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黃河大合唱》被惡搞成這樣 創作者後人怒斥(圖/視頻)

《黃河大合唱》被惡搞成這樣 創作者後人怒斥

文章來源: 央廣網 於 2018-01-28 08:05:1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黃河大合唱遭到惡搞 視頻截圖
《黃河大合唱》被頻頻惡搞 創作者後人怒斥“忘本”

央廣網北京1月28日消息(記者吳喆華 劉笑梅 實習記者任宇坤 李曉斐)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黃河大合唱》是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譜曲、光未然作詞的影響力最大的一部交響樂,它以黃河為背景,廣闊地展現了抗日戰爭的壯麗圖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解放的戰鬥決心,塑造了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其中第七樂章《保衛黃河》是其中的經典,想必大家都會唱,每當唱起“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都能體會到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

但最近,一段《黃河大合唱》視頻居然被貼上了“搞笑”的標簽在網絡流傳。這是某單位年會上的場景。視頻中,這首抗戰歌曲,被表演者以誇張的表情和肢體動作全程“惡搞”,引得台下哄笑不斷。這幾年,以另類形式表演的《黃河大合唱》,已經成為公司年會或晚會的熱門節目,甚至還曾被搬上電視熒幕。

對此,《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者冼星海、光未然的後人通過中國之聲表達了他們的憤怒和不滿,因為惡搞歌曲是對曆史的不尊重,呼呼有關單位停止這樣的演出,並要求限製相關視頻的傳播。

一段名為“精神病醫院合唱團演繹黃河大合唱”的2分多鍾視頻,近日在網絡流傳。視頻中,四男八女站在舞台中央,他們對著音樂的口型,唱得搖頭晃腦,時而瞪大眼,時而張大嘴,女指揮隨著音樂節奏扭動屁股,揮舞手臂。如果沒有聲音,這樣的現場會給人“群魔亂舞”的感覺。

這個視頻1月25日被上傳到嗶哩嗶哩(bilibili)社區上。“90後”聲樂教師趙一菲的微信裏,也有朋友轉發給她。“他為什麽會把這個東西發給我,因為他覺得是一個很搞笑的事兒,要讓我看的話是絕對不會笑的。”

這段視頻也被轉到了一個叫做“我愛《黃河大合唱》”的微信群裏,裏麵包括了作品創作者的後人以及諸多海內外著名歌唱家、合唱指揮家以及超級粉絲。

作曲家冼星海的女兒冼妮娜看到後氣得一晚上沒睡,她認為這種表現形式是對原作品的一種侮辱,“我是很反對的,我父親是用血和淚來寫的這部作品,代表我們這個中華民族之魂,不朽之作。嚴肅的音樂不可以這樣來調侃,他們來惡搞,我覺得是忘本。”

詞作者光未然的兒子張安東說,他難以接受這種以娛樂大眾為目的惡搞行為,並怒斥這種做法“不可原諒”,“我特別憤慨的就是那些主辦這些節目的人,他們自己的年紀不小,他們對抗戰文化會有印象,但是他們沒有感覺,麻木的,還在以一種廉價娛樂大眾的情緒下組織,我覺得難以接受或者不可原諒。”

近幾年,《黃河大合唱》的惡搞版成了非常火熱的晚會節目,原本的合唱歌曲似乎成了小品表演,演出單位除了一些企業,還包括幼兒園、中學、大學等教育機構。僅過去一個多月內,記者就搜到了十多段相關惡搞視頻。以上傳網絡時間統計,表演這個惡搞內容的有2017年12月29日山東曲阜某街道中學的元旦晚會;2018年1月22日,銀川某酒店的新春聯歡會;1月23日,北京某大學國重實驗室的新年晚會等等。



黃河大合唱遭到惡搞 視頻截圖
更有甚者,上傳時間為2017年1月12日的一段“熊貓明曆險記劇組”新年晚會視頻裏,《黃河大合唱》被篡改成了“年終獎”版,歌詞低俗。表演者帶著熊貓圖案的帽子唱道:“年終獎,年終獎,我們在嚎叫,我們在嚎叫……”

