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招聘騙局驚曝升級版 押金提成 打造傳銷鏈(圖)

招聘騙局驚曝升級版 押金提成 打造傳銷鏈

文章來源: civic 於 2009-06-19 11:20:3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du/news/2009/06-19/U65P4T8D1741450F107DT2009061914261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招聘文員,18—28歲,男女不限,月薪1800元以上(加提成),包吃住,有意者聯係電話……”上網一搜,這樣模棱兩可的“招聘信息”鋪天蓋地。正是被這樣一條招聘信息吸引,來自江蘇徐州的包偉(化名)來到上海江寧路近長壽路一幢大廈內“應聘”。

  在繳納了800元 “押金”後,他被告知,這份工作沒有工資、押金不退,要想賺錢,每天上網發布“招聘信息”,每吸引一個人來繳納押金,他就能獲得這筆押金的一部分比例作為酬勞。而這些被所謂的招聘信息吸引來找工作的人中,又有一部分繼續通過這種方式尋找下一批應聘者。

  “我不想害人,我隻是想拿回我的押金。”包偉已“工作”15天,從家中帶來的錢在繳押金後已所剩無幾。無法忍受心理煎熬,他向記者揭開了這種 “招聘傳銷”騙局。

  事件

  800元押金換來零報酬工作

  “我就是在網上看到招工信息才來上海的。”二十出頭的包偉今年5月底在老家上網看到這樣一條招聘信息,稱公司招辦公室文員,除對年齡稍有限製外,並沒有其他條件,月薪能達到1800元,公司還“包吃住”,並且注明工作內容 “可培訓”。包偉先問家裏要了1000元錢,按 “張總”的要求找到位於江寧路近長壽路上的一幢大廈。 “當時看見不少人,都說來麵試的,我打電話聯係了 ‘張總’,不一會兒就有人下樓來接我上去 ‘麵試’。”

  得知包偉前來麵試的是 “文員”, “張總”打量了他一番,問了年齡、學曆、工作經驗和興趣愛好等,便確定 “合格”。隨後 “張總”話鋒一轉,要求包偉繳納800元 “押金”,卻不出具任何票證,口頭表示工作後將全額返還。

  然而第一天的工作就讓包偉大吃一驚,上班地點正是自己 “麵試”之處。 “這哪裏是什麽工作!沒有工資,連押金也不退,不想幹就 ‘淨身出戶’!”更讓包偉意想不到的是,上班第一天就有 “經理”宣布這份工作沒有工資,全靠 “績效”;所謂的 “包吃住”,就是睡在辦公室裏: “當時十幾個平方米的辦公室,已經睡了四五個人,和我差不多,都是被網上招聘信息吸引來的。”

  收入來自“下家”押金提成

  一張椅子,一台電腦,就是包偉的工作設備。剛剛在電腦前坐定,“經理”就拿來一疊“招聘信息”給包偉,讓他貼到網上去,這便是包偉工作的內容。

  這些 “招聘信息”幾乎和吸引包偉來到上海的信息完全一樣:招聘文員,除年齡限製外對其他條件均無要求,還有較豐厚的報酬,並有提供食宿或技能培訓等優厚條件。唯一不同的是聯係人由 “張總”變為了 “李總”、 “王總”等不同人選,聯係方式也相應改變。還有些招聘信息則與街頭 “牛皮癬”小廣告如出一轍,稱娛樂場所招 “小姐”、 “內保”,日薪500元另加提成,月薪更可達數萬!

