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發言人舌戰群媒 懟CNN記者“無智力可言”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3月14日(周二),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肖恩·斯派塞(Sean Spicer)在例行記者會上的一番言論引發了美國媒體不小的騷動,當時他援引了美國福克斯(FOX)電視台新聞頻道的法律分析師安德魯·納波利塔諾(Andrew Napolitano)的論斷,該論斷認為英國政府通信總部(GCHQ)在美國大選期間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與奧巴馬相勾結,對當時的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搞竊聽和監視。

納波利塔諾在參加Fox一檔新聞評論欄目時說:“他(指奧巴馬)沒有動用國家安全局(NSA),也沒有動用聯邦調查局(FBI),也沒有動用司法部(DoJ),他用的是英國政府通信總部。”而且他還認為,奧巴馬和英國情報部門合作可以規避“美國指紋”這一敏感問題,讓 英國人充當竊聽特朗普的白手套要安全得多。

白宮發言人舌戰群媒

綜合英國每日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報道,3月16日斯派塞再次舉行例行記者會,有關針對特朗普被竊聽的問題不可避免地成為記者們發問的焦點。



斯派塞在記者會現場

首先捅了馬蜂窩的是美國廣播公司(ABC)的記者喬納森·卡爾(Jonathan Karl),他要求新聞發言人回應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Senate's Intelligence Committee)16日下午剛剛做出的“竊聽事件查無實據”的聲明,而且還問斯派塞如何看待眾議院共和黨發言人保羅·瑞安(Paul Ryan)也同樣聲明奧巴馬政府沒有竊聽特朗普。

針對這一問題,斯派塞好像憋了一肚子話要釋放出來的感覺,他足足用了16分鍾的時間來回答這一問題。




注意兩圖左上角顯示的時間,圖二中CNN的記者吉姆·阿科斯塔(Jim Acosta)提問時,之前的提問已經過去了約16分鍾

喬納森·卡爾詢問,特朗普之前聲稱被竊聽,並且特指遭到了“電話竊聽”,現在特朗普是否還在堅持這種稍顯孟浪的論斷?斯派瑟打斷了他的問話並且提高了聲調:“我在回答你的問題,喬納森,你冷靜一點,而且你在扭曲原意!最基本的一點你們應該注意到,總統昨晚已經指出在這件事上(司法部)應該挖出更多信息,而且海量的新聞報道顯示,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發生過一些事。”

當CNN的記者吉姆·阿科斯塔(Jim Acosta)接過接力棒準備繼續挑戰的時候,火藥味則變得更濃,斯派塞直接噴了阿科斯塔“你毫無智力可言(no intelligence)。”

這裏斯派塞還玩了一把一語雙關,因為intelligence這個詞既可以指“智力”,還可以指“情報”,他開玩笑說:“我這裏兩個意思都有,你的安全級別太低。”暗指這名記者不可能接觸到一些機密文件,這引起了記者會上眾人的哄堂大笑。

阿科斯塔和斯派塞互懟的時候都指責雙方“剪裁媒體,斷章取義”,阿科斯塔質疑斯派塞為何隻引用福克斯電視台嘉賓Hannity(一個典型的保守派,特朗普的支持者)的話,斯派塞回應:“我覺得你才是斷章取義,你有意忽略了其他的一些新聞源。”

當阿科斯塔談及已經曝出的有關新聞報道不足以支撐“特朗普遭竊聽”這個論斷的時候,斯派塞更是情緒激動:“你怎麽知道這不足以支撐總統的論點?你是這方麵的專家嗎?你能否告訴我該怎麽解讀這些報道?”

斯派塞還特意為特朗普的不夠圓滿的聲稱打了一個補丁,因為特朗普之前用了“wire tapping”(竊聽)這個詞而被媒體大做文章。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抓住了特朗普言語上的漏洞,認為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的電話或者其他私人設備被“竊聽”的證據。斯派塞說:“在這個話語背景下,總統說的‘竊聽’的意思是被監視(surveillance)。”



白宮發言人和記者們情緒一度都很激動

斯派塞還明裏暗裏把矛頭指向了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認為他們沒有盡職盡責去徹查總統被監視一案。不過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努內斯(Devin Nunes)雖然表麵上否定了特朗普有過被監聽的證據,也沒有完全把話說死:“(被監視)是有可能的。”

斯派塞就抓住了這句話猛烈地抨擊在場的各路記者:“當他們(指情報委員會)說總統和俄羅斯方麵並無瓜葛的時候,你們不是一個個的都情緒激昂嗎?(情報委員會認為有可能總統被監視之後)你們的勁頭都哪裏去了?”

英情報機構罕見回應:胡扯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當地時間今天(3月7日)早上,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信總部(GCHQ)罕見地回應了其部門在去年的美國大選期間曾參與過監視特朗普的活動:“這一指責是胡扯,完全荒謬,應該被無視。”

對GCHQ來說,受到類似的指控已經不是第一次,以往他們往往對以“新聞沉默”,這一次不同尋常地發聲,尤其是用了“完全荒謬”(utterly ridiculous)這樣的語詞更是讓一些媒體錯愕。BBC的解讀是這說明了GCHQ極其嚴肅地對待了此件事,不惜打破沉默以撇清自身利害,更說明英國情報部門根本不願卷入美國國內的黨爭之中。



GCHQ主管羅伯特·漢寧幹(Robert Hannigan)

值得注意的是,GCHQ主管羅伯特·漢寧幹(Robert Hannigan)在履職不到兩年後,於今年1月23日突然提交了辭職報告,原因是“家庭問題”。GCHQ對此向媒體披露,是漢寧幹自己主動提出辭職的,並不是因為被紀律原因等被解雇,引發了外界的不少猜測。不過,在社交媒體Facebook和Twitter上,目前GCHQ仍然稱呼漢寧幹為“director”(主管),這也意味著兩個多月以來,漢寧幹雖然已經提交了離職報告,但仍處於“待走未走”的狀態。

無論GCHQ在這件事上清白與否,該組織卷入類似的事件因為其身份本身就容易“瓜田李下”,早在2013年,斯諾登就曾爆料GCHQ和蘇格蘭國家情報機構合作監聽蘇格蘭民眾的手機和電話,去年上半年,德國媒體《明鏡周刊》也爆出GCHQ的醜聞,報道指出他們和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合作,對比利時等國進行跨國監聽。

上周,3月10日,特朗普和共和黨重量級議員在白宮會麵商討醫療改革,並舉行記者見麵會。輪到媒體提問時,特朗普被記者們反複逼問奧巴馬竊聽他的證據,特朗普幹脆趕走了所有記者。目前看來,這場“特朗普——美國媒體——英國情報機構”多重角力戰還會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