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妻"趙小蘭含淚:沒有孩子是我的遺憾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趙小蘭這個名字,對於華人來說是帶著榮耀的。一直以來她也沒有忘記“華人”的根,就在前不久,她還與父親再訪紐約華埠,受到夾道歡迎。

近日,CNN記者Dana Bash專訪了趙小蘭,記錄下她從移民到部長的曆程,趙小蘭也少有地談到了,自己為什麽沒有孩子。

趙小蘭的“脆弱和焦慮”

Bash說,盡管有著那麽多光環,和趙小蘭麵對麵時,自己卻意外地感受到了她的脆弱感和焦慮感,尤其是在談到自己年輕時剛移民的日子。

“ 我還記得學習新文化、新語言和適應各種日常生活有多困難,哪怕隻是最普通的吃飯這種事,比如,大多數華人是不愛吃夾在麵包中間的肉的。”

趙小蘭笑著說。就像我們知道的,她8歲時和幾個妹妹一起跟隨母親來美,與先行抵達的父親趙錫成博士團聚。一家人擠在紐約皇後區的一間一居室公寓裏。

“ 最初的日子非常艱難,孩子們對我很刻薄。”

盡管經曆艱辛,但趙錫成開創的船運公司最終獲得巨大成功,甚至獲得“華人船王”的稱呼。趙小蘭說,作為家中長女,按照亞洲文化的傳統,自己理應擔負起照顧其他人的責任,一度非常害怕會做不到這一點。

“ 我非常害怕無法融入美國主流,害怕找不到工作,害怕一事無成,給家庭蒙羞。”

沒有舞會  也沒有約會的人生

趙小蘭當然沒有讓家庭蒙羞。經過幼年努力,她考上了位於麻州的女子文理學院Mount Holyoke,她說,當時隻想到這是一個女生上學的好地方,卻沒想到上了大學,還要應付更多青春期的“問題”,比如約會。

“ 我一輩子都沒約過會。我也沒去過我的高年級或低年級舞會。”

采訪者寫道,雖然趙小蘭的語氣裏並沒有尋求憐憫的意思,自己還是告訴她,這讓自己有些難過。但趙小蘭回答:“沒事,我不難過,也沒人邀請我。”

“ 那時候我不知道舞會和約會的重要性在哪裏。我不了解流行文化,也從不聽歌——一直忙著學習。”

這些犧牲都有了回報,畢業後,趙小蘭前往哈佛繼續攻讀學位,隨後進入白宮實習,從此開始從政之路。

談丈夫:和他過日子很輕鬆

正如大家所知,趙小蘭的丈夫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是國會參院多數黨領袖,兩人的職權都很大。不過,對於“終極權勢夫妻中的一半”這個說法,趙小蘭是不屑一顧的,她說現在掌權的女性越來越多,所謂的“權勢夫妻”自然也就越來越多了。

麥康奈爾以其尖銳的政治技巧聞名,但在訪問中,趙小蘭卻想讓大家知道丈夫更人性化的一麵,甚至“敦促”記者,在剪輯播放時一定要留下這一段。

“ 我把他叫作‘低維護費(low-maintenance,意為好打理、不難伺候的人)’的丈夫,他自己洗衣服,還能做飯,有時候還會洗我的衣服,做飯也好吃。他也是個很體貼的人,考慮很周到,和他過日子很輕鬆。”

一位當年撮合二人的友人把趙小蘭形容為“虎妻”,趙小蘭對此卻有自己的理解。

“ 那時候‘虎媽’這個概念剛開始,我想他的意思是,我是個極其有愛、忠誠、有價值的妻子。”

市麵上也出現過一些似乎佐證趙小蘭是“虎妻”的文章,比如說她保管著丈夫的捐助者和支持者的資料。但趙小蘭解釋說,這一切隻是因為自己記性好罷了。

“ 我沒有做記錄,記錄全都在腦子裏。我有驚人的記憶力,這隻是一項天賦。如果我24年前見過你,我到現在還能記得我們是在哪兒、什麽時候、什麽樣的環境下見的。”

趙小蘭還現場證明了自己的說法——和記者看著自己年初宣誓就任交通部長時的照片,她回憶說:“那是2017年1月31號,下午5點半的時候。”

含淚談沒有孩子:當初不知道我做出了取舍

毋庸置疑,在追求事業的同時,趙小蘭也是個家庭至上的人,常把家人帶在身邊。以往幾次我們對她的采訪中,幾次見過她父親和妹妹、外甥外甥女的身影;筆者在采訪她和父親趙錫成時,她對父親尊敬關心的態度也讓我記憶深刻。

然而,趙小蘭一直沒有生孩子,這自然引起過很多人的猜測。在近日的采訪裏,她坦承對此感到後悔,但人生無法盡善盡美。

“有時候我覺得這確實是個遺憾。我試著不要對太多事感到後悔。但我要對年輕的女性們說,我這一代人總被教導,人生可以盡善盡美,你可以有事業,也可以有家庭,一切都是可以的,但人生並不是這樣。所以我試著告訴年輕女性,不管她們願意不願意,人生中總會有需要取舍和犧牲的地方。當選擇的時刻來臨時,你得有所意識,因為如果你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做出了決定,你會很後悔,而且今後不會再有機會重來。”

於是記者問趙小蘭,當時她有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出取舍。趙小蘭回答時,試圖不讓淚水流出來:

“ 不,我那時不知道。”

談年輕人:不要過於高估榜樣的力量

采訪後,記者Bash的一句話讓筆者深受觸動。她說:趙小蘭是沒有她自己的孩子,但有許許多多亞裔後輩正從她的身上汲取著力量。

不過,手下管著交通部數萬員工和多個機構的趙小蘭卻說,雖然自己試著給那些為自己工作的年輕人提供指導,但榜樣的作用卻被高估了。

“ 我要說的話可能有些奇怪,但我希望這能激勵到大家。我沒有把很多人奉為榜樣,但這並沒有影響到我。所以對於年輕人,我想讓他們多一點力量、希望和信心:沒有榜樣,不意味著你將來不會成為你想要尋覓的榜樣,我們的國家充滿機遇,即使你沒有榜樣,沒有關係。隻管追求你的激情所在,做你真正喜歡的事情,該走的路自然就會在你眼前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