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森:自己掏錢加戲 好萊塢眼中的全球市場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s/h/2009-03-04/U3461P28T3D2401766F326DT2009030415275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吳宇森

  吳宇森在好萊塢打拚多年,回到內地拍了《赤壁》,票房大好。近日,他受邀作客《鳳凰網·非常道》節目,表示回到內地拍片是因為好萊塢拍戲都是預算第一,不允許導演自由發揮,已經沒有了趣味,“拍到最後,我覺得自己已沒有創作的衝動了。”

  好萊塢原則:不超預算就有電影拍

  吳宇森說,好萊塢的原則是“不管你拍的戲有多爛,隻要你能保持不超投資預算,永遠都會有電影拍”。在好萊塢拍一部電影,無論多大的導演操刀,公司上上下下都會很緊張,生怕做虧了。“從總裁、副總裁到監製,發行部門、宣傳部門,都會提醒導演照顧到全世界的市場。比如他們跟你說,在亞洲,觀眾喜歡看多一些動作戲,可以暴力一些,非洲觀眾比較喜歡熱鬧,而歐洲的觀眾就希望影片有一些帶哲理的對白。”

  吳宇森透露,片中連開槍的次數也會被幹涉,“你不要打15槍,開3槍就行了。”這樣下來,“還沒有拍,已經消耗了三分之一的體力了”。在好萊塢幾年,吳宇森對各種觀眾口味也了然於胸:“我知道有一些西方觀眾對中國古代的陣法、兵法很好奇,於是就很用心把八卦陣拍得精彩。”

  吳宇森習慣:自己掏錢加戲

  吳宇森拍片的習慣是一麵拍一麵改,而好萊塢的要求是必須先把劇本定下來做預算,吳宇森說,在拍《變臉》和《風語者》的時候,拍到中途想加幾場戲,公司不讓,他就自己拿錢出來拍。

  “《變臉》裏有一段,一個小孩在槍林彈雨裏,戴著耳機,在地上爬,還放著一首歌《Over the Rainbow》。這些戲本來是沒有的,公司不讓我拍,因為要增加100多萬美元預算。我說就拿我片酬來加。”

  內地拍片:導演說什麽就是什麽

  相比之下,吳宇森覺得在內地拍戲就非常簡單,“導演說什麽就是什麽,投資方從來沒有表示過任何擔心。”

  不過,拍了多年動作大片,吳宇森坦言想轉型,接下來他要拍一部愛情文藝片《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