  包偉根據15天的工作經驗看,這些崗位純屬虛構:“所謂‘文員’,就是像我這樣四處散發招聘信息。 ”包偉說,“文員”的收入全部來自下家的“押金”。 “文員”們發布這些招聘信息每招來一個人,首先要扣除押金的一半作為“場地費”交給“公司”,剩下部分中的三成由“文員”獲得,這也是“文員”們的全部收入:“一般成功招來一名‘文員’可獲得60—120元,不過‘文員’數量多,更新快,大多數人不願意繼續騙別人,但離開後又有新人進來當‘文員’。 ”

  包偉說,這是一個不斷擴大的循環:如果應聘人員前來應聘“文員”,繳納押金後即可在網上散發或張貼小廣告,以便從下一批應聘者的押金中獲得收入,而不少“文員”雖然做不長,但總有新的人會替補進來。

  15天20餘名“經理”登場

  包偉說,網上搜索引擎鍵入“招聘”等關鍵字,數以萬計的結果便跳出來,隨意點擊發現,這些“招聘信息”隻有一個聯係電話和模糊地址,很少有明確的單位名稱、工作地點、職務等信息,往往選擇中小網站發布,“像51job這樣比較正規的大網站我們沒辦法通過審核。 ”

  上班第三天,“經理”培訓包偉時表示,無論應聘者詢問單位名稱、工作地點,隨便虛構一個就可以了,但押金一定要從應聘者手中收到:“既然工作單位、地點都可以隨便說,那我更懷疑這些招聘信息是虛構的。 ”在這家中介機構工作短短15天,包偉已見過至少20名不同的“經理”前來“麵試”,這些“經理”雖然各不相同,但“麵試過程”幾乎和包偉遇到的“張總” 一樣:簡單問幾個問題,表示應聘者“通過麵試”,接下來便以“押金”、“服裝費”等各種名目忽悠應聘者掏出數百元錢。

  甚至連押金的數額,也是 “經理”們隨意說的。 “給我培訓的人說,如果應聘者看起來條件還可以,就要800,要是條件一般,就要600,如果對方實在沒錢,身上有多少就要多少。 ”

  3小時內6名應聘者求職

  當天下午1點到4點,記者與包偉的談話先後多次被中斷,包偉說,他先後被“經理”們要求下樓將6名應聘者帶上樓進行“麵試”。

  “這些廣告看準了這部分人的心理需求。 ”包偉說,這些廣告大多對學曆、技能沒有要求,收入適中,有些還會在廣告裏寫明“工作內容可培訓”、“包吃住”等,就是為吸引一部分缺少一技之長又渴望盡快找到工作的外來年輕人。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近年來查處的不少“黑中介”案例中,都有原本被害人轉而加入非法中介害別人的人。而這些人也和包偉一樣,原本都處於黑中介食物鏈的末端。

  包偉表示:“來了15天,錢也花光了,一個招聘信息也沒上網貼,我不想害人,我隻想把自己的押金拿回來。”記者告訴他投訴途徑,包偉稱會去試一下。但記者昨天再打他電話時,包偉已經停機了。

 暗訪

  保證金從400元驟降至50元

  以招聘的名義收取保證金是現在很多不法公司的行騙模式,本報接到不少應聘者打來的電話。近日,劉先生來電投訴,他在求職過程中交給招聘單位的500元保證金無法討回。記者以求職者身份進行了暗訪,也被該單位告知,在安排崗位前需繳納一定數量保證金。當記者表示未帶足錢時,對方一下子把400元的保證金降到50元。

  24歲的劉先生近日在網上瀏覽招聘信息時,一家名為“沃源商務谘詢有限公司”的文員招聘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剛入職就有2000元一個月,僅要求中專學曆。”劉先生當即按照網上的聯係方式預約了麵試,地點為中山西路2006號某大廈428房間。

  第二天,劉先生按約去麵試。談妥了工作地點和性質後,麵試人員要求劉先生先付400元保證金。“當時我求職心切,就交了錢。”隨後,麵試人員讓劉先生去中山南二路555號某商務樓2107室報到上班。次日,劉先生如約去報到,結果被告知還要繳納各種費用 180元。 “我當時身上隻有100元,他們說100元也行。 ”

