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被拐獲救的孩子,與鐵警阿姨盡情遊戲。
已解救被拐嬰兒23名 抓獲販嬰嫌疑人18名
昨日,武鐵公安局在河北省邯鄲市涉縣的解救行動進入第8天,19名在繈褓中就被販賣到那裏的孩子被解救。
昨日,武鐵警方在涉縣宣布,該局破獲建局以來最大拐賣嬰兒案,迄今解救被拐賣嬰兒23人,抓獲販嬰嫌疑人18名。這也是今年4月9日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打擊拐賣兒童、婦女專項行動以來,全國破獲的最大一起販賣嬰兒案件。專案指揮長、武鐵公安局童光明介紹,此案已被列為公安部督辦案件。
目前,武鐵公安局局長王山勇指派該局副局長童光明坐鎮河北邯鄲,抽調30餘名專門警力成立“6.10”專案組,進一步解救嬰兒,追抓嫌疑人。
出站口攔下一販嬰婦女
5月31日11時許,昆明至武昌的K110次列車抵達武昌站,身邊帶少量行李的女子趙某下車時,懷裏抱著孩子,當她經過出站口時,武昌公安段副段長王俊峰帶領值勤民警將她攔下:她身形完全不像育齡婦女,獨自帶著這麽小的孩子出門;趙某行李不多,奶粉不少,嬰兒用品又不齊全——這些全符合拐賣嬰兒的特點。
果然,審查後,趙某交代懷抱的女嬰是花6000元在雲南買的,準備賣到河北的,女嬰剛出生50天。
旅客中揪出販嬰姐弟倆
6月2日11時許,昆明至武昌的K110次列車下車的旅客群中,王俊峰再次帶領民警將抱著孩子的鄒某姐弟倆攔下。審查中,男性鄒某的手機不斷接到短信,其中一條短信顯示:“孩子一到就給錢!”這條短信證實這對姐弟就是人販子,他們這次準備賣到山東的男嬰出生僅15天。
列車上發現販嬰嫌疑人
6月3日,武鐵公安局武昌乘警大隊乘警長餘湧在昆明開往武昌的K110次列車上,發現一名懷抱嬰兒的雲南婦女林某十分可疑,分明不像育齡婦女,餘湧請示匯報後進行監控。6月4日上午10點半,林某在鹹寧站下車,準備轉車去安陽時,武鐵公安處乘警支隊支隊長賀建民指揮民警將林某控製審查,證實她正要將一名年約2個月的女嬰販賣到河南安陽。6月8日9時20分,餘湧在值乘武昌開往昆明的K109次列車時,又成功抓獲涉案的林某丈夫朱某。
辦案時發現販嬰“團夥”
6月9日,餘湧警組在值乘昆明返回武昌的K110次列車時,乘警李彬翔、王建智分別在7號車廂和8號車廂發現了一男兩女三個可疑人員,經審查證實,3人懷抱的3名女嬰是他們要販賣到河北邯鄲的。
零星小案牽出特大販嬰案
接連查獲的4起販賣嬰兒案,引起武漢鐵路公安局領導的高度重視。武鐵公安局副局長童光明親自提審多名嫌疑人,發現了多條從雲南過境湖北、前往河北等地的販嬰通道,並掌握了大量被拐賣嬰兒和犯罪嫌疑人的線索。6月11日,童光明帶領精兵強將趕赴河北,進一步深挖人販子並解救被拐賣嬰兒。
據了解,幾年來,多個販嬰團夥相互糾結,從雲南販嬰到河北、河南、山東等地,數量超過百餘名。價錢依據孩子性別的年齡不同而不等,從七八千元到三四萬元。
到記者發稿時,專案組共解救被拐賣嬰兒23名,抓獲販嬰嫌疑人18名,控製收養人21名。全部涉案嬰兒的血樣均已依法科學采集,以便安排比對。
目前,專案組仍在涉縣加緊審查犯罪嫌疑人,已掌握確切的被拐賣嬰兒還有10餘名,專案組正竭力解救。
人販自稱賣孩子是做好事:農村人都想兒女雙全
辦案民警:孩子安置成最大難題
昨日,武鐵公安處刑警支隊副支隊長楊軍告訴記者:“抓捕和控製犯罪嫌疑人,隻是萬裏長征第一步。把被拐賣的孩子一個個找回來,要花去大量精力。而落實到最後,安置兒童成為打拐的最大難題。
”
6月2日,楊軍他們查破了“6·2”案件,抓獲嫌疑人5名,解救嬰兒3名,但其間的一件嬰兒死亡事件令人心酸。
該嬰兒由一對夫婦收養,按照法律該夫婦購買嬰兒屬於違法行為,但民警找到他們和孩子時,孩子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病曆上清晰地寫著“白血病”。這個孩子才1歲多。
