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失望至極!不想再去的中國十大旅遊勝地(組圖)

失望至極!不想再去的中國十大旅遊勝地(組圖)

文章來源: Galahad 於 2009-06-17 12:34:0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很多時候,想象中的“名勝”已成為我們心中難解的旅遊情結。然而,多少年過去了,當我們的期待值和滿足欲都被我們的生活水平吊得節節攀升的時候,那些在一代乃至幾代中國人口碑裏的“名勝”們,或者還在原地踏步,或者變得麵目全非,或者已經衰落式微。雖然我們的失望並不足以淹沒我們遊山玩水的渴望,然而麵對這些光榮不再的昔日明星,隻能讓我們心痛並關愛著。


 




 

長城:做一次好漢足矣

 

“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長城遊覽門標上的這句話,實在可以評為中國曆史最悠久、流傳最廣泛、策劃最成功的廣告。從坐上滿大街吆喝著的遊覽車開始,你就把自己全交給別人擺布吧。走走停停大半天,好不容易,長城到了。你心中正自洶湧澎湃著,車主喊了,時間不多,一個小時後集合。緊接著,小販成群結隊上來了,與其說是叫賣,不如說是糾纏。好不容易到了牆頭,你便被一再提醒要觀賞關門、敵台和城牆。是的,你必須被提醒,否則人 海茫茫,到處都有人激昂地大叫“我到了長城了!”磚牆成了人牆。你哪裏能想象古代入侵者和守衛 者激烈的戰鬥,想起孟薑女哭長城的故事,想起曆代封建皇帝的愚味無知,大海尚不能阻止列強攻 打中國。何況一道陸地上的土牆……不想倒也罷了,想多了,反而有太多的沉重和酸楚,有點不合 時宜。據說長城是“月球上唯一可以看到的一條線”,可是這條線讓無數人將生命花在了製磚、堆砌和 戰後維護上,默默無聞地痛苦、勞累、拋家離舍、出生和死亡,這堵牆實在讓人想到了太多沉重的東西。而眼前的嘈雜、遊樂的輕鬆,實在與這種情緒相差太遠。罷了,已經登上一次長城,其他的回家再去感懷吧。

 



 

桂林山水:與時代脫節

 

奇怪克林頓來訪問中國,為什麽挑來挑去,最後到的純自然的風景區就是桂林的漓江,其實這個選擇不高明。因為曾經人們心目中的絕佳旅遊勝地的桂林,光榮已經衰落。漓江的水,早不是最清澈的水;漓江兩岸的山,在廣西南部和貴州都能看見,不信,坐上從柳州到貴陽的火車去看看好了。喀斯特岩溶地形可能在桂林到陽朔一帶體現得更為集中,便“人怕出 名豬怕壯”。一條大船上,幾百人一會兒擁向左,一會兒撲向右,在導遊的指點下,硬是要從那些可 以概括為“開花饅頭”的山上看出點什麽來。倒是外國人的心態好,反正也聽不懂解說,幹脆就欣 賞自然造就的廳形怪狀,管它是騾子是馬,好看或者怪誕就行,就像欣賞後現代的藝術。中國人可 不行,要是別人看出來了,自己卻沒看出個所以然,那豈不是顯得自己有點笨,缺乏想象力。桂林市區太不美觀了,連帶著桂林山水的主景之一“山”也黯然失色。獨秀峰、七星岩和盧笛岩 在市區,遊玩時觀山入洞倒也有趣,可一旦登山眺望,城區中新舊樓房交雜在一起,黑的白的有些 混亂;穿過城區去景點時,更是覺得道路歪七扭八,忽東忽西,矮舊的街麵房從眼前掠過,讓人以 為到了落後山區窮困之地,根本不敢相信這就是譽滿天下的桂林。桂林城的喧鬧也破壞了她的清幽 之美。到了桂林,旅遊部門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沒路的山不能攀爬,偏遠的景要隨團遊, 幽靜的林不可單行。”這讓本來就是衝著山幽林密而來的遊人,心一下子提了起來。

 



 

杭州西湖:味道變了

 

西湖是一個有太多傳說的地方。濟公、嶽飛、白娘子,以及被西湖的暖風吹得“直把杭州作汴州” 的南宋小皇帝,都跟這一大汪湖水密不可分。至於寫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等佳句 的蘇東坡就更不用說了。

 

