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李先生在雙衝橋下釣到了一條“怪魚”,此魚有十多厘米長,表皮光滑沒有魚鱗,背部有一條被橘紅色繞了一圈的馬鞍狀斑紋,靠近尾部有個圓點。更奇怪的是,這條魚還會“變形”:把它拿出水後,這條魚腹部立刻脹得像個皮球一樣,整條魚體積比原來大了兩三倍,放到水中,魚又會恢複原樣。
“從沒見過這樣奇怪的魚。”李說,他在柳江邊垂釣十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麽怪的魚,問了周圍人,都說沒見過。
昨日下午,市民陳先生也從柳江中釣起一條同樣的“怪魚”,陳的朋友看了都覺得很奇怪,“不知道這種魚能不能吃?”
隨後,記者將此魚的照片拿去給有關漁業專家鑒別。柳州市漁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文衍紅認為此魚叫弓斑東方魨,為近海底層肉食性魚類,以貝類、甲殼類動物和小魚為食,多棲息於沿海及河口附近。這段時間來,珠江流域內的不少河流都出現了大量的這種魚,文分析認為,這一反常情況的出現可能與近期華南地區的大暴雨,河水水位上漲,魚類回遊有關。他表示,這種魚的血及內髒有劇毒,不可食用。
柳州市水產畜牧獸醫局漁業管理科科長陳旻也鑒別這種魚為弓斑東方魨。陳說,其實這算是柳江中的一種土著魚,每年春季從珠江入海口經過西江,遊入柳江。過去柳江上的漁民時不時能撈到這種魚,近幾年已比較少見。這種魚的胃裏有氣囊,當遇到危險或攻擊時就會膨脹,浮到水麵“裝死”,以逃避危險。由於這種魚外型比較漂亮,也有人拿來當寵物養。 ( 陳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