正環環是看得欲罷不能……

片子在豆瓣評分高達9分↓↓

在B站的播放量達到了2120萬,光彈幕就有45萬(目前仍在增長中……)↓↓

它的出現,仿佛在提醒人們,唯有烤串,才是屬於深夜的味道……

“夜幕降臨,人們開始渴望美好而放鬆的一餐。”主角們也開始悉數登場……

掉落的啤酒瓶蓋↓↓

烤爐架邊上的蔥花、辣椒末和鹽粒↓↓

還有那攤主和顧客↓↓

一切都是恰到好處。

有人說,隻有中國人才會在吃上麵這麽有研究。畢竟上下文明五千年,咱們也吃吃喝喝了五千年。在石器時代,火讓食物有了不一樣的味道,而在現代,火更讓漆黑的深夜有了不一樣的味道。

《人生一串》共6集,隻講烤串。在製作人員名單中,出現最多的一個人是陳英傑。他既是導演又是編劇,幾乎走遍了全國。“我們絕不用評分軟件找‘音樂烤吧’之類的店,我們更想找到最具當地燒烤特色、有市井生活氣息,且真正被當地人認可的燒烤小攤。”

2017年1月16日,一切準備就緒,陳英傑帶著老婆和娃,還有製片人嶽明,從北京出發,一路驅車向東北,開始尋找片子裏需要的燒烤攤。陳英傑負責找線索、溝通,老婆負責開車,製片人負責拍照、寫公眾號,6歲兒子在家沒人看管,就帶出來長長見識。

他們先是來到了遼寧省葫蘆島興城,龍禹燒烤的龍哥接待了他們。

五花肉卷金針菇、幹豆腐卷大蔥、東北烤繭蛹、丹東黃蜆子、雞頭鳳爪……就著一桌子遼寧味兒的燒烤,他們和龍哥一見如故,把酒話人生,聊天到很晚。就這樣,素材有了。

最終,因篇幅有限,第一站的龍哥沒選入成片,這讓陳英傑心裏過意不去。像龍哥這樣的攤主有很多,每一個攤主,都有一手絕活,也有一肚子故事,他們雖不是什麽大人物,但是和他們聊天,可以讓你嚐遍人生的酸甜苦辣。

“有朋自遠方來”,是每個攤主的生意經。攤主們做燒烤生意的出發點不同,有的人是想做老板,有的人是喜歡,而有的人隻是為了謀生。當然,如果味道不好,那一定難以維持下去。

在中國,深愛燒烤的人不在少數,但看了《人生一串》,連這些資深吃貨們都得感慨:自己見的世麵太少了!

烤蠶蛹、烤腦花,是暗黑界的入門級食物↓↓

而烤青蠶↓↓

烤蛾子↓↓

烤豬眼睛↓↓

這些暗黑料理界的翹楚,真得有勇氣才能品嚐了。

燒烤看似沒有什麽技術含量,實則藏著老板們的匠人精神。無論燒烤攤是大是小,老板們對待食材從不含糊,一定要親自挑選。

在西昌,一個嗜酒如命的老板,堅持用海拔2000米以上生長的涼山小豬和傳統火盆,才能做出好吃的帶皮烤涼山小豬肉↓↓

在錦州,烤豆腐卷出名的師傅,隻選老張家的豆皮。別家會把最香的豆皮挑出來單買,老張卻從不動這個心思,靠著一雙手不斷發力,潑出了又薄又香的豆皮↓↓

有一對湖南父子,十幾年來一直操持著無名小攤。這裏的烤韭菜嫩得出水,全因老板在烤前將韭菜蘸了水,引得隔壁社區的姑娘踏月而來↓↓

一位吃了孜然會胃疼的師傅,愣是練就光用鼻子就能聞出烤羊蹄絕佳配料的絕技。別家羊排烤三四分鍾,他非要烤10分鍾,因為吃好了客人還會來↓↓

還有昆明無人不知的烤雞腳尹大姐,鏡頭裏的她滿臉寫著不滿意,直接吐槽送貨的人:“你這都什麽東西?不行不行!”↓↓

這樣的故事,講上幾天幾夜也講不完。他們對食材和味道的堅持,有時連家人也不能理解。但正是因為他們的堅持,讓走遍五湖四海的遊子有了懷念的味道。“在外麵想家,除了想我媽就是想吃肉,那麽大一塊肉!”“在外麵吃再多再好,也沒有家鄉味。”更或者,你可能不記得班主任的名字,卻記得校門口燒烤攤老板的名字……