  劉先生越想越不對,回家上網搜索了這兩個地址,讓他驚訝的是,搜索出來的結果都是求職者被騙保證金的經曆。

  按照劉先生提供的地址,記者以一名正在找工作的應屆大學生身份,來到“沃源商務谘詢有限公司”。在大樓底下的樓層提示上,記者沒有發現該公司的標牌。更奇怪的是,4樓一共隻有十幾個房間,“428室”的門牌號覆蓋著本來的413門牌,門上也沒有任何標明該公司的信息。

  記者敲門進去詢問保證金,一名女子表示,勞動合同簽一年,隻有合同期滿才能退還保證金。“這隻是為了防止求職者隨時離開崗位,對公司不利。 ”

  當得知記者未帶夠400元時,女子說:“身上有50元嗎?交50元也可以。”記者隨手翻閱了旁邊的勞動合同範本,發現該合同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勞動合同法》的條款原文,無實質內容。記者在某知名招聘網站上的一個帖子裏看到,有很多網友紛紛表示,自己有過被該公司騙取保證金的經曆,這個帖子發表於1月23日,截至記者發稿,已有86人在下麵跟帖投訴被騙。

  說法

  -勞動部門 收“保證金”於法無據

  記者就此事致電上海市勞動保障電話谘詢中心。谘詢人員稱,類似事例並不罕見,但應分兩種情況。如果該 “公司”並無營業執照,那麽這種冒充提供招聘崗位從而收取保證金的行為涉嫌刑事犯罪,受騙者應通過司法途徑保障自身權益。如果有營業執照的單位出現此類行為,那麽可以訴諸當地勞動部門尋求救助。求職者切忌求職心切,而應在麵試、入職前仔細核查單位信息。

  谘詢人員說,該公司收取保證金並稱“勞動合同到期時退還”於法無據。

  -工商部門 情況屬實將查處

  今晨,記者致電12315工商投訴熱線並將有關情況向熱線反映,工商部門稱已經記錄在案,將於近日對所反映情況進行核實排查,如情況屬實,將對該中介進行查處。

  工商投訴熱線提醒廣大求職者,在求職同時,要密切關注工商部門發布的求職提醒,避免在求職過程中上當受騙。一旦受騙,要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工商在查實後,將對所反映情況的黑職介進行查處,並對正在“正常”經營下的黑職業,工商部門將盡量為受騙人討回損失的錢財。

  -律師 法律禁止“求職收費”

  對於此類事件,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吳豔燕律師明確表示,根據法律規定,任何招聘單位都不得以任何名義向求職者收取費用。

  求職者接到招聘單位的麵試通知時要做到“二核實”:一是多渠道了解招聘單位背景,核實通知麵試電話及招聘企業信息的準確性、可靠性,必要時打電話到當地的工商登記部門或勞動部門查詢;二是要核實麵試地點,正規單位一般會將招聘地點設在單位辦公室、會議室,而對那些以租用的房間、指定的街道或酒店作為應聘地點的單位,或者以公司地處偏僻為由主動派車(多為摩托車)接送的招聘單位,求職者應提高警惕,注意自身安全防範。一旦被騙,應及時到當地的有關部門報案。求職者一旦發覺上當受騙,要及時向招聘單位所在地的人事局、勞動局監察大隊或公安局派出所報案,尋求法律保護。

  -專家 信息對稱很重要

  社會科學院的盧漢龍認為,信息不對稱是如今求職過程中最大的困難之一。作為求職者,在被黑中介欺騙之後,應該很快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向有關部門及時舉報,而不是為了那些所謂的“提成”,與黑中介裏的人沆瀣一氣。盧漢龍認為,非法中介機構的優勢所在正是合法中介的 “軟肋”。正因為合法中介尚不能完全發揮其本該有的作用,非法勞務市場才大行其道。作為相關職能部門,在對“黑中介”進行打擊的同時,還要研究“黑中介” 產生的原因,為求職者創造一個方便、快捷的找工作途徑。