楊軍說:“令我們非常感動的是,男嬰的養父母不離不棄,花去數萬元醫藥費為孩子治病。所以當我們核實了身份後,讓孩子繼續留院進行治療。3日,等我們回到武漢後,從當地醫院傳來消息,小孩最終因醫治無效去世了。”
截至昨日,涉縣派出所已安置20名嬰兒和兒童。楊軍分析,如果強行將人從家裏帶走,可能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陰影,所以民警們每天都會給被拐小孩的養父母做大量思想工作。
家長們願意把孩子帶來車站派出所和民警們在一起,基本上出於三個考慮:真心想把孩子留在身邊;和孩子們有比較深的感情;理解了公安方麵的法律立場。
楊軍說:“實際是我們在辦案之後,很難說清自己複雜的情感。有的孩子已經四五歲,完全把養父母當成了自己的親父母,甚至有的已經辦理了當地戶口。通過數日觀察,我們可以看出養父母和孩子之間有真正的感情。這一切的事實,讓我們不能草率處理孩子與生父母之間的歸屬問題,隻能在法律的大前提下考慮情與理的關係。”
人販:賣孩子是做好事
“要是知道這事是違法的,我肯定不會幹。”昨日上午,在涉縣車站派出所內,犯罪嫌疑人吳林(化名)將協助警方去尋找經她之手賣出的兒童,記者與她進行簡短交談。
吳林是涉縣城關鎮人,今年39歲,較胖。她說,她隻為別人“要”了兩個孩子。2005年,她認識了老公同事的女友小香(化名,本案重要嫌疑人),小香曾在她家住過一段時間。期間,小香說,可以為想要孩子的人提供小孩。
不久,一個鄰居的姐姐表示想要個女兒,吳林就告訴了小香。沒多長時間,小香就抱來一個隻有1個多月大的女嬰,賣給了那戶人家。小香給了吳林500元介紹費。
2006年,男子宋某經人介紹找到吳林,說自己離異後再婚,女方沒生過孩子,想買個女孩。吳林又通過小香弄來一個剛滿月的女嬰,以1.76萬元賣給買家。吳林收取了小香1000元好處費。
吳林還說,原先並不知道小香是人販,在她的勸說下4次前往雲南,幫其運孩子。“她老家是雲南的,說正好過去旅遊。還說那邊有些父母養不活孩子,就托她給孩子找個好人家,絕對不是偷來的、騙來的。我就是在旅館裏幫她照看照看孩子”。
吳林說:“我們這邊是革命老區,農村人都想兒女雙全,覺得這樣老了才有依靠。我根本不懂法,不曉得這是販賣人口,還以為是幫別人忙,做好事。”
吳林家裏兩個兒子都在上學,70多歲的婆婆和她相處很融洽,與大姑子、小姑子也都好,街坊鄰居都很羨慕。她說,現在自己“進”來了,很對不起家人。她突然眼圈一紅,大大的淚珠滑落臉頰。
“我會好好配合公安機關,盡快把那些孩子找回來,減輕我的罪孽。”吳林說。
有兒的要女有女的要兒
———對話被拐孩子的養父母
19日8時30分,記者趕到涉縣采訪“6·10 ”特大販嬰案,直奔車站派出所。一進門,就看到3個四五歲的小孩在院子裏玩耍。武鐵民警風趣地說:“派出所都快成托兒所了。”
這裏住著被解救的孩子和他們的養母。
民警掏錢買來床單棉絮
走進後院一間大房,外間七八個小孩正在地上玩“積木”,其實就是泡沫和一些紙板。看到記者,一個小女孩還做出鬼臉,絲毫不認生。
裏間較大,約有30多平方米,一些大人和嬰兒睡在床上。記者數了一下,共有8張單人床,還有一個乒乓球桌,上麵也鋪上棉絮和床單,可供3個大人帶著孩子休息。床上放著奶粉、尿不濕、衣褲等嬰兒用品,屋子裏彌漫著奶味和汗味。
“這些買床、棉絮和床單的錢,都是從我們的辦案經費裏列支的,東西都是全新的。”武鐵公安處刑警支隊副支隊長楊軍說,“一日三餐,我們吃什麽,他們就吃什麽。”
據了解,12日淩晨,武鐵公安局副局長童光明帶隊到涉縣解救被拐賣兒童、嬰兒,目前已解救20人,其中16人被安置在涉縣車站派出所,另4人因身體原因,在養父母簽下承諾書後暫未帶回。
“三萬九”成為小明星
涉縣鹿頭鄉西鹿頭村村民楊三華今年40歲,親生女兒今年17歲。5年前,她通過人販杜某花1.8萬元,買來了當時才40天大的兒子周玉亮。“是我一口一口喂牛奶,把他養大的,有時一晚上要喂四五次”。
