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明朝第一謎案”6百年終解開?建文帝魂歸何處(圖)

“明朝第一謎案”6百年終解開?建文帝魂歸何處

文章來源: anakin 於 2009-09-05 00:26:4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ul/news/2009/09-04/U136P4T8D1851229F107DT2009090416104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這座規模龐大的墓深藏山中
最近,幾名受邀到寧德市蕉城區金涵鄉上金貝村考察的專家給出了爆炸性的結論:在該村的一座古墓就是朱允炆的陵寢。

  不過,消息公布後,馬上有專家辯駁,這座墓的主人是元朝的一名高僧。

  此外,在各種記載中,在福州、泉州等地,也有建文帝的蹤跡出現,其實除了寧德,在全國數十個地方均稱發現了建文帝的遺跡。有關專家指出,探索固然是好事,但有些地方則是以此增加知名度,以促進當地旅遊。

 “挺派”

  南京大學教授 潘群 江蘇鄭和研究會副秘書長 鄭自海

  建文帝陵,有確鑿證據

  上金貝村位於寧德市蕉城區金涵鄉,這個佘族聚居村,隻有80戶300多人,離寧德市區僅有7公裏左右。引起轟動的神秘古墓位於村北500米的鬆林間,舍利塔坐東朝西,占地約有300平方米,成圈椅形,在當地村民眼裏,這僅僅是一座存在許久的古墓之一。

  上金貝古墓早在1989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時就被當地文物保護部門發現,並登記為文物點,之後曾修複過。

  省、市專家的接踵而至打破了這座大墓的清幽,專家認為有可能就是明建文帝之陵,讓不少外地遊客蜂擁而至。爾後,寧德市組建了建文帝下落研究小組專門進行研究,之後,仍時常有各地專家前往探尋。

  今年8月,寧德方麵再次邀請省外專家前來考察,這次3天的考察後,專家拋出了爆炸性的結論:這的確是明建文帝朱允炆之陵。

  受邀前來考察的是南京大學教授潘群、江蘇鄭和研究會副秘書長鄭自海,以及明史專家馬渭源等人。昨日,76歲的退休教授潘群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潘群說,確定這座墓的根據有很多,首先,根據一些記載綜合分析,專家得出的逃亡路線,朱允炆從南京逃到浙江,之後抵達福建,並終老於閩。其次,這座古墓的結構和格局處處體現出一種縮小的皇家氣派,墓的周圍還發現了明初的蓮花座和火龍珠,這些都是皇家用品。和同時代寧德籍一品大員、刑部尚書林聰的墓作一比對,在規格與規模上都大許多,在這個地方,有誰的地位比林聰還要顯赫呢?顯然沒有。隻有一種解釋,該墓墓主是外來的,且地位比林聰還要高得多。在當時的明初,隻有建文皇帝符合這一身份與條件。

  綜合各種田野考古信息和文獻資料,專家認為,古墓塔碑上刻的那個“禦賜金襴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真實身份就是建文帝。此外,在寧德華嚴寺(支提寺)珍藏的一件明代雲錦袈裟,也成了專家佐證上金貝村的建文帝陵寢謎之物證。

  潘群指出,支提寺雲錦袈裟胸前上方有九條龍,下方有五條龍,九五之尊為皇帝獨有,

  除了皇帝,誰也不敢用龍形圖案,在明初著名的‘藍玉案’中,朱元璋殺了藍玉一家數百人,罪名中就有藍玉在靴子上使用了龍形圖案這一條。”綜合各種因素後,專家確定了這座墓的主人就是建文帝。

  “倒派”

  省博物院研究員 王振鏞 文史愛好者 陳仕玲

  墓主是元代高僧

  “明朝第一謎案”獲破解?!這一轟動性的消息格外引人關注,但馬上有不少專家提出反對意見,最早提出這座古墓是“建文帝陵”的福建省博物院研究員王振鏞就是其中一人。

  在發現上金貝古墓後,王振鏞是最早參與古墓發掘清理的專家之一,在發掘初期,他曾經提出過這座古墓是“建文帝墓”一說,隨著研究的深入,在近年這一觀點被他自己否定了。如今,記者看到的古墓,其實還是經過王振鏞先生在發掘古墓後,按照結構等,推測出古墓形狀,隨即繪製出一張圖,由寧德相關部門按照這張圖重建而成的。王振鏞至今記得,當初在挖掘時,在墓裏發現諸多盜墓洞穴,除此,裏麵空無一物。