西湖之所以引來這麽多傳說,引來這麽多遐思,美就美在西湖水。走在蘇 堤白堤上,遠望孤山的燈火,追思古代文人墨客的月下聚會、湖上遊樂。或者在碧水、船娘、毛毛細雨中坐在微波蕩漾的小船上,看青山疊翠撲麵而來的美麗畫麵,感覺湖風輕輕吹過臉龐,喝著龍井貢茶,看著梢公一扭一扭地把櫓,三潭映月就在眼前,感覺是何等的寫意,何等的暢快,何等的美妙人生啊!可是,這個不可不去的地方隻能去一次,再去,你就會發現很多頭一回被你忽略的東西,接著 你便會發現全變了。雖然水質汙染在全國各城市無一幸免,但西湖的水萬萬不可以不清幽的,否則所有的詩情畫意如何寄托?然而西湖的水真的也有了味道——那是一種我們熟悉的但是此時心理和生理者難以接受 的變質水的氣息。而且,即使你可以屏住呼吸,隻用眼睛來感受西湖的另一種味道,那一種味道卻也變了味——青山綠影被樓房打破,湖的四周人為地“種”上了鐵鎖鏈,溫柔、羞澀的船不見,湖畔 的萬家燈火將月光塗上紅綠藍色,可愛的湖中小島影射著人造遊樂設施的醜麵容......無論如何,西湖絕已不是那個詩情畫意的西湖了。







安徽黃山:另一種累

黃山已經像是我們的老熟人。沒有人去過黃山的人也能煞有介事地和人大侃黃山的那雲、那鬆、那高聳的筍峰和峰頂的怪石,還有非去不可的光明頂日出,當然為還有那棵被稱為“夢筆生花”的人造 樹。名人如劉海傑者,也把年年去北海當成個話兒來說。

可是,和真正去過黃山的聊天,你會發現,他們和沒有去過黃山的人的真正區別,在於他們聊的最多的,不是黃山美景,而是吃飯、住宿、坐 車等等俗事。爬黃山並不怎麽累,累的是活在黃山,即便你隻是走馬觀花地在黃山上活一天。如果跟著導遊,你會發現黃山的導遊是最善於審時度勢的。日程、路線、交通工具、住宿地點、 膳食級別……時時都會隨機應變。然而你不可以亂發脾氣,也不可以亂投訴,因為發生在黃山的這 樣的糾紛實在是太多了。隻要導遊不帶著你淨參觀“黃山特產 ”,他就是一好導遊。

你不妨自我安慰一番:誰讓黃山的遊人太多呢?能有得吃、有得住、有得看,已經相當不錯了。是的,倘若你想省錢、想自由,不跟著導遊而是自己“組團”,你會發現你實在了一個更大的錯 誤。你必須不停地和小販、挑夫、飯館老板鬥智鬥勇,同時張開警惕的眼睛避免落入不良分子的陷 阱。很多人都有過花大價錢和陌生人共睡在黃山小飯館的地鋪上的經曆,然而這種經曆並不是最慘 的,很多時候,特別是節假日,黃山上所有能遮點風的地方都有遊人蜷縮著過夜,甚至連50元錢租一夜的大衣也租不到。再好的美景,為她受一遍罪也就夠了吧。



廬山:想要愛你不容易

廬山越來越像一城市了。而犄嶺這個天上的街市更是在對都市的瘋狂克隆中,令這個曾經是天下第一清幽地的避暑名山熱力四射。雖然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種千古名句的蠱惑,但其實現在的人遊廬山決不 是隻衝瀑布去的,有 “美廬苑”,有“廬山會議”,有電影《廬山戀》,廬山已經是貨真價實的名山。 可惜老建築新建築建得太多,真有點讓人“ 不識廬山真麵目”了。三疊泉瀑布本來是廬山的標誌,可 是現在廬山被分了三塊,廬山景區歸九江市,三疊泉景區歸九江縣,還有個秀峰景區歸了星子縣。 這樣遊人到了廬山,不僅要交三次門票錢,而且在設計旅遊路線時,還得煞費苦心,生怕沒看完景 點就出了景區。遊人多從廬山景區下石階奔三疊泉而,不少人起先並不知道看廬山著名的瀑布還要再交25元。 不知什麽人怕遊客看過一疊和二疊的瀑布後,省錢不看第三疊,就拔去了路牌,路上的古板也被毀壞。聽當地人說是被人故意毀壞的,目的是阻止遊人看二疊泉。之所以這樣“用心”,乃是因為三疊 泉區隻管第三疊瀑布。在廬山景區內,也有麻煩,本來小景點門標已經包含在景區收費之中,但是 一些必經的景點內莫名其妙弄了些石頭的展覽,就又向遊客要錢,不給,就不讓過。而要找到另一條路繞過,則很費周折。