做夜晚出攤的燒烤攤,是個辛苦活。客人放下簽子,擦擦嘴,一臉的滿足離開,攤主們則收拾桌子準備迎接下一桌客人。這種起早貪黑的工作,如果不是熱愛這一行,很少有人能堅持下來。

有時累到想放棄,隻是因為顧客的一句“回什麽家啊,這裏就是我家”,便收起關閉燒烤攤的念頭。有的攤子一開就是二十幾年,期間客人們畢業、工作、結婚、生子……有的人還會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品嚐記憶中的味道。

不知何時,燒烤成了一種傳承,這種草根式的生活情懷,在一串串簽子中留存。

若說一個城市中,哪家的燒烤味道最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無論你今天的心情是喜也好,悲也好,燒烤攤都會一如既往地出現在老地方。路過攤位,一天的煩心事都隨著黑夜裏飄起的煙氣,飛得煙消雲散。

三五好友,在光線幽暗的路燈下,圍坐在小桌邊,就著夜色,把酒言歡,敞開心扉,那叫一個有滋味兒。

正如片子一開始說的:“沒了煙火氣,人生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而這世上最俗氣卻又最讓人熱淚盈眶的,恐怕就是人間的煙火。

作者:二水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特朗普下令在波特蘭部署軍隊,必要時可全麵使用武力
華爾街大咖是淫魔!豪宅驚藏「性虐地窖」殘害多女
揭穿阿膠企業謊言:中國不缺驢,但特別缺牛馬
川普硬杠125年憲法慣例,上訴最高法院"取消出生公民權"
賴清德前助理被判為中國充當間諜,透露謀利近500萬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18歲孫女自創服飾品牌"白宮拍廣告",挨轟:公器私用
美國簽證費暴漲66倍,印度人或湧向日本
中國網紅窮遊日本 入境就“惡搞” 國內外網友都炸了
稱中國人有股“怪臭味” 外國網友搬去住驚:我也有了!
清華出發,劍橋歸來,他28歲回國全職擔任教授!
“吹哨人”自殺,波音同意付錢和解
FBI解僱15名探員 涉以單膝跪地應對弗洛伊德集會
一心阻絕外國人生美國人 川普要最高法院“修正錯誤”
這女星慘了!被指“邀於朦朧赴虐殺飯局”遭抵製+換角
朝鮮隨機抓巨乳妹“強製送醫”!還遭公審羞辱
H-1B簽證衝擊“不再執著美國夢” 台籍工程師:看淡
愛潑斯坦檔案:除了馬斯克 彼得蒂爾和班農都被提及
於朦朧墜樓死亡事件疑點重重,輿情洶湧持續發酵
麻煩不斷!賣了85座萬達廣場後,71歲王健林被限高了
驚曝:俄正在幫中國軍隊提升空降能力 準備攻台
丹麥等國指控俄飛行器入侵後,俄外長稱無意攻擊北約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給中國人一個爐子,可以烤了這個世界!

環球人物 2018-07-19 13:27:11


最近有一部關於燒烤的紀錄片火了!

不知道你們看過沒?反正環環是看得欲罷不能……

片子在豆瓣評分高達9分↓↓

在B站的播放量達到了2120萬,光彈幕就有45萬(目前仍在增長中……)↓↓

它的出現,仿佛在提醒人們,唯有烤串,才是屬於深夜的味道……

“夜幕降臨,人們開始渴望美好而放鬆的一餐。”主角們也開始悉數登場……

掉落的啤酒瓶蓋↓↓

烤爐架邊上的蔥花、辣椒末和鹽粒↓↓

還有那攤主和顧客↓↓

一切都是恰到好處。

有人說,隻有中國人才會在吃上麵這麽有研究。畢竟上下文明五千年,咱們也吃吃喝喝了五千年。在石器時代,火讓食物有了不一樣的味道,而在現代,火更讓漆黑的深夜有了不一樣的味道。

《人生一串》共6集,隻講烤串。在製作人員名單中,出現最多的一個人是陳英傑。他既是導演又是編劇,幾乎走遍了全國。“我們絕不用評分軟件找‘音樂烤吧’之類的店,我們更想找到最具當地燒烤特色、有市井生活氣息,且真正被當地人認可的燒烤小攤。”