  這座古墓舍利塔上的“禦賜金襴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這20字似乎成了解開墓主人身份的唯一線索。

  王振鏞為此不停探索,他在原寧德市蕉城區地方誌編委會主任李懷先等人的幫助下,在明代萬曆版的《寧德縣誌·寺觀》、嘉靖版《寧德縣誌·卷二·寺庵》找到了有關一個關於滄海禪師的描述。“金鄁寺……元大德間主持雲滄海重建”、“金貝禪寺,元大德間主持止雲滄海重修,寺然具備”。

  古墓遺存拜亭中的石柱與金鄁寺現存刻有元代紀念的石柱如出一轍,這也是推測古墓為元代墓的另一個有力證據,因而確定,這座大墓其實是元代的。在《續燈存稿》、《五燈全書》、《補續高僧傳》及《南宋元明禪林寶林》等史籍中,王振鏞找到“佛日圓明大師”的身份,他就是元初高僧印簡圓寂後的諡號。

  印簡,字海雲,忽必烈還沒有建立元朝時,居住在大都,曾師從印簡。佛日圓明圓寂後,忽必烈禦賜佛日圓明大師。

  在寧德當地小有名氣的文史愛好者陳仕玲也一直致力於反對這座古墓是帝陵的說法,最新的證據是,他找到一份民國三十六年(1947)的遊記手稿《遊金邶 (通鄁字)寺記》。遊記中提到了金邶寺的一口元代大鍾,並將銘文詳細記錄。銘文共九行,每行六字。如下“大元至正三年癸未正月日佛日圓明大師住金邶寺滄海彌珠命工鑄造內施主黃道昭等舍鈔二十六兩五分祈求善利各保平安”。

  他說,裏麵出現的“佛日圓明大師”與古墓內佛塔上雕刻相符,墓的真正主人應該就是他。

  此外,中國明史學會常務副會長、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陳支平教授等專家也表示,目前的文獻等各種證據還不足以證實這座墓就是建文帝之陵。

  【記者觀察】

  稱發現建文帝陵寢的地方全國有很多

  中國明史學會常務副會長、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陳支平教授介紹說,除了寧德外,目前在全國還有很多地方,號稱發現建文帝的陵寢。

  事實如此,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說發現和建文帝有關的文物,有寺廟、墓葬等,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對外宣稱和建文帝有關係的,多達數十處。

  記者從省文物局了解到,在全國進行第三次文物普查時,國家文物局對各種古遺址、古墓葬等認定都有標準。其中,古墓葬要確定正規的名稱時,要有墓主人明確的姓名或家族稱謂,如果沒有,一般是用“最小的行政區域名稱或自然地名+墓”來定名。

  “認定古墓的墓主人身份一定要有非常確鑿的直接證據”,福建博物院研究員、省考古所副所長鄭輝告訴記者,從文物角度來看,寧德這座古墓是比較有研究價值的。因為這種形製的古墓在我省還比較少見,它的保護和研究都比較有意義。至於現在專家推測該墓為建文帝墓,也有專家推測是元代高僧墓,在社會上還存在廣泛的爭議,這些觀點在古墓認定上隻能作為一種參考,而不能作為判斷的唯一標準。

  而對於全國有數十處自稱能和建文帝扯上關係的現狀,有專家介紹,有不少地方根本未經考證,僅憑一些野史等其他資料即進行自我認定,“有些野史,其實就是現在的小說,存在不少虛構之處,以此為根據,不足為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多名專家讓記者留意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很多地方在確定一個和古代名人有關係的古跡時,大多是當地要推廣旅遊時。”多名專家說,“有些地方為了促進當地的旅遊業發展,為了增加知名度,而請來一些專家就稱得出權威說法,其實這恰恰是不權威的。”當然,眾多專家也表示,對於曆史,本身就是一個考證的過程,如果能以科學的態度去考證,對史實的發掘與完善,這種出發點,值得支持。

  相關鏈接

  建文帝福建蹤跡探究

  建文帝陵寢在寧德,這一爆炸性的消息這幾天引來眾多人廣泛關注,至於是真是假,專家仍在進一步考證中。

  不過,在一些記載中,卻有建文帝在福建的隻言片段。比如說,就有他到過福州雪峰寺、泉州開元寺等地的相關記載。

  昨日,江蘇鄭和研究會副秘書長鄭自海對本報再次爆出猛料:建文帝曾避難福州雪峰寺,且鄭和還偷偷去“泣拜”。對這一點,潘群教授十分肯定,他曾在境內外的一些學術刊物發表過文章支持這一說法,按照他的研究,建文帝從南京皇宮出逃,到浙江後,轉而到寧德、福州、泉州等地。