實際上,這樣惡搞的表演形式,已經持續多年,最早要追溯到2014年4月某衛視的一期節目,這期節目視頻今天仍在部分網站可搜。

節目中參賽選手伴著《黃河大合唱》的背景音樂,做出一些誇張另類的肢體動作,當時這段表演引得現場四位評委大笑,並獲得全票通過。

有評委表示:“我特別喜歡你們這個節目,我真的覺得太需要拿一些嚴肅的東西來調侃,我們缺這個,其實沒有什麽不可以調侃的,非常好玩。”



齊魯製藥某公司惡搞黃河大合唱 網頁截圖
廣西南寧“鬥逗樂”喜劇坊,至今仍在舞台上表演這樣的《黃河大合唱》。“鬥逗樂”創辦人馬國富說,“如果說我們每一個人都用正常演唱的方式去指揮《黃河大合唱》,那不會有人看的。藝術,它一定是要創新的。整個從音樂、音符、指揮、武術、舞蹈,還有各方麵的演技上麵,都等於說是全方位的提升。”

光未然的兒子張安東認為,馬國富的說法是在狡辯,黃河大合唱每個月都會在世界各地演出,有大量擁躉。即便為了傳播,也有更好的形式。去年浙江衛視的一檔娛樂節目裏,影視明星和專業人士在黃河邊合唱的一段《保衛黃河》,就令他印象深刻。

在滔滔河水聲和澎湃交響樂的襯托下,這期節目感染了很多人,有網友評論說:“聽了這麽多年,感覺好像這次才是第一次聽,太感動了,眼淚根本忍不住。”

“90後”聲樂教師趙一菲,曾在法國參加這部作品的百人合唱演出。她說,在國外的華人圈中,《黃河大合唱》有著極高的地位。不論在哪裏,響起這個旋律,都令人心潮澎湃。而在音樂演出中,這首歌一般也是壓軸曲目。她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對抗戰歌曲,的確沒有老一代人體會那麽深,但如果能現場完整地聆聽這部作品,還是非常震撼心靈,“這首歌是四二拍的,有一種進行曲的感覺,隻要對音樂有感覺的人都會被調動起來。我回國也兩年了,最近的一次演出是在國家大劇院,是在結尾的時候唱了保衛黃河,全場觀眾都跟著在唱,而且,唱到最後哭了,現場氣勢磅礴,好像真的是黃河在怒吼,在奔騰。”

早在2014年,就有網友向有關部門提交投訴材料,要求下架相關節目,但是幾年之後,惡搞似乎“死灰複燃”。一方麵有人惡搞《黃河大合唱》,一方麵也有人不斷加入到《黃河大合唱》作品的誌願傳承隊伍中,黃河大合唱相關網站也正在誌願者手中加緊建設。

武漢抗戰研究文化學者陳勇認為,“惡搞黃河大合唱”帶來的社會影響是消極的。對於飽含中華文化的經典作品,尤其是抗戰歌曲,決不允許“惡搞”,“讓歌曲在這個時代也能夠起到精神糧食、精神支柱的作用,我們要有我們的自信,把這些歌曲在這樣的活動中間唱起來,唱響。”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清華學霸、普林斯頓博士後家中猝逝 死因引揣測
71歲王健林現狀:骨瘦如柴 債務不斷 難怪兒子不接班
“該死的中國人老是咳嗽” 意大利名將打中網翻車
AI神話, 快要編不下去了…
華南理工性醜聞 68頁PPT辣眼睛 頻繁“想做愛”…




