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將在世博園開音樂會 曾拒絕多國入籍邀請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010/pics/21884/2188401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9月27日,郎朗在演出前咬著一個蘋果做鬼臉。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010/pics/21884/2188401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9月27日,郎朗在上海大劇院準備演出。

9月27日星期天,郎朗在上海參加了上海交響樂團建團130周年慶典音樂會,還臨時改變行程,推遲午飯,參觀上海世博園浦東片區。

上午:

“郎朗愛吃小籠包”

郎朗當天居住在上海市中心一家曆史悠久的老飯店。上午9時10分許,他敲開母親的房門,隨後,一家人在酒店裏用早餐。郎朗吃了4隻小籠,直說還想吃,“他喜歡吃小籠包。”郎朗的媽媽說。

11時許,郎朗一行抵達上海大劇院,進行當晚“上海交響樂團建團130周年慶典音樂會”的彩排。郎朗的媽媽說,樂團的“聲音很好”。

中午:

參觀世博園四處留影

按照原有計劃,郎朗當天的行程中沒安排參觀世博園,但他臨時改變行程,希望能去世博園看一看。“今天上午,我們接到郎朗的電話,他希望能在世博園內實地走走看看。”上海世博局一位工作人員說。

11時多,郎朗一行抵達世博園浦東片區,首先參觀了世博演藝中心。明年5月7日,他將會與費城交響樂團在世博演藝中心合作一場音樂會。仿佛事先熟悉場地一樣,郎朗環繞演繹中心一圈,將演藝中心仔仔細細看了一遍。

來到已經披上紅裝的中國館前,郎朗興奮地給爸爸媽媽介紹中國館的建築特點和意境。隨後,他又請工作人員幫忙拍攝自己與中國館的合照。拍完照後,郎朗獨自一人在中國館前駐足良久。

隨後,他又參觀了寶鋼大舞台、一軸四館建築。每到一地,郎朗都用手中的相機為建築拍照,並表示將用此向國外友人介紹上海世博會。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010/pics/21884/2188403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9月26日,郎朗手持東方早報《世博日報》接受CNN記者采訪。

下午:

CNN全程跟拍郎朗

13時許,郎朗一家與上海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餘隆共進午餐。“吃的是上海菜。”郎朗的媽媽說,紅燒肉、糯米糖藕都很不錯。郎朗的爸爸則表示,豆沙餡兒糯米糍狀的小點心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午餐持續了約2小時,郎朗和餘隆聊了很多,關於音樂,關於生活。

15時許,郎朗為9月29日、10月1日將在北京參演的係列重大國慶活動試裝。

15時30分許,郎朗一行回到酒店午休。爸爸為他做手、臂等部位的按摩,媽媽則在一邊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REVEALED》節目的專訪。從今年5月起,《REVEALED》欄目組對郎朗進行全程跟拍,製作一期30分鍾的紀錄片,描述郎朗的成長。

攝製組中,來自英國的Roseise說,3年前,她看到郎朗的表演,當時就直呼“It's amazing(太震驚了)!”

郎朗的爸爸回憶說,2001年時,郎朗在國外演奏中國樂曲《平湖秋月》時,用簡潔的語言描述了“平湖秋月”的含義。此後,郎朗在演奏中,會適時用語言向觀眾介紹樂曲,可以幫助觀眾更全麵地理解音樂。

17時30分許,郎朗的爸爸接受日本經濟新聞社的采訪時說,不管每天的行程有多緊,都要爭取保證郎朗每天有2-3個小時的練琴時間。

17時45分許,當晚上海交響樂團建團130周年慶典音樂會的演出服送至酒店,黑色、白色的西服各一套。18時20分許,郎朗一行在酒店的房間內用餐,郎朗的爸爸點了粥、青菜等食品,郎朗吃了少許餛飩。

晚上:

在上海大劇院演奏

19時10分許,郎朗身著黑色西服,前往上海大劇院。他隨後將脫譜演奏,根據他的要求,調音師撤去了譜架。在分別試彈兩架斯坦威三角鋼琴後,郎朗選定了其中一架琴。

20時10分許,郎朗在化妝間休息,和郎爸一起吃蘋果,父子倆咬蘋果的方式幾乎一模一樣。爸爸說,晚餐時郎朗吃得很少,郎朗接過話說,演出結束後,“想吃小籠包!”

