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7旬老漢製造“包子機器人” 12秒一個包子(組圖)

7旬老漢製造“包子機器人” 12秒一個包子

文章來源: 悟也空 於 2009-06-19 01:13:3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概要:2009年6月14日,72歲的邢連業大爺笑著告訴記者,他用6年時間才造出了這個“包子機器人”,雖然相關技術已經獲得了國家專利,可他還想繼續改進技術,為“包子機器人”再添隻能抓小籠包的機械手。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1z1xtmo.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包子機器人”能先後完成擀皮、裝餡、包製、出褶等步驟,僅需12秒就能“捏”出一個小籠包。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zi55ds.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四周的小鐵片閉合包起小籠包。



  2009年6月14日,72歲的邢連業大爺笑著告訴記者,他用6年時間才造出了這個“ 包子機器人”,雖然相關技術已經獲得了國家專利,可他還想繼續改進技術,為“包子機器人”再添隻能抓小籠包的機械手。邢連業花費6年時間造出了“包子機器人”,能先後完成擀皮、裝餡、包製、出褶等步驟,僅需12秒就能“捏”出一個帶有16道均勻褶子的小籠包。擀皮、裝餡、包製、出褶……僅需12秒鍾,“包子機器人”就“捏”出了一個帶有16道均勻褶子的小籠包。

   起因幫兒子解決人手問題

  “ 俺叫它包子機器人,純屬好聽。”邢連業大爺告訴記者,起初想發明個“包子機器人”是想幫兒子的小籠包子鋪解決“用工荒”的難題。據老人介紹,六年前,他兒子經營一家包子鋪,因為人手緊缺,讓包子鋪的生意大受影響。再加上包子鋪的人員流動性較大,包的小籠包上的褶子也經常疏密不一,不夠美觀。“我腦子裏於是便閃出製造個‘包子機器人’的念頭。”邢大爺說,讓機器人代替人加工小籠包,不光能省下人工,還能保證每個小籠包的個頭一致,褶子均勻,將來就算想擴大規模也不用擔心人手不夠用。



  埋頭一幹就是六年說幹就幹!


   2003年,曾幹過機械師的邢大爺在台湛路上租下了一間十平方米左右的小房子當“車間”,就這樣,一幹就是六年。“研究包子機器人當時也是一時興起,結果就刹不住車了。”邢大爺說,從畫圖設計、製作零件到組合安裝整套流程,他經曆過無數次失敗。“小籠包講究褶子好看,要不就成了包著餡的饅頭了。”邢大爺說,經過三年研究,他琢磨出把月牙狀的小鐵片圍繞在圓盤上,一張一合自動出褶。“小籠包成型機”終於在2006年問世了。把包子皮和餡放在圓盤上,啟動機器,就可以包出小籠包。這項技術在2007年獲得了國家專利。可邢大爺還覺得不大滿意,於是繼續改進技術,直到2009年,能先後完成擀皮、包餡、出褶的 “包子機器人 ”終於誕生了。

  現場直擊 12秒“捏”出帶16道褶的包子

  “ 包子好不好吃,主要在麵上。”邢大爺告訴記者,僅擀皮裝置他就研究了兩年。“設計了20多種擀皮裝置,不是麵團黏得壓一下就轉不起來,就是壓得厚薄不均勻 ”。在經過不計其數的試驗後,邢大爺終於想出一個法子——用擀麵杖上下擠壓的方式壓麵皮。把準備好的麵團放到一個托盤裏,啟動機器,轉盤迅速旋轉,將麵團送入擀皮裝置下,伴隨著一陣“哢嚓、哢嚓”的聲音,擀皮裝置上的擀麵杖上下移動擠壓麵團,旁邊的一個裝置隨時撥動麵團的位置,讓其均勻受力,很快,一個厚薄均勻的圓餅狀麵皮就做好了。擀好皮後,轉盤向前推動,盛放包子皮的圓形托盤一分為二,包子皮落入下麵的轉盤中,並旋轉送入添餡裝置下,一根玻璃管吸起適量的包子餡,擠壓到包子皮中央,托盤四周的一圈小鐵片一合一閉,一個小籠包就包好了。整個流程僅用了12秒就完成了,每個小籠包上都有均勻的16道褶。在一個小籠包“出爐”的同時,其他幾部分裝置都不閑著,擀皮裝置繼續“哢嚓、哢嚓”運轉著,裝餡裝置、整形裝置也繼續著工作,就這樣,小籠包就一個接一個誕生了。



