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昆剖析春晚:'英倫組合'是逼出來的'混搭'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yl/zyxw/news/2009/03-04/U149P4T8D1587981F107DT2009030415365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春晚創作團隊就像一架馬車,它奔馳在奔向除夕的大道上,這個馬車需要挨鞭子的頭馬,總導演就是那個頭馬。”日前在上海舉行的文化論壇上,2009年央視春晚“頭馬”郎昆就春晚現狀為觀眾做了解答。

  -有些節目“天生”上不了春晚

  他首先將語言類節目提升至春晚最支柱型的節目之一,“大家也都知道春節聯歡晚會是中國最大的製造快樂文化的平台,這個平台曆經26年的打造,在中央電視台的精心烹飪下容納了東辣西酸,誕生了無數快樂的明星。經過統計,在這個舞台上曆時最久的相聲演員是馮鞏,他參加過24年。曆時最久的小品演員就是小沈陽的老師趙本山,春晚經驗已近20年。而現在火得一塌糊塗的小沈陽曾在四次春晚籌備中被打道回府。”原因就是表演的節目不適合春晚。“有機會你們可以去看,他在公演當中的很多節目是上不了春晚的,但觀眾能笑翻了天,包括像郭德綱這樣的節目,這些喜劇類節目在現場能讓觀眾笑翻了天,但卻沒辦法搬上平台。再比如陳奕迅的《愛情呼叫轉移》,這首歌非常好聽,我也很想把這首歌推向春晚,陳奕迅也再三請求希望在春晚上唱這首歌,但這個字幕打在紙麵上一看就哆嗦——名字就不符合春晚的氣氛。”

  -明年還要繼續嚐試海派節目

  說到看春晚也罵春晚的廣大觀眾,郎昆表示:“在正月裏很多人以罵春晚來體現自己的文化品格,但今年央視春晚的滿意度到了85.6%。不是每一年都能推出一個小沈陽,不是每一年都能推出一個魔術師劉謙,就說‘縱貫線’,四個教父級的音樂人首先把他們組合在一起就很難,再說我們把兩個純的農民歌手請上舞台,他們萬一在舞台上失態了該怎麽辦,我沒有第二方案。每年春晚都會在錄音室裏錄好音備在那裏,今年我們的台長下了死命令,備份不能用。”

  說到遺憾,郎昆表示,“今年春晚一個最主要的遺憾是南方文化太少了,海派文化基本沒有。”他知道現在央視春晚被稱為“中國北方農民春晚”,大量充斥著反映北方文化的節目,為了改變這個局麵,他在去年曾專門來過上海,同上海滑稽劇團和文廣集團接觸過,但是所有的節目,都無一成功,這也是郎昆的苦惱所在。“明年還要繼續嚐試讓海派文化節目登陸春晚。”郎昆透露,已經有人推薦“海派清口”名家周立波,“一個人能演下一場,我很有興趣,我會研究一下。”

  -“英倫組合”是逼出來的“混搭”

  而在春晚的創新上,郎昆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春晚的節目形態從單一走向多樣化有了一個較大的跨越,過去李穀一一個人唱七八首歌,當然現在八個人唱一首歌那是我的無奈。但節目形態的變化我們使用了服裝界的一個名詞叫混搭,誰能想到我們敢於把周傑倫和宋祖英放在一起?”郎昆透露,今年火爆一時的“英倫組合”,就是在他“逼迫”下,兩個人才勉強同意的,“宋祖英在與周傑倫合作方麵有顧慮,因為她是少將,又是團長。結果事實證明這個組合是很成功的。”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