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日本兵看不慣燒殺當逃兵 在華贖罪70年拒回國(組圖)

日本兵看不慣燒殺當逃兵 在華贖罪70年拒回國

文章來源: Galahad 於 2009-06-24 00:31:4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8628/1862823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山崎宏為患者看病 中青報 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8631/1863130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資料圖:日裔老人山崎宏大夫為慕名而來的患者看病。濟南日報 圖



70多年前,他作為一名日本士兵,參與了侵華戰爭。6個月後,因為“看不慣軍隊燒殺搶掠”,他逃跑了。因為回不到家鄉,他輾轉來到山東濟南,並在這裏安了家,從此再沒離開。剩下的70多年裏,他盡全力幫助周圍的人,並拒絕了回日本。他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贖罪——

70多年來,山崎宏一直在為那場戰爭贖罪。盡管作為一名士兵,他在其中隻參與了6個月。

6月20日,坐在山東濟南市一家小診所裏,這個老人覺得,自己每天的工作,“除了給小孩兒看病,就是等死”。他已經101歲了,幾年前,聽力開始漸漸喪失,到現在幾乎聽不見任何動靜。

但在街坊們眼裏,他仍然是遠近聞名的“山大夫”。操著一口濃重的濟南口音,穿著一雙平底黑布鞋,很少有人能認出他是個日本人。更少有人知道,72年前,他曾在侵入中國的日本軍隊服役,做一個為軍馬治病的獸醫。

在盧溝橋事變發生兩個月後,年輕的山崎宏來到中國,隨軍隊轉戰上海、天津,並在6個月後,挑了個黑夜逃走。他解釋,那是“因為看不慣軍隊的燒殺掠奪,破壞別人的生活”。關於戰爭的經曆,人們隻能從他嘴裏打探出這麽多。

從眼前身材略微佝僂、步伐緩慢的老人,很難推想當年那個日本陸軍士兵的壯實模樣。山崎宏老了,並自己知道將不久於人世。因此,5年前,他97歲時,把山東省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請到家裏,在遺體捐獻登記表上鄭重填上自己的名字,又按上印章。

“我死後不回去了,就永遠留在中國了。”他指著登記表的複印件說。他所說的那個不回去的地方,在日本岡山縣,1908年11月,山崎宏在那裏出生。1937年,有兩個兒子的山崎家,必須送一個兒子參軍。因為哥哥已經結婚了,山崎宏便穿上軍裝,離開了那個盛產葡萄的地方,來到中國。

6個月後,逃兵山崎宏最希望能回到日本的家,因此,他決定從天津向東逃亡。在模糊的記憶裏,他記得山東半島最東麵,“離日本近,可以找機會回家”。但在日本老家,親人們以為他早已陣亡了,為他擺好了靈位,並修好了墳墓。

這條回家的路,一走就是幾十年。沿路乞討來到濟南後,山崎宏停了下來,因為“這裏的人們,給我飯吃,給我水喝”。從此,他再也沒有挪過窩兒,一個從唐山帶著女兒逃難到濟南的女人,經人說合,做了他的老婆。山崎宏給女兒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山雍蘊”。

“就那麽回事。”坐在隻有兩張辦公桌的診所裏,山崎宏微微一笑說道。提起過去的事,他都輕描淡寫,有些記憶也漸漸模糊。不時有人帶著生病的孩子來找“山大夫”。他便停止講述,給孩子號脈,然後戴上聽診器,神情專注地檢查病情。

除了周日,他每天早上7∶30到診所,然後10∶30離開。“每天都很準時,風雨無阻。”診所的主人劉謨桐說。桌子上淺黃色油漆已經有些剝落,這是個再普通不過的診所。

60多年前,山崎宏在濟南也有一間自己的私人診所。那時,戰爭剛結束不久,他所在的地方還隻是郊區。過了幾年,他的漢語已經很純熟,經常能在廣播裏聽到一個叫毛主席的人,告訴人們要“為人民服務”。

