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驢喂虎”事件完整視頻 膽小勿看(圖/視頻/慎入)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上個世紀90年代,全國各地曾經大躍進地建設樓房,然而到了前些年,這些“快餐樓房”紛紛出現問題,“質量報複期”來臨。這個概念用在野生動物園上也十分貼切。城市往往過段時間就懷著飽滿的熱情規劃野生動物園,然而,規劃太粗糙,動物保護與人的安全也忽略了。很快蜜月期結束,報複期來臨。常州這個野生動物園便是縮影。


實際上,根本不需要那麽多的野生動物園,精心打造一些有教育意義的便足夠了。

債務糾紛、偷賣動物……該動物園這些年負麵不斷,這也是許多動物園的縮影——開設時轟轟烈烈,經營時舉步維艱

去年,常州淹城野生動物園因債務糾紛被常州法院凍結所有資產,包括股權和動物。根據園方的說法,一名股東私下帶著人想拉一卡車動物出去賣掉,結果被保安攔住。情緒激動的股東,便把驢給投入到虎池中撒氣,幸而被人阻止了接下來的投喂。匪夷所思的原因也揭示出該野生動物園麵臨著巨大的困難。


根據網絡公開信息,近年來該動物園有如下的負麵報道——


從2015年開始,該動物園的經營情況就不好起來

而根據公開的裁判文書,該動物園也打了幾起官司。大概是在2012年,動物園向王某借了9500萬元,並約定在2015年將債權轉換為股權。但是到期之後雙方各執一詞,一方堅決要股權,另一方死活也不退讓,而在打官司的過程中,王某也申請了對動物園做財產保全。然而,動物園的麋鹿等財產還是被賣了,所以又打官司。這樣官司纏身的情況下,動物園的動物過得自然也非常不安寧。

常州這家野生動物園是在2008年正式對外開放的。在規劃時,還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因為它建設在離市中心不遠的曆史文化遺跡中。根據當年的報道,2004年,武進區淹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通過調查研究,決定籌建原生態野生動物園,與森林公園整合並置。如何保護文化遺跡?如何保障安全?這些都是挑戰。但是,毫無疑問,這樣的建設是被認為很創新的,很符合城市旅遊發展戰略的。

中國的很多野生動物園也和常州淹城野生動物園一樣,建設得轟轟烈烈。新華網早在2004年的一篇報道中,就如此寫道:“近幾年,野生動物園的競建熱潮風起雲湧,短短10年間,中國野生動物園從無到有,已經達到30多個,這一數量是日本野生動物園的6倍、美國的3倍。然而,在結束了短暫暴利的輝煌之後,野生動物園行業進入行業虧損的‘冰凍期’。”正規備案的野生動物園都這樣,更不用說那些打著野生動物賣點的無資質場所了。

是的,建設得熱火朝天,然而野生動物園並不好經營,慢慢地變成了十家九虧,舉債度日,甚至於關門大吉。可關門之後,動物的處理又是個問題。

  經營動物園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在壓力之下,園方“奇招輩出”,競次不斷

經營一個合格的動物園,非常不容易。遊客的安全、動物的生存是基礎,而後再談動物福利,遊客體驗。然而,大躍進式的建設意味著規劃不合理,甚至會出現好幾家動物園撞在了一起搶生意的情況。市場不順,出現虧損,動物園就想著辦法地壓縮成本、招攬遊客。最平常的套路是開創新業務,付費喂食是最低級的,動物表演比比皆是,還有動物合影。這些都很殘酷,既傷害動物,也保障不了遊客的安全。例如,有的動物園為了開展“人虎合影”這樣的活動,把老虎的牙齒全部給鋸了。

