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學生演講好評如潮:我的夢想就是發財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一名中國小學生在一場演講比賽上公開聲稱,他夢想有錢,以逃避日複一日的生活,令人驚歎他的坦率和他成年人般玩世不恭的態度。他的表態雖然與“中國夢”的精神不符,但仍得到了官方媒體的肯定。社交媒體更是好評如潮。


一個近日在中國社交網絡上廣泛傳播的視頻引起了中國官方媒體和審查機構的重視。視頻中,能夠看到一位小學生在學校組織的題為"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活動中,坦誠的表示"夢想,顧名思義,做夢都想……我的夢想就是發財!"據包括《中國青年報》在內的中國媒體報道,這位學生來自於杭州的一所小學。


大約4分鍾的演講視頻已經被中國審查機構屏蔽或責令刪除,在中國大陸無法瀏覽的YouTube網站,可以看到這段大約4分鍾的演講視頻。其中,這名小學生在演講中表示:"我不像前幾個人那麽偉大,要真的有錢了,就全都跑去捐款啊幫助別人什麽的。努力了一輩子,好不容易發了筆財,為別人發的,不太實際吧。"這番表態引發了台下的陣陣笑聲和熱烈鼓掌。

他表示,有了錢雖然也會盡量幫助他人,但讓他想發財還有"更重要的理由",因為他:"總感覺壓力特別大,越來越累,感覺每天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樣的。幹什麽事情感覺都和昨天、前天、大前天每什麽兩樣。"他覺得"生活在囚籠裏麵,每天做著一樣的事情,一點意義都沒有……就像進入了一個死循環,這個死循環就像六道輪回一樣,幹什麽,永遠都是在原地打轉。"

這位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說,他"不指望脫離六道輪回。但是必須擺脫掉生活中機械般的死循環……有了錢自然就不一樣,我了解的任何有錢人,工作從來都不會太忙。生活中有空閑時間了,自己有閑錢了,自然就可以幹一些自己想幹的事情。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人生才算有意義。自己想象看,人生就那麽幾十年,循環的渡過和自由的渡過絕對是兩種感覺。所以我認為,發財了,不管如何,總比沒錢好。"

在視頻中,可以聽到坐在觀眾席的一位男士不斷的發出"完了"的感歎。

引發熱評

路透社在報道中指出,這位小學生的悲觀與其父母一代形成鮮明對比。他的父母見證了中國從90年代到現在的經濟崛起。同時,這也與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不符,中國夢提倡的是年輕人應該努力工作幫助實現國家的複興。

這位小學生的表態也得到了中國官媒的注意,中國《青年報》發表文章問道:"我的夢想就是發財:小學生演講戳中了什麽?"文章沒有否定這位小學生的表態,指出:"孩子說的是大白話,如果上升到理論層麵,可以說反映了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辯證統一。擁有一筆物質財富,既能獲得自我欲望滿足的愉悅感,又能利用這筆財富創造社會價值,進而獲得更大的精神回報。這位小學生在演講中對生活與人生的思考,不僅表達了真情實感,還體現了難能可貴的思辨性。"

這篇署名作者為"王鍾的"的文章表態稱,"夢想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有的人在看了杭州這位小學生的演講後,覺得他的話說到了心坎裏;有的人則覺得孩子要實現健康成長還需要更多引導。這種對'發財夢'的不同理解,本身就反映了社會上個人理想的多元化認知。夢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在最應該做夢的年齡,讓孩子有機會說出真誠的夢想,並積極引導他們,為其實現夢想創造條件,是每一個成年社會成員的責任。 "

不僅是中國官媒力挺,在社交網絡上,也有眾多民意表示這位小學生所表達的觀點"沒毛病",是"可造之材"。但這還是沒有改變相關視頻全麵被封殺的命運。在"新浪視頻"、"頭條新聞"、"新京報我們視頻"的微博帳號上,有關這一視頻的轉發如今都顯示"該視頻無法播放"。但從尚存的視頻預覽靜態圖中,可以看出這條視頻目前的播放量已經超過2150萬次,各大平台的轉發和評論均有數萬。

任琛/雨涵(路透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