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不滿中紀委“先斬後奏” 大發雷霆才保住楊晶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中紀委打虎記”專題頁麵
中國原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楊晶日前被處分,遭罰留黨察看一年、行政撤職,並且降為正部長級,引發外界關注。

有港媒爆料事件細節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不滿中紀委對楊晶“先斬後奏”,而且還對此事發火。


楊晶此前曾多次露麵(圖源:新華社)

蒙古族的楊晶出身共青團,在內蒙古任職超過30年,1993年擔任共青團內蒙古區委書記時與時任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李克強結識。

楊晶2008年奉調進京,2012年中共十八大後進入中央書記處,並擔任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在中共十九大,楊晶落選中委,被認為即將失勢。

2018年,楊晶獲上述處分後“等待退休”,香港《明報》3月1日報道稱,這結果是李克強大發雷霆後才“爭取”到的,否則64歲楊晶的退休待遇都難以保留。

報道還援引消息人士稱,2017年11月底就有傳聞稱楊晶將被“羞辱式”降級,由副國級降為正處級,楊也開始準備由北京返回仕途起點內蒙古。

不過上述傳聞傳出後,楊晶卻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場合多次現身,一度被解讀為其平安無事。



有傳言稱李克強係“弱勢總理”(圖源:新華社)

上述消息人士稱,這是因為李克強不滿中紀委對楊晶的處理,得知楊即將被要求返回內蒙古後大發雷霆。

報道稱,中紀委調查楊晶時並未知會李克強,決定處分後,李克強才得到中紀委擬出的處理決定。

而且李克強並未就具體案情表示意見,隻是對中紀委調查國務院“大管家”卻不知會自己表示不滿。

而中紀委對楊晶的處理決定被李克強怒斥後,報道稱中央對楊的處理再次協調,所以這是當時楊晶仍不斷現身的原因。

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撤銷了楊晶的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職務,其正部級退休待遇的已保留,報道稱這是中共中央高層最終的協商結果。

此外,楊晶作為李克強“得力助手”,在上述“大發雷霆”之下隻能爭到退休待遇,報道稱李克強 “弱勢總理”情況由此可見一斑。

除了關於李克強在楊晶落馬事件中的角色,外界另有分析也關注“團派”的情況,被視為“團派人物”的令計劃、李源潮都已“落馬”或“出局”。

“團派”是指曾在共青團中央及省市縣各級共青團組織擔任領導職務或工作過的中共官員。北京曆史學者章立凡就認為,楊晶被處分一事是震懾“團派”。

除此之外,外界有看法認為,中共修憲刪除中國國家主席、副主席任期限製也讓團派“接班人”話題討論空間縮小。

多維新聞則指出,楊晶、令計劃等大批曾任秘書的官員落馬說明秘書群體和人選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存在嚴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