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四川高考生用甲骨文寫高考作文,專家發現裏麵有甲骨文、金文,還有小篆,因為偏題,得分偏低,“大概就隻有幾分”。
連日來,“高考作文中有考生用甲骨文寫作”的消息備受社會關注。記者昨日從部分語文閱卷老師處證實:在閱卷組的總結會上,閱卷組組長通報了有關這篇高考作文的評分情況,專家發現裏麵有甲骨文、金文,還有小篆,因為偏題,得分偏低。
另外,因這篇“古文字高考作文”,還引出了另一個問題———高考作文是否能用古文字,高考閱卷規則裏是不是應該加上“必須使用簡體字”。
閱卷老師:寫偏題了 得分偏低
目前,高考試卷已經進入了最後的統分階段。已經解散回家的閱卷老師們對這篇“古文字”作文都還是印象深刻。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9/6/22/20090622074000c825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何崝教授用古文字寫出今年高考作文題目《熟悉》 劉暢 攝
另一位閱卷老師也證實:“是在會上說了,就是偏題了,得分偏低。但具體多少分會上沒有通報,作文內容到底寫了什麽,也不得而知。”據這位閱卷老師介紹,他就在發現“古文字作文”的那個閱卷小組,後來,閱卷小組費了很多勁,找了一些專家來翻譯,發現裏麵有甲骨文、金文,還有小篆。後來,組裏看了翻譯後的文章的一位閱卷老師說,那篇作文“完全文不對題”,讓人看不懂。
“高考作文的關鍵是考察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不是考文字學,判定標準還是要看文章本身的架構和表現力。”一位作文閱卷老師稱,雖然自己沒有看過這篇作文翻譯過後的文字,但是從閱卷組給出的意見上來看,是行得通的,“作文閱卷也應該如此”。
對此,語文閱卷組組長李誠拒絕接受記者采訪。但對這篇作文得分不高的事並沒有否認。“高考作文有一套嚴格的規定。標準定了,就不允許爭議和修改。”
古文字專家:甲骨文寫兩三百字文章要用一兩個月
記者隨後采訪了四川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中國文字學會會員何崝。據何教授介紹,目前川內研究甲骨文的專家也不多,大概都集中在四川大學古文字研究室。對於有考生用甲骨文來寫高考作文,何崝表示懷疑。
“ 我們一個研究了甲骨文幾十年的人,要用甲骨文寫兩三百字的文章至少都要花1~2個月,一個高中生能有這樣的水平,簡直不可思議。”何教授表示,由於目前甲骨文隻有1000多個字,且現代漢語裏很多字都沒辦法在甲骨文中找到對應的。以作文題目《熟悉》為例,“熟”還能勉強用“孰”字來代替,但“悉”字就是甲骨文中沒有的。要用甲骨文表達現代的語言,幾乎是不可能的,特別是要在那麽短的時間之內。
為此,他推測這篇作文裏可能隻有少量字是用甲骨文寫的,其他字可能采用的是其他古文字。“要麽,就是考前記了一些古文字,然後隨意地、文不對題地套上去。”何教授認為古文字書寫起來比簡體字要費時得多。
何教授表示:“由於古文字研究的應用性需求不多,現在學古文字的學生也越來越少了。這個學生或許是一個學習古文字的好材料,適合做研究。”
語文老師:簡體字寫作文應納入評分標準
對於這篇作文,網絡上一派感歎之聲。不少網友認為這名考生很有才華。“能認識那麽多古漢字,早就已經達到了研究生水平。”
但更多的高中和大學語文老師則持否定的態度。成都七中一位語文老師表示,高考閱卷的規則中確實沒有“必須使用簡體字書寫”的規則,但是約定俗成的字體就是簡體字。在國家的任何正規文件、通知、出版物上,也都是用的簡體字。“作文,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寫作功底,想用這種方式(古文字)為自己多掙分,很難!”“那麽多年來還是頭一次有這樣的事。這也是一個信號,或許高考閱卷規則中該增加這麽一條。”這位老師認為,出現這篇古文字作文後,今後會不會有考生用“火星文 ”“外文”來寫作,如果閱卷老師都得找個專家來翻譯,那閱卷成本就太高了。
石室中學一位語文師也建議,中、高考評分規則中應該加入“必須使用簡體字”這一項。這樣,也讓老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更有指導性,更強調學生們的規範書寫。
“ 進入大學後再發揮一下這些特長就好了,在高考這麽嚴肅的時候,還是不可取的。”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一位教授告訴記者,目前全國各地的高考規則中都沒有明確指出要求書寫簡體字。這確實讓考生鑽了空子。往年,有考生在作文中寫了大段的英文,也沒有得到好的分數,因為這樣就顛覆了漢字的純粹性。“引用可以,但直接用這些文字來代替簡體字,就不應該了。畢竟作文是一個純文學的秀場,那些企圖以文字本身獲高分的考生,就應該給零分。”
對於這些老師們的建議,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高考的閱卷工作已經結束,已進入最終的統分階段,至於明年是否會加入這部分,還要等有關部門會商後,於明年的高考規定中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