後來,山崎宏的診所經過社會主義改造,變成了聯合診所。再後來,他成為當地衛生院的醫生,吃上了公家飯。雖然一直保留著日本國籍,山崎宏幾十年來服務的,卻一直是中國人。

他的身份,和他參加過侵華戰爭的往事,很少有人知道,但“盡一分力量,向中國人謝罪”的念頭,卻在他心裏藏了一輩子。

這個心懷愧疚的人很少說出自己的想法。認識他的人回憶起來,大都像劉謨桐一樣,評價是“太客氣了”。大多數時間,他見到人,都會欠身微微一笑,卻很少跟人交流。他從不串門,不開心的時候,也幾乎不向家人或朋友傾訴,隻是把自己關在屋裏翻看一些日文資料,偶爾會哼幾句日文歌曲。

但悄悄地,他卻做了不少事。自己開診所時,山崎宏給很多窮人看病,都不收費用,盡管他日子過得很緊張。進醫院工作很多年後,他的工資都沒變化過,一直是83.6元。後來,女兒山雍蘊聽別的醫生告訴她:“每次漲工資,你爸爸都跟院長說,把機會讓給別人。”

雖說滿腹疑惑,回到家裏,山雍蘊卻“什麽都不敢問,什麽都不敢說”。她到現在都記得,父親一直很嚴厲,很少笑,做事也很嚴格,並且常常告訴她“照著做”。而母親過世早,關於父親的經曆,他自己從來不提,她也幾乎一無所知。

要不是媒體後來的報道,她甚至從不知道父親具體的身世。

1976年,戰爭已經過去30年,兩個國家和民族也開始嚐試重新建立友好關係。這一年,離開故鄉近40年的山崎宏,第一次回到了日本,並且親眼看著親人把自己的靈位撤掉。親人替他在日本的醫院找了份工作,每月30萬日元,但他拒絕了。

“我在中國生活的時間比日本長,我要回中國。”年近70的山崎宏又回到了濟南。他給自己家帶回來的,是一台別人不要了的14英寸彩電,卻掏錢買回了一堆日文科技圖書,一個心電圖儀,捐給了濟南的圖書館和醫院。

到1983年,日本和歌山市打算與濟南市結成友好城市。作為中間的牽線人,山崎宏自己掏路費,頻繁往返於兩座城市之間。當時,他為此給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寫過信,首相後來給他回信,送給他手題的“大道無門”4個字。

他開始被媒體所關注。記者來采訪,這個沉默了30多年的日本老人終於開口表示,“贖罪的想法一直在心裏”。

從那之後,直到失聰前,山雍蘊經常聽到父親跟人說起“贖罪”兩個字。到現在,他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音了,但還是經常用嗚哇嗚哇的聲音嚷著“為人民服務”。

在診所辦公桌上的玻璃下麵,山崎宏壓著一張紙條,紙條上的字是他自己寫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最高的美德。”

歲月開始吞噬他的記憶。他已經記不清這句話是誰說的了。一起忘記的也許還有很多事情,他當年在軍隊裏看見了什麽,他怎樣挨過了逃難的日子。不過,隻要有人問起,他還是會用含混的聲音說:“日本曾帶給中國人民太多的災難,我要盡一點力來贖罪。”他並不知道自己回答的聲音很大。

這個日本老人始終相信,贖罪的方式,是“多給中國人做些好事”。

有些好事簡直微不足道。從1980年開始,他每天清掃自己新搬進的樓房3層以下的樓道。後來,同一座樓的老住戶都陸續搬走,換成了來來往往的租戶,他也從不間斷。幾年前,他終於掃不動了,於是,這項工作由女兒山雍蘊接手,直到今天。

診所主人劉謨桐回憶,在他晉升副高和高級職稱時,必須學習日語。剛認識不久的山崎宏熱心輔導了他,卻分文不收。等他帶著禮物去感謝時,山崎宏拒絕說:“你我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前,這個日本老人,也分別給山東大學和山東師範大學的學生教過半年日語口語,同樣分文不取。

每年,山崎宏都會收到日本政府發給老人的一筆養老金,折合人民幣一萬多元。他幾乎每次都以各種方式,把這筆錢捐出去,捐之前“從來不跟家人商量”。

這個習慣至今都改不掉。一年多以前,汶川地震發生的第二天,街道辦事處還沒來得及組織為災區捐款,他已經去當地的紅十字會捐了3000元,並拿著報紙,指著新聞告訴女兒“要捐款”。後來診所集體捐款時,他又捐出了1000元。