遊廬山,既辛苦、又受氣,世界文化遺產的本意是更好保護遺產,不是讓各地方去進行利益分配的。



長江三峽:失望的道別

三峽風景將不複存在,這個消息讓三峽遊客暴增。本來計劃20年內完成的出遊計劃,一下提到 眼前,對你腰包可真是個考驗,然而別著急,可以這麽說,三峽根本不值得你寶貝。長江的水早就像黃河一樣黃。從重慶上船,到武漢下來,三天的時間裏,船前船後船左船右都 是卷帶著泥沙的黃水,更別說兩岸大小城市的工業排放出的廢氣,還要時時來刺激一下你的鼻粘膜。 有人模仿電影對話:“長江、長江,我是黃河。”回答即興篡 改為:“黃河、黃河,我也是黃河。” 不到第二天,船上廁所的氣味就傳得很遠了。美國人Frank Wheby去年5月在“孤獨行星”網站 報告說:他乘的三峽遊的船上帶著沙子的汙水到處流。蘇格蘭的Hamish Mar tin則說:全部三個峽口都是在夜晚通過的,所有人都被禁止到甲板上,他隻有從窗戶中望出去,隻在滿月之下看 到了一堵峭壁的一個尖角;總是被奉為上上賓的外國遊客尚是這種待遇,更遑論你們中國遊客了。事實上,三峽留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印象就是朦朧月光下兩岸山峰留下的剪影。三峽,就用這麽個剪影,向失望的人們道了別。







蘇州園林:無法驚豔

蘇州園林是很多人的江南夢。然而,到過蘇州園林,你便會發現,這個夢裏想過無數次的情人,單從長相上看,她一點也沒有歪曲你的幻想。也許正因為如此,真正的蘇州園林已經無法讓人驚豔了。

蘇州園林的名氣實在太悠久,自五代時就名揚海外,後來遊曆中國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定 義了“人間天堂”一詞以作頌揚。80年代開始,參觀蘇州園林的遊客熙熙攘攘,每年外來遊客皆超 千萬人次。被譽為蘇州四大古典園林的拙政園、獅子林、和滄浪亭,新近又被聯合國收入“世 界文化遺產名單”。或許有些不理會風雅的人覺得依舊沒有完全淘汰馬桶的蘇城太舊,偏愛穿弄堂 裁縫手下綢衫的蘇州人太土,便對於蘇州園林的曆史和精,卻難有嘖詞。

但更讓人掃興的是,我們已經在太多的地方看到她的克隆版了。每一座城市的公園,每一部古裝電影或者電視的背景不厭其煩宣揚著中國文化的畫裏,檀香扇、絲帕、屏風......所有能撩起 我們的江南情思的物件上,她已經被我們讀得爛熟。可是我們還是要去親眼一睹她的芳容。就像一定要親眼看一看我們心中的明星。結果,大失 所望。她的麵目雖然和我們的想象不差分毫,可是幾乎把園林裏的每一片“留白”都填實了的遊客, 已經把她身上那種韻味(也許是我們在想象中給予她的那種韻味) ,磨損得無影無蹤了。



江南三大名樓:盛名難副

黃鶴樓和嶽陽樓、滕王閣並稱江南三大樓。然而,文學家的貢獻就存在於他們文學上的想象, 想象得越是淋漓盡致是給今天的遊人帶來苦惱。盛名之下的江南三樓實在顯得太小了。中國地大物博,名勝中有“千樓”之說,三樓的單薄令人失望。本體的觀賞價值很小,所以你隻能在緊緊包圍在你四周的城市樓宇中去用心品味古人詩 賦裏的那種感覺。可是就拿黃鶴樓來說吧,今日長江已成為“第二條黃河”,泥沙滾滾江水黃黃,不管你怎麽看,都隻能感到內心的排斥。要產生千古幽思,昔人悉緒,麵對滔江水,確實刮不出丁點惆悵。洞庭既不是天下水,嶽陽樓何享有“天下第一樓”的盛譽?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中國知識分子扮演的社會角色做了一回理想的設計。嶽陽樓隻是個還算漂亮的建築物,可貴的是1983年重修時遵照了清代光緒年的版本。始建於唐代的滕王閣,明代時隻有3層, 高27米。今天的滕王閣,連地下室共9層,長高了一倍多。紅紅綠綠,純粹就是弊腳工匠手下的 弊腳假古董。滕王閣門票挺貴,不知是不是貴在嵌在上麵的那枚金屬紀念幣上。但真正失落的卻 是麵對發黃的江水和喧鬧的人群,你再也看不到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詩意!