楊三華說,鄉下人不像城裏人,兒子姑娘都一樣,要一個小孩就夠了。“兒子是我將來的靠山,沒有兒子,老了沒人管我”。
楊三華家並不寬裕,僅靠丈夫一人在鐵廠上班養家。她說,當時買兒子找親戚借了8000元錢,剛剛還清。女兒今年初中畢業,馬上要上高中。
楊三華說:“我很怕他們把兒子帶走。我養了他這麽多年,對他就像親生骨肉一樣好,把他帶走,我都不曉得怎麽活下去。”說完,她擦去眼角淚水。
和楊三華相反,40歲的李水魚有兩個兒子,她在5年前花8000元買了一個6個月大的女嬰。如今,5歲的王燦很活潑,也很喜歡媽媽。
“人家都是買兒子,你怎麽要買個女兒?”記者問道。
她說:“誰知道將來媳婦對我好不好,女兒還是貼心些,將來給我刷刷碗也是好的。”
孩子們中有個小明星,大家都叫他“三萬九”,他叫王婭兵,兩歲。他的養父母本來有個20歲的女兒,已在外打工。兩年前,養父母將尚在繈褓中的他買來,花光了家裏的積蓄3.9萬元。他是這些孩子中“身價”最高的。15日晚10時,民警在鹿頭鄉壯口村將其解救。
“養了這麽多年,都有感情了”
19日中午,43歲的龍湖鎮人申勇華趕來看老婆和女兒。他說,自己有個19歲的兒子。12年前,他的4歲女兒病死了,之後就一直想再要個女兒,但由於老婆做了絕育手術,才在5年前經人介紹,花6300元買了一個40天大的女嬰,也就是現在的女兒申凱靜。
小凱靜一頭短發,穿著一件紅T恤衫,很可愛。申勇華端著一碗麵條,慢慢喂女兒。小凱靜很會吃,一根長麵條一下就吃進嘴裏,然後接著向父親要吃的。
申勇華看著女兒,表情複雜:“我們都不曉得買賣兒童是違法的,現在養了這麽多年,都有感情了。”
記者觀察發現,這些養父母對孩子都很有感情。一個中年婦女一直抱著一個剛滿月的女嬰,不時把她貼在臉上。
“小孩的安置問題現在是最大難題,他們有的在這裏已上了戶口。有一個在這裏生活了不少年頭,而且要找到在雲南的親生父母很難。我們將和當地有關部門協商解決安置。”辦案民警說。
“尋找的過程很艱辛”
———本報記者親曆6小時搜救被拐孩子
涉縣,隸屬河北邯鄲市,革命老區,太行山麓,河北、山西、河南三省交界處。近年來,由於旅遊經濟開發不錯,居民收入漸漸提高。
19日9時10分,記者剛剛抵達涉縣車站派出所,武鐵“6·10”特大販嬰案專案組民警正在部署當天的解救行動。根據安排,當天前往4個地點,兵分兩路解救。
9時40分,記者跳進車裏,隨一路民警出發。這一路有警用麵包車1輛、地方牌照轎車2輛,共16人。第一站是涉縣看守所附近一戶人家。9時50分,民警來到這戶人家,但沒找到人。
10時左右,大家前往下一站——河南店鎮會裏村。10時20分,民警抵達會裏村村委會。當地警方向村幹部說明來意。5分鍾後,民警在犯罪嫌疑人指認下,來到會裏村122號謝某的家。可是大門緊閉,家中無人。
10時35分,民警四處尋找未果後,折返村委會,通過村幹部找來一名與謝某較熟悉的婦女,向她宣講政策,讓其出去尋找謝某。
大約1小時後,該婦女回來說沒有找到謝某。民警再次做工作,獲悉謝某躲藏在山背後一村莊裏。顧不上路途遙遠,大家一起向遠山走去,翻過一道山梁,終於在山背後村子裏找到謝某。但他堅稱“不知道老婆孩子在哪裏”。任民警如何說服教育,他就是不肯交代。
民警隻好暫時放棄,大家開車向縣城一買了孩子的人家繼續找尋。途中路過一個小麵館,大家停車吃午飯,每人一碗麵條。此時已接近下午1時30分。
回到縣城,一行人又前往一處地點解救兒童,同樣吃了閉門羹。
回到涉縣車站派出所,已是下午3時30分左右,一晃6小時過去了。
武鐵民警告訴記者,其實每次出去並不一定會有收獲,特別是尋找的過程很艱難。據了解,有一次解救,民警是半夜摸進村子,由於是在山裏麵,在等待先期踩點人員過程中,大家在車上凍得瑟瑟發抖。還有一次,一個收養人謊稱買的小孩早就死了,扔在後山一個90米深的山洞裏。辦案民警不信邪,押著他要一起去山洞裏找屍骨,收養人才不得不交代了孩子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