音樂會開始後,郎朗演奏了俄羅斯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創作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全曲的旋律綿長而大氣,悠長而優美的俄羅斯歌調貫穿了整個樂曲。郎朗嫻熟而充滿激情的演奏充分表現出曲中的情感,贏得一片掌聲。


郎朗愛吃蟹愛賽車 曾拒絕多個國家入籍邀請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010/pics/21885/2188505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郎朗和第一批獲得基金會獎學金的三位學生。 CFP 資料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010/pics/21885/2188504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9月26日,東方早報世博公益大使郎朗飛抵上海浦東機場。 早報世博記者 高劍平 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010/pics/21885/2188505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世博會形象大使卡通海報。(右側為郎朗)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010/pics/21885/2188505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郎朗,他是音樂世界的明星,是鋼琴國度的王子,他以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美妙旋律打動了整個世界。然而,或許大家都想知道,在音樂世界以外的郎朗又是什麽樣的呢?承載著大家的好奇,早報世博記者將帶您走近音樂之外的郎朗。

幫助孩子實現音樂夢想
除了在音樂上的造詣,郎朗留給大家最深的印象便是充滿愛心。

2008 年底,郎朗國際音樂基金會終於出爐了。這個基金會對郎朗意義重大,小時候刻苦練琴的經曆使郎朗清楚地知道,要走上一條成功之路是多麽的艱辛。“這個基金會的宗旨是為一些有才能並需要幫助的小朋友提供經濟支持,讓他們實現自己的音樂夢想。”郎朗覺得,他也有責任“培養下一代”了。

2008 年10月20日,郎朗國際音樂基金會在紐約宣布正式運行。第一批受到讚助的三位孩子都是經過層層選拔產生的優秀琴童,分別是6歲、8歲和9歲。當天,郎朗還現場為孩子們進行一場輔導。“我認為,音樂充滿活力,音樂家更應該充滿活力,我們需要更多的新生力量來保持和發揚古典音樂的偉大傳統,而這個力量是由孩子開始的,所以,我的基金會將盡最大努力幫助更多的孩子。”郎朗呼籲,“希望大家支持新生代的音樂家!”

每一年高考前,郎朗也總會在博客上發表文章,衷心祝福那些參加高考的莘莘學子。雖然沒有參加過高考,可是郎朗卻在音樂的領域參加過很多次與高考相似的“大考”。郎朗總是會勉勵大家:“勤奮好學的人一定能成功,隻要努力,機會一定很多!”

用一切機會“吆喝”世博

雖然多年在國外學習、演出,但對於自己的祖國、自己的家,郎朗卻有著深深的眷戀。

能夠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表演,郎朗非常高興;今年4月,郎朗又應邀成為上海世博會形象大使之一。他不止一次地表示,要抓住一切機會,為世博會“吆喝”。

時時刻刻,郎朗都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自豪。2008年11月,郎朗的生活中曾經有這樣一段小插曲:有幾位網友說郎朗加入了美國國籍,得知這一消息後,郎朗立即在博客上申明,自己一直拿著中國護照奔走於世界各國。郎朗坦言,確實有好些國家邀請他加入他們的國籍,“我都婉言謝絕,我一直認為擁有中國國籍,持有中國護照是最大的驕傲。”

郎朗還是一個家庭觀念極重的人。由於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國外演出,這樣的生活使得郎朗一家無法經常團聚。“如果我們分隔兩地,他幾乎每天都會與我通話。”郎朗父親笑著說,郎朗幾乎每次都搶過媽媽的話筒,向爸爸介紹自己的演奏表現,在當地的見聞,“他嚴重占用了我和他媽媽的交流時間。”

不久前,郎朗在媽媽的陪同下在美國洛杉磯參加音樂會演奏。演出結束後,郎朗邀請身在北京的父親前來美國度假。“他還找來了我們20多年前的老鄰居一家,並把行程安排得豐富精彩。”郎朗父親說。

愛玩乒乓、喜歡賽車

退下鋼琴王子的光環,日常生活中的郎朗無疑是一個開朗活潑的大男孩,和許許多多這個年齡段的男孩一樣,他熱愛運動,喜歡冒險和刺激、對新鮮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

在彈琴之餘,郎朗會打打乒乓球,可是在球桌上的他可完全不似幼年時參加鋼琴比賽那樣想著如何能夠戰勝其他對手,麵對球桌對麵的老人和兒童,他常常會覺得贏得不好意思。2006年4月的一天,郎朗在Dalls打了一場由當地電視台組織的乒乓球挑戰賽。郎朗先和一個70歲的老人“對打”,結果“不忍心地贏了”;接著,他又跟一位中年婦女打,讓郎朗鬱悶的是,他再次“不忍心地贏了”;最後,他和一位小男孩打,這回終於“高興地輸了”。比賽結束後,郎朗非常快活,他說:“這是自己第一次參加這麽‘高級別的正規比賽’,感覺還挺榮幸的。”