深圳世界之窗:一個犧牲品

沒有人文曆史也缺乏自然景觀的深圳,卻借深圳當年的牛氣搞了一個一炮而紅的“ 錦繡中華”, 而後便是那個紅得發紫的“世界之窗”,轟動全國,隨後主題公園便在神州大地上處處開花。主題 公園們真是摸準了國人的命脈:咱不能夠遊遍世界,遊遍中華,在戲台上裝模作樣扮一回,和模 型合個影,總也差不多了吧。可是想假裝出國遊了一回,洗出來一看,“金門大橋”後麵多了個火 柴盒式的現代建築。或者兩個不相幹國家的建築湊在了一張相片上,實在無法以假亂真。據推測用不上20年,十分之一的中國人將在境外旅遊,更別說遊遍中華了,那麽無論“世界之 窗”還是“錦繡中華 ”都透露出太多的不良信息,比如暴發戶心理、小家子氣、淺薄、粗鄙、荒唐 ......單就這話題就可以再寫一本《醜陋的中國人》了。可惜還沒等到中國人把出境旅遊視為平常,滿中國蜂擁而起的主題公園已經開始危機四伏: 1997年江蘇福祿貝爾科幻園倒閉;1998年底廣州番禺飛龍世界倒閉……與此同時,主題公元的 鼻祖深圳的兩大寶貝也日漸式微。有數據表明,自1995年起,世界之窗接待遊客人數和年收入 平均每年下滑都在百分之十左右。說起來也是,北京也有“世界公園”,長沙也弄了個還不錯的“世界之窗”,無錫的太湖邊上更 聳立起歐洲的、中國古代的各種假建築,人們幹嘛還要跑到深圳來看你的什麽“世界”呢?



張家界:紅得過了

張家界是近來的旅遊熱點。風景還不錯,可就是玩得不舒服。這是因為張家界紅得太快了,蜂擁而至的遊客,讓這一個一夜成名的新秀,也生了許多老景點的毛病。

就說交通吧,從張家界火車站一下車,當地數不清的旅行社就蜂擁而上,“參加我們的團吧,到張家界不跟團沒有辦法玩。”於是本來在火車上下決心三兩人結伴自己玩的人,怯怯地跟著旅行 社的小旗子走了。車站廣場有輛標明直接去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客車(已包給私人),可遲 遲發不了車,司機準備等下一趟火車到站後看看情況再說。整火車的人都哪去了,原來都被旅行 社的車接到了張家界市,這些人當晚隻有住宿在城市裏。參加一個三日遊,每人至少花費600元, 還不包括黃龍洞60元的門標費。像籠中的鳥獸一樣,被拉到東載到西,每個特別出名的景點總要 排老長老長的隊,才能玩上一會兒,而且常常是見景不見人,在霧海神龜、五指峰和金鳳展翅等觀景點,遊人非常集中,天氣不好的時候,還容易滑倒。

導遊們也是無奈地看著排起來的長隊,有時為了避開擁擠導遊隻得放棄個別景點,搶到其他團隊的前麵。實在讓人心有不甘,卻無可奈何,旅遊的樂趣也打上了對折。還有飲食,本來張家界地區的物價並不高,山民也較質樸。可是在那些景點,山民們手裏的紅薯、栗子、玉米,全像大飯店裏的東西一樣,價格一下就漲了,難以再讓人體會到一絲山野情趣。至於那些遊覽點的飯店,價格更讓人咋舌。再就是那索道,省了腳力,但壞了風景。本來人們來到張家界,就是為了一個爬山的樂趣, “張家界歸來不看石”,可是張家界卻宣揚坐在索道上才能看得見真正的風景。

這樣,坐與不坐索 道都讓人感覺遺憾——坐了沒有爬山的樂趣,不坐就看不到真正的風景。散客遊張家界必須很勇敢,因為三兩人走,碰不到其他散客,有時會聽到類似野獸呼嘯的聲 音,也許不過是看林人的狗在叫,但聲音在山穀回蕩,也夠嚇人的。這是說翻越黃石寨這座山。 而走天下山的臥龍嶺,山高路陡,小心攀登時,還得對付抬滑竿人的騷擾。滑竿的騷擾,倒不是 張家界獨一無二,也許風景區原駐民的就業壓力太大了吧,景區該考慮少征或收管理費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產信仰崩塌,山姆的這顆雷,早在半年前已埋下
31歲男星殺害16歲女友遭槍決 成中國首位被判死藝人
看Coldplay偷情!女HR恐被逐出「150億豪門」
阿拉斯加航空「客機全停飛」,原因曝光
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艾倫:我因特朗普搬到了英國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眾院通過法案 禁國防部展示台灣納入中國地圖
川普撤銷對加州高鐵40億撥款 17年花130億建了個啥?
鄧聿文:習近平會交棒給彭麗媛或習明澤嗎?
中國啟動最大水壩建設 市場歡呼 下遊數百萬人受影響
解密“雅魯藏布江水電站”為何是人類曆史最大工程
LA網紅醬香餅攤主被捕 疑被“女徒弟”舉報 綠卡無望
川普為何解禁英偉達對中芯片?美媒揭:鷹派失利
紐約華女坐街邊突遭從背後撞飛 肇事者4月剛奪一命
川普迎來“重大時刻”,全世界哭笑不得
奧巴馬被指密謀推翻2016大選 川普發AI視頻抓其歸案
川普發“奧巴馬被捕視頻” 疑為愛潑斯坦案轉移視線
普京特朗普將在北京會晤?克裏姆林宮回應
川普半年 美國版“一黨專政”和“定於一尊”都實現了
娃哈哈的“隱形女主人” 杜建英的美國往事
非蠢即壞!甘肅幼兒園鉛中毒的通報太魔幻
宗慶後事件鍾睒睒口碑翻盤,這幾年他經曆了什麽?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失望至極!不想再去的中國十大旅遊勝地(組圖)