更極端的案例是賣動物,甚至用動物來賄賂,沈陽的一家野生動物園曾經報爆出長期拿虎骨酒來請客送禮,打點各方。而這些老虎,是餓死的。

可以說,十多年來,動物園裏的野生動物困境並沒有改變,園方的經營手段並不是在競優,而是競次。最後,動物過得不好,遊客的體驗也很差。



野生動物表演背後少不了對動物的虐待

 然而,城市往往過段時間就懷著飽滿的熱情規劃野生動物園

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城市便會懷著巨大的熱情去規劃動物園,特別是“洋氣”的野生動物園,似乎這樣才能和城市化相匹配——一座沒有動物園的城市還能算城市嗎?另一方麵,一些野生動物園也被寄予了帶動旅遊業的厚望。所以,新華網2004年的報道裏說:“近年來各地興建的野生動物園,一般都是‘省長項目’‘市長項目’,各地林業廳敢不批嗎?”

而這個風潮時不時就吹來一陣。1993年,中國第一個野生動物園在深圳開園,洋氣的舶來品引發轟動,也商機無限,其它地方隨之掀起了熱潮。而在本世紀初期,動物園高燒不減,出現重複建設、惡性競爭的現象。2001年,重慶建設了西南地區第一家野生動物園,然而第二年開始,周邊省市也陸續修建了好幾家競爭品。2008年的時候,光明日報的報道裏,專家提到了一個更加驚人的數字——“中國林科院野生動物保護首席專家楚國中說,由於投資野生動物園建設有高回報,各地紛紛爭上野生動物園項目。現在,我國已建立野生動物園80多家,遠遠超過一些發達國家。”誇張到什麽境界呢?湖北省武漢市周邊曾一度建有7個野生動物園,重慶有3個野生動物園。廣州市不僅有鱷魚動物園、白天野生動物園,還有夜間野生動物園。

而現在,似乎又有城市對於建設動物園非常動心。今年年初,媒體披露,南京要建3家野生動物園。而根據新華日報的報道,旅遊界人士分析,投資商之所以熱衷於建野生動物園,一是旅遊市場上升很快,急於尋找投資“興奮點”,二是以野生動物園為賣點,可以帶動相關旅遊項目捆綁開發。就像當下遍地開花的“××城”“××穀”“××之窗”等主題公園,其實是“旅遊+”的綜合體開發。



建設野生動物園的熱潮,每隔一段時間便來一次

  然而動物園的後報複期來得很快,也很猛烈

在樓房界,有一個詞叫“質量報複期”。上個世紀90年代,全國也曾經大躍進地建設樓房,圖量圖快,質量被忽視了。然而到了前些年,這些“快餐樓房”紛紛出現問題,“質量報複期”來臨。

這個概念用在野生動物園上也十分貼切。轟轟烈烈地建設野生動物園,然而,規劃很粗糙,動物保護與人的安全也忽略了。於是,有的動物園經營不善倒閉了,有的舉債度日,勉強支持,亂象頻出。

 實際上,根本不需要那麽多的野生動物園,精心打造一些有教育意義的便足夠了

動物園到底該有什麽樣的價值?國際上也在反思。發展旅遊業、城市的標配,這些都太過於功利,並且弄不好還適得其反,留下債務與爛攤子。動物園對於繁殖或者科研也並沒有很多效用。那麽剩下的就是教育功能了,動物園是大自然的窗口。然而,如專題《》所指出的,“在中國,多數動物園很難讓人獲得感性真實的體驗和知識,反倒會讓人對動物園的存在意義產生懷疑。最常見的景象是——動物籠舍髒亂差,動物眼神呆滯、行為機械重複、毫無生機。”如此教育,恐怕反麵作用更大。

所以,城市,真的不需要那麽多的動物園,那麽多大張旗鼓建設起來的動物園。並且,所謂的教育意義也是需要精心去設計的,例如,對原生態的模擬,讓參觀者有沉浸式的體驗,可是這需要錢也需要心思,又有多少動物園能夠做到呢?



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的“剛果雨林”主題展區被認為是沉浸式體驗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