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體壇八大父子兵:姚明超父輩 李根待檢驗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sports/pics/16091/1609132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運動員當中,繼承父母衣缽的不在少數。除了遺傳的原因之外,更主要的家庭長期的耳濡目染,讓孩子接了父母的班。

姚明:全家都跟籃球有緣

父親:姚誌源,曾效力於上海男籃

母親:方鳳娣,70年代中國女籃的主力隊員

妻子:葉莉,前中國女籃主力隊員

姚明與前中國女籃的中鋒葉莉喜結連理,自此姚家有了四個與籃球結緣的人。從姚明與葉莉的身高來看,他們的孩子恐怕也脫離不了籃球圈了。

姚明的父親姚誌源身高2.08米,曾效力於上海男籃,“大姚”就是姚爸爸當年的綽號。姚明的母親方鳳娣身高1.88米,是70年代中國女籃的主力隊員。這對巨人組合在1980年迎來了他們愛情的結晶。姚明出生時體重5公斤,比普通新生兒重了幾乎一倍,也許從那時起就注定了姚明將繼承父母的衣缽,以籃球為自己的生命,不過他的父母肯定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有一天會成為NBA最炙手可熱的球星之一。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sports/pics/16091/1609133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李根:盡快熬成冠軍

父親:李永波,國家羽毛球隊主帥

母親:謝穎,國家體育總局體操中心藝健部部長

2009年2月,一年一度的中國羽毛球隊世界冠軍登榜儀式在國家體育總局舉行,2008年助球隊成功衛冕湯姆斯杯的男雙小將沈燁和何漢斌光榮上榜,至此中國隊總教練李永波麾下的世界冠軍增加到了58人。

李永波在欣喜之餘更堅定了自己“培養100個世界冠軍”的目標,同時他還盼望兒子李根也能上世界冠軍榜。“如果培養了100個世界冠軍,裏麵卻沒有自己的兒子,豈不太遺憾了?”他笑著說。

1992年出生的李根練羽毛球僅4年多,已於去年底憑實力入選國家隊,成為二隊男雙組的一員,算是“多年的兒子熬成隊員”。李永波還希望“隊員盡快熬成冠軍”,他經常到二隊“視察”李根訓練。談到兒子,李永波很滿意,“他的天賦很好,有力量優勢,進攻和扣殺很不錯。就是還欠缺經驗,畢竟練的時間還短。我對他很有信心,我認為2016年奧運會是他的好機會。那時他24歲,這是男雙選手的黃金年齡。”

李永波透露,兒子可沒有其他隊員好管理,“生活中他有些地方不太聽我的。不過上了場都是隊員,必須服從指揮。”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sports/pics/16091/1609133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王威暘:接過父母的槍

父親:王義夫,國家射擊隊總教練

母親:張秋萍,國家射擊隊步槍教練

在國家射擊隊2009-2012年周期集訓動員誓師大會上,一批90後的新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來自清華附中的王威暘,這個笑容甜甜的小姑娘正是王義夫的女兒。

17歲的王威暘身高已經有1米73了,王義夫承認,女兒在射擊方麵還是繼承了父母的良好基因。“她練的時間不長,但經常跟劉天佑、曹逸飛他們打決賽對抗,也把他們追得夠嗆,在這方麵還是有一定天賦。”一直對女兒采取“保護措施”的王義夫坦言,在是否讓女兒進國家隊的問題上他猶豫了很久。“她媽媽是極力反對,開始我也非常猶豫,”他說,“但考慮到她符合選拔要求,最終還是同意她進國家隊了。”在父親的手槍和母親張秋萍的步槍之中,暘暘選擇了步槍,此前也一直是母親在指導她。不過,在打槍的風格上,她更像父親。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sports/pics/16091/1609133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王琳:最想聽到老爸鼓勵

父親:王躍平,浙江羽毛球男隊主教練

父親對於20歲的我省羽毛球明星王琳來說,不光是口中的“老爸”,還是她的啟蒙者。王琳的父親就是浙江羽毛球男隊主教練,母親也曾是羽毛球國手。王琳這樣形容,“媽媽說我連學走路都在羽毛球館,再大一點爸爸媽媽在球館打球教球,我就在地上疊羽毛球,踢羽毛球,找各種方式玩。”

不過,真正去學羽毛球,還是王琳11歲的事情。媽媽希望她打球,但遭到了父親的反對,和羽毛球打了一輩子交道的王躍平知道這一行競爭的激烈和辛苦,他不忍心女兒受苦。爭執不下,兩人隻好問女兒的意見,沒想到王琳頭點得像雞啄米似的,一連說了好幾聲“打球”。抱著打球後讀書可以輕鬆一些的天真想法,王琳踏上了羽毛球之路。沒想到第一個星期就被辛苦的訓練壓倒,哭著跑回了家。這時一向疼愛女兒的父親卻板起了臉孔:“我跟你說過了,你既然選擇了這一行,就要好好幹,現在沒有機會後悔了。”就這樣,小王琳被父親趕回了隊裏,過了一個月痛苦的日子後才慢慢習慣。