Galahad 2009-06-17 12:34:04
很多時候,想象中的“名勝”已成為我們心中難解的旅遊情結。然而,多少年過去了,當我們的期待值和滿足欲都被我們的生活水平吊得節節攀升的時候,那些在一代乃至幾代中國人口碑裏的“名勝”們,或者還在原地踏步,或者變得麵目全非,或者已經衰落式微。雖然我們的失望並不足以淹沒我們遊山玩水的渴望,然而麵對這些光榮不再的昔日明星,隻能讓我們心痛並關愛著。


 




 

長城:做一次好漢足矣

 

“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長城遊覽門標上的這句話,實在可以評為中國曆史最悠久、流傳最廣泛、策劃最成功的廣告。從坐上滿大街吆喝著的遊覽車開始,你就把自己全交給別人擺布吧。走走停停大半天,好不容易,長城到了。你心中正自洶湧澎湃著,車主喊了,時間不多,一個小時後集合。緊接著,小販成群結隊上來了,與其說是叫賣,不如說是糾纏。好不容易到了牆頭,你便被一再提醒要觀賞關門、敵台和城牆。是的,你必須被提醒,否則人 海茫茫,到處都有人激昂地大叫“我到了長城了!”磚牆成了人牆。你哪裏能想象古代入侵者和守衛 者激烈的戰鬥,想起孟薑女哭長城的故事,想起曆代封建皇帝的愚味無知,大海尚不能阻止列強攻 打中國。何況一道陸地上的土牆……不想倒也罷了,想多了,反而有太多的沉重和酸楚,有點不合 時宜。據說長城是“月球上唯一可以看到的一條線”,可是這條線讓無數人將生命花在了製磚、堆砌和 戰後維護上,默默無聞地痛苦、勞累、拋家離舍、出生和死亡,這堵牆實在讓人想到了太多沉重的東西。而眼前的嘈雜、遊樂的輕鬆,實在與這種情緒相差太遠。罷了,已經登上一次長城,其他的回家再去感懷吧。

 



 

桂林山水:與時代脫節

 

奇怪克林頓來訪問中國,為什麽挑來挑去,最後到的純自然的風景區就是桂林的漓江,其實這個選擇不高明。因為曾經人們心目中的絕佳旅遊勝地的桂林,光榮已經衰落。漓江的水,早不是最清澈的水;漓江兩岸的山,在廣西南部和貴州都能看見,不信,坐上從柳州到貴陽的火車去看看好了。喀斯特岩溶地形可能在桂林到陽朔一帶體現得更為集中,便“人怕出 名豬怕壯”。一條大船上,幾百人一會兒擁向左,一會兒撲向右,在導遊的指點下,硬是要從那些可 以概括為“開花饅頭”的山上看出點什麽來。倒是外國人的心態好,反正也聽不懂解說,幹脆就欣 賞自然造就的廳形怪狀,管它是騾子是馬,好看或者怪誕就行,就像欣賞後現代的藝術。中國人可 不行,要是別人看出來了,自己卻沒看出個所以然,那豈不是顯得自己有點笨,缺乏想象力。桂林市區太不美觀了,連帶著桂林山水的主景之一“山”也黯然失色。獨秀峰、七星岩和盧笛岩 在市區,遊玩時觀山入洞倒也有趣,可一旦登山眺望,城區中新舊樓房交雜在一起,黑的白的有些 混亂;穿過城區去景點時,更是覺得道路歪七扭八,忽東忽西,矮舊的街麵房從眼前掠過,讓人以 為到了落後山區窮困之地,根本不敢相信這就是譽滿天下的桂林。桂林城的喧鬧也破壞了她的清幽 之美。到了桂林,旅遊部門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沒路的山不能攀爬,偏遠的景要隨團遊, 幽靜的林不可單行。”這讓本來就是衝著山幽林密而來的遊人,心一下子提了起來。

