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鵬陪同 習近平視察後盛讚三峽大壩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三峽工程腐敗”專題頁麵


4月24日,習近平參觀三峽大壩左岸發電廠中央控製室,李小鵬(左二)陪同(圖源:新華社)

習近平日前罕見在前總理李鵬之子李小鵬陪同下考察三峽大壩,這是中共最高領導人21年來首次考察這個備受外界爭議的工程。

已故中國著名水利專家黃萬裏曾預言,三峽大壩最終或被迫炸掉。

官媒報導,習近平一行24日飛抵湖北宜昌,當天抵達三峽大壩。次日,習近平一行由荊州港碼頭登船,視察長江沿岸生態、航道治理等情況。

考察期間,習近平稱長江經濟帶建設,首先要把長江生態修複放在首位,不能搞破壞性開發等。

這是自1997年時任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國務院總理李鵬出席三峽工程大江截流儀式以後,21年後,再有中共最高領導人考察三峽大壩。

據官方報導顯示,中共交通部部長李小鵬、中共政治局委員、副總理劉鶴等人陪同考察,其中李小鵬因為是李鵬之子,其陪同習身邊考察三峽大壩,令人關注。

三峽工程是到目前為止中國最大規模的工程項目,1994年12月14日正式開工,2003年第一台機組並網發電,2006年三峽大壩建成,2009年,全長2,309米、設計高程185米的工程全部完工。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6月三峽大壩合攏、建成等節點,出身工程專業的中共最高領導人胡錦濤和時任總理溫家寶都沒有出席儀式。

三峽大壩是中國大陸眾多水壩建設中最具爭議性的一個,1992年中共人大表決時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大代表投下反對或棄權票,但中共當局強行上馬。

25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驅車一個半小時,從宜昌前往荊州。在荊州港碼頭登上輪船,順江而下,察看長江沿岸生態環境和發展建設情況,聽取長江航運和航道治理、河勢控製和護岸工程、非法碼頭整治等情況匯報。

中船重工武船集團消息,4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三峽大壩,登上壩頂,極目遠眺長江上下遊,詳細了解三峽工程建設、發電、水利、通航、生態保護等方麵的情況。隨後,前往中船重工研製建造的通航船閘、升船機實地調研,聽取情況匯報,觀看升船機運行。中船重工武漢公司及廠所共15人組成的升船機技術保障團隊在現場進行運行技術保障工作。

習近平對現場工程技術人員說,今天到三峽大壩來看一看,感到很高興、很激動。國家取得這麽偉大的成績,這也是你們作出的貢獻。國家要強大、民族要複興,必須靠我們自己砥礪奮進、不懈奮鬥。行百裏者半九十。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不會是歡歡喜喜、熱熱鬧鬧、敲鑼打鼓那麽輕而易舉就實現的。我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裏。要通過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試想當年建設三峽工程,如果都是靠引進,靠別人給予,我們哪會有今天的引領能力呢。我們自己迎難克堅,不僅取得了三峽工程這樣的成就,而且培養出一批人才,我為你們感到驕傲,為我們國家有這樣的能力感到自豪。希望我們共同努力,上下同心,13億多中國人齊心合力共圓中國夢。

世界上最大的“船舶電梯”——三峽升船機

三峽升船機是采用齒輪齒條爬升平衡重式垂直升船機,過船規模3000t級,最大提升高度113m,最大提升總重量15500噸。具有提升高度大、提升重量大、上遊通航水位變幅大和下遊水位變化速率快的特點,是目前世界上技術難度和規模最大的升船機。中船重工武漢公司及武船等廠所組成的三峽升船機團隊,經過6年多的艱苦努力,先後攻克了30多項重大技術難關,完成了三峽升船機的製造、安裝和調試任務,推動我國重大裝備成套製造、安裝、調試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三峽升船機是采用齒輪齒條爬升平衡重式垂直升船機,過船規模3000t級,最大提升高度113m,最大提升總重量15500噸。具有提升高度大、提升重量大、上遊通航水位變幅大和下遊水位變化速率快的特點,是目前世界上技術難度和規模最大的升船機。中船重工武漢公司及武船等廠所組成的三峽升船機團隊,經過6年多的艱苦努力,先後攻克了30多項重大技術難關,完成了三峽升船機的製造、安裝和調試任務,推動我國重大裝備成套製造、安裝、調試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三峽大壩腰斬長江 李克強接連感歎可惜

