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二代到包工頭:中國上將王建平落馬記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中紀委打虎記”專題頁麵
中國現役上將王建平沒有撐到2017年的黎明。在2016年的倒數第二個工作日,中國國防部通報,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武警部隊原司令員王建平因涉嫌受賄犯罪,軍事檢察機關已對其立案偵查。王建平的父親是個老紅軍,而自己卻因幫兒子撈項目落馬,令人扼腕歎息。

據陸媒《環球時報》報道,從時間節點上看,這是2016年反腐的收官之“虎”;從軍隊反腐來看,這刷新了兩項“紀錄”:十八大後第一個落馬的現役上將,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成立後第一個被查的“軍老虎”。

王家小院從熱鬧到蕭瑟

公開報道中,王建平最後一次現身是在2016年6月召開的全軍實戰化軍事訓練座談會上,他做了題為《教戰練將,大力抓好戰略戰役訓練》的發言。

王建平是現役上將,在他之前還有3名退役上將落馬,分別是徐才厚、郭伯雄和田修思。曾有軍方人士對媒體表示,王建平是早晚要出事的。同樣有此預感的,還有王建平父親王振海的老鄰居們。



王建平是“紅二代”,一個從乙種師走出來的優秀師長 (圖源:VCG)

王振海在遼寧省撫順市住了近60年。“我們撫順有個說法,在南台、北台住的都是達官貴人。”撫順當地人介紹道。南台、北台最早都是日本人建的小洋樓。新中國成立後,撫順市委辦公地點設在附近,不少市領導就近住了進來。後來小洋樓大多拆了重建。曾擔任撫順礦務局黨委書記兼局長、撫順市委副書記的王振海也住在這裏。

王振海大約從2010年起,王振海夫婦每年10月都前往北京過冬,來年5月再回到撫順。王振海於2015年去世,他的老伴商秀蘭(音)也在一年後離世。

據知情人士說,王振海在河北石家莊市讚皇縣老家原有一個妻子,生了一兒一女。後來,王振海離開家鄉,參加革命工作,工作中又與商秀蘭相識、結合,又生了三子三女。王建平是商秀蘭生的第二個兒子。幾年前,當王建平還是武警部隊司令員的時候 ,門口車來車往,葡萄架下人來人往,從早到晚都不消停。市裏的武警、省裏的武警、地方上的領導,都常來走動。據說王建平曾放話,誰再去就撤誰的職,但也沒起作用。”

王振海家的鄰居說,“他們今天來送苗,明天來鬆土,後天再來找別的活兒幹。有時候不等王振海從北京回到撫順,小院的一畦菜地早已被翻好地、種好苗,收拾得極規整。”

但商秀蘭不願拿好處、收東西。送東西的人因此要頗費一番心思。“院子裏擺過一條武警戰士送來的靠背長椅,是破舊的椅子上麵刷了一層新漆,這樣商秀蘭才收了,要是新椅子她肯定不要。”

當地住戶透露,“她還不同意王振海接受宴請,於是不少人就帶上吃食來找王振海,坐在院子裏吃,商秀蘭覺得這不是請客,才稍微能接受。王建平氣勢最盛的時候,這院子裏真是熱鬧非凡。”

2014年12月,王建平調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級別沒變,但離開了武警部隊司令員的崗位。

而在半年前,中央決定開除原軍委副主席徐才厚黨籍、軍籍、取消其上將軍銜,軍中反腐的大幕已拉開,撫順當地人對王建平的調任也高度敏感,“拿掉王建平的實權是為了揭武警部隊貪腐的蓋子”的傳聞漸漸多起來,王家小院的熱鬧勁兒馬上煙消雲散。

“原來有鄰居常跑去王振海家幫忙收拾菜地,這時也不去了。其他鄰居就調侃道,瞧這眼力見兒。”王振海的鄰居回憶,“武警戰士更是沒人來了。以前一下雪,王家門前一整條街都被掃得幹幹淨淨;2015年元旦後的第一場雪,沒人來掃,我們開玩笑說:‘再也借不上王家的光了。’”

老革命的家風斷代了

其實在撫順,王振海的名氣要遠大於王建平。王振海1920年出生於讚皇縣的一個農民家庭,“七七事變”後參加了當地的抗日鬥爭,後來又參加過解放石家莊、太原的戰鬥以及平津戰役等。之後,王振海隨大軍渡江南下,先後任福建惠安縣縣長、福建省軍區第五分區武裝部副部長、泉州地委副專員等職。1954年,王振海作為支援東北建設的幹部,奉調到遼寧工作。此前一年,王建平出生。

王振海到撫順後,擔任老虎台礦黨委書記、礦長。“那時老虎台礦就是1萬職工的大礦了,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煤礦之一。王振海剛上任時對煤礦一竅不通,但他好學,每天早上六七點,就讓礦上的工程師給他上課,後來熟練掌握了各種技術知識。”