70多年時間過去了,這個日本人在異鄉從年輕變得老邁,幾乎經曆了這個國家的每一次大小變化。他經曆了“文革”,但這個“一心隻想著上班”的人並沒有被人批鬥。隻是有一次,醫院裏有人故意把“打倒少奇”寫成連筆,看起來像是“打倒山奇”,讓他覺得難以接受。

而自己的國家,對他來說已經逐漸陌生。在辦公桌的玻璃下麵,山崎宏壓了一張房地產海報,上麵印著大大的兩個字:“望東”。以前每到元旦的時候,山雍蘊都要幫父親給一些日本的親友寄信,但從幾年前已不需要再寄了。老同學、老同事們,都已經不在了,許多年輕人,說不定早已不清楚那場戰爭。

但在山崎宏這裏,贖罪仍沒有結束,除非到他死的那天。

這個時常望著東方的人,決定不回去了。因為朋友和政府都挺照顧,他“挺滿意,死了以後就不回去了,永久留在中國”。

不過,生前“一輩子為人民服務”的人,不想讓自己死了隻剩一把灰。他決定捐出自己的身體,這樣,在“等死”的日子裏,就不會覺得“活著沒意思”,而“死了以後還是為人民服務”。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31歲男星殺害16歲女友遭槍決 成中國首位被判死藝人
看Coldplay偷情!女HR恐被逐出「150億豪門」
二手房業主,被“降價”逼瘋
川普迎來“重大時刻”,全世界哭笑不得
特朗普反駁贈愛潑斯坦性暗示圖畫報道,他真的不畫畫嗎?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撤銷對加州高鐵40億撥款 17年花130億建了個啥?
美眾院通過法案 禁國防部展示台灣納入中國地圖
鄧聿文:習近平會交棒給彭麗媛或習明澤嗎?
紐約華女坐街邊突遭從背後撞飛 肇事者4月剛奪一命
中國啟動最大水壩建設 市場歡呼 下遊數百萬人受影響
解密“雅魯藏布江水電站”為何是人類曆史最大工程
LA網紅醬香餅攤主被捕 疑被“女徒弟”舉報 綠卡無望
川普為何解禁英偉達對中芯片?美媒揭:鷹派失利
川普發“奧巴馬被捕視頻” 疑為愛潑斯坦案轉移視線
奧巴馬被指密謀推翻2016大選 川普發AI視頻抓其歸案
非蠢即壞!甘肅幼兒園鉛中毒的通報太魔幻
川普半年 美國版“一黨專政”和“定於一尊”都實現了
普京特朗普將在北京會晤?克裏姆林宮回應
娃哈哈的“隱形女主人” 杜建英的美國往事
兩兄弟共娶一妻 村民載歌載舞三天 “為傳統感到自豪”
移民監獄:“像狗一樣”跪著進食 在別人腦袋旁邊如廁…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日本兵看不慣燒殺當逃兵 在華贖罪70年拒回國

Galahad 2009-06-24 00:31:45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8628/1862823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山崎宏為患者看病 中青報 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8631/1863130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資料圖:日裔老人山崎宏大夫為慕名而來的患者看病。濟南日報 圖



70多年前,他作為一名日本士兵,參與了侵華戰爭。6個月後,因為“看不慣軍隊燒殺搶掠”,他逃跑了。因為回不到家鄉,他輾轉來到山東濟南,並在這裏安了家,從此再沒離開。剩下的70多年裏,他盡全力幫助周圍的人,並拒絕了回日本。他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贖罪——

70多年來,山崎宏一直在為那場戰爭贖罪。盡管作為一名士兵,他在其中隻參與了6個月。

6月20日,坐在山東濟南市一家小診所裏,這個老人覺得,自己每天的工作,“除了給小孩兒看病,就是等死”。他已經101歲了,幾年前,聽力開始漸漸喪失,到現在幾乎聽不見任何動靜。

但在街坊們眼裏,他仍然是遠近聞名的“山大夫”。操著一口濃重的濟南口音,穿著一雙平底黑布鞋,很少有人能認出他是個日本人。更少有人知道,72年前,他曾在侵入中國的日本軍隊服役,做一個為軍馬治病的獸醫。

