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動世界的美國小姐謀殺案,終於搬上銀幕(圖/視)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對於一部電影來說,「真實案件改編」這六個字,遠比想象的要沉重。

被影像化的真實,觸及的不止過去,還有人心。

最近,震動世界的美國選美皇後謀殺案,被搬上了銀幕

這宗二十年遲遲未能破解的懸案,重新又回到了公眾視野。

瓊•貝妮特,美國家喻戶曉的選美小皇後。

被殺害時,年僅6歲

死前還遭受了性侵和毆打。

今天,貓叔就來說說Netflix上新推出的關於這宗謀殺案的紀錄片——

童心無歸處

本片在今年的聖丹斯電影節首映後,口碑爆棚

不止入圍聖丹斯美國本土紀錄片主競賽單元,還入圍了今年的柏林電影節全景單元。

北京電影節展映時也場場爆滿,獲好評無數。

這部紀錄片與眾不同,以獨特的視角,開創了一種新的模式。

整部片子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任何真實的映像,以及真實的人物采訪。

而是以拍攝一部「瓊•貝妮特」相關的電影,紀錄了演員試鏡的過程。

貓叔不妨假設,導演原本準備拍攝一部《瓊•貝妮特》的傳記片,後來發現演員試鏡的片段挺有意思,就剪輯成了一部電影。

因此可以把它看成是《瓊•貝妮特之試鏡》

英文片名正是《Casting JonBenet》(試鏡《瓊•貝妮特》),表明了這一點。

試鏡的每個演員都是旁觀者,但又會代入角色,揣測案情。

以至於整個故事變得撲朔迷離

在講述這部紀錄片之前,貓叔先來說下這起震動北美的懸案

6歲的貝妮特,本來是個人人羨慕的小女孩。

爸爸是IT公司老總,媽媽是前選美小姐,她還有一個9歲的哥哥。

一家四口,其樂融融

長相可愛、喜歡舞台的貝妮特,在美國是個小童星

參加過多次選美比賽,用機靈可愛的形象,俘獲了大量美國觀眾的心

然而,就在那一年的聖誕節,貝妮特的媽媽在家中發現了一封了綁架信

急忙去貝妮特的臥室查看,發現女兒真的不見了。

幾天之後,貝妮特被發現死於自己家的地下室

警察沒有足夠的證據,僅憑猜測判定此案非外人所為,貝妮特的家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然後,母親因女兒尿床憤而殺了她,父親性侵女兒之後殺了她,哥哥因為嫉妒殺了妹妹……諸如此類的傳聞,甚囂塵上

沉浸於喪女之痛的貝妮特家人,就因為警察不負責任的推測,陷入了巨大的悲痛深淵。

那些傳聞被媒體大肆報道之後,給貝妮特的家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他們被迫搬離了原來的住處。

直到十年後,涉嫌性侵並殺害貝妮特的嫌犯卡爾,自首。

這個在泰國教書的美國人,有著非常變態的戀童癖,曾經娶過一個13歲的小女孩。

他宣稱自己殺害了貝妮特,但經過DNA比對,卡爾並非凶手

這個案子直至今天,仍然沒有破案。

去年,CBS電視台播出了一個紀錄片《瓊貝妮特拉姆西懸案》 ,讓不少人震驚。

他們把最終的凶手,還是指向了貝妮特的家人。

不過,這僅僅是個猜測。

因為由於警察的不專業,沒有保護好現場,導致所有的證據都不足

這個懸而未決的迷案,永遠隻存在於人們的猜忌中。

這部《童心無歸處》,正好利用了人們的猜忌

片中所有的演員,都是為試鏡這起案件中的真實人物而來——

貝妮特,貝妮特的父母,哥哥,貝妮特死前接觸的聖誕老人,以及卡爾。

就像下麵這個演員,試鏡貝妮特的母親。

這個演員,試鏡貝妮特的父親。

為了贏得角色,他們除了聲情並茂的念劇本,還會表達自己對所扮演人物的看法。

比如其種一位試鏡母親角色的演員,就覺得凶手是貝妮特的母親

因為警察在比對勒索信的字跡時,發現和母親的字跡相似

她試圖用自己的經曆去證明字跡比對的合理性。

因為自己曾經也做過筆跡鑒定。

隻是把自己所寫的生日卡片給筆跡專家看,專家就看出了她的腳踝受傷。

而她的腳踝確實做了重建手術。

也有人從母親的事後反應中作出判斷。

因為母親在時候發布會上太過平靜,甚至沒有流下一滴眼淚。

但有人立刻舉了自己的例子反駁

曾經自己哥哥去世的時候,自己的反應也很激烈。

但那隻是自己,自己的父母也像貝妮特的父母一樣平靜

不同猜測,不同觀點,都通過試鏡演員的口說了出來。

隻要案件沒破,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自己的答案

就像海報上的那句:每個人眼中都有一個真相

人們通過一個個感同身受的細節,來還原自己心目中的真相。

可是這起案件已經過去了20年,根本無法還原。

跟黑澤明執導《羅生門》一樣,本片導演也沒有執著於真相。

而是展示了人類想象力的可怕

隻是一個小小的細節,就能腦補出無數個可能。

每個人都像是福爾摩斯

同時,每個人也都像是劊子手

用一個個看似可能卻事不關己的猜測讓當事人痛不欲生。

有網友給出了看起來更加合理的推測:

爸爸侵犯女兒,被媽媽發現,一怒之下打向爸爸,結果誤殺了女兒。為了掩蓋家醜,買通警方的熟人,讓殺人事件不了了之。但好奇的人們始終對真相懷有好奇,從而產生了這部由演員們猜測出來的紀錄片,重新回顧那段令人揪心的往事。

但終歸隻是推測,而非真相。

其實早在2008年,警察已經根據新的DNA檢測技術比對,宣布貝妮特的家人都不是凶手。並且寄出了一封官方道歉信。

然而貝妮特的母親在2年前就因為卵巢癌去世了。

當時輿論一度喧囂,指責這是殺害自己女兒的報應。

設身處地的想一下,如果女兒被人殺害,自己還被美國所有知名媒體指責為凶手,人生最痛苦的事也莫過於此了吧。

全美國都欠她們一家人一個道歉

本片最讓人安慰的是最後一幕。

每個試鏡演員都把自己想象成謀殺案的主人公,根據自身推斷,上演不同種可能。

在這些平行空間裏,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貝妮特並沒有死。

她穿著公主裙,在舞台上翩翩起舞。

這是大家都期待看到的一幕。

電影的魅力,就是能夠實現這種美好的期望

隻是這個美麗可愛的小女孩,再也無法出現在現實的舞台上。

那顆童心,也再找不到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