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最火男演員孫紅雷:我的理想是“邱如白”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pics/22042/2204274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2009誰是最火的中國男演員?恐怕大多數人都會回答:孫紅雷!從年初《梅蘭芳》2008星光大典獲獎記錄裏的邱如白,到《潛伏》裏的餘則成,再到《人間正道是滄桑》和如今剛剛上映就獲得好評一片的《窈窕紳士》,孫紅雷在2009年達到了自己事業的一個高峰,成功嚐試了多元化戲路。原來觀眾眼中的硬漢專業戶,如今誰也猜不出他下一部戲將呈現一個怎樣的孫紅雷。日前,孫紅雷在北京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生活中的孫紅雷,絕不是《潛伏》裏餘則成式的角色,而像是《半路夫妻》中的管軍和《梅蘭芳》裏的邱如白。這兩個人一結合就比較像我的本色。”孫紅雷這樣告訴本報記者。孫紅雷承認生活中的自己好為人師,“我這人有時比較愛說教,但我覺得我從事了一份很神聖的職業,我有責任提醒我身邊的人尊重這個職業,我至今都記得在中戲上的第一堂表演課,教授說‘戲大如天’,從那時起我就覺得要把生命獻給表演。”采訪過不少明星,唱高調者不乏其人,但這樣的回答還是讓記者覺得……“你覺得我這家夥開始裝大尾巴狼了是吧?我覺得這是長大成熟了。” 孫紅雷和記者較勁說。

現實中我很像“管軍”

今年孫紅雷39歲,入行11年,在過去大多數媒體記者的印象裏,這個地道的東北漢子說話坦率,還有點人來瘋,激動起來會手舞足蹈,一笑起來,眼睛眯成一條縫,臉也跟著冒紅。

名不見經傳的電視劇《半路夫妻》算不上是好戲,孫紅雷卻念念不忘。最近有朋友結婚1個月就鬧離婚了,他給人家的建議就是:“你去看看《半路夫妻》就明白了。”

事實上,朋友也沒把這戲看下去,理由是“沒心情”。“生活中我就是這麽一人,特別愛捉弄人。”孫紅雷偏愛的是“管軍”這個角色。管軍曾經是管總,因為偷稅幫哥們兒扛罪在監獄呆了3年,出獄後前妻改嫁,女兒瞧不起他,公司沒了,朋友也背叛了,看盡了人間冷眼。他靠著女片兒警的支持,重新做生意,奪回了公司,又成了大款。

孫紅雷承認,管軍是他世俗的一麵。他的演藝生涯也曾經曆了一個大起大落的階段,但是骨子裏,他有自己的雄心壯誌,而且還有狡猾的智慧。“以前我很不喜歡別人說‘你真幸運’。因為我覺得我所得的一切都是自己勤奮、努力換來的,這是應該的。現在才明白,其實有太多比我有才華的人,真的沒有機會。”孫紅雷說。

孫紅雷把趙寶剛、張藝謀當做影視啟蒙老師。第一次拍電視劇,他為一個很次要的配角見趙寶剛,等了7個小時,趙寶剛看了他一眼說:“你長得太憨厚,演不了這個角色。”“我等了7個小時,不能被他這一句話給打發了。我必須讓你知道我是誰,我必須讓你給我機會,讓你看看,我是不是個有才華的演員,是不是能夠達到你的要求。”孫紅雷有點倔,狡猾勁就上來了。他走過去拍拍趙寶剛的肩膀說:“你不找我演,你會後悔一輩子的。”這招真有用,趙寶剛沒見過這樣的人,還真讓他去上妝試戲。

