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澤明帶悟空走進西雅圖禮品展,轉換思維,繼續主打美國市場。(美國《僑報》/張芷毓攝)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hr/hr-hsfc/news/2009/09-07/U98P4T8D1853714F116DT2009090714140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據美國《僑報周刊》報道,湯澤明是個做文化產業的人,開過廣告公司,後來在版權銷售業做出了名堂:2000年,他引進韓劇《天橋風雲》,成為中國引進韓劇第一人;動漫《櫻桃小丸子》、《天線寶寶》的版權引進,他都直接參與。到2000年,湯澤明是一個身價近半個億的成功商人。
結緣悟空 傾家蕩產外債高築
結緣悟空可能是湯澤明“頭腦發熱”時所做的決定,他坦言是受了《花木蘭》的刺激,“一個中國的符號、中國的內容,美國人去做,賺了全世界的錢”。這部迪士尼的動漫電影1998年上映,在美首映前三天的票房就達到2300萬美元。從這裏,他看到了中國動漫在美國、以及世界其他地方風靡的可能性。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和考察,湯澤明最終把目光鎖定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經典動漫《大鬧天宮》,一個關於一隻叫悟空的猴子的故事。因為那時有一個利好的消息,說斯皮爾伯格的夢工廠要拍《西行:猴之夢》,講《西遊記》的孫悟空,如果能搭上順風車,湯澤明的動漫《大鬧天宮》豈不成了一隻下金蛋的金雞?於是,他毫不猶豫拿出約100萬元買下《大鬧天宮》在海外發行權和形象使用權,又一擲千金,宣傳推廣做樣片,幾千萬家產就這樣沒了。湯澤明說自己財富積累頂峰時期差不多有5000萬元,結緣悟空至今10年,最慘的時候有500萬元外債,隻能靠方便麵果腹。
十年磨礪 悟空七次西遊美國
悟空師徒西天取經曆經九九八十一難,湯澤明覺得自己這十年所經曆的磨礪已遠遠不止八十一難。且不論外債高築,《大鬧天宮》仍是乏人問津。湯澤明試過很多地方,問過很多人:夢工廠說片子很經典,但時間久遠致使色彩等各方麵調適費用太大;日本漫畫家宮崎駿說這個人膽子很大,片子要麽沒人看,要麽火的一發不可收;香港導演說經典不適合改,還不如原封不動地賣。
10年間,湯澤明七次帶著他的悟空西遊美國。因為做過電視發行,他跟知名的大電影公司都有交往,所以準備借助熟人把《大鬧天宮》推到美國的電視節上,打響第一炮,結果卻是慘遭滑鐵盧。盡管心酸心痛,但湯澤明仍然堅持打美國市場,請出“史努比中國之父”手模大師馬樂山改造悟空的形象,簡化形態;讓旗下的設計師從模仿開始,漸漸形成緊跟國際潮流的個人風格。
轉變思維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8月22日至25日,在西雅圖會展中心舉行的禮品展上,展現在世界麵前的是一隻隻頗為美國化的中國悟空。湯澤明這次的目的是推廣借由悟空形象所開發的係列衍生產品,包括公仔玩偶、胸章飾品、兒童運動鞋等等。推廣思路已改為注重直接的經濟效益。
首先,過去以為影片是核心,沒想到動漫電影巨大的商業價值是其衍生產品。湯澤明決定在構思動漫電影的同時,開發衍生產品。這是取自史努比和HELLOKITTY的成功經驗,前者以漫畫起家,後者以商品形象開發為首,所以湯澤明想把悟空塑造為中國元素的符號,利用玩具、禮品、服裝等衍生產品提高悟空的知名度,再通過動漫電影鞏固悟空的形象。
其次,摒棄文化差異,著重悟空精神推廣,尋求共鳴。好萊塢喜歡英雄主義、魔幻,這些悟空都不缺。在湯澤明看來,悟空的精神是叛逆、勇敢、堅持,和魔幻般的變幻能力。他說:“比爾·蓋茨、喬布斯等等身上都有悟空的影子。”不囿於美國人難以理解的“你的猴子是從石頭裏蹦出來的?猴子為什麽不經允許就去蟠桃園摘桃子?為什麽它要反抗天(上)帝?”,而是突顯能產生共鳴的悟空精神,換一種方式講故事。
湯澤明對悟空的付出很多,期望也很高,信心更是十足。仍然要主打美國市場,他希望能有對中國文化有興趣、對悟空有信心的誌同道合者,成為其美國市場的代理商,一起成就中國動漫的世界夢。(張芷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