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漢智商仍如幼童 不識人民幣卻知孝親娘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sh/news/2009/02-25/U190P4T8D1578839F107DT2009022517534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張宗華劈柴生火,給母親做飯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sh/news/2009/02-25/U190P4T8D1578839F116DT2009022517534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看到母親的衣服上沾著幾根白發,張宗華很自然地拈起扔掉

  2月22日,在陽朔縣金寶鄉楓木寨村敬老院,記者掏出一張20元麵值的人民幣問:“這是多少錢?”58歲的張宗華看了半天,迷茫地搖搖頭:“認不得。”此時有人遞給他母親袁淑鈞一支香煙,他立即飛奔回屋,拿了一個打火機出來,打著火,雙手給母親點上。

  年近花甲智商如幼童

  記者來到敬老院時,87歲的袁淑鈞正戴著老花鏡,坐在門口讀一本《乾隆下江南》。老太太識字,還是共產黨員,當過多年的村幹部。如今,她耳聾得厲害,交談時必須湊著她耳朵大聲喊。

  袁淑鈞一生沒有生育。1954年,她從鄰縣抱養了一個模樣周正的四歲男孩,取名張宗華。兩年後,她又抱養了一個女孩,取名張玉蘭。她和丈夫盤算好了,等這兩個孩子長大,就讓他們成親,他們的晚年也就有依靠了。然而,夫妻倆的如意算盤落空了——張宗華竟先天癡呆。十多歲時,她曾把他送去讀小學,可他讀了四個學期,仍舊一字不識。玉蘭長大後遠嫁他鄉,張宗華一直沒娶上妻子。袁淑鈞和老伴花了幾十年,才教會張宗華打柴、煮飯、挑水等一些簡單的體力活,為的是他們百年之後,他也能獨立生存。

  歲月流逝,袁淑鈞的老伴八年前去世,撇下他們母子。袁淑鈞腿腳不便,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顧。張宗華一把年紀了,胡子花白,智商卻像個三四歲的幼童。他不會數數,也不認識人民幣,經常闖禍,脾氣還挺大,誰要嗬斥他,他張口就亂罵。但奇怪的是,他在老母親麵前卻很“乖”,讓他幹什麽就幹什麽。

  張宗華的笑,讓記者感到震撼:胡子花白,皺紋深深,笑容卻像花一樣燦爛,像孩童一般純真,反差之大真是不可思議。

  老了,他還是母親手心裏的寶

  65歲的諸葛女士在楓木寨小學開小商店,袁淑鈞是她的遠房嬸嬸。她笑著抱怨說,張宗華從小到老,袁淑鈞都太寵他了,簡直有點“護短”。誰要說他的壞話,她馬上就給人家臉色看。

  記者采訪時,諸葛女士戳著張宗華的額頭問:“還做‘壞事’不?”張宗華低著頭、搓著手,像個做錯事的孩子般忸怩地點點頭:“不做了。”

  諸葛女士笑著告訴記者,張宗華幹的“壞事”有三類:順手牽羊、多管閑事和亂發脾氣。

  他腦子裏沒有什麽對錯、醜惡的概念,見什麽好東西都想往家裏拿,為的是孝順母親。他可不管該不該拿:看見張家的南瓜熟了,他就去摘幾個囤在家裏;看見李家的菜長得嫩綠嫩綠的,他去扯一把;看見王家的柴垛堆得高,他過去拽幾根……

  他愛管閑事。比如,盡管敬老院裏有電視,但住在這裏的五保老人還是喜歡到小商店看電視,因為那裏人多熱鬧;可張宗華卻不高興了,認為這裏有電視不必到外麵去看。有個晚上,他居然用木柱和磚頭把敬老院的大鐵門從裏麵頂起來,不讓外出看電視的五保老人回來。

  張宗華脾氣還挺大。有一次,幾個小學生在樹下逗他開心,他兩下就惱了,大罵起來,還動手打了其中一個孩子。

  他闖了禍,大夥還拿他沒辦法。那次,諸葛女士的丈夫把張宗華打小學生的事“告”給他母親聽,可袁淑鈞剛聽完,就兩眼翻白,身子一歪,半天才緩過勁來。這一下,誰都不敢再告狀了,怕氣著她老人家。

  混沌世界閃耀人性光輝

  袁淑鈞母子一個老邁,一個呆傻,破敗不堪的老屋搖搖欲墜,四年多前,他們被當地政府安排住進楓木寨村敬老院。

  68歲的五保戶老人李先生就住在隔壁。他說,別看張宗華傻,可他對母親就是好。每天早上,他都會先起來,劈柴燒水,把熱水端到母親的床前,伺候她洗臉;晚上,又燒水給母親洗腳。

  母子倆屋前的走廊,堆著一大堆柴火。記者指著柴火問:“這些柴火從哪裏來的?”張宗華說:“上山討的。”記者再問:“哪個去討的?”他說:“我。”聽說張宗華還回到老屋附近,種了不少菜。記者問:“你種了什麽菜?”他說:“白菜。”記者再問:“還有什麽菜?”他答:“萵筍。”袁淑鈞的屋裏,床前地板上放著一個塑料袋,裏麵有幾個蘋果,這是張宗華買給母親吃的。

  張宗華隻會煮飯,不會做菜。每次他煮熟飯了,就會像孩子似的大聲報告:“媽,飯煮得了!”然後,他母親就坐在爐灶邊掌勺。他有力氣,能跑腿,買肉、木炭、油鹽等,他全包了。他不認得錢,隻知道把錢遞過去,隨便人家收多少,不過,當地民風淳樸,也沒人欺詐他。

  去年夏季的一個暴風雨之夜,袁淑鈞的屋頂漏水,床也濕了。張宗華急得團團轉,一夜沒睡。第二天,他跑去找村支書大聲嚷:“我媽的屋漏水了!”大家都為他的孝心感動,一些熱心村民主動爬上袁淑鈞的屋頂幫補漏。

  記者問袁淑鈞:“宗華對你好嗎?”袁淑鈞瞟了兒子一眼說:“他啊,就是脾氣大!高興時就很聽話;不高興時,我的話他也不聽!”語氣裏有嗔怪,也有疼愛。

  張宗華似乎聽懂了,靦腆地笑著。他看到母親的衣服上沾著幾根白發,伸出手,一根一根地拈起扔掉。

  人之初,性本善。在張宗華的混沌世界裏,依然閃耀著人性的光輝