三峽大壩建成後,實際上阻礙了長江的航運潛力。有媒體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此接連感歎可惜。


3月18日,在中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李克強進行憲法宣誓(圖源:Reuters)

三峽工程在中國堪稱世紀工程,最早可追溯至孫中山的《建國方略》一書中《實業計劃》,孫中山認為長江“自宜昌以上,入峽行”的這一段“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利”。

中共建政後,由於長江上遊頻發洪水,屢屢威脅武漢等長江中遊城市的安全,因此三峽工程被重提。時任中共中央主席的毛澤東在1953年初視察三峽時曾說:“三峽水利樞紐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

1958年2月,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的周恩來率團就三峽工程問題進行實地考察。同年3月,周恩來在中共中央成都會議上作了關於長江流域和三峽工程的報告,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三峽水利樞紐和長江流域規劃的意見》,明確提出:“從國家長遠的經濟發展和技術條件兩個方麵考慮,三峽水利樞紐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應當采取積極準備、充分可靠的方針進行工作。”

文革結束後,三峽工程再次提上議事日程,最後由鄧小平拍板上馬。

1992年,中國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以1,767票讚成、177票反對、664票棄權、25人未按表決器通過《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讚成票隻占總票數的三分之二左右,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全國人大所通過的得票率最低的議案。

三峽工程從開始籌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終與巨大的爭議相伴。它引發了移民、環境、洪澇災害、地震等諸多問題。

早期的不同意見多偏重於經濟和技術因素,普遍認為經濟上無法支撐,技術上也無法也難以實現預定目標,並且移民的難度極大。爭議還包括:三峽工程對當地地質的影響,對氣候的影響等。

長江是世界上航運條件最好的大河,被譽為黃金水道。英媒BBC中文網2014年5月12日指出,三峽大壩腰斬長江,扼殺了長江航運未來發展的潛力,李克強接連感歎可惜。

報道指出,中國的GDP高速發展靠的是對基礎設施的大量投資。朱鎔基當中國國務院總理時,全中國各地興建高速公路;溫家寶當總理時,高速鐵路成為投資的重中之重。李克強當上總理後,關注城鎮化的同時,也把注意力放在長江的水路運輸上。2014年4月27日至29日,李克強在三峽庫區考察長江黃金水道建設,感慨頗多,連歎“可惜”。

反對建設三峽工程有四個代表人物:毛澤東前秘書李銳、中國水利專家黃萬裏、中國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黃順興、中國交通部原副部長彭德。

李銳認為三峽工程太複雜,除了技術上的困難、這麽大的工程會排擠掉其它計劃外,因為淤泥等問題,建大壩也不一定就能一勞永逸。此外,尚有移民、水位劇升等問題,因此應該考慮其它替代的可行方法。

黃萬裏認為:長江大壩攔截水沙流,阻礙江口蘇北每年十萬畝的造陸運動;淤塞重慶以上河槽,阻斷航道,壅塞將漫延到滬州、合川以上,勢必毀壞四川壩田。相關閱讀黃萬裏:若修建三峽大壩 將被迫炸掉李小鵬憑何陪同習近平考察三峽工程隨習近平考察三峽 李小鵬仕途或迎高光時刻江澤民與李鵬為何要把三峽工程辦成鐵案

黃萬裏指出,從國防的角度看,大壩建起來後無法確保不被敵襲,也很不安全。黃萬裏預言:“三峽高壩若修建,終將被迫炸掉。”

1992年,在中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黃順興要求公開發言,表達對三峽工程的不同意見,但遭到阻撓,黃順興等25名中國全國人大代表憤而退席。1993年,黃順興辭去了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職務。

1985年彭德指出,據估算,長江水運能力抵得上14條鐵路,因此長江的開發和利用,應該以航運為主,而不是以發電為主。彭德問:斬斷了黃金水道,你還能再挖一條長江嗎?

彭德曾旗幟鮮明地站出來,在中國全國政協大會上發言,反對建設三峽工程,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做了被開除黨籍和坐牢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