24小時討論排行

故宮拒絕身著女裝漢服的男生入內,"穿衣自由"還有多遠
美商務部長:台灣晶片製造占全球95%,應變成美台各50%
美國教堂槍擊縱火案,死者增至五人
驚曝:俄正在幫中國軍隊提升空降能力 準備攻台
中國網紅窮遊日本 入境就“惡搞” 國內外網友都炸了
24小時內美國發生兩起伊拉克退伍軍人槍擊案,致7人死
H-1B簽證費暴漲,中國推出K字簽證和美國搶人才
史上最大離職潮!美10萬公務員明將集體辭職
稱中國人有股“怪臭味” 外國網友搬去住驚:我也有了!
一份兩國協議,川普對俄的一張大網正悄然形成
全世界都發現,灰姑娘是一個恐怖故事
紐時:反對起訴科米的最佳理由 恰是川普解雇他的理由
美國考慮援烏長程「戰斧」飛彈,川普握最終決定權
72小時倒計時:兩黨僵持,美政府關門危機升級
第一批丁克夫妻離世,遺產留給誰?
愛潑斯坦檔案:除了馬斯克 彼得蒂爾和班農都被提及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黃河大合唱》被惡搞成這樣 創作者後人怒斥

央廣網 2018-01-28 08:05:14


黃河大合唱遭到惡搞 視頻截圖
《黃河大合唱》被頻頻惡搞 創作者後人怒斥“忘本”

央廣網北京1月28日消息(記者吳喆華 劉笑梅 實習記者任宇坤 李曉斐)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黃河大合唱》是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譜曲、光未然作詞的影響力最大的一部交響樂,它以黃河為背景,廣闊地展現了抗日戰爭的壯麗圖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解放的戰鬥決心,塑造了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其中第七樂章《保衛黃河》是其中的經典,想必大家都會唱,每當唱起“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都能體會到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

但最近,一段《黃河大合唱》視頻居然被貼上了“搞笑”的標簽在網絡流傳。這是某單位年會上的場景。視頻中,這首抗戰歌曲,被表演者以誇張的表情和肢體動作全程“惡搞”,引得台下哄笑不斷。這幾年,以另類形式表演的《黃河大合唱》,已經成為公司年會或晚會的熱門節目,甚至還曾被搬上電視熒幕。

對此,《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者冼星海、光未然的後人通過中國之聲表達了他們的憤怒和不滿,因為惡搞歌曲是對曆史的不尊重,呼呼有關單位停止這樣的演出,並要求限製相關視頻的傳播。

一段名為“精神病醫院合唱團演繹黃河大合唱”的2分多鍾視頻,近日在網絡流傳。視頻中,四男八女站在舞台中央,他們對著音樂的口型,唱得搖頭晃腦,時而瞪大眼,時而張大嘴,女指揮隨著音樂節奏扭動屁股,揮舞手臂。如果沒有聲音,這樣的現場會給人“群魔亂舞”的感覺。

這個視頻1月25日被上傳到嗶哩嗶哩(bilibili)社區上。“90後”聲樂教師趙一菲的微信裏,也有朋友轉發給她。“他為什麽會把這個東西發給我,因為他覺得是一個很搞笑的事兒,要讓我看的話是絕對不會笑的。”

這段視頻也被轉到了一個叫做“我愛《黃河大合唱》”的微信群裏,裏麵包括了作品創作者的後人以及諸多海內外著名歌唱家、合唱指揮家以及超級粉絲。

作曲家冼星海的女兒冼妮娜看到後氣得一晚上沒睡,她認為這種表現形式是對原作品的一種侮辱,“我是很反對的,我父親是用血和淚來寫的這部作品,代表我們這個中華民族之魂,不朽之作。嚴肅的音樂不可以這樣來調侃,他們來惡搞,我覺得是忘本。”

詞作者光未然的兒子張安東說,他難以接受這種以娛樂大眾為目的惡搞行為,並怒斥這種做法“不可原諒”,“我特別憤慨的就是那些主辦這些節目的人,他們自己的年紀不小,他們對抗戰文化會有印象,但是他們沒有感覺,麻木的,還在以一種廉價娛樂大眾的情緒下組織,我覺得難以接受或者不可原諒。”

