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0090623/Img264700588.gif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禹州80後當選“中國最年輕市長” 網友質疑:很想知道他父親是誰
記者調查:他父親仍在窯場打工
昨日,“清華研究生當選湖北宜城市市長”的消息火爆網絡,29歲的周森鋒被媒體譽為“中國最年輕市長”。而這位市長是從咱河南禹州神垕鎮走出的農家娃。
昨日,記者趕赴周森鋒的母校禹州三高及其家裏,探尋這位“80後”市長的成長成才之路,同時,也就網友質疑的“家庭背景”問題進行了調查。昨天,周森鋒還通過電話與記者取得了聯係,談了他本人的想法。
新聞回放
全票當選市長走紅網絡
6月21日下午,湖北宜城市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舉產生了新一任人民政府市長。雖是正常的選舉,卻一下子轟動全國,隻因以全票當選市長的周森鋒是位29歲的小夥兒。當地媒體證實說,周森鋒是湖北省目前年齡最小的市長,並引用一名公務員的話說,“他應該是中國目前最年輕的市長 ”。
周森鋒出生於1980年7月,河南禹州神垕鎮人,清華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曆,工學碩士。據了解,2004年,周森鋒作為高素質人才,被湖北省襄樊市引進,先是擔任襄樊市建委副主任,接著改任規劃局副書記、副局長,此後又任宜城市副市長、副書記、代市長。“我一定不負重托,不辱使命,恪盡職守,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貢獻給宜城這片熱土。”周森鋒就任市長後表示。
昨日,這條“清華研究生當選湖北宜城市市長”的消息躥紅網絡,不少網站的評論和跟帖多達上千條。記者注意到,此事在網上引起的反應出現了兩個極端——肯定和質疑。不少網友表示,很想知道周森鋒的父親是誰,看他是否有強硬的後台。那麽周森鋒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
市長軼事 高中即有“不服輸”個性
“周森鋒啊?知道知道,是個有出息的孩子。”昨日,記者電話聯係上周森鋒高中時的英語老師張國立,高中三年,周森鋒都在禹州三高就讀,張國立教了他三年英語課。禹州三高是當地較有名氣的重點中學。
張國立說,雖然已畢業12年了,但他對周森鋒的印象非常深,“非常聰明,肯吃苦,學習認真”,對老師有禮貌,與同學相處也很好。
周森鋒的一位同學說,周森鋒在高一、高二時,學習成績在校內並不是特別突出,而到高三時,他的成績一個勁地往上“躥”。1997年,周森鋒考上同濟大學,讀的是土木工程專業。
據了解,讀高中時,周森鋒並沒顯現出從政的條件和素質,隻顧學習,甚至連班幹部都沒當過。不過,周在高中時十分明顯的個性是“不服輸”,隻要有哪一門課考試輸過別人,他非要向別人請教,和人家切磋交流。
張國立老師還介紹說,學校那兩年考上清華等名校的有四五位學生,周森鋒的高考成績排名並不是最靠前的,但從政的隻有他一個,“那時沒看出來他的這個素質”。
據悉,周在上大學時的費用,大多是靠自己打工掙的錢,基本上沒讓父母承擔。他還比較重感情和友誼,即使在同學堆中第一個當上縣處級幹部,也沒啥架子。要好的同學結婚,他都會電話祝賀,有時趁節假日回來送紅包道喜。
而針對網友的質疑,禹州一位和周熟悉的官員覺得很可笑。這位官員告訴記者,周森鋒是地地道道的農家孩子,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他每一次進步都是自己奮鬥出來的。周到湖北襄樊工作後,鎮政府和禹州市裏的部分官員因工作關係,才和他認識,並在逢年過節時見麵敘舊。
探尋周家 三間低矮平房出乎意料
真的如這位官員所說的這樣嗎?記者決定去周家探訪。而記者發現,雖然禹州三高的很多教師對周森鋒都有印象,但對他家的具體地址並不知道,隻知道他是禹州市神垕鎮人。
後在警方的幫助下,記者這才得知周森鋒家的地址。記者一路趕到神垕鎮,卻發現壓根就沒有戶籍上的登記地址。三四萬人的神垕鎮找尋一個人如同大海撈針。借助戶籍登記地址這個大概範圍,記者又詢問了很多人後,終於找到了周森鋒在神垕鎮上開攝影店的三姨媽。“我們已經從網上看到了森鋒當選宜城市市長的消息了,這孩子越來越有出息了。”周森鋒的三姨媽高興地說,“其實,我們森鋒也是貧苦人家的孩子。”
在她的帶領下,走過神垕鎮古街一個六七百米長的陡坡,又鑽進一個蜿蜒曲折長約400米的胡同,周森鋒的老家就出現在眼前。
周家的院落是用磚石砌成的,非常的狹窄,整個庭院也很小,三間房屋全是低矮的平房,門樓又窄又矮,用磚木所建。在鄰居二層小樓的映襯下,周家顯得越發不起眼,甚至可以說周家的住房境況幾乎是最差的。“如果不是供應兩個學生上學,他們家住的、過得都會比現在好。”周森鋒的三姨媽說。