別人總是羨慕王琳生長在一個羽毛球世家,王琳卻開玩笑地說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父親的眼線多,自己的一舉一動他都了如指掌。“有時候沒轉播的比賽,我打電話回去說‘我贏了’,老爸就會很平淡地說:‘我知道啊。’我很奇怪,他又說‘當然會有人告訴我’。”

早在2006年的羽毛球大師賽,17歲的王琳就曾捧得自己的第一個公開賽冠軍。可惜之後兩年再無得意之作,常常前兩輪就被淘汰出局,之後的尤伯杯、2008年奧運會都無緣參賽。但在父母的鼓勵下,王琳挺過來了,在北京奧運會後連奪丹麥公開賽和法國公開賽冠軍,王琳憑借自己出色的表現被李永波誇獎為“張寧的接班人”。不過,對於王琳來說,她更希望聽到的是來自父親的鼓勵。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sports/pics/16091/1609133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楊半伴:女籃希望之星

父親:楊玉敏,前遼足主帥

母親:王桂芝,前國少女籃主教練

現效力於遼寧女籃的楊半伴出生在一個體育世家,父親是大名鼎鼎的前遼足主帥楊玉敏,母親是前國少女籃的主教練王桂芝。20歲的楊半伴是中國女籃的希望之星,洋帥馬赫曾這樣評價自己的弟子:“特點鮮明但缺乏經驗,尤其是作為一個小個後衛,她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速度優勢。”

1989年楊半伴出生,因為容貌上一半像父親一半像母親因此得名“半伴”,楊玉敏盡管沒能把自己的女兒培養成第二個孫雯,但是女兒能在17歲就入選國家女籃還是讓人感受到了父母賜予的良好運動天賦。在王桂芝言傳身教下,楊半伴的球技突飛猛進,本賽季她成為了遼寧隊的主力,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將在中國女籃的主力陣容中見到一位容貌絕對不遜隋菲菲的美女後衛。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sports/pics/16091/1609133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兒子:孔令文,旅日職業圍棋棋手。妻子是著名日本棋手小林覺的女兒小林清芽。

父親:聶衛平,中國最著名的圍棋棋手,影響了一代人的“棋聖”。

母親:孔祥明,女國手,聶衛平的第一任妻子。

當年,聶衛平與妻子孔祥明離婚後,孔祥明帶著兒子遠赴日本,把兒子改名為孔令文。之後,孔令文與聶衛平之間關係一直較為疏散。傳聞中,孔令文結婚,聶衛平委托好友轉交禮金,被婉拒。

2006年4月,老聶的兒子孔令文一家三口和妻妹四人抵達北京,下榻在崇文門附近的一家飯店。

到京後,孔令文首先要“尋訪”的地方,便是自己兒時和媽媽曾經相依為命的一間老三居,第二站,則是聶衛平家。

祖孫三代在老聶家中共進午餐,這“天倫之樂”的美景把老聶樂壞了。之後,孔令文和老聶一起前往中國棋院,和兒時的好友胡耀宇等人見麵。據了解,入段很晚的孔令文是日本職業六段棋手,盡管他非常努力,但尚不能成為一流棋手。當年孔令文堅持要學習圍棋,成為職業棋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將父親聶衛平打敗,而現在的孔令文則表示,“想在這個領域超越他,不大可能了。”

此次的行程一律對外界保密,原因是小林家拒絕在媒體上露麵。“日本人的規矩比較多,所以我這次也隻能請大家幫忙,別跟著采訪拍攝了。”老聶向記者解釋道。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sports/pics/16091/1609134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兒子:陳金,羽毛球小金子,首次走上奧運會的賽場,就獲得一枚銅牌。

父親:陳勇,國家一級裁判,北京奧運會羽球裁判。

陳金原名陳鵬飛,小名“飛飛”。1986年,陳鵬飛出生在邯鄲市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裏。爸爸陳勇是個體育愛好者,特別喜愛打羽毛球。從5歲起,陳勇就有意識地培養飛飛打羽毛球,常常父子對陣在小區練球。時日一長,幼小的飛飛竟能在父親的攻勢下毫不示弱,應對自如。

兒子在羽毛球這條道路上不斷進步,陳勇這個當父親的也不甘落在後麵,他打定主意,當不了羽毛球運動員,就當裁判員!

1998年,陳金在全國少年賽中勇奪單、雙打雙料冠軍,而陳勇也終於通過了國家羽毛球一級裁判考試,成為一名國家一級裁判。

2006年6月,陳勇接到了河北省乒羽中心的電話,希望他代表河北去北京參加奧運裁判的培訓,陳勇順利地通過了考核,並在“好運北京”熱身賽中出色地完成了執法任務。順利的獲得了“執法”北京奧運會的資格。裁判爸爸與運動員兒子在五環旗下相逢,這也是中國羽壇最特殊的一對父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