近幾年,《黃河大合唱》的惡搞版成了非常火熱的晚會節目,原本的合唱歌曲似乎成了小品表演,演出單位除了一些企業,還包括幼兒園、中學、大學等教育機構。僅過去一個多月內,記者就搜到了十多段相關惡搞視頻。以上傳網絡時間統計,表演這個惡搞內容的有2017年12月29日山東曲阜某街道中學的元旦晚會;2018年1月22日,銀川某酒店的新春聯歡會;1月23日,北京某大學國重實驗室的新年晚會等等。



黃河大合唱遭到惡搞 視頻截圖
更有甚者,上傳時間為2017年1月12日的一段“熊貓明曆險記劇組”新年晚會視頻裏,《黃河大合唱》被篡改成了“年終獎”版,歌詞低俗。表演者帶著熊貓圖案的帽子唱道:“年終獎,年終獎,我們在嚎叫,我們在嚎叫……”

實際上,這樣惡搞的表演形式,已經持續多年,最早要追溯到2014年4月某衛視的一期節目,這期節目視頻今天仍在部分網站可搜。

節目中參賽選手伴著《黃河大合唱》的背景音樂,做出一些誇張另類的肢體動作,當時這段表演引得現場四位評委大笑,並獲得全票通過。

有評委表示:“我特別喜歡你們這個節目,我真的覺得太需要拿一些嚴肅的東西來調侃,我們缺這個,其實沒有什麽不可以調侃的,非常好玩。”



齊魯製藥某公司惡搞黃河大合唱 網頁截圖
廣西南寧“鬥逗樂”喜劇坊,至今仍在舞台上表演這樣的《黃河大合唱》。“鬥逗樂”創辦人馬國富說,“如果說我們每一個人都用正常演唱的方式去指揮《黃河大合唱》,那不會有人看的。藝術,它一定是要創新的。整個從音樂、音符、指揮、武術、舞蹈,還有各方麵的演技上麵,都等於說是全方位的提升。”

光未然的兒子張安東認為,馬國富的說法是在狡辯,黃河大合唱每個月都會在世界各地演出,有大量擁躉。即便為了傳播,也有更好的形式。去年浙江衛視的一檔娛樂節目裏,影視明星和專業人士在黃河邊合唱的一段《保衛黃河》,就令他印象深刻。

在滔滔河水聲和澎湃交響樂的襯托下,這期節目感染了很多人,有網友評論說:“聽了這麽多年,感覺好像這次才是第一次聽,太感動了,眼淚根本忍不住。”

“90後”聲樂教師趙一菲,曾在法國參加這部作品的百人合唱演出。她說,在國外的華人圈中,《黃河大合唱》有著極高的地位。不論在哪裏,響起這個旋律,都令人心潮澎湃。而在音樂演出中,這首歌一般也是壓軸曲目。她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對抗戰歌曲,的確沒有老一代人體會那麽深,但如果能現場完整地聆聽這部作品,還是非常震撼心靈,“這首歌是四二拍的,有一種進行曲的感覺,隻要對音樂有感覺的人都會被調動起來。我回國也兩年了,最近的一次演出是在國家大劇院,是在結尾的時候唱了保衛黃河,全場觀眾都跟著在唱,而且,唱到最後哭了,現場氣勢磅礴,好像真的是黃河在怒吼,在奔騰。”

早在2014年,就有網友向有關部門提交投訴材料,要求下架相關節目,但是幾年之後,惡搞似乎“死灰複燃”。一方麵有人惡搞《黃河大合唱》,一方麵也有人不斷加入到《黃河大合唱》作品的誌願傳承隊伍中,黃河大合唱相關網站也正在誌願者手中加緊建設。

武漢抗戰研究文化學者陳勇認為,“惡搞黃河大合唱”帶來的社會影響是消極的。對於飽含中華文化的經典作品,尤其是抗戰歌曲,決不允許“惡搞”,“讓歌曲在這個時代也能夠起到精神糧食、精神支柱的作用,我們要有我們的自信,把這些歌曲在這樣的活動中間唱起來,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