  三招識別“黑中介”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份被稱為“滬上不完全黑中介名單”的文件在網上流傳,上麵羅列了數十家有“黑中介”嫌疑的公司,提醒求職者加倍小心謹慎。網友們所經曆的“黑中介”主要有三大特點:

  -尚未介紹成功即向求職者收取“信息費” 大多數網友以自己親身經曆表示,正規的職業中介事先並不收取任何費用,反倒是 “黑中介”提供一個所謂的“麵試機會”後便立即要求收錢。還有些招聘啟事上說 “本公司代辦營業員上崗證”,這類中介大部分都是掮客。

  -從早到晚都在麵試 網友“小黃魚”曾在網上看到一份繪圖員的工作,對方要求上午10點麵試,誰知“小黃魚”表示可能沒空時對方立即表示可以更改時間:“正規的公司怎麽可能一天到晚都可以麵試,而且麵試官難道會在中介處‘駐點’? ”

  -辦公環境特別簡陋 10個平方米不到的房間,一張辦公桌,一門電話,沒有其他任何辦公用品。這樣的狀況大多是“黑中介”。網友“黑瓦”表示,自己去過好幾家中介公司都是如此:“這些人舍不得多花時間、成本改善辦公環境,還要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晚報記者 範獻豐見習記者 茅冠雋晚報製圖 鄔思蓓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產信仰崩塌,山姆的這顆雷,早在半年前已埋下
31歲男星殺害16歲女友遭槍決 成中國首位被判死藝人
看Coldplay偷情!女HR恐被逐出「150億豪門」
阿拉斯加航空「客機全停飛」,原因曝光
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艾倫:我因特朗普搬到了英國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眾院通過法案 禁國防部展示台灣納入中國地圖
川普撤銷對加州高鐵40億撥款 17年花130億建了個啥?
鄧聿文:習近平會交棒給彭麗媛或習明澤嗎?
中國啟動最大水壩建設 市場歡呼 下遊數百萬人受影響
解密“雅魯藏布江水電站”為何是人類曆史最大工程
LA網紅醬香餅攤主被捕 疑被“女徒弟”舉報 綠卡無望
川普為何解禁英偉達對中芯片?美媒揭:鷹派失利
紐約華女坐街邊突遭從背後撞飛 肇事者4月剛奪一命
奧巴馬被指密謀推翻2016大選 川普發AI視頻抓其歸案
川普迎來“重大時刻”,全世界哭笑不得
川普發“奧巴馬被捕視頻” 疑為愛潑斯坦案轉移視線
川普半年 美國版“一黨專政”和“定於一尊”都實現了
普京特朗普將在北京會晤?克裏姆林宮回應
娃哈哈的“隱形女主人” 杜建英的美國往事
非蠢即壞!甘肅幼兒園鉛中毒的通報太魔幻
宗慶後事件鍾睒睒口碑翻盤,這幾年他經曆了什麽?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招聘騙局驚曝升級版 押金提成 打造傳銷鏈

civic 2009-06-19 11:20:37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du/news/2009/06-19/U65P4T8D1741450F107DT2009061914261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招聘文員,18—28歲,男女不限,月薪1800元以上(加提成),包吃住,有意者聯係電話……”上網一搜,這樣模棱兩可的“招聘信息”鋪天蓋地。正是被這樣一條招聘信息吸引,來自江蘇徐州的包偉(化名)來到上海江寧路近長壽路一幢大廈內“應聘”。

  在繳納了800元 “押金”後,他被告知,這份工作沒有工資、押金不退,要想賺錢,每天上網發布“招聘信息”,每吸引一個人來繳納押金,他就能獲得這筆押金的一部分比例作為酬勞。而這些被所謂的招聘信息吸引來找工作的人中,又有一部分繼續通過這種方式尋找下一批應聘者。