  “2004年,我在兩本書中看到有專家提出建文帝曾在泉州開元寺出家的說法。”泉州考古學者劉誌成是第一個介紹建文帝曾經在泉州停留過的人。

  當時,他在台灣學者陳水源所著《傑出航海家鄭和》和日本學者上杉千年所著《鄭和下西洋》兩本著作中發現:明代建文帝在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底到達泉州,他和隨從以僧人身份在泉州開元寺呆了一段時間後,從泉州出海,到達海外。

  甚至有個說法是,2年前,有法國足球明星稱其祖先是中國皇帝,且很有可能是建文帝。劉誌成對記者說,當過皇帝,且到過波斯的,估計隻有建文帝了。

  建文帝年譜

  朱允炆(1377—?),明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孫,明朝的第二個皇帝。

  朱允炆1377年十二月五日出生,生母是呂妃,父親懿文太子朱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改年號建文,稱建文帝。因削藩,導致叔父燕王發動“靖難之役”。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結束,國破人不知所終。

  記者 鄭建彬 李熙慧 實習生 黃雅亮/文 包華 黃孔瑜/圖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產信仰崩塌,山姆的這顆雷,早在半年前已埋下
31歲男星殺害16歲女友遭槍決 成中國首位被判死藝人
看Coldplay偷情!女HR恐被逐出「150億豪門」
阿拉斯加航空「客機全停飛」,原因曝光
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艾倫:我因特朗普搬到了英國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眾院通過法案 禁國防部展示台灣納入中國地圖
川普撤銷對加州高鐵40億撥款 17年花130億建了個啥?
鄧聿文:習近平會交棒給彭麗媛或習明澤嗎?
中國啟動最大水壩建設 市場歡呼 下遊數百萬人受影響
解密“雅魯藏布江水電站”為何是人類曆史最大工程
LA網紅醬香餅攤主被捕 疑被“女徒弟”舉報 綠卡無望
川普為何解禁英偉達對中芯片?美媒揭:鷹派失利
紐約華女坐街邊突遭從背後撞飛 肇事者4月剛奪一命
川普發“奧巴馬被捕視頻” 疑為愛潑斯坦案轉移視線
川普迎來“重大時刻”,全世界哭笑不得
奧巴馬被指密謀推翻2016大選 川普發AI視頻抓其歸案
非蠢即壞!甘肅幼兒園鉛中毒的通報太魔幻
川普半年 美國版“一黨專政”和“定於一尊”都實現了
普京特朗普將在北京會晤?克裏姆林宮回應
娃哈哈的“隱形女主人” 杜建英的美國往事
移民監獄:“像狗一樣”跪著進食 在別人腦袋旁邊如廁…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明朝第一謎案”6百年終解開?建文帝魂歸何處

anakin 2009-09-05 00:26:49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ul/news/2009/09-04/U136P4T8D1851229F107DT2009090416104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這座規模龐大的墓深藏山中
最近,幾名受邀到寧德市蕉城區金涵鄉上金貝村考察的專家給出了爆炸性的結論:在該村的一座古墓就是朱允炆的陵寢。

  不過,消息公布後,馬上有專家辯駁,這座墓的主人是元朝的一名高僧。

  此外,在各種記載中,在福州、泉州等地,也有建文帝的蹤跡出現,其實除了寧德,在全國數十個地方均稱發現了建文帝的遺跡。有關專家指出,探索固然是好事,但有些地方則是以此增加知名度,以促進當地旅遊。

 “挺派”

  南京大學教授 潘群 江蘇鄭和研究會副秘書長 鄭自海

  建文帝陵,有確鑿證據

  上金貝村位於寧德市蕉城區金涵鄉,這個佘族聚居村,隻有80戶300多人,離寧德市區僅有7公裏左右。引起轟動的神秘古墓位於村北500米的鬆林間,舍利塔坐東朝西,占地約有300平方米,成圈椅形,在當地村民眼裏,這僅僅是一座存在許久的古墓之一。

  上金貝古墓早在1989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時就被當地文物保護部門發現,並登記為文物點,之後曾修複過。