關於周父 他仍在窯場打工補貼家用
記者了解到,周森鋒的父母都是農民,今年54歲的周母體弱多病,周父懂些瓷器生產技術,靠給一些瓷器廠幫工掙錢養家。現在年近六旬的周父,仍然在窯場打工掙錢補貼家用。周森鋒還有個弟弟,目前正在清華大學讀研究生。
周森鋒研究生畢業後,周家為了給他安置個家,舉辦個體麵的婚禮,東挪西借後在森鋒的姥姥家建了一個兩層小樓。“他們家沒有地皮,也沒有錢買地皮,正好他姥姥家的院子空著,就建了個房。”周森鋒的三姨媽說,樓是建起來了,可是留下的欠款經常鬧得森鋒的母親犯愁。但周家兩個孩子卻給家裏增光添彩了。從1997年後,貧寒的周家喜事不斷,當年,年僅17歲的周森鋒以優異成績考入同濟大學土木工程係;4年後又考入清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畢業後被引進湖北省任職。幾年後,周家老二也考入清華大學攻讀研究生。
周森鋒與愛人是高中同學,同為禹州市人,大學也是同窗。兩人大學畢業後,又一同考入清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2004年,周森鋒被湖北省襄樊市以高素質人才從清華大學引進到當地任職。不久,他的愛人也被襄樊市錄用,目前,在襄樊市人大常委會擔任副主任。
周家態度 不願意談及兒子事業
周森鋒的姨媽介紹說,周森鋒去湖北任職後,按說回家探親是有一定的方便條件了,但他很少回家。今年2月回家了一共3天時間,其中有一天多時間,他專程找到河南的一名市長“學習、研討”管理經驗。
與周森鋒仕途極其順達引發多方關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周家對此事卻十分低調,甚至謝絕與記者見麵,不願意談及兒子事業。記者在周森鋒三姨媽家采訪時,拍了部分周森鋒大學時代的照片,後來,周家人獲悉此事後,堅持要求將所拍照片刪掉。周森鋒對今報記者說,他不想在公眾麵前過分顯示自己。
周森鋒的三姨媽對周森鋒關愛很多,從其讀初中起,到送其到上海讀書,到北京讀研究生,乃至現在,都在密切關注周森鋒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她利用開攝影店的便利,為學生時代的周森鋒拍下了很多照片,現在仍然完整地珍藏在攝影冊裏。
宜城聲音“應是河南人的驕傲”
自昨天上午11時到下午,周森鋒的電話一直處於關機狀態,謝絕媒體記者的采訪。
記者聯係到宜城市政府秘書處一位工作人員,他介紹:“周市長今天在武漢,有公務在身,不便接受采訪。”他還稱讚,周是“河南走出的優秀人才,應是河南人的驕傲”。
記者隨後還致電宜城市委宣傳部,想證實“最年輕市長”這個說法,一位工作人員稱他們不便於說,並匆匆掛了電話。據其介紹,當天聯係采訪的媒體,達20多家,他們不願過多解釋。
宜城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劉斌表示,媒體對此事的報道是有問題的,他們正在協調、處理。“全省、全國最年輕的市長”這個說法,不能擅自說,而是要由組織部來說的。有關媒體發布新聞時,一沒有經過官方審核,二沒有自主核實,所以,這句話是有問題的。
對話周森鋒 “這隻是普通的工作變動”
昨日下午6時,得知記者趕到其老家采訪,周森鋒連線了今報記者。
記者:網絡關於你當選湖北省最年輕市長的報道,你看到了嗎?
周森鋒:我看到了。這次(我)當選湖北宜城市人民政府市長,隻是一次普通的、正常的工作變動,沒必要過分關注。
記者:你當選最年輕市長的消息公布後,現在對你的影響是什麽?
周森鋒:原來,我麵對的主要是工作壓力,(我當選市長的)報道發出後,我現在麵對的是很重的社會壓力,工作壓力倒成為其次。從保護一個青年正常成長出發,我希望媒體少些對我的關注,給我更多的工作和思考時間,期盼媒體多報道一些經濟方麵的東西。
記者:同為禹州人的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到地方任職後,高調做事,推出了很多新政,國內媒體也多次關注報道過,你是如何看待的,又有哪些施政設想?
周森鋒:那是別人的做法,我不便發表看法,我隻想一步一個腳印把分內的事情紮紮實實做好。
記者:29歲當選一市之長,你是不是有壓力?
周森鋒:工作壓力是有的。但是自從我當選市長後,相關報道非常多,給我造成的壓力目前超過了工作壓力。我渴盼能安安穩穩實施自己的施政主張,淡出人們的視線和媒體的焦點。保持先前那種安靜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也給我一個不受幹擾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