  “我不想害人,我隻是想拿回我的押金。”包偉已“工作”15天,從家中帶來的錢在繳押金後已所剩無幾。無法忍受心理煎熬,他向記者揭開了這種 “招聘傳銷”騙局。

  事件

  800元押金換來零報酬工作

  “我就是在網上看到招工信息才來上海的。”二十出頭的包偉今年5月底在老家上網看到這樣一條招聘信息,稱公司招辦公室文員,除對年齡稍有限製外,並沒有其他條件,月薪能達到1800元,公司還“包吃住”,並且注明工作內容 “可培訓”。包偉先問家裏要了1000元錢,按 “張總”的要求找到位於江寧路近長壽路上的一幢大廈。 “當時看見不少人,都說來麵試的,我打電話聯係了 ‘張總’,不一會兒就有人下樓來接我上去 ‘麵試’。”

  得知包偉前來麵試的是 “文員”, “張總”打量了他一番,問了年齡、學曆、工作經驗和興趣愛好等,便確定 “合格”。隨後 “張總”話鋒一轉,要求包偉繳納800元 “押金”,卻不出具任何票證,口頭表示工作後將全額返還。

  然而第一天的工作就讓包偉大吃一驚,上班地點正是自己 “麵試”之處。 “這哪裏是什麽工作!沒有工資,連押金也不退,不想幹就 ‘淨身出戶’!”更讓包偉意想不到的是,上班第一天就有 “經理”宣布這份工作沒有工資,全靠 “績效”;所謂的 “包吃住”,就是睡在辦公室裏: “當時十幾個平方米的辦公室,已經睡了四五個人,和我差不多,都是被網上招聘信息吸引來的。”

  收入來自“下家”押金提成

  一張椅子,一台電腦,就是包偉的工作設備。剛剛在電腦前坐定,“經理”就拿來一疊“招聘信息”給包偉,讓他貼到網上去,這便是包偉工作的內容。

  這些 “招聘信息”幾乎和吸引包偉來到上海的信息完全一樣:招聘文員,除年齡限製外對其他條件均無要求,還有較豐厚的報酬,並有提供食宿或技能培訓等優厚條件。唯一不同的是聯係人由 “張總”變為了 “李總”、 “王總”等不同人選,聯係方式也相應改變。還有些招聘信息則與街頭 “牛皮癬”小廣告如出一轍,稱娛樂場所招 “小姐”、 “內保”,日薪500元另加提成,月薪更可達數萬!

  包偉根據15天的工作經驗看,這些崗位純屬虛構:“所謂‘文員’,就是像我這樣四處散發招聘信息。 ”包偉說,“文員”的收入全部來自下家的“押金”。 “文員”們發布這些招聘信息每招來一個人,首先要扣除押金的一半作為“場地費”交給“公司”,剩下部分中的三成由“文員”獲得,這也是“文員”們的全部收入:“一般成功招來一名‘文員’可獲得60—120元,不過‘文員’數量多,更新快,大多數人不願意繼續騙別人,但離開後又有新人進來當‘文員’。 ”

  包偉說,這是一個不斷擴大的循環:如果應聘人員前來應聘“文員”,繳納押金後即可在網上散發或張貼小廣告,以便從下一批應聘者的押金中獲得收入,而不少“文員”雖然做不長,但總有新的人會替補進來。

  15天20餘名“經理”登場

  包偉說,網上搜索引擎鍵入“招聘”等關鍵字,數以萬計的結果便跳出來,隨意點擊發現,這些“招聘信息”隻有一個聯係電話和模糊地址,很少有明確的單位名稱、工作地點、職務等信息,往往選擇中小網站發布,“像51job這樣比較正規的大網站我們沒辦法通過審核。 ”

  上班第三天,“經理”培訓包偉時表示,無論應聘者詢問單位名稱、工作地點,隨便虛構一個就可以了,但押金一定要從應聘者手中收到:“既然工作單位、地點都可以隨便說,那我更懷疑這些招聘信息是虛構的。 ”在這家中介機構工作短短15天,包偉已見過至少20名不同的“經理”前來“麵試”,這些“經理”雖然各不相同,但“麵試過程”幾乎和包偉遇到的“張總” 一樣:簡單問幾個問題,表示應聘者“通過麵試”,接下來便以“押金”、“服裝費”等各種名目忽悠應聘者掏出數百元錢。

