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寶阿育王塔佛頂真骨將麵世 開啟須獲中央批準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bbxcg.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資料圖:七寶阿育王塔。 中新社發 孫翔鳴 攝



  七寶阿育王塔佛頂真骨有望麵世

  金棺銀槨有縫隙

  “感應舍利十顆”、“佛頂真骨”、“諸聖舍利”、“金棺銀槨”、“七寶阿育王塔”……伴隨著時間的推移,長幹寺地宮出土的文物逐漸展示在世人麵前,相關聖物也都一一揭開神秘麵紗。不過,時至今日,金棺銀槨啥模樣?“佛頂真骨”究竟會不會取出?這些終極秘密始終沒有揭開。

  不過,昨天記者了解到,沉寂4個月後,現傳出消息稱:有關方麵正在申請,在棲霞寺內打開金棺銀槨,請出“佛頂真骨”,聖物請出後還將在棲霞寺展覽一段時間。


  金棺銀槨有縫隙,必須請出佛頂真骨

  七寶阿育王塔,南京出土的並不是第一個。此前,杭州雷峰塔就出土了七寶阿育王塔,不過,和杭州的七寶阿育王塔相比,南京的寶塔體積較大,兩個塔的結構也不一樣。雷峰塔的阿育王塔是純銀質的,塔身部分嚴絲合縫,所以至今,杭州阿育王塔塔身中的佛家聖物還沒請出來。而南京的“塔王”為銀皮、木胎,用鉚釘連接而成,而且其中一麵的鉚釘有的已經脫落。正因為“塔王”的自身特殊性,考古專家們考慮再三,取出了“塔王”中的金棺銀槨。

  據專家介紹,金棺銀槨一共有兩套,其中一套為長方形,銀槨的底部還有須彌座,銀槨表麵雕刻非常精美,有花紋和人物圖案。而另外一套金棺銀槨,則是方形的。據了解,今年五一,南京市博物館曾經考慮展出已經取出的兩套金棺銀槨,在展廳內還專門為金棺銀槨預留了特大的密室。遺憾的是,不知什麽原因,金棺銀槨遲遲沒有亮相。直到今天,這兩套金棺銀槨的模樣,市民都無緣見到,這留給人們無數的遐想。

  “佛頂真骨和感應舍利,都放在金棺銀槨裏。”主持法門寺考古的韓偉研究員說,“佛頂真骨”指的是佛祖釋迦牟尼的頭頂骨,而“諸聖舍利”指的是高僧舍利。“感應舍利”的來源很值得研究,很可能是梁武帝在大同四年供奉過的舍利,非常珍貴。據石碑上記載,“舍利等物"內用金棺,周用銀槨"。”專家們發現,金棺銀槨並不是嚴絲合縫的,有一定的縫隙。“寶塔在水中泡了近千年,金棺銀槨不進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萬一有水滲進去,就會導致佛頂真骨遇水而發黴,這樣反而不利於聖物的保護。”

  “塔王”不搬家,隻把金棺銀槨迎至棲霞寺

  昨天,有媒體報道說,可能將“塔王”轉運到棲霞寺,再請出“佛頂真骨”,對此南京市博物館有關人士說:“把阿育王塔移到棲霞寺去,難度太大了!”當時把阿育王塔從長幹寺地宮移到朝天宮,就頗費了一番周折。據悉,裝著“塔王”的鐵函是在去年7月27日下午從地宮中被起吊上來的,在運走之前,一共為鐵函穿了三層“防護服”,第一層是槽鋼,第二層是木箱,裏麵還填充了泡沫,將所有縫隙塞滿,被起重機小心翼翼地吊上卡車後,還穿上了第三層“防護服”——一個結實的鐵籠,每根鐵欄杆都超過碗口粗,鐵籠起到固定作用,讓鐵函坐在車上平平穩穩。“塔王”最終以10公裏/小時的速度“爬行”到朝天宮。路線的選擇也避開了高低不平的“坎坷”道路,因為一個小顛簸,對於這個千年“塔王”有可能就是致命的。

  “從這裏到棲霞寺這麽遠,更何況道路情況也不好。”相關人士搖搖頭說,在他看來,讓阿育王塔“搬家”到棲霞寺去是很困難的事情。而據權威信息透露,目前一套開啟金棺銀槨的方案已經出爐,並且已經提交到了相關部門報批。根據這套方案,“塔王”不“搬家”,隻是將金棺銀槨送到棲霞寺,然後由專家請出“佛頂真骨”。

  此次,把“聖物”轉移到棲霞寺將如何操作?“這次總路程有30公裏,平時可能半小時就到了,而運送金棺銀槨會顯得很漫長。”專家介紹說,“在整個運送過程中,不能有任何震蕩,一定要輕,要溫柔,還不能有任何傾斜。萬一出現傾斜,可能會對金棺銀槨內的聖物有影響。這要求,必須專門製作一個堅固的箱子,把聖物放在箱子裏。”這還不夠,為防止運送過程中金棺銀槨遇到外界空氣會有變化,所以,在箱子裏還必須充入惰性氣體,保持恒溫恒濕。

  為何選擇在棲霞寺來開啟金棺銀槨?“這是從佛教禮儀的角度考慮,畢竟是佛祖的舍利子,在曆史悠久的寺廟內打開更好。”一位大師解釋。一位專家說,請出佛頂真骨不存在技術難題。聖物請出後,還將在棲霞寺內供奉9天,然後才返回朝天宮,“我們比較擔心的是聖物的安全問題。比如開啟場地的光線如何,是否能夠達到恒溫恒濕……”

  開啟時間要等國務院批

  什麽日子請出“佛頂真骨”呢?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市博物館,相關負責人都不在館內,知情人透露,“都去棲霞寺開會,研究方案去了。”記者從有關人士處獲悉,由於請出“佛頂真骨”是一件非常莊重、神聖而嚴肅的事情,所以,究竟該如何請出、何時請出都要報經國務院批準後才能最終確定。“目前方案已經報上去了,一切都在按流程走,著急不得,文物安全第一!”

  阿育王塔已成南京“名片”

  昨天下午3點多,記者來到南京市博物館,在阿育王塔特別展的展廳外,看到一些參觀者流連在華麗的阿育王塔周圍。展廳門口的安保一如既往地嚴格,警衛把守在門口,進入展廳都要經過安檢門。

  自從5月1日阿育王塔及其他精美的聖物在朝天宮展出以來,就吸引了無數人前往,剛開始每天有上千人來,社會反響很大。據南京市博物館辦公室主任宋燕介紹,前來參觀的既有普通的南京市民,也有很多外地遊客,而且大多是舉家前來;還接待了很多來自中央的領導,5月31日,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也來到這裏目睹了阿育王塔的真容;很多外地文物同行們也慕名前來參觀。展出4個月以來,每天展廳裏的參觀者都是絡繹不絕。“可以說,阿育王塔已經成了南京的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