  執著改進 再裝上機械手讓它更完美


  “這個機器全身由1萬多個零件組成,由四個電機控製。”邢大爺說,各個部分要協同工作,差一分一秒包出來的包子就不成樣了。現在“包子機器人”更先進了,下端裝上了一個吸塵器,每次用完還可以進行自動清潔。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邢大爺研究“包子機器人”的6年時間裏,他兒子已經不做包子生意了,可老人仍然執著。“搞了這麽多年,割舍不下了。”邢大爺說,雖然經曆失敗無數,可每取得一點收獲,設備改進一點,心裏簡直比中了彩票還高興。就拿改進自動加餡設備來說,開始想得很簡單,把餡兒盛起來放到麵皮上,或者讓餡自動下落,可操作起來卻發現這很不簡單,由於灌湯餡很稀,還經常拖泥帶水,經過五六次改進,邢大爺終於想出用加壓裝置擠壓包子餡的辦法。“這個法子驗證成功後,興奮得我好幾天睡不著覺”。最近,邢大爺又開始琢磨著給“包子機器人”安裝一個機械手。“安上機械手,包子做好後可以直接取下來,更省勁了!”邢大爺說,他夢想著將來有一天,有更多人能吃上“包子機器人”加工出來的小籠包。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產信仰崩塌,山姆的這顆雷,早在半年前已埋下
31歲男星殺害16歲女友遭槍決 成中國首位被判死藝人
看Coldplay偷情!女HR恐被逐出「150億豪門」
阿拉斯加航空「客機全停飛」,原因曝光
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艾倫:我因特朗普搬到了英國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眾院通過法案 禁國防部展示台灣納入中國地圖
川普撤銷對加州高鐵40億撥款 17年花130億建了個啥?
鄧聿文:習近平會交棒給彭麗媛或習明澤嗎?
中國啟動最大水壩建設 市場歡呼 下遊數百萬人受影響
川普為何解禁英偉達對中芯片?美媒揭:鷹派失利
解密“雅魯藏布江水電站”為何是人類曆史最大工程
LA網紅醬香餅攤主被捕 疑被“女徒弟”舉報 綠卡無望
紐約華女坐街邊突遭從背後撞飛 肇事者4月剛奪一命
川普迎來“重大時刻”,全世界哭笑不得
奧巴馬被指密謀推翻2016大選 川普發AI視頻抓其歸案
川普發“奧巴馬被捕視頻” 疑為愛潑斯坦案轉移視線
川普半年 美國版“一黨專政”和“定於一尊”都實現了
普京特朗普將在北京會晤?克裏姆林宮回應
非蠢即壞!甘肅幼兒園鉛中毒的通報太魔幻
娃哈哈的“隱形女主人” 杜建英的美國往事
宗慶後事件鍾睒睒口碑翻盤,這幾年他經曆了什麽?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7旬老漢製造“包子機器人” 12秒一個包子

悟也空 2009-06-19 01:13:30


  概要:2009年6月14日,72歲的邢連業大爺笑著告訴記者,他用6年時間才造出了這個“包子機器人”,雖然相關技術已經獲得了國家專利,可他還想繼續改進技術,為“包子機器人”再添隻能抓小籠包的機械手。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1z1xtmo.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包子機器人”能先後完成擀皮、裝餡、包製、出褶等步驟,僅需12秒就能“捏”出一個小籠包。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zi55ds.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四周的小鐵片閉合包起小籠包。



  2009年6月14日,72歲的邢連業大爺笑著告訴記者,他用6年時間才造出了這個“ 包子機器人”,雖然相關技術已經獲得了國家專利,可他還想繼續改進技術,為“包子機器人”再添隻能抓小籠包的機械手。邢連業花費6年時間造出了“包子機器人”,能先後完成擀皮、裝餡、包製、出褶等步驟,僅需12秒就能“捏”出一個帶有16道均勻褶子的小籠包。擀皮、裝餡、包製、出褶……僅需12秒鍾,“包子機器人”就“捏”出了一個帶有16道均勻褶子的小籠包。