在盧溝橋事變發生兩個月後,年輕的山崎宏來到中國,隨軍隊轉戰上海、天津,並在6個月後,挑了個黑夜逃走。他解釋,那是“因為看不慣軍隊的燒殺掠奪,破壞別人的生活”。關於戰爭的經曆,人們隻能從他嘴裏打探出這麽多。

從眼前身材略微佝僂、步伐緩慢的老人,很難推想當年那個日本陸軍士兵的壯實模樣。山崎宏老了,並自己知道將不久於人世。因此,5年前,他97歲時,把山東省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請到家裏,在遺體捐獻登記表上鄭重填上自己的名字,又按上印章。

“我死後不回去了,就永遠留在中國了。”他指著登記表的複印件說。他所說的那個不回去的地方,在日本岡山縣,1908年11月,山崎宏在那裏出生。1937年,有兩個兒子的山崎家,必須送一個兒子參軍。因為哥哥已經結婚了,山崎宏便穿上軍裝,離開了那個盛產葡萄的地方,來到中國。

6個月後,逃兵山崎宏最希望能回到日本的家,因此,他決定從天津向東逃亡。在模糊的記憶裏,他記得山東半島最東麵,“離日本近,可以找機會回家”。但在日本老家,親人們以為他早已陣亡了,為他擺好了靈位,並修好了墳墓。

這條回家的路,一走就是幾十年。沿路乞討來到濟南後,山崎宏停了下來,因為“這裏的人們,給我飯吃,給我水喝”。從此,他再也沒有挪過窩兒,一個從唐山帶著女兒逃難到濟南的女人,經人說合,做了他的老婆。山崎宏給女兒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山雍蘊”。

“就那麽回事。”坐在隻有兩張辦公桌的診所裏,山崎宏微微一笑說道。提起過去的事,他都輕描淡寫,有些記憶也漸漸模糊。不時有人帶著生病的孩子來找“山大夫”。他便停止講述,給孩子號脈,然後戴上聽診器,神情專注地檢查病情。

除了周日,他每天早上7∶30到診所,然後10∶30離開。“每天都很準時,風雨無阻。”診所的主人劉謨桐說。桌子上淺黃色油漆已經有些剝落,這是個再普通不過的診所。

60多年前,山崎宏在濟南也有一間自己的私人診所。那時,戰爭剛結束不久,他所在的地方還隻是郊區。過了幾年,他的漢語已經很純熟,經常能在廣播裏聽到一個叫毛主席的人,告訴人們要“為人民服務”。

後來,山崎宏的診所經過社會主義改造,變成了聯合診所。再後來,他成為當地衛生院的醫生,吃上了公家飯。雖然一直保留著日本國籍,山崎宏幾十年來服務的,卻一直是中國人。

他的身份,和他參加過侵華戰爭的往事,很少有人知道,但“盡一分力量,向中國人謝罪”的念頭,卻在他心裏藏了一輩子。

這個心懷愧疚的人很少說出自己的想法。認識他的人回憶起來,大都像劉謨桐一樣,評價是“太客氣了”。大多數時間,他見到人,都會欠身微微一笑,卻很少跟人交流。他從不串門,不開心的時候,也幾乎不向家人或朋友傾訴,隻是把自己關在屋裏翻看一些日文資料,偶爾會哼幾句日文歌曲。

但悄悄地,他卻做了不少事。自己開診所時,山崎宏給很多窮人看病,都不收費用,盡管他日子過得很緊張。進醫院工作很多年後,他的工資都沒變化過,一直是83.6元。後來,女兒山雍蘊聽別的醫生告訴她:“每次漲工資,你爸爸都跟院長說,把機會讓給別人。”

雖說滿腹疑惑,回到家裏,山雍蘊卻“什麽都不敢問,什麽都不敢說”。她到現在都記得,父親一直很嚴厲,很少笑,做事也很嚴格,並且常常告訴她“照著做”。而母親過世早,關於父親的經曆,他自己從來不提,她也幾乎一無所知。