 



 

杭州西湖:味道變了

 

西湖是一個有太多傳說的地方。濟公、嶽飛、白娘子,以及被西湖的暖風吹得“直把杭州作汴州” 的南宋小皇帝,都跟這一大汪湖水密不可分。至於寫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等佳句 的蘇東坡就更不用說了。

 

西湖之所以引來這麽多傳說,引來這麽多遐思,美就美在西湖水。走在蘇 堤白堤上,遠望孤山的燈火,追思古代文人墨客的月下聚會、湖上遊樂。或者在碧水、船娘、毛毛細雨中坐在微波蕩漾的小船上,看青山疊翠撲麵而來的美麗畫麵,感覺湖風輕輕吹過臉龐,喝著龍井貢茶,看著梢公一扭一扭地把櫓,三潭映月就在眼前,感覺是何等的寫意,何等的暢快,何等的美妙人生啊!可是,這個不可不去的地方隻能去一次,再去,你就會發現很多頭一回被你忽略的東西,接著 你便會發現全變了。雖然水質汙染在全國各城市無一幸免,但西湖的水萬萬不可以不清幽的,否則所有的詩情畫意如何寄托?然而西湖的水真的也有了味道——那是一種我們熟悉的但是此時心理和生理者難以接受 的變質水的氣息。而且,即使你可以屏住呼吸,隻用眼睛來感受西湖的另一種味道,那一種味道卻也變了味——青山綠影被樓房打破,湖的四周人為地“種”上了鐵鎖鏈,溫柔、羞澀的船不見,湖畔 的萬家燈火將月光塗上紅綠藍色,可愛的湖中小島影射著人造遊樂設施的醜麵容......無論如何,西湖絕已不是那個詩情畫意的西湖了。







安徽黃山:另一種累

黃山已經像是我們的老熟人。沒有人去過黃山的人也能煞有介事地和人大侃黃山的那雲、那鬆、那高聳的筍峰和峰頂的怪石,還有非去不可的光明頂日出,當然為還有那棵被稱為“夢筆生花”的人造 樹。名人如劉海傑者,也把年年去北海當成個話兒來說。

可是,和真正去過黃山的聊天,你會發現,他們和沒有去過黃山的人的真正區別,在於他們聊的最多的,不是黃山美景,而是吃飯、住宿、坐 車等等俗事。爬黃山並不怎麽累,累的是活在黃山,即便你隻是走馬觀花地在黃山上活一天。如果跟著導遊,你會發現黃山的導遊是最善於審時度勢的。日程、路線、交通工具、住宿地點、 膳食級別……時時都會隨機應變。然而你不可以亂發脾氣,也不可以亂投訴,因為發生在黃山的這 樣的糾紛實在是太多了。隻要導遊不帶著你淨參觀“黃山特產 ”,他就是一好導遊。

你不妨自我安慰一番:誰讓黃山的遊人太多呢?能有得吃、有得住、有得看,已經相當不錯了。是的,倘若你想省錢、想自由,不跟著導遊而是自己“組團”,你會發現你實在了一個更大的錯 誤。你必須不停地和小販、挑夫、飯館老板鬥智鬥勇,同時張開警惕的眼睛避免落入不良分子的陷 阱。很多人都有過花大價錢和陌生人共睡在黃山小飯館的地鋪上的經曆,然而這種經曆並不是最慘 的,很多時候,特別是節假日,黃山上所有能遮點風的地方都有遊人蜷縮著過夜,甚至連50元錢租一夜的大衣也租不到。再好的美景,為她受一遍罪也就夠了吧。



廬山:想要愛你不容易

廬山越來越像一城市了。而犄嶺這個天上的街市更是在對都市的瘋狂克隆中,令這個曾經是天下第一清幽地的避暑名山熱力四射。雖然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種千古名句的蠱惑,但其實現在的人遊廬山決不 是隻衝瀑布去的,有 “美廬苑”,有“廬山會議”,有電影《廬山戀》,廬山已經是貨真價實的名山。 可惜老建築新建築建得太多,真有點讓人“ 不識廬山真麵目”了。三疊泉瀑布本來是廬山的標誌,可 是現在廬山被分了三塊,廬山景區歸九江市,三疊泉景區歸九江縣,還有個秀峰景區歸了星子縣。 這樣遊人到了廬山,不僅要交三次門票錢,而且在設計旅遊路線時,還得煞費苦心,生怕沒看完景 點就出了景區。遊人多從廬山景區下石階奔三疊泉而,不少人起先並不知道看廬山著名的瀑布還要再交25元。 不知什麽人怕遊客看過一疊和二疊的瀑布後,省錢不看第三疊,就拔去了路牌,路上的古板也被毀壞。聽當地人說是被人故意毀壞的,目的是阻止遊人看二疊泉。之所以這樣“用心”,乃是因為三疊 泉區隻管第三疊瀑布。在廬山景區內,也有麻煩,本來小景點門標已經包含在景區收費之中,但是 一些必經的景點內莫名其妙弄了些石頭的展覽,就又向遊客要錢,不給,就不讓過。而要找到另一條路繞過,則很費周折。