他的第一部電影是和張藝謀合作的《我的父親母親》。但是隻要孫紅雷提到這部電影,所有人的反應都是:“你沒事吧,那戲哪裏有你?”張藝謀當時見他,給出的要求就是:如果這戲在電影院放映後,有人找你簽名,你就是敗了,因為你周圍的人都是原型,村長就是村長,木匠就是木匠。十多年後的今天,張藝謀來找孫紅雷演他的影片《三槍拍案驚奇》。他一見孫紅雷就說表演,其實還是老問題:“你氣場足夠強了,在那兒站著就行了,千萬別演。”孫紅雷也記住了:“他知道我的問題在哪裏,其實我也清楚。”

生活中我成不了“餘則成”

孫紅雷喜歡對比鮮明的顏色,穿衣打扮如此,演戲的重口味亦如此:色彩濃烈、涇渭分明。在徐克的《七劍》裏,烽火連城是最搶鏡的壞蛋;在《蒙古王》裏,他是鐵木真最頭疼的冤家對頭;《梅蘭芳》中的邱如白太出挑,更顯得黎明木訥、呆板。“他們叫我戲霸,因為我演的角色的確張揚。我喜歡把角色各個方麵都挖掘清楚了,全部都徹底、豐滿地表現出來,不管是不是有點過頭了。”孫紅雷說。

《潛伏》裏的餘則成因為身份受限,在敵人特務機構內部做臥底,要在辦公室的寸土之內完成革命的人,言行謹慎、低調,不用過多用力,反而成為孫紅雷從影至今業內評價最高的角色。餘則成並不是孫紅雷的本色表演,他把餘則成的成功歸結為劇本好以及所謂的“對生活的觀察”。實際上,餘則成的低調,恰恰是孫紅雷表演進步最好的注腳。“拍攝的前三天,我其實非常非常的反感。後來,我知道餘則成一定要這樣做才行,為了保護自己、保護信仰。我就真這麽認為:他為了革命信仰,不惜‘強奸’自己。他麵對站長、麵對陸橋山,他誰都瞧不起,餘則成是一個特別極端的人。所以記者采訪的時候問我:‘你怎麽看待像餘則成這麽弱小的一個知識分子?’我說:‘你錯了,他是我表演史上最強的一個硬漢。’我認為他是內心強大,而不是表麵上的。”談到餘則成,孫紅雷的分析鞭辟入裏,情緒也有些激動。

“那你是不是有意內斂和深沉地來表現餘則成?”

“我不同意這種說法,這是成熟。我覺得一個人的強大一定不是表麵的,我研究過西方的演員,他們對於人和事物的看法都是進步的,你明白嗎?進步也是我對自己這輩子的要求,不是我跟其他人比,而是跟自己比,我希望我每一天都有進步。而當我發現了真正的成熟、真正的強大,是來源於內心的時候,我覺得我就應該這樣了。我希望自己還是自由人,然後內心高傲,對自己有要求,不會被錢打倒,不會被名打倒。”麵對記者的提問,孫紅雷總是希望把問題引向深層。

我的理想是“邱如白”

孫紅雷現在喜歡用“朝聖”這個詞,來說表演對他的意義有多麽重要。這個詞起源於他演《梅蘭芳》裏的邱如白。花了一年時間和陳凱歌演完這部戲,很多人看見孫紅雷都認為,他簡直瘋了。他會認真地對每個人說:“我覺得我就是邱如白,我們有太多相同的地方。我們在精神上、靈魂上是一致的。”

邱如白的確不是孫紅雷,他是孫紅雷精神追求上的理想狀態:一個對藝術近乎偏執地著迷,甚至不惜一切代價的人。邱如白對梅蘭芳的藝術執著,不顧世事變遷,走火入魔,成為一個悲劇性的爭議人物。

起初,孫紅雷並不自信能演邱如白這樣的文化人。他勸過陳凱歌導演,“別讓我演了,別弄砸了”。他是因為那句台詞“誰要毀了梅蘭芳的孤獨,誰就毀了京劇,誰就毀了梅蘭芳”而接了這部戲。“我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同類。”孫紅雷說。也就是這個邱如白讓孫紅雷遭到影評人、影迷的圍剿,因為他動作太多、過於出挑。孫紅雷不上網,讓經紀人把所有網友的反對意見都打印出來。他還收到一個資深影迷的短信,毫不客氣地寫道:“邱如白讓我們看到了你的表演痕跡,用力過猛,你要知道謙遜。”孫紅雷給這個影迷打了電話:“我想用別人這麵鏡子好好看看自己,我不能坐井觀天,我還要進步。”