   起因幫兒子解決人手問題

  “ 俺叫它包子機器人,純屬好聽。”邢連業大爺告訴記者,起初想發明個“包子機器人”是想幫兒子的小籠包子鋪解決“用工荒”的難題。據老人介紹,六年前,他兒子經營一家包子鋪,因為人手緊缺,讓包子鋪的生意大受影響。再加上包子鋪的人員流動性較大,包的小籠包上的褶子也經常疏密不一,不夠美觀。“我腦子裏於是便閃出製造個‘包子機器人’的念頭。”邢大爺說,讓機器人代替人加工小籠包,不光能省下人工,還能保證每個小籠包的個頭一致,褶子均勻,將來就算想擴大規模也不用擔心人手不夠用。



  埋頭一幹就是六年說幹就幹!


   2003年,曾幹過機械師的邢大爺在台湛路上租下了一間十平方米左右的小房子當“車間”,就這樣,一幹就是六年。“研究包子機器人當時也是一時興起,結果就刹不住車了。”邢大爺說,從畫圖設計、製作零件到組合安裝整套流程,他經曆過無數次失敗。“小籠包講究褶子好看,要不就成了包著餡的饅頭了。”邢大爺說,經過三年研究,他琢磨出把月牙狀的小鐵片圍繞在圓盤上,一張一合自動出褶。“小籠包成型機”終於在2006年問世了。把包子皮和餡放在圓盤上,啟動機器,就可以包出小籠包。這項技術在2007年獲得了國家專利。可邢大爺還覺得不大滿意,於是繼續改進技術,直到2009年,能先後完成擀皮、包餡、出褶的 “包子機器人 ”終於誕生了。

  現場直擊 12秒“捏”出帶16道褶的包子

  “ 包子好不好吃,主要在麵上。”邢大爺告訴記者,僅擀皮裝置他就研究了兩年。“設計了20多種擀皮裝置,不是麵團黏得壓一下就轉不起來,就是壓得厚薄不均勻 ”。在經過不計其數的試驗後,邢大爺終於想出一個法子——用擀麵杖上下擠壓的方式壓麵皮。把準備好的麵團放到一個托盤裏,啟動機器,轉盤迅速旋轉,將麵團送入擀皮裝置下,伴隨著一陣“哢嚓、哢嚓”的聲音,擀皮裝置上的擀麵杖上下移動擠壓麵團,旁邊的一個裝置隨時撥動麵團的位置,讓其均勻受力,很快,一個厚薄均勻的圓餅狀麵皮就做好了。擀好皮後,轉盤向前推動,盛放包子皮的圓形托盤一分為二,包子皮落入下麵的轉盤中,並旋轉送入添餡裝置下,一根玻璃管吸起適量的包子餡,擠壓到包子皮中央,托盤四周的一圈小鐵片一合一閉,一個小籠包就包好了。整個流程僅用了12秒就完成了,每個小籠包上都有均勻的16道褶。在一個小籠包“出爐”的同時,其他幾部分裝置都不閑著,擀皮裝置繼續“哢嚓、哢嚓”運轉著,裝餡裝置、整形裝置也繼續著工作,就這樣,小籠包就一個接一個誕生了。



  執著改進 再裝上機械手讓它更完美


  “這個機器全身由1萬多個零件組成,由四個電機控製。”邢大爺說,各個部分要協同工作,差一分一秒包出來的包子就不成樣了。現在“包子機器人”更先進了,下端裝上了一個吸塵器,每次用完還可以進行自動清潔。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邢大爺研究“包子機器人”的6年時間裏,他兒子已經不做包子生意了,可老人仍然執著。“搞了這麽多年,割舍不下了。”邢大爺說,雖然經曆失敗無數,可每取得一點收獲,設備改進一點,心裏簡直比中了彩票還高興。就拿改進自動加餡設備來說,開始想得很簡單,把餡兒盛起來放到麵皮上,或者讓餡自動下落,可操作起來卻發現這很不簡單,由於灌湯餡很稀,還經常拖泥帶水,經過五六次改進,邢大爺終於想出用加壓裝置擠壓包子餡的辦法。“這個法子驗證成功後,興奮得我好幾天睡不著覺”。最近,邢大爺又開始琢磨著給“包子機器人”安裝一個機械手。“安上機械手,包子做好後可以直接取下來,更省勁了!”邢大爺說,他夢想著將來有一天,有更多人能吃上“包子機器人”加工出來的小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