遊廬山,既辛苦、又受氣,世界文化遺產的本意是更好保護遺產,不是讓各地方去進行利益分配的。



長江三峽:失望的道別

三峽風景將不複存在,這個消息讓三峽遊客暴增。本來計劃20年內完成的出遊計劃,一下提到 眼前,對你腰包可真是個考驗,然而別著急,可以這麽說,三峽根本不值得你寶貝。長江的水早就像黃河一樣黃。從重慶上船,到武漢下來,三天的時間裏,船前船後船左船右都 是卷帶著泥沙的黃水,更別說兩岸大小城市的工業排放出的廢氣,還要時時來刺激一下你的鼻粘膜。 有人模仿電影對話:“長江、長江,我是黃河。”回答即興篡 改為:“黃河、黃河,我也是黃河。” 不到第二天,船上廁所的氣味就傳得很遠了。美國人Frank Wheby去年5月在“孤獨行星”網站 報告說:他乘的三峽遊的船上帶著沙子的汙水到處流。蘇格蘭的Hamish Mar tin則說:全部三個峽口都是在夜晚通過的,所有人都被禁止到甲板上,他隻有從窗戶中望出去,隻在滿月之下看 到了一堵峭壁的一個尖角;總是被奉為上上賓的外國遊客尚是這種待遇,更遑論你們中國遊客了。事實上,三峽留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印象就是朦朧月光下兩岸山峰留下的剪影。三峽,就用這麽個剪影,向失望的人們道了別。







蘇州園林:無法驚豔

蘇州園林是很多人的江南夢。然而,到過蘇州園林,你便會發現,這個夢裏想過無數次的情人,單從長相上看,她一點也沒有歪曲你的幻想。也許正因為如此,真正的蘇州園林已經無法讓人驚豔了。

蘇州園林的名氣實在太悠久,自五代時就名揚海外,後來遊曆中國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定 義了“人間天堂”一詞以作頌揚。80年代開始,參觀蘇州園林的遊客熙熙攘攘,每年外來遊客皆超 千萬人次。被譽為蘇州四大古典園林的拙政園、獅子林、和滄浪亭,新近又被聯合國收入“世 界文化遺產名單”。或許有些不理會風雅的人覺得依舊沒有完全淘汰馬桶的蘇城太舊,偏愛穿弄堂 裁縫手下綢衫的蘇州人太土,便對於蘇州園林的曆史和精,卻難有嘖詞。

但更讓人掃興的是,我們已經在太多的地方看到她的克隆版了。每一座城市的公園,每一部古裝電影或者電視的背景不厭其煩宣揚著中國文化的畫裏,檀香扇、絲帕、屏風......所有能撩起 我們的江南情思的物件上,她已經被我們讀得爛熟。可是我們還是要去親眼一睹她的芳容。就像一定要親眼看一看我們心中的明星。結果,大失 所望。她的麵目雖然和我們的想象不差分毫,可是幾乎把園林裏的每一片“留白”都填實了的遊客, 已經把她身上那種韻味(也許是我們在想象中給予她的那種韻味) ,磨損得無影無蹤了。



江南三大名樓:盛名難副

黃鶴樓和嶽陽樓、滕王閣並稱江南三大樓。然而,文學家的貢獻就存在於他們文學上的想象, 想象得越是淋漓盡致是給今天的遊人帶來苦惱。盛名之下的江南三樓實在顯得太小了。中國地大物博,名勝中有“千樓”之說,三樓的單薄令人失望。本體的觀賞價值很小,所以你隻能在緊緊包圍在你四周的城市樓宇中去用心品味古人詩 賦裏的那種感覺。可是就拿黃鶴樓來說吧,今日長江已成為“第二條黃河”,泥沙滾滾江水黃黃,不管你怎麽看,都隻能感到內心的排斥。要產生千古幽思,昔人悉緒,麵對滔江水,確實刮不出丁點惆悵。洞庭既不是天下水,嶽陽樓何享有“天下第一樓”的盛譽?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中國知識分子扮演的社會角色做了一回理想的設計。嶽陽樓隻是個還算漂亮的建築物,可貴的是1983年重修時遵照了清代光緒年的版本。始建於唐代的滕王閣,明代時隻有3層, 高27米。今天的滕王閣,連地下室共9層,長高了一倍多。紅紅綠綠,純粹就是弊腳工匠手下的 弊腳假古董。滕王閣門票挺貴,不知是不是貴在嵌在上麵的那枚金屬紀念幣上。但真正失落的卻 是麵對發黃的江水和喧鬧的人群,你再也看不到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詩意!