要不是媒體後來的報道,她甚至從不知道父親具體的身世。

1976年,戰爭已經過去30年,兩個國家和民族也開始嚐試重新建立友好關係。這一年,離開故鄉近40年的山崎宏,第一次回到了日本,並且親眼看著親人把自己的靈位撤掉。親人替他在日本的醫院找了份工作,每月30萬日元,但他拒絕了。

“我在中國生活的時間比日本長,我要回中國。”年近70的山崎宏又回到了濟南。他給自己家帶回來的,是一台別人不要了的14英寸彩電,卻掏錢買回了一堆日文科技圖書,一個心電圖儀,捐給了濟南的圖書館和醫院。

到1983年,日本和歌山市打算與濟南市結成友好城市。作為中間的牽線人,山崎宏自己掏路費,頻繁往返於兩座城市之間。當時,他為此給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寫過信,首相後來給他回信,送給他手題的“大道無門”4個字。

他開始被媒體所關注。記者來采訪,這個沉默了30多年的日本老人終於開口表示,“贖罪的想法一直在心裏”。

從那之後,直到失聰前,山雍蘊經常聽到父親跟人說起“贖罪”兩個字。到現在,他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音了,但還是經常用嗚哇嗚哇的聲音嚷著“為人民服務”。

在診所辦公桌上的玻璃下麵,山崎宏壓著一張紙條,紙條上的字是他自己寫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最高的美德。”

歲月開始吞噬他的記憶。他已經記不清這句話是誰說的了。一起忘記的也許還有很多事情,他當年在軍隊裏看見了什麽,他怎樣挨過了逃難的日子。不過,隻要有人問起,他還是會用含混的聲音說:“日本曾帶給中國人民太多的災難,我要盡一點力來贖罪。”他並不知道自己回答的聲音很大。

這個日本老人始終相信,贖罪的方式,是“多給中國人做些好事”。

有些好事簡直微不足道。從1980年開始,他每天清掃自己新搬進的樓房3層以下的樓道。後來,同一座樓的老住戶都陸續搬走,換成了來來往往的租戶,他也從不間斷。幾年前,他終於掃不動了,於是,這項工作由女兒山雍蘊接手,直到今天。

診所主人劉謨桐回憶,在他晉升副高和高級職稱時,必須學習日語。剛認識不久的山崎宏熱心輔導了他,卻分文不收。等他帶著禮物去感謝時,山崎宏拒絕說:“你我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前,這個日本老人,也分別給山東大學和山東師範大學的學生教過半年日語口語,同樣分文不取。

每年,山崎宏都會收到日本政府發給老人的一筆養老金,折合人民幣一萬多元。他幾乎每次都以各種方式,把這筆錢捐出去,捐之前“從來不跟家人商量”。

這個習慣至今都改不掉。一年多以前,汶川地震發生的第二天,街道辦事處還沒來得及組織為災區捐款,他已經去當地的紅十字會捐了3000元,並拿著報紙,指著新聞告訴女兒“要捐款”。後來診所集體捐款時,他又捐出了1000元。

70多年時間過去了,這個日本人在異鄉從年輕變得老邁,幾乎經曆了這個國家的每一次大小變化。他經曆了“文革”,但這個“一心隻想著上班”的人並沒有被人批鬥。隻是有一次,醫院裏有人故意把“打倒少奇”寫成連筆,看起來像是“打倒山奇”,讓他覺得難以接受。

而自己的國家,對他來說已經逐漸陌生。在辦公桌的玻璃下麵,山崎宏壓了一張房地產海報,上麵印著大大的兩個字:“望東”。以前每到元旦的時候,山雍蘊都要幫父親給一些日本的親友寄信,但從幾年前已不需要再寄了。老同學、老同事們,都已經不在了,許多年輕人,說不定早已不清楚那場戰爭。

但在山崎宏這裏,贖罪仍沒有結束,除非到他死的那天。

這個時常望著東方的人,決定不回去了。因為朋友和政府都挺照顧,他“挺滿意,死了以後就不回去了,永久留在中國”。

不過,生前“一輩子為人民服務”的人,不想讓自己死了隻剩一把灰。他決定捐出自己的身體,這樣,在“等死”的日子裏,就不會覺得“活著沒意思”,而“死了以後還是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