  省、市專家的接踵而至打破了這座大墓的清幽,專家認為有可能就是明建文帝之陵,讓不少外地遊客蜂擁而至。爾後,寧德市組建了建文帝下落研究小組專門進行研究,之後,仍時常有各地專家前往探尋。

  今年8月,寧德方麵再次邀請省外專家前來考察,這次3天的考察後,專家拋出了爆炸性的結論:這的確是明建文帝朱允炆之陵。

  受邀前來考察的是南京大學教授潘群、江蘇鄭和研究會副秘書長鄭自海,以及明史專家馬渭源等人。昨日,76歲的退休教授潘群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潘群說,確定這座墓的根據有很多,首先,根據一些記載綜合分析,專家得出的逃亡路線,朱允炆從南京逃到浙江,之後抵達福建,並終老於閩。其次,這座古墓的結構和格局處處體現出一種縮小的皇家氣派,墓的周圍還發現了明初的蓮花座和火龍珠,這些都是皇家用品。和同時代寧德籍一品大員、刑部尚書林聰的墓作一比對,在規格與規模上都大許多,在這個地方,有誰的地位比林聰還要顯赫呢?顯然沒有。隻有一種解釋,該墓墓主是外來的,且地位比林聰還要高得多。在當時的明初,隻有建文皇帝符合這一身份與條件。

  綜合各種田野考古信息和文獻資料,專家認為,古墓塔碑上刻的那個“禦賜金襴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真實身份就是建文帝。此外,在寧德華嚴寺(支提寺)珍藏的一件明代雲錦袈裟,也成了專家佐證上金貝村的建文帝陵寢謎之物證。

  潘群指出,支提寺雲錦袈裟胸前上方有九條龍,下方有五條龍,九五之尊為皇帝獨有,

  除了皇帝,誰也不敢用龍形圖案,在明初著名的‘藍玉案’中,朱元璋殺了藍玉一家數百人,罪名中就有藍玉在靴子上使用了龍形圖案這一條。”綜合各種因素後,專家確定了這座墓的主人就是建文帝。

  “倒派”

  省博物院研究員 王振鏞 文史愛好者 陳仕玲

  墓主是元代高僧

  “明朝第一謎案”獲破解?!這一轟動性的消息格外引人關注,但馬上有不少專家提出反對意見,最早提出這座古墓是“建文帝陵”的福建省博物院研究員王振鏞就是其中一人。

  在發現上金貝古墓後,王振鏞是最早參與古墓發掘清理的專家之一,在發掘初期,他曾經提出過這座古墓是“建文帝墓”一說,隨著研究的深入,在近年這一觀點被他自己否定了。如今,記者看到的古墓,其實還是經過王振鏞先生在發掘古墓後,按照結構等,推測出古墓形狀,隨即繪製出一張圖,由寧德相關部門按照這張圖重建而成的。王振鏞至今記得,當初在挖掘時,在墓裏發現諸多盜墓洞穴,除此,裏麵空無一物。

  這座古墓舍利塔上的“禦賜金襴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這20字似乎成了解開墓主人身份的唯一線索。

  王振鏞為此不停探索,他在原寧德市蕉城區地方誌編委會主任李懷先等人的幫助下,在明代萬曆版的《寧德縣誌·寺觀》、嘉靖版《寧德縣誌·卷二·寺庵》找到了有關一個關於滄海禪師的描述。“金鄁寺……元大德間主持雲滄海重建”、“金貝禪寺,元大德間主持止雲滄海重修,寺然具備”。

  古墓遺存拜亭中的石柱與金鄁寺現存刻有元代紀念的石柱如出一轍,這也是推測古墓為元代墓的另一個有力證據,因而確定,這座大墓其實是元代的。在《續燈存稿》、《五燈全書》、《補續高僧傳》及《南宋元明禪林寶林》等史籍中,王振鏞找到“佛日圓明大師”的身份,他就是元初高僧印簡圓寂後的諡號。

  印簡,字海雲,忽必烈還沒有建立元朝時,居住在大都,曾師從印簡。佛日圓明圓寂後,忽必烈禦賜佛日圓明大師。

  在寧德當地小有名氣的文史愛好者陳仕玲也一直致力於反對這座古墓是帝陵的說法,最新的證據是,他找到一份民國三十六年(1947)的遊記手稿《遊金邶 (通鄁字)寺記》。遊記中提到了金邶寺的一口元代大鍾,並將銘文詳細記錄。銘文共九行,每行六字。如下“大元至正三年癸未正月日佛日圓明大師住金邶寺滄海彌珠命工鑄造內施主黃道昭等舍鈔二十六兩五分祈求善利各保平安”。