賽車的速度和刺激令許多男孩向往,就連優雅的鋼琴王子也難以拒絕它的吸引力。在美國Indianapolis的一場賽車比賽上,主辦方曾邀請郎朗坐著賽車試遛幾圈。這可把郎朗興奮壞了,破天荒地,他早晨6:30就起床了。然而,當他穿著賽車服美美地來到賽場,想酷一把時,老天爺卻一點也不給麵子,居然下起了傾盆大雨。無奈的鋼琴王子隻能改乘高爾夫車,繞場走了一周,“真是好不狼狽啊!”回憶起當天的場景,郎朗又好氣又好笑。

麵對媒體沉著冷靜

在父親的眼中,郎朗是個“有頭腦”的孩子。“他具備了決策自己生活方式的能力。” 郎朗父親直言,商業活動的頻率、工作與生活的節奏,郎朗都有自己的想法。未來的生活以何種方式去經營,他心中異常明晰。

在郎朗父親看來,麵對國外媒體的尖銳問題,郎朗表現出的沉著與理智更令人吃驚。“有幾次,我都替他捏把汗,擔心他會無法回答記者的問題。但結局無一例外的都是,郎朗巧妙而自信地化解了難題。”這種超出同齡人的成熟,讓郎朗的父母感到十分欣慰,“他不是一個僅僅會彈琴的人。”

關注各種新聞事件也是郎朗的一大興趣。每次航空旅行,他登機後的首要任務是看報。“中英文報紙,統統瀏覽一遍。”郎朗父親說,看到興起時,郎朗還會和身旁的工作人員討論一番。

在本次采訪過程中,早報世博記者還發現了郎朗生活中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生為東北人的郎朗居然非常愛吃上海的大閘蟹。與早報記者的交談過程中正逢晚餐時間,而短短一個小時,郎朗已經掏空了三隻肥蟹。

看著他滿嘴蟹黃的模樣,郎朗的爸媽忍俊不禁,媽媽更是及時拿出相機拍下了他吃蟹時的歡喜神情。看來,這位鋼琴王子對於大閘蟹的偏愛可真不是一點點。

郎朗的音樂曆程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010/pics/21885/2188507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1982年6月14日

在沈陽一個充滿音樂氛圍的家庭裏,郎朗出生了。

1984年夏天

郎朗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琴鍵上方的標誌寫著“星海”的大鋼琴。

1986年

4歲的郎朗拜沈陽音樂學院的朱雅芬教授為師。

1987年

5歲的郎朗參加了沈陽市少兒鋼琴比賽,這是他參加的第一次正式比賽,在比賽中,他獲得了第一名。比賽後,郎朗立誌:一定要成為一名鋼琴家。

1991年

郎朗的家庭做出了第一個重大的選擇。郎朗的爸爸放棄了穩定的工作,帶著郎朗前往北京學琴;母親則繼續留在沈陽工作,承擔起全家的開銷。

1993年

獲德國第四屆青少年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並獲傑出藝術成就獎。

1995年

獲第二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年音樂家比賽第一名(金牌)。

1996年

考入著名的美國科蒂斯音樂學院,師從著名鋼琴大師、院長格拉夫曼。3個月後,與國際著名的IMG演出經紀公司簽約,從此走向了職業演奏家的道路。

1999年

美國芝加哥拉文尼亞音樂節的明星音樂會上,17歲的郎朗緊急代替身體不適的安德魯·瓦茲。當最後一個音符演奏完畢,聽眾全體起立歡呼,掌聲經久不息。

2002年

由著名指揮家伯恩斯坦命名的伯恩斯坦藝術成就大獎在德國漢堡頒布。這項大獎旨在獎勵全世界 “對藝術最有貢獻的藝術家”,郎朗是第一位得主也是該年唯一得主。

2004年5月

郎朗在紐約被委任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親善大使,並於8月訪問非洲,成為第一位擔任此職的鋼琴家,也是其最年輕的大使。

2005年6月

他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當時現場有10萬觀眾,全世界有5億電視觀眾。音樂會獲得極大的成功,第二天,維也納所有的報紙說:“郎朗是這個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家、藝術家”。

2005年10月

郎朗應當時的美國總統邀請到白宮舉行個人專場獨奏會,成為第一位到白宮演出的中國鋼琴家。

2006年6月8日

郎朗在世界杯足球賽開幕式上演奏。全世界有30億電視觀眾觀看電視現場直播。

2008年

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演出。

2008年10月20日

郎朗國際音樂基金會在紐約宣布正式運行。

2009年4月

郎朗與姚明、成龍成為上海世博會形象大使。

2009年7月6日

郎朗應邀成為東方早報世博公益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