崔載述回憶道,“他給人的印象頗好,為人正派。工人對王振海很擁護。1958年大躍進期間,王振海抵製破壞生產規律的做法,被錯劃為右派,調到了龍鳳礦。後來老虎台礦多次發生事故,工人再三呼籲王振海調回來,覺得他是一個能帶頭、有作為、按規律辦事的領導。1962年王振海又回到了老虎台礦。”

上世紀60年代,王振海被調到撫順市礦務局工作。王振海在撫順礦務局先後任第一副局長、局長、黨委書記等職,繼而出任撫順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1980年,王振海調任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黨委書記,兩年後退休,回到撫順養老。

在鄰居的眼裏,王振海沒什麽官架子。有鄰居曾想借用兩家宅院間的公共區域,王振海二話沒說就讓了出來,“他特別能為別人著想,還時常拿錢資助貧困學生”。

當然,王振海對自己這個上將兒子是很引以為傲的。王振海在礦務局的老部下崔載述記得他去王振海家時,“他會特意給我看王建平與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合影,以及印有王建平形象的掛曆。”

鄰居們說,王建平很少回撫順,“但每次要回來,王振海就特別高興,會忍不住和別人講,‘我兒子要回來了!’這時老伴商秀蘭就出來責備他,‘不是說了不要講嗎?’如果王振海拿王建平的照片給別人看,商秀蘭也會阻止他,‘不是說了不要看嗎?’”

在外人眼裏,商秀蘭嚴謹、低調。“她多年疾病纏身,但凡事盡量親力親為。有一年商秀蘭拎了壺開水,上樓給王振海灌熱水袋,一步沒站穩,整壺開水澆在胳膊和身上,嚴重燙傷,休養了好久才痊愈。”

她對孩子管教很嚴,據說王建平兒時頗為頑劣,有一次偷了老鄉家的黃瓜,邊走邊吃,剩下的裝在書包裏。商秀蘭發現後當場打了他,帶著他把黃瓜送回去,吃掉的還另付了錢。

乙種師走出來的優秀師長

王建平曾經是一名優秀士兵。1969年,16歲的他參了軍,先後在錦州任炮兵42團團長,第四十集團軍炮兵旅參謀長、副旅長、旅長。1992年,他擔任第四十集團軍120師師長,駐紮在興城郊外。

撫順人大多認為,王家在部隊並沒什麽影響力,王建平的升遷應該不是依靠王振海的關係。有人把王建平的快速升遷歸因於他的嶽父,稱王建平在錦州服役期間被部隊領導看中,領導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這一婚姻細節得到知情人士的確認:“王建平的嶽父曾是沈陽部隊裏級別較高的領導,但在上世紀80年代初已經退休,那時王建平的職位還不高,談不上嶽父提攜。

他後來的迅速升遷應該是憑借自身過硬的素質。他當連長的時候,帶的連就是非常好的連;當營長的時候,帶的營就是非常好的營。而且那時候部隊提幹標準很嚴,不存在買官賣官的情況,優秀的戰士才能當班長,優秀的班長才能當排長。

120師由抗日遊擊隊發展而來,後來與118師、119師同屬第四十集團軍。“當時隻有118師是甲種師,也就是主力部隊;120師是乙種師,並不是第四十集團軍著重培養的對象,提幹也往往從118師選,而不是從120師選。”

知情人士介紹說,“但王建平任120師師長期間,狠抓部隊建設,提出要克服乙種師難作為的思想,乙種師也要創造像甲種師一樣的工作成績,要做到部隊像部隊的樣子,營區像營區的樣子,軍人像軍人的樣子。”

此後,120師在軍事訓練、營房建設等方麵都有了很大變化,也獲得了不少獎。那時王建平在部隊的口碑也不錯,“除了過硬的工作作風和敬業精神外,大部分士兵覺得他很務實,私底下評價他平易近人,有人情味。”

據說他當團長時,一次坐著吉普車回營房,路上看到認識的老幹部家屬,就命令立即停車,讓車上的人徒步回去,讓老幹部家屬坐車回家。

1996年10月,120師轉隸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兩個月後,王建平調任武警西藏總隊總隊長。據稱,西藏工作任務艱巨、條件艱苦,當時調王建平去可能是鍛煉他。

2009年,王建平出任武警部隊司令員,3年後晉升為上將。據媒體分析,王建平的問題就出在他主政武警部隊期間。他早年的優良作風此時顯然已蕩然無存,他帶給家人的榮耀也變成苦澀。

據知情人士報道,王建平的落馬與幫助其“包工頭”兒子承接武警的工程項目有關。

另外,王建平的落馬與其他“大老虎”也有關聯——周永康曾主政公安部,與王建平的工作關係密切;徐才厚曾在沈陽軍區任職,可能與王建平有交集,且他出任軍委副主席後也是王建平的上級;同時王建平的上級領導還包括原軍委副主席郭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