  他說,裏麵出現的“佛日圓明大師”與古墓內佛塔上雕刻相符,墓的真正主人應該就是他。

  此外,中國明史學會常務副會長、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陳支平教授等專家也表示,目前的文獻等各種證據還不足以證實這座墓就是建文帝之陵。

  【記者觀察】

  稱發現建文帝陵寢的地方全國有很多

  中國明史學會常務副會長、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陳支平教授介紹說,除了寧德外,目前在全國還有很多地方,號稱發現建文帝的陵寢。

  事實如此,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說發現和建文帝有關的文物,有寺廟、墓葬等,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對外宣稱和建文帝有關係的,多達數十處。

  記者從省文物局了解到,在全國進行第三次文物普查時,國家文物局對各種古遺址、古墓葬等認定都有標準。其中,古墓葬要確定正規的名稱時,要有墓主人明確的姓名或家族稱謂,如果沒有,一般是用“最小的行政區域名稱或自然地名+墓”來定名。

  “認定古墓的墓主人身份一定要有非常確鑿的直接證據”,福建博物院研究員、省考古所副所長鄭輝告訴記者,從文物角度來看,寧德這座古墓是比較有研究價值的。因為這種形製的古墓在我省還比較少見,它的保護和研究都比較有意義。至於現在專家推測該墓為建文帝墓,也有專家推測是元代高僧墓,在社會上還存在廣泛的爭議,這些觀點在古墓認定上隻能作為一種參考,而不能作為判斷的唯一標準。

  而對於全國有數十處自稱能和建文帝扯上關係的現狀,有專家介紹,有不少地方根本未經考證,僅憑一些野史等其他資料即進行自我認定,“有些野史,其實就是現在的小說,存在不少虛構之處,以此為根據,不足為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多名專家讓記者留意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很多地方在確定一個和古代名人有關係的古跡時,大多是當地要推廣旅遊時。”多名專家說,“有些地方為了促進當地的旅遊業發展,為了增加知名度,而請來一些專家就稱得出權威說法,其實這恰恰是不權威的。”當然,眾多專家也表示,對於曆史,本身就是一個考證的過程,如果能以科學的態度去考證,對史實的發掘與完善,這種出發點,值得支持。

  相關鏈接

  建文帝福建蹤跡探究

  建文帝陵寢在寧德,這一爆炸性的消息這幾天引來眾多人廣泛關注,至於是真是假,專家仍在進一步考證中。

  不過,在一些記載中,卻有建文帝在福建的隻言片段。比如說,就有他到過福州雪峰寺、泉州開元寺等地的相關記載。

  昨日,江蘇鄭和研究會副秘書長鄭自海對本報再次爆出猛料:建文帝曾避難福州雪峰寺,且鄭和還偷偷去“泣拜”。對這一點,潘群教授十分肯定,他曾在境內外的一些學術刊物發表過文章支持這一說法,按照他的研究,建文帝從南京皇宮出逃,到浙江後,轉而到寧德、福州、泉州等地。

  “2004年,我在兩本書中看到有專家提出建文帝曾在泉州開元寺出家的說法。”泉州考古學者劉誌成是第一個介紹建文帝曾經在泉州停留過的人。

  當時,他在台灣學者陳水源所著《傑出航海家鄭和》和日本學者上杉千年所著《鄭和下西洋》兩本著作中發現:明代建文帝在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底到達泉州,他和隨從以僧人身份在泉州開元寺呆了一段時間後,從泉州出海,到達海外。

  甚至有個說法是,2年前,有法國足球明星稱其祖先是中國皇帝,且很有可能是建文帝。劉誌成對記者說,當過皇帝,且到過波斯的,估計隻有建文帝了。

  建文帝年譜

  朱允炆(1377—?),明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孫,明朝的第二個皇帝。

  朱允炆1377年十二月五日出生,生母是呂妃,父親懿文太子朱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改年號建文,稱建文帝。因削藩,導致叔父燕王發動“靖難之役”。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結束,國破人不知所終。

  記者 鄭建彬 李熙慧 實習生 黃雅亮/文 包華 黃孔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