2017年1月16日,一切準備就緒,陳英傑帶著老婆和娃,還有製片人嶽明,從北京出發,一路驅車向東北,開始尋找片子裏需要的燒烤攤。陳英傑負責找線索、溝通,老婆負責開車,製片人負責拍照、寫公眾號,6歲兒子在家沒人看管,就帶出來長長見識。

他們先是來到了遼寧省葫蘆島興城,龍禹燒烤的龍哥接待了他們。

五花肉卷金針菇、幹豆腐卷大蔥、東北烤繭蛹、丹東黃蜆子、雞頭鳳爪……就著一桌子遼寧味兒的燒烤,他們和龍哥一見如故,把酒話人生,聊天到很晚。就這樣,素材有了。

最終,因篇幅有限,第一站的龍哥沒選入成片,這讓陳英傑心裏過意不去。像龍哥這樣的攤主有很多,每一個攤主,都有一手絕活,也有一肚子故事,他們雖不是什麽大人物,但是和他們聊天,可以讓你嚐遍人生的酸甜苦辣。

“有朋自遠方來”,是每個攤主的生意經。攤主們做燒烤生意的出發點不同,有的人是想做老板,有的人是喜歡,而有的人隻是為了謀生。當然,如果味道不好,那一定難以維持下去。

在中國,深愛燒烤的人不在少數,但看了《人生一串》,連這些資深吃貨們都得感慨:自己見的世麵太少了!

烤蠶蛹、烤腦花,是暗黑界的入門級食物↓↓

而烤青蠶↓↓

烤蛾子↓↓

烤豬眼睛↓↓

這些暗黑料理界的翹楚,真得有勇氣才能品嚐了。

燒烤看似沒有什麽技術含量,實則藏著老板們的匠人精神。無論燒烤攤是大是小,老板們對待食材從不含糊,一定要親自挑選。

在西昌,一個嗜酒如命的老板,堅持用海拔2000米以上生長的涼山小豬和傳統火盆,才能做出好吃的帶皮烤涼山小豬肉↓↓

在錦州,烤豆腐卷出名的師傅,隻選老張家的豆皮。別家會把最香的豆皮挑出來單買,老張卻從不動這個心思,靠著一雙手不斷發力,潑出了又薄又香的豆皮↓↓

有一對湖南父子,十幾年來一直操持著無名小攤。這裏的烤韭菜嫩得出水,全因老板在烤前將韭菜蘸了水,引得隔壁社區的姑娘踏月而來↓↓

一位吃了孜然會胃疼的師傅,愣是練就光用鼻子就能聞出烤羊蹄絕佳配料的絕技。別家羊排烤三四分鍾,他非要烤10分鍾,因為吃好了客人還會來↓↓

還有昆明無人不知的烤雞腳尹大姐,鏡頭裏的她滿臉寫著不滿意,直接吐槽送貨的人:“你這都什麽東西?不行不行!”↓↓

這樣的故事,講上幾天幾夜也講不完。他們對食材和味道的堅持,有時連家人也不能理解。但正是因為他們的堅持,讓走遍五湖四海的遊子有了懷念的味道。“在外麵想家,除了想我媽就是想吃肉,那麽大一塊肉!”“在外麵吃再多再好,也沒有家鄉味。”更或者,你可能不記得班主任的名字,卻記得校門口燒烤攤老板的名字……

做夜晚出攤的燒烤攤,是個辛苦活。客人放下簽子,擦擦嘴,一臉的滿足離開,攤主們則收拾桌子準備迎接下一桌客人。這種起早貪黑的工作,如果不是熱愛這一行,很少有人能堅持下來。

有時累到想放棄,隻是因為顧客的一句“回什麽家啊,這裏就是我家”,便收起關閉燒烤攤的念頭。有的攤子一開就是二十幾年,期間客人們畢業、工作、結婚、生子……有的人還會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品嚐記憶中的味道。

不知何時,燒烤成了一種傳承,這種草根式的生活情懷,在一串串簽子中留存。

若說一個城市中,哪家的燒烤味道最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無論你今天的心情是喜也好,悲也好,燒烤攤都會一如既往地出現在老地方。路過攤位,一天的煩心事都隨著黑夜裏飄起的煙氣,飛得煙消雲散。

三五好友,在光線幽暗的路燈下,圍坐在小桌邊,就著夜色,把酒言歡,敞開心扉,那叫一個有滋味兒。

正如片子一開始說的:“沒了煙火氣,人生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而這世上最俗氣卻又最讓人熱淚盈眶的,恐怕就是人間的煙火。

作者: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