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麽了?昨晚,整個紐約都是紫羅蘭色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昨天晚上,帝國大廈是 NYU 特色的紫羅蘭。


2018年5月16日,紐約大學在洋基體育場舉行第186屆畢業典禮。



(圖片來源:NYU)

家大業大的 NYU 過幾天在阿布紮比(5月20日)和上海(5月23日)還會分別有“分校”的畢業典禮哦!



(圖片來源:NYU)



紐約大學個學院的畢業典禮也陸續在5月初分別舉行。

5月10日,Steinhardt 學院首先舉辦了畢業典禮,校長 Andrew Hamilton在會上致辭:迫不及待地看到畢業生們改變世界。



(圖片來源:Twitter)

今年紐約大學的畢業典禮,請到的演講嘉賓是現任加拿大總理 Justin Trudeau(賈斯丁·特魯多)。



(圖片來源:NYU)



官方介紹說,他積極處理國際事務,推進加拿大的社會多樣性,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努力,積極支持女性的平權運動。

但小編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他那雙堅實有力的大手。



(來源:Youtube)


當然少不了加拿大的留學生到場祝賀



畢業典禮現場,是一片紫羅蘭的海洋





紐約大學建校於1831年,由當時的財政部長和一群熱愛教育的紐約市民組建。

(圖片來源:GVSHP)

如今已經發展成為全美規模最大的私立非盈利高等教育組織,唯一一所位於紐約心髒位置的私立名校。在 THE、USNews 和ARWU 等大學排名體係中均位列前30名。

紐約大學共設立了230多個專業,超過4500門課程。

其中,科朗數學科學研究所是美國排名第一的應用數學研究機構。

文理學院的哲學係位列全美第一。

藝術學院的表演和電影導演等專業也世界一流。

法學院和 Stern 商學院常年位列全美前十。

(圖片來源:forbes)

NYU 也許是學校選址最豐富的大學。在曼哈頓和布魯克林有18個學院和研究所。在阿聯酋阿布紮比和中國上海分別設立了分校。

在阿克拉、柏林、布宜諾斯艾利斯、佛羅倫斯、倫敦、馬德裏、巴黎、布拉格、悉尼、特拉維夫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設立11個全球學術中心。



(圖片來源:Slideshare)

NYU 目前擁有36名諾貝爾獎得主,4名阿貝爾獎(數學界諾貝爾獎)得主,9名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得主,16名普利策獎得主,19名奧斯卡金像獎得主,居全美大學榜首。(來源,Wikipedia)



(圖片來源:J Post)

紐約大學擁有全美最大的大學圖書館之一,它的 Elmer Holmes Bobst 圖書館擁有450餘萬冊藏書,其Avery Fisher Center for Music and Media 是世界上最大的學術媒體中心。

圖書館還擁有美國保存最完整的當代英美文學藏書係列,以及保存最完整的當代社會學研究資料。



(圖片來源:NYU Local)

這樣一所優秀的學校,自然也培養了一批知名校友。

NYU 可能承包了半個美國娛樂圈。

李安,第一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華人,第一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亞洲人,第一位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亞洲人。



(圖片來源:Pinterest)

伍迪艾倫,好萊塢著名導演,奧斯卡最佳導演得主,他以飛快的電影拍攝速度和數量繁多的電影作品著名。1979年曾經為紐約這座城市拍過一部電影《曼哈頓》,今年他又拍了一部電影《紐約的一個雨天》。



(圖片來源:Film Inquiry)

安吉麗娜朱莉,好萊塢著名電影明星,社會活動家。曾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與人道主義獎。

以一部《古墓麗影》勞拉的形象為世人所知,成為性感熱辣的代名詞。2008年朱莉在全世界女星片酬榜單、票房號召力榜單、權勢榜單、影響力榜單都居第一 ,片酬超過2000萬美元。

她是聯合國難民署的高級專員特使,親自到過全世界5大洲的20多個國家的難民營進行探訪,並將自己收入的1/3捐給難民。



(圖片來源:UN)

Lady Gaga,美國流行女歌手,經常以奇奇怪怪的扮相示人,坐擁6座格萊美,13座MTV 音樂錄影帶獎,1座全美音樂獎,3張冠軍專輯,1座艾美獎,Twitter粉絲數全網第一。

你的歌單裏,一定有她!



(圖片來源:Harper's Bazzar)

搞政治,我們有FBI 前局長,Robert Mueller,前一陣子他還因為特朗普通俄門上過“熱搜”。



(圖片來源:The Daily Caller)

搞經濟,我們有美聯儲前主席,Alan Greenspan,被譽為經濟學家中的經濟學家,是一個“巫師”級的人物。



(圖片來源:Time)

搞科學,我們有Albert Bruce Sabin,我們小時候吃的(脊髓灰質炎)糖丸,就是他發明的。



(圖片來源:Polio Place)

如今,我們也畢業了,我們的名字也和他們一樣,寫在了同一本名冊上。

我會懷念這個bobst 圖書館,這個我們一起約自習室做小組作業的地方,一起刷野吃外賣的地方,為了通宵抱睡袋來的地方。

雖然我們一直都在吐槽這個欄杆的設計是為了防止 final 的時候太累而跳樓,雖然我們並不是沒有想過這個可能。



(圖片來源:Joel Sanders Architect)
 
我會懷念這個城市的地鐵,這個外麵下小雨裏麵下大雨的地鐵,這個下大雪 NYU 不停課但是它卻停運的地鐵,這個明明在趕時間卻不得不被地鐵藝人吸引目光的地鐵,這個已經營運了100多年每年都在漲價服務質量卻不漲的地鐵。

我們以後可能會坐上更快捷更幹淨更可靠的地鐵,但我們一定會向別人說:“我坐紐約的地鐵,坐了好幾年!”



(圖片來源:Pinterest)

我會懷念這個大學的郵件提醒係統,無論槍擊還是搶劫,無論災害還是暴亂,她都會第一時間給我們資訊。告訴我們雨天路滑,告訴我們世界危險。


(雖然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不放假)

我會懷念學校附近的日本城,那裏是燒烤是對疲乏了一天的我們最好的犒勞。

我會懷念中城的韓國城,約會不知道去哪兒的時候,選一個豆腐鍋或者烤肉準沒錯。

我會懷念下城的中國城,浪完之後,還得去這兒買菜才能勉強度日啊!

當然,我們可能還是更喜歡說走就走的法拉盛,擼串喝酒唱歌開黑通宵,然後再打車回圖書館假裝學習地睡覺!



(圖片來源:New York)

我想,我們關於紐約大學的記憶都是與紐約這座城市相伴的。

這一座安插在城市每個角落的校園,早已將我們塑造成了一個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紐約人。



(圖片來源:flickr)

我們從剛來紐約時,分不清 JFK 的接站口到底在幾樓的孩子,變成了即使穿著高跟或皮鞋,都能在泥濘的曼哈頓道路上在各種秀場和展會間奔波的大人。

我們從剛來紐約時去個五大道都要自拍發朋友圈的孩子,變成了“明天又有明星要來,算了,還有作業沒寫完,不去了”的大人。

我們從剛來紐約時,扮著個呆萌臉找學長學姐組團的孩子,變成了習慣孤獨,獨當一麵,凡事都靠自己,碎了牙往肚子裏咽的大人。



(圖片來源:Lonely Planet)

有人說“You can make it here, you can make it anywhere”,我想,這種成長,可能是紐約大學能給我們的最好的畢業禮物了。

今天的紐約,屬於紫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