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全程英文談川普,你聽過嗎?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新聞司司長陸慷全程英文接受美國媒體專訪的視頻刷爆朋友圈,一夜之間,昔日在外交部藍廳以冷靜、嚴謹形象示人的陸慷,又讓外人看到了不一樣的一麵。

作為國家立場的表達者,外交部新聞發言人選擇用國際通用語言——英語發聲闡述中國立場、外交策略,這本身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畢竟這樣的訪談在海外的傳播度是不言而喻的。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花了一下午的時間,找出了幾位發言人英文接受國外媒體采訪的視頻,大家也可以感受下這些中國外交官的別樣風采。

陸慷:英文論述台灣問題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NBC網站於美國當地時間1月24日掛出了陸慷受訪的視頻,采訪陸慷的記者是NBC晚間新聞主持人萊斯特·霍爾特(Lester Holt),他曾主持2016年美國大選的首場辯論。NBC網站專訪視頻配文說明這麽寫道:“中國向特朗普發出強硬信號。”


△陸慷接受專訪視頻
 
受訪回答台灣問題時,陸慷和霍爾特的交鋒讓很多網友印象深刻。

當被問及“如果特朗普在台灣問題上更進一步,中國會如何回應”時,陸慷表示,不會做出任何預判,但中方立場非常明確:第一,“一個中國”原則一直是中美關係的基礎;第二,台灣問題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不能被用來談判或作為籌碼。

幾輪交鋒過後,霍爾特說“所以聽起來在台灣問題上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陸慷回答沒有餘地,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基礎。霍爾特繼續“下套”,追問“one hundred percent(百分之百)”確定?陸慷堅定回答“one hundred percent(百分之百)”。

在半個小時專訪中,陸慷談及了特朗普就職、台灣、南海、朝鮮等多個話題,很多網友評論稱,陸慷堅守立場,又不失風度,尤其是全程流利英文,讓人印象深刻,這是一場非常精彩的訪談。



△網友評論
 
從履曆上看,在外交部工作24年的陸慷絕對稱得上是名資深外交官,不過,直到2015年6月成為外交部第29任新聞發言人、外交部新聞司司長,陸慷才正式進入公眾視野。此前他在聯合國、愛爾蘭、美國都有過駐外經曆。

據說,陸慷中學時代英語就不錯,他家鄉媒體——江蘇的《現代快報》報道過,陸慷高中就讀於南京外國語學校,這所學校口碑在外,媒體曾統計,該校畢業生在外交部工作的已經有上百人,參讚以上的有50多人,有近10位英語、德語、法語專業的南外畢業生給國家最高領導人當過翻譯。陸慷在校期間,給老師的印象是“沉穩、好學、聰明”,英語基本功相當紮實。

因為工作關係,政知君平日裏也經常見到陸慷,他個子不高,留著平頭,言談樸實。在中外媒體吹風會上,陸慷作為主持人總是給記者留足采訪的時間,滿足記者采訪的需求。

劉建超:菲律賓說南海

現任國家預防腐敗局副局長劉建超四方臉,一笑臉上還有倆酒窩,戴副金絲邊大框眼鏡,形象讓人過目不忘。

劉建超是吉林人,1964年2月出生,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他是80年代的“海歸”,1986年到1987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專業學習,回國後即進入外交部工作。2001年回到外交部新聞司,擔任發言人,當時,劉建超僅38歲,是外交部史上最年輕的發言人。

說起語言,其實初入外交部,劉建超就在翻譯室任科員,這個部門“盛產”兩會發布會上的翻譯、領導人的翻譯等等。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也在網上找到了劉建超2011年任菲律賓大使的一段英文采訪視頻,視頻中,劉建超就南海問題發聲,他的語音、流利程度其實都是很不錯的。

2015年,劉建超從外交部部長助理職務調任至國家預防腐敗局任專職副局長。現在大家在中國海外追逃、追贓事務上,經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吳建民:法語贏得陣陣掌聲

吳建民,是外交部老一代的新聞發言人,1991年到1994年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發言人。1965年到1971年,在外交部翻譯室工作期間,他曾多次給毛主席、周總理、陳毅等老一輩領導人做過翻譯。

吳建民不止一次接受BBC《HARD TALK》專訪,和陸慷受訪場景相似的是,BBC主持人同樣問題尖銳,吳建民也是全程英文應戰,表達中國的立場。在某次專訪中,針對南海、聯合國等問題,吳建民做了回應。政知君找到這段視頻,但因為平台限製無法分享給大家。

不過,沒關係,我們感受一下吳建民的法語。

實際上,法語才是他的老本行。吳建民1959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法文係,後被分配到外交部。關於做法文翻譯,外交部禮賓司原代司長魯培新曾給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講過一段往事。魯培新與吳建民幾乎同時期進入外交部,上世紀60年代還一起共過事。

據魯培新回憶,當年吳建民被借調到團中央國際聯絡部,後被派到布達佩斯常駐做翻譯。有一次陪同胡啟立(曾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去布拉格開國際會議,正值中蘇關係變化期,雙方爭論比較激烈,吳建民作為胡啟立的法文翻譯,以其優秀的業務水平,在胡啟立的即席發言環節,起到了很好的配合作用。

如果不是2016年6月那場車禍,吳建民現在可能還依然活躍在媒體上,傳達中國的聲音。

發言人啥時候說英語?

最後,其實很多網友都在問:外交部裏的外交官們是不是語言能力都很好?

就這個問題,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谘詢了幾位在部裏工作的人。據他們說,能考入外交部的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入部考試設有聽力、口語以及業務筆試這些內容,能考入的人基礎都是很好的。此外,他們還要在工作中繼續學習。政知君前些日子采訪的一個外交官說,派出駐外後,很多工作人員也會在當地報語言學習班,繼續深造,這些都是提高語言能力的方式。

不過,聽到外交部發言人的英語並不容易。

平日裏跑外交、國際口線的政知君見到外交部發言人說英語的場合並不多。能接觸到外交部發言人的場合有這麽幾個:一是例行記者會;二是關於領導人出訪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三就是外交部、國新辦每年舉行的中外媒體新年招待會。

前兩個屬於官方外交場合,按照慣例,外交部發言人都是用中文答問。隻有後一個氣氛相對輕鬆,有聽到外交部發言人說英文的機會。在2017年國新辦的新年招待會上,政知君就聽到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用英文同埃及、美國以及一些東南亞國家記者聊了老半天。

在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印象中,中國外交部官員與國外媒體互動的方式多為在報刊撰文、接受媒體聯合采訪,而這種麵對麵專訪的方式卻不多見。有媒體指出,陸慷此次受訪是中國外交部官員首次就特朗普上任接受西方媒體的專訪。不得不說的是,作為一個外交官,接受采訪時,是不能隨意發表立場的,措辭得十分注意,所以這次受訪也可以說是一個外交官受訪的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