  甚至連押金的數額,也是 “經理”們隨意說的。 “給我培訓的人說,如果應聘者看起來條件還可以,就要800,要是條件一般,就要600,如果對方實在沒錢,身上有多少就要多少。 ”

  3小時內6名應聘者求職

  當天下午1點到4點,記者與包偉的談話先後多次被中斷,包偉說,他先後被“經理”們要求下樓將6名應聘者帶上樓進行“麵試”。

  “這些廣告看準了這部分人的心理需求。 ”包偉說,這些廣告大多對學曆、技能沒有要求,收入適中,有些還會在廣告裏寫明“工作內容可培訓”、“包吃住”等,就是為吸引一部分缺少一技之長又渴望盡快找到工作的外來年輕人。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近年來查處的不少“黑中介”案例中,都有原本被害人轉而加入非法中介害別人的人。而這些人也和包偉一樣,原本都處於黑中介食物鏈的末端。

  包偉表示:“來了15天,錢也花光了,一個招聘信息也沒上網貼,我不想害人,我隻想把自己的押金拿回來。”記者告訴他投訴途徑,包偉稱會去試一下。但記者昨天再打他電話時,包偉已經停機了。

 暗訪

  保證金從400元驟降至50元

  以招聘的名義收取保證金是現在很多不法公司的行騙模式,本報接到不少應聘者打來的電話。近日,劉先生來電投訴,他在求職過程中交給招聘單位的500元保證金無法討回。記者以求職者身份進行了暗訪,也被該單位告知,在安排崗位前需繳納一定數量保證金。當記者表示未帶足錢時,對方一下子把400元的保證金降到50元。

  24歲的劉先生近日在網上瀏覽招聘信息時,一家名為“沃源商務谘詢有限公司”的文員招聘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剛入職就有2000元一個月,僅要求中專學曆。”劉先生當即按照網上的聯係方式預約了麵試,地點為中山西路2006號某大廈428房間。

  第二天,劉先生按約去麵試。談妥了工作地點和性質後,麵試人員要求劉先生先付400元保證金。“當時我求職心切,就交了錢。”隨後,麵試人員讓劉先生去中山南二路555號某商務樓2107室報到上班。次日,劉先生如約去報到,結果被告知還要繳納各種費用 180元。 “我當時身上隻有100元,他們說100元也行。 ”

  劉先生越想越不對,回家上網搜索了這兩個地址,讓他驚訝的是,搜索出來的結果都是求職者被騙保證金的經曆。

  按照劉先生提供的地址,記者以一名正在找工作的應屆大學生身份,來到“沃源商務谘詢有限公司”。在大樓底下的樓層提示上,記者沒有發現該公司的標牌。更奇怪的是,4樓一共隻有十幾個房間,“428室”的門牌號覆蓋著本來的413門牌,門上也沒有任何標明該公司的信息。

  記者敲門進去詢問保證金,一名女子表示,勞動合同簽一年,隻有合同期滿才能退還保證金。“這隻是為了防止求職者隨時離開崗位,對公司不利。 ”

  當得知記者未帶夠400元時,女子說:“身上有50元嗎?交50元也可以。”記者隨手翻閱了旁邊的勞動合同範本,發現該合同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勞動合同法》的條款原文,無實質內容。記者在某知名招聘網站上的一個帖子裏看到,有很多網友紛紛表示,自己有過被該公司騙取保證金的經曆,這個帖子發表於1月23日,截至記者發稿,已有86人在下麵跟帖投訴被騙。

