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情況?北京天壇地上竟躺滿了人!(組圖/視頻)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遊人躺在天壇丹陛橋上,看上去如同理療床。(視頻截圖)



遊人躺在天壇丹陛橋上,看上去如同理療床。(視頻截圖)




來源:Youtube

天壇是到北京的遊客必到景點,但每到夏天,一些納涼市民就會紮堆兒“齊臥”祈年殿前的丹陛橋,看上去如同理療床。有人說舒服,有人說丹陛橋的漢白玉能治腰腿痛,比針灸還有效,還說女性俯臥還能治婦科病。但天壇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強調,那些漢白玉隻是普通的石頭,並不具備療效。

北京晨報報導,丹陛橋長360米,是天壇內連接圜丘壇和祈穀壇的一條高出地麵的大道,因其下有兩孔涵洞所以稱橋。

近日,“天壇丹陛橋變‘理療床’”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視頻中許多市民攜家帶口橫躺在丹陛橋的漢白玉平台上,有的在身下鋪了張涼席,有的則直接將身體背部及四肢貼於地麵,有的人更加拿出竹蓆枕頭、大瓶茶水、扇子、傘子;有的人會閉目養神,亦有人拿出手機不停地玩。


市民對此解釋稱“這是漢白玉,聽說針灸還不如這個”,“身體好全靠烙這石頭”。很多到該處躺著治療的都是中年婦人,部分婦人更是與丈夫一同前來,不少人稱他們都相信民間偏方,用這個方法治療腰痛、腿痛,甚至是婦女病,“有的人躺了6、7年了,一到夏天他們就來!”

但不少網友則認為這樣的行為有些不雅,質疑“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接地氣兒”?並直言“回家躺著不好嗎”?不過,因為沒有明文規定不準躺在丹陛橋上,管理員亦沒法阻止,不少外地遊客看得傻眼,甚至拍攝祈年殿的照片時,都見到這些“治療”的民眾。

據報導,天壇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稱,針對丹陛橋上的漢白玉有賽針灸的療效一事為無稽之談,“隻是普通漢白玉,要說有療效是瞎說,其實就是石頭被曬了一天還有些餘溫,一些市民有老寒腿或腰疼,躺在上麵的感覺有點像熱敷,會覺得舒服罷了”。

天壇公園管理處有關人士此前也曾表示,這一現象已存在多年,他們今後將加強監督,避免損壞文物及不雅的行為出現,在監督過程中將嚴格按照《公園管理條例》進行,必須依法管理,對不文明的行為會勸阻而不會單純地強製性禁止。

●《新聞評論》躺在文物上治病 也是種病

針對北京市民躺在丹陛橋上“治病”一事,新京報刊登媒體人西坡的評論指出,盡管不知道在橋上躺著“治病”的是何許人,究竟得了什麽病,但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公共景點、曆史文物上躺著治病,也是一種“病”。這種病的名字就叫“不文明”。

文章指出,從一個角度講,昔日的皇帝和今天的治病者對天壇的使用是同一性質——迷信。皇帝以為每年祭兩回天,就能五穀豐登、天下太平了。今人以為到石頭上躺一躺,就能包治百病、平安康泰了。兩者都有“寧可信其有”的自欺欺人心理。

文章說,前段時間有個在動物園“薅駱駝毛”的老人,雖然動物園澄清並不會對處在脫毛期的駱駝產生不良影響,但是她的舉動仍引起了公眾反感。原因也在於這種行為缺乏公共意識,認為公家的光不蹭白不蹭。

此前還有著名的老人擼天壇的廁紙,後來隨著天壇公廁硬件升級,廁紙沒法擼了,而在丹陛橋上躺著治病的人又多了起來。文章說,有些時候,有些怪現象,總是讓人啼笑皆非,而我們的社會越來越文明,無疑也有賴於這些零碎社會工程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