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他當屬“最著名”落馬官員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中紀委打虎記”專題頁麵
原標題:最近,他是“最著名”的落馬者

全國兩會期間,反腐在繼續。

開幕前兩日,上海市檢察院原檢察長陳旭和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主任孫懷山兩名省部級官員落馬;3月8日,廣東省委原常委、珠海市委原書記李嘉被雙開。

中紀委官網顯示,在省級層麵,共有7名省管幹部在兩會期間接受組織調查,另有廣東梅州市委原常委、宣傳部原部長周章新被雙開。

“政事兒”梳理發現,在這7名省管幹部中最“有名”的,當屬廣東省東莞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王檢養。



據公開資料,王檢養出生於1962年,是東莞本地人,其仕途一直在本地工作。本科畢業後,他進入當地中學工作,並在校園裏工作了7年,直至擔任東莞理工學校辦公室主任、團委書記。

1989年4月,他踏入仕途,調往市委辦公室工作,從一名科員升任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96年還曾赴中辦掛職一年。其後,調任東莞市委副秘書長,一幹就是9年,後曆任莞城街道、大朗鎮黨委書記,2011年12月進入市委領導班子,曆任市委秘書長、東莞對口幫扶韶關指揮部總指揮等職。

2016年12月,東莞市委換屆後,他擔任市委統戰部部長一職,直至此次被查。

事實上,除了作為黨政領導幹部,王檢養還有一個少為人知的身份——畫家“也墨”。

在文化藝術領域,“也墨”多次舉行個人大型畫展、出版過5部畫作集和一部文集。

其書畫曾被業內評價為“以一種充實、厚重、靈動與鬱勃的整體氣勢,讓人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活力和生生不息的節律”。此外,他在書法、古琴、明清家具、紫砂壺方麵也小有研究。

“政事兒”注意到,有報道透露,王檢養屬於半路出家的業餘畫家。

在公開報道中,早年王檢養在書畫界並無影響力。在2008年之後,他開始“嶄露頭角”,以筆名“也墨”多次參加本地的聯合畫展,作品在東莞美術館亮相。

2009年起,他改變“策略”,開始出版個人畫集。

2009年7月和2010年11月,一年多時間裏,他一連出版了《也墨畫集》、《隨想曲:也墨國畫小品集》和《也墨山水畫集·庚寅年卷》3部個人畫作集。不過,“政事兒”並未從主流圖書網站上看到這幾本書在售。

2010年底開始,時任東莞市大朗鎮黨委書記的王檢養在書畫界的“成果”開始“猛增”。當年12月底,他在廣州美院舉辦了首次個人畫展,展出國畫山水作品48幅。



“政事兒”注意到,此次畫展得到了東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莞城美術館透露,有“眾多黨政幹部專程前來參加”,已落馬的廣東副省長,時任東莞市委書記、市人大主任劉誌庚還為王檢養發來了賀電。

當年8月,主政東莞的劉誌庚曾召開文化名城建設工作座談會,提出文化名城建設“八個一”指導精神,要求“打造一批精品、打造能夠反映東莞現象的文化精品”,“讓外國人了解東莞,使東莞形象有所提升”。

而當地黨報也對王檢養的畫展進行了大篇幅報道,報道中可以看出,劉誌庚對此評價頗高。報道稱這次畫展“充分展現了東莞文化建設的成果,展示了東莞黨政幹部提升藝術、提高素養的追求,這便是東莞千呼萬喚的文化精品”。

同時當地黨報也稱讚了王檢養:“也墨作為一位基層領導,他很好地宣傳與展示了東莞黨政幹部的良好形象,樹立了一個學習的榜樣。”

此後,王檢養在不到一年時間裏又連續在東莞、深圳舉辦個人畫展,“產量”也開始大幅提高。2010年12月舉辦畫展時,展出作品為48幅,2011年8月的畫展,則展出了86件,同時還向美術館捐贈了408件。

打造了“文化精品”的王檢養,隨後在仕途上也更進一步。2011年12月,他進入東莞市委常委班子,擔任市委秘書長一職。

“政事兒”注意到,作為畫家“也墨”的王檢養,並不避諱自己的官員身份。在接受采訪時他調侃道:“任何人都有業餘愛好,無論是官員或者普通老百姓,我開始總是躲躲閃閃,所以改了個筆名也墨,也來墨一墨玩一玩的意思,後來我坦然了。”

他還曾說,想到毛主席也喜歡寫詩著書,自己喜愛畫畫也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



2013年1月,王檢養最後一次出版文集《加州隨筆》,公開報道中,從此再沒有參與個人名義的文化活動。

“什麽樣的心境心情寫什麽樣的字和畫,這批作品中有緊有鬆,有煩躁和淡定”

。王檢養在自序中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