  說法

  -勞動部門 收“保證金”於法無據

  記者就此事致電上海市勞動保障電話谘詢中心。谘詢人員稱,類似事例並不罕見,但應分兩種情況。如果該 “公司”並無營業執照,那麽這種冒充提供招聘崗位從而收取保證金的行為涉嫌刑事犯罪,受騙者應通過司法途徑保障自身權益。如果有營業執照的單位出現此類行為,那麽可以訴諸當地勞動部門尋求救助。求職者切忌求職心切,而應在麵試、入職前仔細核查單位信息。

  谘詢人員說,該公司收取保證金並稱“勞動合同到期時退還”於法無據。

  -工商部門 情況屬實將查處

  今晨,記者致電12315工商投訴熱線並將有關情況向熱線反映,工商部門稱已經記錄在案,將於近日對所反映情況進行核實排查,如情況屬實,將對該中介進行查處。

  工商投訴熱線提醒廣大求職者,在求職同時,要密切關注工商部門發布的求職提醒,避免在求職過程中上當受騙。一旦受騙,要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工商在查實後,將對所反映情況的黑職介進行查處,並對正在“正常”經營下的黑職業,工商部門將盡量為受騙人討回損失的錢財。

  -律師 法律禁止“求職收費”

  對於此類事件,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吳豔燕律師明確表示,根據法律規定,任何招聘單位都不得以任何名義向求職者收取費用。

  求職者接到招聘單位的麵試通知時要做到“二核實”:一是多渠道了解招聘單位背景,核實通知麵試電話及招聘企業信息的準確性、可靠性,必要時打電話到當地的工商登記部門或勞動部門查詢;二是要核實麵試地點,正規單位一般會將招聘地點設在單位辦公室、會議室,而對那些以租用的房間、指定的街道或酒店作為應聘地點的單位,或者以公司地處偏僻為由主動派車(多為摩托車)接送的招聘單位,求職者應提高警惕,注意自身安全防範。一旦被騙,應及時到當地的有關部門報案。求職者一旦發覺上當受騙,要及時向招聘單位所在地的人事局、勞動局監察大隊或公安局派出所報案,尋求法律保護。

  -專家 信息對稱很重要

  社會科學院的盧漢龍認為,信息不對稱是如今求職過程中最大的困難之一。作為求職者,在被黑中介欺騙之後,應該很快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向有關部門及時舉報,而不是為了那些所謂的“提成”,與黑中介裏的人沆瀣一氣。盧漢龍認為,非法中介機構的優勢所在正是合法中介的 “軟肋”。正因為合法中介尚不能完全發揮其本該有的作用,非法勞務市場才大行其道。作為相關職能部門,在對“黑中介”進行打擊的同時,還要研究“黑中介” 產生的原因,為求職者創造一個方便、快捷的找工作途徑。

  三招識別“黑中介”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份被稱為“滬上不完全黑中介名單”的文件在網上流傳,上麵羅列了數十家有“黑中介”嫌疑的公司,提醒求職者加倍小心謹慎。網友們所經曆的“黑中介”主要有三大特點:

  -尚未介紹成功即向求職者收取“信息費” 大多數網友以自己親身經曆表示,正規的職業中介事先並不收取任何費用,反倒是 “黑中介”提供一個所謂的“麵試機會”後便立即要求收錢。還有些招聘啟事上說 “本公司代辦營業員上崗證”,這類中介大部分都是掮客。

  -從早到晚都在麵試 網友“小黃魚”曾在網上看到一份繪圖員的工作,對方要求上午10點麵試,誰知“小黃魚”表示可能沒空時對方立即表示可以更改時間:“正規的公司怎麽可能一天到晚都可以麵試,而且麵試官難道會在中介處‘駐點’? ”

  -辦公環境特別簡陋 10個平方米不到的房間,一張辦公桌,一門電話,沒有其他任何辦公用品。這樣的狀況大多是“黑中介”。網友“黑瓦”表示,自己去過好幾家中介公司都是如此:“這些人舍不得多花時間、成本改善辦公環境,還要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晚報記者 範獻豐見習記者 茅冠雋晚報製圖 鄔思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