深圳世界之窗:一個犧牲品

沒有人文曆史也缺乏自然景觀的深圳,卻借深圳當年的牛氣搞了一個一炮而紅的“ 錦繡中華”, 而後便是那個紅得發紫的“世界之窗”,轟動全國,隨後主題公園便在神州大地上處處開花。主題 公園們真是摸準了國人的命脈:咱不能夠遊遍世界,遊遍中華,在戲台上裝模作樣扮一回,和模 型合個影,總也差不多了吧。可是想假裝出國遊了一回,洗出來一看,“金門大橋”後麵多了個火 柴盒式的現代建築。或者兩個不相幹國家的建築湊在了一張相片上,實在無法以假亂真。據推測用不上20年,十分之一的中國人將在境外旅遊,更別說遊遍中華了,那麽無論“世界之 窗”還是“錦繡中華 ”都透露出太多的不良信息,比如暴發戶心理、小家子氣、淺薄、粗鄙、荒唐 ......單就這話題就可以再寫一本《醜陋的中國人》了。可惜還沒等到中國人把出境旅遊視為平常,滿中國蜂擁而起的主題公園已經開始危機四伏: 1997年江蘇福祿貝爾科幻園倒閉;1998年底廣州番禺飛龍世界倒閉……與此同時,主題公元的 鼻祖深圳的兩大寶貝也日漸式微。有數據表明,自1995年起,世界之窗接待遊客人數和年收入 平均每年下滑都在百分之十左右。說起來也是,北京也有“世界公園”,長沙也弄了個還不錯的“世界之窗”,無錫的太湖邊上更 聳立起歐洲的、中國古代的各種假建築,人們幹嘛還要跑到深圳來看你的什麽“世界”呢?



張家界:紅得過了

張家界是近來的旅遊熱點。風景還不錯,可就是玩得不舒服。這是因為張家界紅得太快了,蜂擁而至的遊客,讓這一個一夜成名的新秀,也生了許多老景點的毛病。

就說交通吧,從張家界火車站一下車,當地數不清的旅行社就蜂擁而上,“參加我們的團吧,到張家界不跟團沒有辦法玩。”於是本來在火車上下決心三兩人結伴自己玩的人,怯怯地跟著旅行 社的小旗子走了。車站廣場有輛標明直接去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客車(已包給私人),可遲 遲發不了車,司機準備等下一趟火車到站後看看情況再說。整火車的人都哪去了,原來都被旅行 社的車接到了張家界市,這些人當晚隻有住宿在城市裏。參加一個三日遊,每人至少花費600元, 還不包括黃龍洞60元的門標費。像籠中的鳥獸一樣,被拉到東載到西,每個特別出名的景點總要 排老長老長的隊,才能玩上一會兒,而且常常是見景不見人,在霧海神龜、五指峰和金鳳展翅等觀景點,遊人非常集中,天氣不好的時候,還容易滑倒。

導遊們也是無奈地看著排起來的長隊,有時為了避開擁擠導遊隻得放棄個別景點,搶到其他團隊的前麵。實在讓人心有不甘,卻無可奈何,旅遊的樂趣也打上了對折。還有飲食,本來張家界地區的物價並不高,山民也較質樸。可是在那些景點,山民們手裏的紅薯、栗子、玉米,全像大飯店裏的東西一樣,價格一下就漲了,難以再讓人體會到一絲山野情趣。至於那些遊覽點的飯店,價格更讓人咋舌。再就是那索道,省了腳力,但壞了風景。本來人們來到張家界,就是為了一個爬山的樂趣, “張家界歸來不看石”,可是張家界卻宣揚坐在索道上才能看得見真正的風景。

這樣,坐與不坐索 道都讓人感覺遺憾——坐了沒有爬山的樂趣,不坐就看不到真正的風景。散客遊張家界必須很勇敢,因為三兩人走,碰不到其他散客,有時會聽到類似野獸呼嘯的聲 音,也許不過是看林人的狗在叫,但聲音在山穀回蕩,也夠嚇人的。這是說翻越黃石寨這座山。 而走天下山的臥龍嶺,山高路陡,小心攀登時,還得對付抬滑竿人的騷擾。滑竿的騷擾,倒不是 張家界獨一無二,也許風景區原駐民的就業壓力太大了吧,景區該考慮少征或收管理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