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23日消息 據《衛報》、《時代周刊》報道,生物學家發現,同性關係可能有助於促進動物的生理、生活史和社會行為進化。
低等動物的“同性戀”行為跟人類不一樣,一項最新研究為這些動物的同性戀進化意圖提供了合理解釋。以下是容易發生同性關係的動物:
1.寬吻海豚
寬吻海豚是地球上最有名的兩性動物(bisexual animal),它們經常表現出同性性行為。大約有50%的雄海豚與其他雄性發生性關係,這種同性性活動有助於加強小團體之間的團結。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623/20096237595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隻有當一些母羊表現出雄性行為時,一些公羊才會與它們交配。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內森·貝利和馬琳·祖科發現,同性關係在動物王國很普遍,從蠕蟲到青蛙再到鳥類,都存在這種行為。貝利說:“顯然同性性行為涉及的範圍超出了科學和大眾文學經常談及的著名例子,例如倭黑猩猩、海豚、企鵝和果蠅等。”
眾所周知,企鵝會建立長期的同性關係,雄企鵝間會發生同性性行為。蟾蜍經常是雌雄不分,而海洋蝸牛(Marine snail)生來都是雄性,當一隻海洋蝸牛與另一隻雄性交配時,其中一隻會及時變性。海豚經常會聚在一起,彼此觸磨對方的生殖器,有時一隻海豚會爬上另一隻海豚的背部,把生殖器插入它的呼吸孔裏。倭黑猩猩的同性性行為最為嚴重,它們經常是雄性黑猩猩彼此交配。
但是並非所有關係都應該被視為一樣的。例如,雄果蠅因為缺少一個可以讓它們分辨雌雄的基因,因此它們經常會追求另一個雄性。貝利說:“但是這種情況跟雄性寬吻海豚的完全不同,雄性寬吻海豚進行雄性互動是為了加深群體關係;雄果蠅的這種行為也跟雌性黑背信天翁完全不同,雌性信天翁可以相守一生,一起撫養後代。”這篇論文發表在《進化與生態學進展》雜誌上,該論文作者表示,以前的很多研究都思考了同性關係產生的原因,但是很少有研究思考這種關係是否對生物的進化曆程產生了影響。
貝利說:“求偶、交配和養育等同性行為特征,可能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自然選擇是一種世代延續的基本進化機製。但是我們的研究評論指出,這些同性行為可能是自然選擇的推動力。”換句話說就是,對很多生物物種來說,同性關係以非常微妙和重要的方式影響著它們的進化曆程。生物學家考慮進化中的選擇壓力時,往往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環境問題上,例如特定地區的天氣、溫度或者地貌特征等。社會環境也會對自然選擇產生影響。
5.野牛
雄性麵象蟲經常會強行爬到其他雄性的背上。一些證據顯示,在稍後的異性交尾過程中,兩隻雄麵象蟲的精子可能會同時被輸入到雌性體內。
糞蠅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623/2009623851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人類大約3%的人是純粹的男同性戀或者女同性戀,另有5%到10%的人是階段性或者永久性同性戀。研究指出,兄弟與自己年齡相差越大,男性成為同性戀的可能性就越大。
貝利和祖科還研究了黑背信天翁,發現雌性信天翁會形成同性關係,一起撫養後代。他們說:“該生物的這一行為可能並非異常現象,它可能是作為一種生殖策略的選擇方案出現的。”幾乎有三分之一的黑背信天翁伴侶是雌性配對,它們在養育後代方麵比單獨撫養後代的雌性更加成功。
貝利說:“同性性行為在不同環境下起著不同作用,例如它可以作為替代性繁殖策略、合作撫養策略、促進社會關係的手段或者同性衝突的調解者。一旦這種適應性得到確定,它將變成自然選擇的推動力,促進其他方麵的選擇,例如生理、生活史、社會行為,甚至是社會形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