孫紅雷說自己經常在家裏看書,且隻看經典。據《梅蘭芳》劇組工作人員宋小姐透露,有一次去孫紅雷京郊的豪華別墅裏談事情,發現他一直放著交響樂做背景音樂。“他好學,也知道應該增加文化底蘊,隻是他補得有點晚了。”宋小姐說。

現在,孫紅雷參演的電視劇基本就是質量和賣價的保證。有投資方老板拎著一麻袋錢,往孫紅雷麵前一扔,隻要他簽字,這些錢都是他的了。 “這是多大的誘惑?”孫紅雷說自己麵對這個還是扛住了。“我經常問自己,你來這裏是幹嗎的?我真的不是為了錢來的。”孫紅雷說。“我把表演當做我的生命,甚至是比生命中一切都重要的東西,誰也無法超越它!”孫紅雷說這話的時候,聲音很大也很激動,很極端。

○對話孫紅雷

我是個有理想的人

記者:你屬於半路出家,入行晚、年紀大、壓力也大,因此你就比其他大學同學要勤奮得多?

孫紅雷:我沒玩過。《梅蘭芳》之前,我沒真正玩過。我為了等一個滿意的戲。可能因為劇本不好,我就一概不接,這樣一歇就是半年,甚至一年,但是我一直在準備,你明白嗎?我不知道你懂不懂那種感受,我沒有休息過,我沒有真正休息過。

記者:你是在為各種機會做準備?

孫紅雷:對。我在讀書,我在看電影,我在找各種各樣的資料,我是讀西方古典文學長大的,從小聽歐洲古典音樂,現在我要研究中國古典文學,我永遠在武裝自己,永遠是在吸收,像一塊海綿一樣。但是,在2007年之前我覺得我這塊海綿是幹的。

記者:在2007年之前,你已經演了不少電影,包括《蒙古王》、《七劍》,你都不滿意?

孫紅雷:我一直覺得我很幹燥,那些戲都不是我想要的。有的人說我有野心,如果說“此人野心不小”,是錯的;說“此人理想之大”,才是對的。這不叫野心,野心不能演出好戲來,但理想就能演出這樣的戲來。

記者:觀眾認為孫紅雷演的戲就是好,這種演技你認為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努力而來的?

孫紅雷:我們家祖上就沒有演員,全部是做學問的,跟演員一丁點兒沾邊的都沒有,我是一個特別反祖、特別叛逆的人。我從小就這樣,跟所有人都叛逆,你們走的路我一定不走,你們說的話,即使是對的,我也要換另一個角度,找另一個對的答案。這種性格是天生的,就是為演戲而生的。我覺得張藝謀、陳凱歌、北野武、斯皮爾伯格他們就是為電影而生的,沒有電影一定活不下去。我也是一樣,我沒有表演也活不下去。

記者:你情商高,挺適合做製片。

孫紅雷:這個我倒覺得真可以。我覺得我沒有才華做導演,但是可能會有才華做製片。

記者:現在好的製片人太少了,要不就是不專業,要不就是專業的人,但不懂這個行當。

孫紅雷:這個看法我特別讚同,我曾經跟我的偶像、我最喜歡的演員薑文一起喝酒聊天。我對薑文說:“我沒開玩笑,我真想給你做製片人,我覺得我是最合適的。”薑文愣住了,他是個認真的人,後麵也沒接我的話,就說:“你丫還是好好演戲吧。” 他知道我說的是真話,他在躲避我的眼神。但是那一刻,我說的是真的,我可能是最適合薑文的人。我很喜歡他,我很想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